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144节

漠南。

李修独领数百铁骑飞奔,京营大军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

原本的计划中, 李修还准备在草原停留一段时间,好好规划统筹一下漠南漠北的势力分布。

而现如今,这些自然只能暂且搁置, 留待日后再说,

从辽东,至漠南,再至蓟镇……

轻装简从,昼夜兼程, 片刻都不敢歇息。

事实上, 至今为止, 京城内, 也无人得知辽东战局情况如何。

山海关的全面戒严,彻底阻断了辽东与关内的一切联系。

而李修又是快马兼程,赶路之速度,亦是远远超过了普通驿站信使之速度。

故而, 纵使早就有不少有心人盯着辽东, 但信息的传播速度, 被山海关阻断一番后,绕路传播,还远远没有李修本身赶路速度快。

而京城, 在未曾得知辽东战局具体情况之下, 在天子垂危的压抑之下,早已是人心惶惶。

不管是百姓, 还是朝臣士绅, 亦皆是如此。

百姓担忧的,自然是这局势下对生存的影响, 而朝臣士绅, 则自然是担忧天子驾崩后,朝堂,乃至于天下局势的走向。

事实上,纵观大明一朝, 文官们,还是第一次如此忧虑新旧之交替。

城中厂卫横行, 城门禁军看守,五城兵马司巡戈全城,整个京城,虽未实质性戒严,但,事实上,比之戒严也差不了多少。

而这一切,哪怕是兵部,也无法对其施加任何影响!

镇北侯,纵使其并不在京城,但其余威影响之下,其,依旧如一座大山一般,死死的压制着所有人!

黎明破晓,京城城门处的勇卫兵将,正例行的进行着交换班。

隆隆隆……

马蹄如雷鸣,从天际之间若隐若现传来。

“骑兵!”

众兵将皆是一愣,刹那间,为首的千总黄得功,便有了判断!

“大股骑兵!”

“所有人,戒备!”

高喝一声,黄得功一步踏出,猛的跃至城楼二层走廊之间,同时,眺望至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只见天际之间,数百铁骑,正如风一般席卷而来。

嘎吱嘎吱……

伴随着刺耳的拉扯声, 庞大的床弩上弦, 那火炮炮口,亦是缓缓的挪转着,最终瞄准向那越来越近的骑军。

“开城门!侯爷归京,速开城门!”

没待黄得功派人询问驱赶,便只见数名轻骑飞奔至城楼而下,高喝一声,抬手一挥,便将什么东西丢进了城楼。

“侯爷?”

这两个字入耳,黄得功亦是心头一跳,下意识抬手接住那扔过来的手信,定睛一看,青铜色的令牌之上,古朴的镇北二字,清楚可见。

没待黄得功做出判断,城楼之上,一众兵将便俨然欢呼起来。

“侯爷,真是侯爷!”

“将军,快开城门啊,真是侯爷呢!”

黄得功目光挪转,再定格在那骑军队伍为首之人上。

下一秒,黄得功急促的呼喝声,亦是骤然响起,

“快,开城门,迎侯爷入京!”

高呼的同时,黄得功亦是一脚将身旁的士卒踢倒:

“你小子床弩还瞄什么瞄,是要造反嘛!”

“快,接触戒备!”

……

城门,缓缓打开。

城门外,原本汇聚的老百姓,此刻亦是自发的分开一条道路。

“进城吧!”

李修凝视着眼前这城楼,注视好一会,才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

“镇北侯威武!”

“战无不胜!”

也不知是哪个老百姓开得头,炙热的目光汇聚,高呼声响彻云霄!

骤闻这高呼声,李修亦是有些愣神,目光挪转,感受到这些老百姓那单纯且炙热的目光,还有那城楼将士难以激荡,努力让身躯站得更加笔直,更加挺拔的模样,李修心中的忧虑,亦是骤然消散几分。

跃马扬鞭,策马奔腾于这尚且寂静的京城,也彻底将这座京城,从寂静之中唤醒!

镇北侯,回京了!

这个消息,就如一道汹涌的浪潮,瞬息之间,便席卷了整个京城!

