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135节

来往京城之信使,亦是每天皆是络绎不绝,有他与朱由检之间的联系,亦有锦衣卫,东厂,勋贵,还有他聚拢的那些文臣送来的消息。

如此多管齐下,亦是足以让他及时掌握京城任何一丝一毫的局势变化,并且针对性的做出一些安排。

当然,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天子的身体情况。

翻阅了一遍抵达大营的这些信件,李修有些不安的心中,亦是平静了不少。

如只论战争,他有绝对的信心,但,若是京城有变,那就什么都不好说了。

好在,出征数月,一切尚且平静,天子,身躯亦是正常,没有出现恶化之迹象。

安心之后,李修才将注意力,转向这桌案上另一侧的军务之上。

当翻到那严顺发来的一册奏报之时,李修的眉头,亦是随之紧皱起来。

“辽镇……袁崇焕……”

轻声微喃,思绪流转之间,李修亦是习惯性的轻轻敲击着桌案。

按严顺所汇报,辽镇,似乎……有些不太正常……

在这一下一下的敲击声中,李修脑海之中,亦是缓缓的梳理着所有关于辽镇的消息……

“辽镇……真不堪用了!”

最终,敲击声骤停,李修亦是轻叹一声。

在本就保持警惕状态下,很多事情,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因与果的关联,亦是清晰存在……

沉寂片刻,李修亦是缓缓起身,目光汇聚在那张大明乾坤图上,最终定格在那辽东一地。

他起先,对辽镇的警惕,是源自辽镇挟寇自重的本质,而现如今,通过严顺的汇报,情况,似乎并不止如此。

那,局势,似乎也有些不对了……

帐中寂静许久后,李修的声音,才骤然响起。

“传令下去,命各营主将及蒙古各部首领入帐议事,还有,立刻将此信快马送至辽东严顺手中……”

……

辽东,塔山!

本就为辽东重镇的塔山,在严顺率大军进驻后,更是彻底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军事重镇。

而在现如今,每时每刻,都可见城中士卒忙碌,还在不停的加固着城防设施,不时还可见大批粮草辎重,被源源不断的运入塔山城中。

锦州南面十多里是松山城,松山西南十多里处是杏山城,杏山西南约二十里处是塔山城,塔山西南数十里处是大明在关外的又一个军事重镇宁远。

毫无疑问,就督战威慑这个战略目的,塔山,这个处在后方的重镇,无疑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故而,在率军进入辽镇之后,严顺便果断率领大军及辎重粮草,进驻了这座辽东重镇。

辽东的战争早已打响,只不过,在严顺看来,他实在无法想象,在这朝廷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构铸的如此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上,战争,还能打成这么一个狼狈模样!

关宁锦防线,顾名思义,那就是以山海关,宁远,锦州这三座绝对的军事重镇构铸的防线,而在这三座军事重镇中间,还有无数大小堡垒林立,填充着任何可能的漏洞。

如此一条防线,在严顺看来,后金若是要进攻,不拔锦州,是很难对后面的任何一座城堡产生威胁的。

绕城作战,乃是兵家大忌,更何况还是关宁锦这般战略防线!

可事实却不是如此。

宁锦之间,后金来去自如,如此多镇堡,后金只需留下一部兵力威慑,城中守军,便跟鹌鹑一般,老老实实待在城中,不敢与后金有任何正面野战的勇气。

本应该是进可攻退可守,发挥战略主导权的防线,已然彻底丧失了攻这个选项,只剩下守,而且还真的是完完全全龟缩在城中的守……

原本应该掌握在大明手中的战略主导权,竟完完全全彻底丧失,被后金掌握在了手中,后金是进可攻,退也可攻了。

在这条大明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构铸的宏伟防线强,跟进自家后花园一样,来去自如!

