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145节

殿外,跪倒的文武百官,亦是接连站起身,在这压抑寂静之间,走进了乾清宫中。

当看到天子病榻前甲胄都未卸下的李修时,众臣,亦是神色各异,但此刻,也由不得他们多想。

百官跪倒高呼过后,殿中,再次恢复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病榻上的天子,下达着其最后的旨意,亦或者说,遗命!

“李哥……扶朕起来!”

天子出声,此等称呼,更是让群臣神态为之骤变。

在李修的搀扶下,天子,亦是一点一点的坐直了身子,面向群臣。

这亦是自天子病重后,第一次,接连群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镇北侯率军扫平漠南漠北, 平定北疆祸患, 功勋卓著……”

“封为秦国公, 总督五军都督府,掌天下兵马!”

“破虏伯徐枫, 孤军入漠南,力扛漠南十六部蒙古,杀敌无数,封破虏侯,赐铁卷,升为蓟镇督师,总督蓟镇军政……”

“如山伯严顺,军镇塔山,独挡后金举国进攻……封如山侯,赐铁卷……”

“忠义伯赵武……”

“余下军中功勋之士由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同评议封赏,切不可怠慢有功之臣……”

一道道封赏旨意,在这寂静的乾清宫中响起,亦是清晰的透露着天子的心思。

在这功高盖主之时,在这镇北侯权利已经不可抑制之时……

天子,纵使生命尽头,还是坚定的站在镇北侯身后……

千年万语,难言心中滋味。

这便是如今朝臣百官们心思的清晰写照。

担忧,惊惧,无奈,又或者……绝望……

“朕……朕……已时日无多……”

此刻,沉寂的天子,才缓缓出声。

声音断断续续,却又无比之坚定,其惨白的神色,此刻,竟有些许红润显现,浑浊的眼眸,竟也开始明亮起来。

“朕驾崩后,太子继位大宝!”

言至于此,天子,却是再次朝太子招了招手,牵住太子后,天子,才看向殿中那战袍染血的李修。

“太子年幼,当有辅国大臣,秦国公功勋卓著,可为国之柱石!”

“太子及冠亲政之前,朝中大小事,皆由秦国公处理……”

“诸位臣公,当尽心辅佐,如此方能安邦定国,大明中兴!”

此言一出,殿中彻底寂静,百官们皆是满脸难以置信!

天子信赖镇北侯,是可以预知之事!

可,将大明尽托付于一人手!

这……

从古至今,何曾有过这种事情发生!

“不可啊,陛下,万万不可啊!”

“此乃乱国之命,从古至今,从未有此先例啊!”

有朝臣绝望高呼!

“朕!朕意已决!尔等无需多言!”

天子震怒,面色潮红,怒言一句,嘴角,竟渗出了丝丝血红。

此景,朝臣们沸腾的言语,顿时为之一滞。

不管他们所思所想为何,但,天子弥留之际,若因他们沸腾之言而崩,那,便是天诛之罪,谁都挽救不了!

天子此刻,却没有再理会朝臣。

自遇刺之后,他,便对朝臣,准确的说,是对文官们,彻底丧失了所有信任。

他宁愿冒着江山易主的风险,也绝不愿将江山交于文官手中。

交于李修手中,纵使江山有易主之险,但,江山,绝对会中兴!

交于文官之手……天子他们都敢刺杀,纵使江山延续又如何,况且,他们能挽救山河日下嘛?他们……能保住江山嘛?

文官,皆可杀!

……

在朝臣们的注视下,天子缓缓站起身,牵着太子,一步一步,颤颤巍巍的走到李修面前。

注视着李修,天子灿烂一笑:

“李哥,朕都交给你了!”

四目对视,李修后撤半步,躬身一拜:“陛下放心!”

“好!好啊……”

天子缓缓转身,环视群臣,又似环视着这刚有起色的大明江山。

目光中,有不甘,有留念,亦有期盼……

“山河日月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幽幽一句,在殿中飘荡,缭绕。

这苦苦支撑的身躯,亦是如风中残烛,骤然熄灭!

第两百三十五章 以不变,应万变!

“陛下,陛下!”