“回来了……”

兵部衙门,彻夜忙碌于大军远征粮草调集供应的孙传庭,在闻此消息后,亦是愣了许久。

神态之类,似有失落,也有释然,当然,和在场文官一样,也少不了浓浓的忧虑。

纵观古今,为何历朝历代,绝大部分时候皆是重文轻武。

就是因为,文官的权利,是来源于规则体制,来源于规则体制之中的职位!

失去了这一点,文官,落魄不如狗!

武人的权利,虽同样是源自体制规则之中的职位。

但,武人,可以超脱这一点,乃至摆脱职位所限!

尤其是如镇北侯这种功勋盖世的武人,他的权利,早已不是来自镇北侯,不是来自总督京营戎政这些职位!

他的权利,在那些战无不胜的辉煌浇筑下,已然从体制职位汇聚到他个人身上。

他,才是权利的中心,是超脱于规则之外。

纵使这些职位皆不存在,他哪怕只是一介平民,他的命令,对那些由他一手铸就的数十万大军而言,也远比朝廷要好使得多!

这样的存在,为国所用,便是国之大幸,若不为国之所用,那必定,将是国之大劫!

第两百三十四章 帝崩!

踏踏踏……

死寂般的皇宫,奔涌的马蹄声,再一次响起,亦是再一次唤醒了深藏于内宫宦官侍女们心中的回忆。

上一次皇宫策马而行,似乎,是天子遇刺,也似乎是那一场席卷京城上下腥风血雨的开始。

这一次……

望着那在铁骑簇拥下,那熟悉的身影,宦官侍女们,亦是心头一颤,连忙低下了头。

而对李修而言,同样的路途,已经不知道走了多少次。

同样的忐忑忧虑,也已经是第二次了。

乾清宫已然在望,顷刻之间,便能抵达。

李修却是愈发的彷徨起来。

“侯爷!”

王承恩曹化淳两人于殿中飞奔而出,见到李修的那一刹那,顿时止不住惊呼。

“陛下……陛下什么情况?”

王承恩双眸通红:“陛下,在等着侯爷您,一直在等着!”

话音刚落,李修便已是飞奔入了乾清宫中。

只不过,飞奔的步子,在看清楚那消瘦得不成人样的身躯之时,亦是下意识停住。

双眸,亦是止不住的一红。

一步, 一步,似是生怕惊扰到什么一般, 近乎举步维艰般的朝病榻而去。

此时, 躺在病榻上的天子, 似是察觉到了什么一般,吃力的睁开双眼, 一点一点的转动着脖子,那已然浑浊死寂的眼神,亦是看向了走来的李修。

天子笑了!

尽管此刻, 这笑容无比的难看,却是从未有过之灿烂。

“陛下!”

甲胄触地,李修,大明无数将士为之信仰的神话,此刻, 眼眶中, 竟也有泪花闪烁。

“嗬……李……李哥……你回来了……回来了就好……”

“回来了, 末将回来了!”

李修双拳紧握, 声音,亦是有些颤抖。

“辽,辽……东军情如何……”

“陛下放心, 辽东无恙, 山海关已经掌握, 大军也都撤回来了, 后金,辽镇, 已被事实上封锁……”

“好!朕……就知道, 李哥你能做到的……”

天子长吐一口气, 沉寂许久, 才艰难的唤了一声。

“春……春哥儿!”

一旁伫立的周皇后, 立马将小太子牵了过来。

在皇后的搀扶下, 天子艰难的坐起身子, 抬起那干枯如树枝的手臂,轻抚了一下小太子那不知所措的面容。

“李哥……春……春哥儿就交给你了……”

天子一手握住小太子的手, 颤颤巍巍牵引至李修身前, 最终, 交于李修手中。

李修紧紧握着眼前小太子的手臂,望着满眼期望的天子,坚定且决然的点了点头。

“好……好!”

天子瘫靠在床沿,双眸微闭,似是已经彻底了结了最后的心事一般。

此刻,王承恩亦是小心走上前:“陛下,百官已经在殿外了!”

“传吧……”

“遵旨!”

“陛下有旨,宣百官入殿觐见!”

首节上一节144/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