战争能够打到这个地步,对这曾经所谓大明第一精锐的辽镇边军,严顺是一万个看不起。

他甚至在想,若是将军率军于此,后金敢如此肆意的话,所谓后金,恐怕早就不复存在了。

也正因为如此,严顺原本精挑细选的这个后方重镇,这个后方二字,明显已经失去意义,在后金随意肆掠的情况下,宁锦之间,尽皆前线,哪有什么后方可言。

这般情况,自然是打乱了严顺的诸多谋划,不参战,自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参战了,以辽镇这守城就真的只是守城的情况下,估计也不会有谁来支援自己。

如此,那就只得改变策略了。

只要他死死的钉在这里,让后金见识到京营兵锋之锐,那后金,就绝对不敢轻易调动主力奔赴漠南,将军交代的任务,也依旧能够完成。

只不过,这个预想,似乎也出了一点岔子。

数万大军,驻于塔山,粮草供应自然需要经过辽镇,近来,粮草被后金游骑偷袭焚毁的次数,亦是越来越多。

塔山本就是后方,塔山之后,就是宁远,宁远之后,就是山海关,山海关之后,就快到京师了……

这样后方的后方,而且还是重镇横立的后方,竟连一条粮道都保不住……

这已经不是什么兵将怯弱的问题了,这其中,要是没有猫腻的话,严顺是怎么也不信的。

将自己的猜测汇报给李修后,他也不再对这辽镇抱有丝毫希望,果断将原本塔山中的一营辽镇兵将,请出了塔山城,同时命麾下仅有的一个骑兵营,出城护卫粮道,抓紧时间囤积粮草。

可不管是后金,还是辽镇,显然不会给严顺从容准备的时间。

就跟这关宁锦防线与庞大的辽镇边军不存在一般,代善堂而皇之的率领着后金主力大军,穿过大凌河堡,穿过锦州,穿过松山,杏山,大兴堡,如神兵天降一般,直接将塔山给团团包围。

这般操作,可着实把严顺给恶心到了,他要是在山海关,后金大军是不是干脆穿过整个关宁锦防线,直接神兵天降至山海关?

战争的变化,就是如此莫测,本应该作为督战威慑的严顺一部,此刻,却成了与后金交战的主力,而本应该成为主力的辽镇,此刻……

呃……在“拼命救援!”

自塔山被代善包围之后,袁崇焕调兵遣将,从锦州,宁远,两个方向,以“双面夹击”之策,欲反包围后金主力。

但奈何,后金兵将甚锐,支援大军被后金“死死”挡住,不得寸进丝毫。

苦战数天,损兵折将,求援的军报,亦是一封接一封的发往京城,引得满城喧哗!

至于朝鲜与东江镇,在辽镇戍守的范围内,他们可发挥不了丝毫作用……

第两百二十章 这可真是恶心坏了

第两百二十一章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事实上,自然不止严顺跟吃了苍蝇一般恶心,当辽东军情,传至京城后,朝野上下,此刻也不论什么政见不同了,皆是被辽东的这番“神奇”的战局,给恶心到了。

若在以往,战局演变到这个地步,朝野上下,倒也不会有太大波动,毕竟,后金在辽镇肆掠,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

可现如今,可不止他辽镇!

在草原上,镇北侯以雷霆之势横扫漠北,兵临漠南,面对敌十数万大军,如今之战局,也是占据了上风。

东江朝鲜,两路大军在辽东袭扰,亦是给了后金不小的压力。

如今,唯一没什么作为的,也就只有辽镇了,但有着李修一手操练的京营数万大军存在于辽东,朝野上下,亦是对辽镇,对此战亦是前所未有的乐观。

如此战局,如此局势,朝野上下,纵使再反对此战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战……似乎真有可能覆灭后金,再不济,也能让后金元气大伤。

甚至都有朝臣兴致勃勃,连一战覆灭后金之后的赞歌都写出来了,朝野争相效仿,弄得简直跟后金已经覆灭了一般。

可这个时候,后金四面皆敌的情况下,主力还深入辽镇,而且是明显要打一场持久的包围歼灭战?

这怕是把天下人都当傻子!

哪怕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街头老百姓,都会疑惑,后金怎么敢?辽镇是不存在了嘛?

其中原因,或许大字不识的老百姓会疑惑,但对朝堂诸公而言,如此,意味着什么,显然很是清楚。

本还洋溢的胜利欢喜,在这消息之下,亦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乌云压顶般的压抑,亦是笼罩了朝野。

当天,本一直静心休养,极少动怒的天子,时隔数月,亦是第一次在朝堂上雷霆大怒!

