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184节

而且,漫长的辽东走廊,一座座重镇,大部分皆是濒临渤海,他登莱水师,足以轻而易举的将整个辽东走廊,搅得鸡犬不宁,不得安生!

“待此战结束,得去那军械厂看一看……”

心中暗自嘀咕着,卢象升亦是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战局演变至今,在他看来,山海关被后金辽镇攻陷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如今光是山海关守军就有近五万大军,而后金辽镇联军,虽号称三十万大军,但在他登莱水师,东江,朝鲜等一应牵制之下,除去虚张声势的人数,目前总共也不过十五六万人,莫说十倍,五倍都没达到。

更别说,山海关如此雄关,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军械火器犀利,且还有他登莱水师的威慑。

唯一的隐忧,便是山海关之后的内忧,不过自山海关大战爆发,蓟镇两万大军便已驻守于山海关之后,威慑着所有蠢蠢欲动之人。

内忧要爆发,就得先面对蓟镇两万大军之兵锋,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到现在,卢象升想知道的就是,那代善还有袁崇焕,面对这种困局,会如何抉择。

是继续孤注一掷,还是改变战略?

……

第两百九十章 那就遗臭万年吧!

“打!”

“继续打!”

“此乃我等存亡之战!”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下山海关!”

代善双眸通红,眉宇之间,俨然已有一抹疯狂之翼。

“一味强攻不行,那李修在山海关布置得太严密了,兵多将广,火力汹涌, 还有登莱水师在一旁虎视眈眈。”

“一味强攻只会损兵折将,陷入死局,必须寻找其他破局之处。”

袁崇焕皱着眉头,同样难掩阴沉,沉吟片刻,随即看向代善:“蒙古那边回消息没有?”

“一群蠢货, 被那李修给打怕了,这般天赐良机,都不敢动!”

代善摇了摇头,神色愈发阴沉。

袁崇焕沉默片刻,随即沉声道:“必须让蒙古动起来!”

“李自成张献忠不过一群草寇,绝对撑不了太久的,那李修平定李自成张献忠之后,绝对会携大胜之威清洗北地卫所,到那时候,整个北方,就彻底被那李修平定,再无祸患!”

“江南那些人浑水摸鱼,玩玩手段还行, 真等李修将北方平定,再怎么闹腾,也是待宰的羔羊……”

袁崇焕看向那一副舆图,大步走上前:“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必须让蒙古动起来!”

“陕西三边现在被李自成张献忠牵制, 大同宣府两镇大部精锐也陷在了陕西这个泥潭里,京营十二团营尽出, 勇卫禁军也有近一半开拔至江南!”

“京城空虚,整个京城一带边疆,尽皆空虚,唯有蓟镇还有一点余力!”

“只要蒙古出兵,一部缠住蓟镇,一部从大同宣府叩边,沿途无任何重兵把守,长驱直入,直逼京城!”

言至于此,袁崇焕阴沉的神态之间,是难以散去的冷意。

“如今之天下,虽说表面上沸反盈天,但实际上还都在那李修的掌控之中,但这种控制,也已到了一个极限,但一旦蒙古叩边,兵临京城,那必然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到那时候,这个局, 就彻底崩了!”

“他李修就算有通天之能又如何!”

“本督就不信,彻彻底底的天下大乱,他李修,还能逆天而行不成!”

此刻,代善明显有些诧异的瞥了袁崇焕一眼,他可是知道的,这袁崇焕,一直对辽镇一步步走到兵变这件事,一直是耿耿于怀,平日里,也极少出谋献策,往往都是被辽东那些骄兵悍将推着走的。

对袁崇焕的这般模样,代善一向是极为不耻的,这天下的士大夫普遍就这德性,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弄得跟个被强迫的贞洁烈女一样。

尽管不耻,但顾忌袁崇焕在这辽镇的影响力,他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却没想到,今日竟主动出谋划策,还是如此狠毒的祸国之言!

如此改变,尽管不知原因为何,但代善自然是喜闻乐见,但,也仅仅是喜闻乐见了,蒙古出动,能成破局之机,但也要让他们出动才行。

漠北漠南之战才结束不过一年多,威慑尚在,数次遣使,几乎搬空了半个后金国库,使尽各种手段,才勉强让那些蒙古部落做到出工不出力,

真要让他们转身去打大明,那无疑是一件难于登天之事!

“林丹汗不是傻子,绝对看得懂大局的,现在不敢动,只是因为漠南数部都还被大明压制着,只要想办法劝动漠南这几个蒙古部落……”

言至于此,袁崇焕没再多说,辽镇与蒙古从始至终就没有太多联系,纵使他想影响蒙古,亦是有心无力。

但后金不一样,经营蒙古多年,就算被李修横扫一次,但在蒙古绝对还是有不小的影响,不然的话,这一次,那些蒙古部落也不至于出工不出力。

只不过,袁崇焕觉得,说动那些蒙古部落的代价,恐怕是极大,甚至都会让后金伤筋动骨,不然的话,他能想到的事情,他就不信眼前这代善会想不到。

只不过,现在恐怕也由不得他了,山海关之战拉锯僵持,再拖下去,就真的什么都完了!

“本汗再安排人走一趟!”

代善深深的看了眼前袁崇焕一眼,他突然有些明白,为何袁崇焕会有这般改变了。

恐怕是不愿辽镇就这般被他后金潜移默化的影响乃至吞并!