乾清宫中,随着这残烛的熄灭,已是乱成一团。

李修此刻,则好似局外人一般,抱着怀中已然失去生息的天子龙躯,往日深邃的眼眸,此刻俨然空洞。

这一天,早有预料,也早有准备。

可当真的到来,真的出现在面前。

李修还是有种措不及防。

如梦似幻,就仿佛这一切,只是虚幻一般。

可掌心的冰冷,耳边的喧嚣,却清楚告诉李修,这一切,皆是真实,皆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他缓缓站起身,场中的喧哗惊恐,亦是随着他的起身,以极快的速度消失着,一道道目光,亦是接连汇聚在他的身上,以及……已经失去生息的天子之上。

李修没有言语,他抱着天子尸躯, 一步一步的行至龙塌前,缓缓将天子尸躯放下。

周皇后已是抱着小太子无助的抽泣起来, 而小太子, 亦是手足无措, 茫然的望着殿中群臣,不到两岁的他, 尚且还不能理解,眼前这一幕,意味着什么。

“娘娘节哀。”

李修朝周皇后躬身一拜, 劝慰一句。

此时,周皇后才抬头看向李修,泪痕已显,眼中, 亦满是彷徨于无助。

李修没有再多劝慰什么,他看向周皇后怀中彷徨的小太子,缓缓伸出手。

小太子亦是疑惑的看着李修, 他不懂, 但他记得,父皇一直强调, 要听眼前这李叔的话。

这种念头驱使下, 小太子亦是伸出小手。

手掌握住,李修牵着小太子,正如朱由检牵着小太子的手,交给他之时一般。

一步一步, 行至群臣面前,他才蹲下身, 注视着眼前迷茫无措的小太子。

随即,李修站起身, 一步一步的后撤,直至, 小太子一人立于群臣面前。

“臣李修, 参见陛下!”

李修面色肃穆,朝这位天子托付的幼主, 郑重一拜,高呼声, 亦是彻底打破了这殿中的寂静。

这一拜,亦是立马惊醒了还在彷徨之中的百官。

群臣紧随其后, 朝幼主参拜!

突如其来的高呼, 亦是让这位幼主更是不知所措, 吓得后退几步,惊慌的小眼神,立马就看向了那还在抽泣的周皇后。

见状,周皇后也顾不得在伤心彷徨,连忙走上前,一把扶住幼主,让其稳稳的站在群臣面前。

直到参拜结束,殿中再次归于寂静,这时,群臣的目光亦是立马从幼主身上掠过,尽皆汇聚在群臣首位那血渍斑驳的甲胄身影之上。

天子亲定唯一之辅国大臣,幼主及冠亲政前,大明实际的主宰者。

这一切,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接受,在天子驾崩之后,便已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

在群臣的注视下,李修缓缓起身,再朝幼主躬身一拜后,这才转身看向了殿中群臣。

目光,依次环视一眼殿中每一个朝臣。

众臣百态,尽皆入眼。

“承蒙陛下信任,辅国佐政,日后,还望诸公鼎力相助,共襄国事……”

客套几句,安排完天子丧事, 李修也没有多言,便命群臣退下。

而他,则依旧停留这乾清宫中。

群臣退去, 内侍宦官也在王承恩安排之下, 相继退去。

很快, 硕大的乾清宫中, 便独剩李修,周皇后,小太子,以及已然失去生机的天子。

周皇后此刻依然难掩彷徨,一介平民之女,纵使为后已有两年多,但终究改变不了太多。

如今帝驾崩,子尚幼,由不得她一个弱女子不彷徨。

李修此刻,却无心思理会周皇后的彷徨惊惧,他默默的注视着天子,注视着这个给予他无尽恩宠的天子,

很难形容,李修此时此刻是个什么心情。

若说曾经,中兴大明,只不过是他满足物质需求后,对精神需求的一种延伸。

但随着他与朱由检这位天子的登基,这份延伸,便是被赋予一份责任,而现如今,随着天子驾崩,这份延伸,已然不仅仅是他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还背负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伫立许久,李修才缓缓挪转目光,看向彷徨的周皇后,以及那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天子。

“娘娘放心。”

沉默一会,李修如陈述一个事实一般,缓缓说道:

“陛下之信任,臣定不会辜负。”

“待陛下成年,臣,会还给他一个盛世安宁的江山!”

闻此言,周皇后眼中彷徨亦是散去一些,点了点头:“本宫相信秦公的。”

说完,周皇后又补充道:“陛下也说了,外朝之事,尽由秦公做主,本宫会守好内宫,照顾好春哥儿的,秦公你无需担忧。”

闻此言,李修没再多说,朝周皇后,与天子,行礼之后,便退出了乾清殿。

首节上一节145/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