但显然,如今,怒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辽镇此举,俨然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了。

而以现如今的战局,辽镇有变,那稍有不慎,那便是满盘皆输!而且,还会是生死存亡的满盘皆输。

这个时候,在感受到生死存亡的威胁后,朝野上下,原本被朱由检勉强拧为一股绳的朝臣,亦是自发性的再次凝聚起来,出谋划策,统筹调动,做出着种种建议决策。

京营十余万大军,被李修带走三万铁骑,严顺带走四万大军,如今仅剩的数万大军,亦是被紧急调动,奉命开出征。

只不过这一次,朝堂,对辽镇,却是更加忌惮了起来。

除了严令辽镇全力支援塔山外,这再次派往辽东的数万大军,将驻扎于何处,此时,却是成了朝堂上下的争论重点。

有提议进驻山海关者,把住辽东门户者,也有提议此等局势之下,不宜擅动辽镇者,当驻于山海关内,以防不测,当然,也有想着大军干脆入驻辽镇,支援塔山者。

任何一个提议,皆是有理有据,也皆是有其考虑所在,但显然,以现如今的局势,支援塔山与否,这个主动权,并不在于朝廷,而在于辽镇。

辽镇若有心支援,塔山之围,也不可能出现,辽镇若无心支援,再派兵过去,只会让局势更一步恶化。

而目前,辽镇,显然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可问题是,纵使是司马昭之心,朝廷此刻,也不能擅动丝毫。

不然的话,把辽镇逼急了……

那后果,大明承受不起!

最终,还是天子拍板,命这京营的最后几万大军,入驻山海关,并且将此旨意下达之辽镇,准备试探一下辽镇的反应。

而出乎朝臣预料的,辽镇竟爽快的应下此命,山海关敞开大门,迎接这支京军的入驻。

显然,对不管是对袁崇焕还是辽东众将而言,这些,皆只是旁枝末节。

对他们而言,只要塔山这支京军解决,后金主力挥师漠南,以漠南蒙古及后金主力之兵威,镇北侯那支临时拉扯成的联军,绝对无法抵挡,兵败,亦是必然。

一旦镇北侯兵败,以朝臣们的尿性,接下来,谁还顾得上他辽镇的所作所为,在后金的威胁下,朝廷纵使对辽镇,再恨之入骨,也得捏着鼻子倚仗辽镇,辽镇,也依旧可以左右逢源,过着左右逢源的日子。

当然,对辽镇而言,还有一个威胁……

亦是自此战开启,袁崇焕以及辽东众将,皆在谋划的重心之一。

那就是,东江镇!

某种程度上,东江镇,与如今声威赫赫的镇北侯一系,是颇为相似的。

镇北侯如今构铸的庞大军事团体,其一切,皆是系于镇北侯身上,而东江镇,所有一切,也皆是系于毛文龙身上。

两人一旦出问题,那整个军事团体,亦是会立刻分崩离析。

而镇北侯的存在,则是威胁到了辽镇的生死存亡。

而东江镇,很大程度上,对辽镇,亦是一个威胁。

尤其是若对镇北侯的谋划成功,纵使朝廷捏着鼻子息事宁人,但若是毛文龙与东江镇还存在,不用想都知道,朝廷的重心,绝对会彻底转移到东江镇及毛文龙身上。

如今,对镇北侯,已有杀招。

而毛文龙……

当得知塔山被后金包围的消息后,还在后金腹地肆掠的毛文龙,顿时被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之前虽有猜测,但猜测,终究只是猜测,再加之如今这局势,他也不觉得辽镇会有如此胆大包天。

可没想到,辽镇还真的就有如此胆大包天,确认消息真假后,毛文龙便果断放弃了之前的所有战略规划,收拢还在后金腹地肆掠的东江大军,果断撤退!

龟缩在东江镇,除了小股兵将袭扰,任凭辽镇如何发函催促出兵,主力是怎么也不派出来了。

这毛文龙嗅觉之敏锐,俨然超出了袁崇焕的预料。

首节上一节135/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