蒙古叩边,威逼京城,天下大乱的话,一旦攻破山海关,借着清君侧的大旗,还有辽镇汉人的身份,在那中原,辽镇的人心优势,可比他后金要强得多了!

破天下局,同样,也是在破他辽镇的死局!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此局一破,辽镇,真的就从死局之中硬生生的走出了一条生路了!

诸多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代善深藏心底,眼下,尚需两军同心协力,至于破天下局,一旦成功,对他后金,也同样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辽镇如何,未来如何,那也得有机会抵达才行!

不破眼下之局,就没有以后,没有未来!

什么谋划,什么算计,都是虚妄!

“那就麻烦大汗了,若有什么需要本督出力的,大汗尽管通知一声。”

袁崇焕朝代善拱了拱手,便转身走出了这中军大帐。

此刻,战争依旧在持续,纵使僵持拉锯,纵使伤亡惨重,纵使明知战果寥寥,但谁也不愿下令让这场战争暂且停止。

这一次,真的是后金与辽镇最后的机会了。

错过了,那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的等死了!

“呼……”

望着那山海关上高高飘扬的日月大明旗,袁崇焕长吐一口气,眉宇间,却是有着一抹以往极其少见的冷色。

一步错,步步错,都已经错了,哪里还能一直自欺欺人!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他的乱,已经受得足够多了。

从当初的坐视旁观,到后来抱着妄想放任京军进驻山海关,再到后来坐视后金对辽镇的吞并影响……

自欺欺人太久了,他,真的不能这样下去了。

神色恍惚片刻,袁崇焕神色愈发坚定,曾经的那缭绕不去的自责忧虑,在这一刻,似是彻底散去。

遗臭万年,那就遗臭万年吧!

……

第两百九十一章 一百天

夜晚。

夜空一如既往的璀璨,浓浓的硝烟与血腥,依旧在这片夜空之中缭绕盘旋,经久不散。

扶风城外,军寨横列,火光闪烁之间,一队队披甲执锐的将士巡守而行, 金戈铁马之气息,亦是尽显而出。

金铁交鸣声于夜空飘荡,校场之上,一道道刀光如流水般倾泻而出,而在这刀光之下,李定国狼狈至极的艰难支撑着。

最终, 那如流水般倾泻的刀光,却是戛然而止,李定国整个人,亦是如失控的沙袋一般,倒飞而出,最后,却只见李修一步迈出,瞬息之间,便跨越了数丈之远,刀光一闪,失控倒飞的李定国,便稳稳落地。

“将军武艺高强,世间罕有, 末将佩服!”

“世间罕有……”

李修轻笑一声,归刀入鞘, 却是没有言语。

武艺一道, 他想要的,不是世间罕有啊!

世间罕有到没有前路可寻,这种巅峰, 握着又有何用……

十二正经尽皆贯通,周天圆满早已成,奇经八脉,也已贯通圆满,周天圆满之上,再添周天之圆满,汇合之下,已然形成了一个由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形成的大周天圆满。

当然,这个大周天圆满,是李修自己起的一个名字。

这个境界,纵使他立在权利的巅峰,世间一切皆任取任夺,但,他依旧寻不到太多关于他这武功境界的记载。

同样,武功修为至这般地步,前路为何,他也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头绪。

经脉未曾贯通之前,他还能循着经脉的存在,一点一点的自我摸索前进。

如今,人体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尽皆贯通,一个完美的大周天循环已成,如此武功,以一敌百,似乎也不是幻想,而是已然可以确定的事实。

但前路为何,却也已经没了任何可以摸索的依据,也没有任何前路可循。

巅峰巅峰……

似乎,他就真的已经抵达了武学的巅峰,放眼望去,再无任何前路了……

种种思绪一闪而逝,李修亦是忍不住轻叹一声,望着深邃之夜空,俨然有些出神。

见状,李定国亦是默不作声的立在一旁,默默等待着。

“之前,锦衣卫来报,建奴那边联系了蒙古,送上了大批金银物资……”

“你说,蒙古南下的可能性,有多大?”

寂静之间,李修却是突然缓缓出声,似是在问李定国,又似乎是在问自己。

“徐督师漠南演兵之后,漠南蒙古各部,也都乖乖派出了铁骑,开赴辽东……”

“但之前山海关来报,说是蒙古已经有通敌之嫌,数万铁骑,在辽河已经和建奴镶白旗纠缠了大半个月,都没有一点进展……”

“漠南蒙古如今应该已经有了小心思了,至于会不会南下,末将不敢擅自猜测。”

“不过末将以为,漠北的林丹汗,当初随将军您征战之时,就多有动作,再加之其蒙古大汗的名义,末将以为这林丹汗不得不防!”

“说得不错。”

李修赞许一句,看着那火光熊熊的扶风城,幽幽出声:“林丹汗志气不小,一直试图统一蒙古诸部,当初被后金击败,残兵败将逃遁漠北,都未曾放弃统一蒙古的想法。”

“经漠南漠北两战,实力壮大了,这段时间,在漠北,林丹汗也不消停啊,四处征伐,吞并了不少部落,已经成了大患了!”

“林丹汗戎马一生,不可能看不出如今大明之忧患,坐视旁观,不太可能!”

“本将估计,林丹汗之所以一直未动,估计是不想当出头鸟,他是在等着漠南诸部动起来,才会跟着浑水摸鱼!”

李定国有些疑惑:“漠南各部现在主力尽在辽河一带,虽然有通敌之嫌,但彻底撕破脸皮的话,他们应该没这个胆子吧?”

“他们是没那个胆子!”

首节上一节184/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