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123节

儒家士大夫们天朝上国的思想,也没有那么容易改变。

现如今,距离心目中的那个大明,还有着太过遥远的距离。

帅帐之中,在这思绪重重之下,李修眼神明显显得有些飘忽。

他的路已经定死,这条路,纵使再漫长,他能做的,也就只有穷他一生之力,为这日月山河天,再开启一个轮回……

“将军,药熬好了。”

寂静之间,有士卒走进,恭敬出声。

“放这里吧。”

李修这才从重重思绪中回过神来,轻抚了一下额头,摆了摆手。

“嗯?”

只不过,当看到眼前这亲卫稍显面生的模样时,李修亦是眉头一挑:“你叫何名?”

“回禀将军,小的李定国,是这次选入亲卫营的。”

听到这话,李修亦是点了点头,亲卫营的扩招,自然是他所下令的,京营的改制整编,不仅仅让原本的勇卫营被抽调大半将士,他费劲心血培养的亲卫营,也抽调了大半将士,下放到各营任职。

之前诸事繁忙,倒也一直未将此事提上日程,直到近来局势渐稳,他才将此事定下,重新选拔了一批士卒,编入了亲卫营。

思绪一闪而逝,随即李修似是想起了什么,再次看向眼前这亲卫:“你是陕西人?”

听到这话,眼前这还未褪去青涩的李定国神色明显有些不自然,声音亦是小了些许。

“俺老家是延安府的,近些年闹灾荒,又闹贼乱,俺那时候就被卷到了贼军之中,当时将军您率军平贼……后来俺就被选入了勇卫营辅军之中……”

李定国断断续续说着的同时,亦是小心翼翼的打量着李修的神色变化,毕竟,从贼这个经历,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李修自然不会在意什么从贼经历,事实上,勇卫营中后期所招收的万余辅军,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贼兵俘虏中挑选的。

他之所以特意一问,只是因为,李定国,这个名字在青史之上的赫赫威名!

李定国,可以说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打破女真神话的存在!

少年时被张献忠收为义子,张献忠身亡后,力主联明抗清!

在大清定鼎江山,入主中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李定国还能两蹶名王,创下对女真从未有过之滔天功绩!震动天下!

清廷满朝文武闻之均号天大恸,自国家开创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辱者也!

顺治皇帝都为之高呼:“我朝用兵,从无此失!”

甚至都让那清廷满朝文武,闻定国而惊惧,甚至不惜违逆朝廷旨意,罢官去职,都无人敢去定国所在之地任职!

漫漫青史,一句“一生转战千里路,只手擎起半壁天”,便可足以看出,在那个天已倾覆,神州沉沦的时代,李定国这个名字,是有着何等的意义!

而青史之上,那李定国,似乎也是陕西延安人……

而眼前这位李定国,也是陕西延安人……

思绪一闪而逝,李修瞥了一眼面前稍有些拘谨的少年,指了指桌面上的一册兵书,道:“识字嘛?”

听到这话,李定国亦是一愣,随即立马摇了摇头:“俺学了一点,还认不全……”

“拿去。”

李修随手拿起面前的这一册兵书,递到了李定国面前。

“去找个教书先生,把字识全,本将的亲卫,可没那么容易当的。”

没有理会还有些发愣的李定国,李修摆了摆手,便示意其离去。

历史名人,对现在的他而言,早已不稀奇。

只不过历史上已经证明了其才华所在,现如今又到了他麾下,他自然不介意随手培养一下,能成材,最好,不成才,也无所谓。

至于可不可用……

地位的悬殊,他的一点恩赐,对底层的人而言,便可算得上逆天改命的机缘,以这个时代的观念,以他的地位,容错的几率,很大很大。

此时,李定国才反应过来,他入亲卫营业有一段时间,自然听说过被将军赏识,从此飞黄腾达的事迹,眼下,这等天大的好事,似乎落在了他的身上。

此刻,李定国紧紧握着这薄薄一册的兵书,神态之间,亦是难抑激动之色,猛然跪地,朝李修一拜:“小的绝不负将军期望!”

第两百零一章 李定国

第两百零二章 国之重器

“成功了!”

“真成功了!”

金台坊大营,西北侧的一片空地上,随着一阵火铳声接连响起,一阵欢呼声,亦是骤然充斥了这片空地。

场中,十来个匠户装扮的汉子,此刻皆是满脸喜悦。

“此铳,当为国之重器!”

“牛管事,你这次可是立下大功了!”

严顺爱不释手的拿着一柄火铳,就好似拿着什么宝贝一般,把玩了好一会,才看向眼前被李修任命统管勇卫军械司的牛五。

“一切皆赖侯爷信任,小的只是做了当做的事情……”

话虽如此,牛五神态之间,却好似卸下千斤重担一般,满脸欢喜。

上位者的一点恩赐,对他这种底层的匠户而言,那就是天大的恩德。

同理,在这几乎都快被李修遗忘的军械司亦是如此。

当初从内廷兵仗局将他们调来,在得知燧发枪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研发的后,李修就没再抱太大期望,随口吩咐一声,于勇卫营成立军械司,便丢之脑后了。

但他的一句话,在勇卫营,便是军令如山,这个军械司,便在勇卫营扎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的扩大起来。

尤其是在勇卫营,无论是钱财,亦或者物资皆是不缺的情况下,他亲口吩咐之事,下面人自然不敢怠慢,对这军械司的投入,自然也是不小。

牛五自然不知道李修是如何所思所想,但在他看来,这位侯爷,对他们可谓是恩待至极,荣宠至极!

底层的人们,想得自然无比见到。

虽谈不上士为知己者死,但,过着其他匠户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有着其他匠户想都不敢想的地位,更别说那一个月,就比得上其他匠户几年的俸银……

一切的一切,都太过梦幻。

谁都不愿这梦幻破灭!

不愿,也就只能矜矜业业,做出一点成就,好让这梦幻踏实一些。

好在,现在,总算是出了成就,这梦幻,也就踏实不少!

“功劳就是功劳,推辞可推辞不了,牛管事你速速准备一下,本将这就去禀报将军,你们就等着将军的封赏吧!”

严顺亦是满脸喜色,为将者,又岂会看不出眼前这燧发枪的好处!

仅仅是燧石击发这一项,就彻底改变了火铳在战争中的作用!

在战争中,就再也不用担心火铳因天气影响,而不能击发,而失去作用!

更别说燧发枪的其他优点!

此铳一出,将大大提升火铳在军中的地位!

甚至,必要之时,火铳独立成军,亦不是不可能!

“勇卫营应该能最先列装这燧发枪吧……”

暗自嘟囔了一句,严顺便满怀欢喜的朝城外京军大营而去。

……

“燧发枪?”

看着眼前满脸欢喜的严顺,李修亦是一愣,自当初那匠人说燧发枪不是一时之功后,他还真的就将这事抛之脑后,怎么也没想到,竟还突然给了他这么一个惊喜!

“走!”

没有丝毫犹豫,李修直接翻身上马,挥动马鞭,策马飞奔,见状,严顺亦是连忙上马,紧随其后,直奔金台坊大营而去。

“此铳,可量产否?”

翻身下马,李修第一句话,便是如此。

“可以!”

“只要扩大规模,原料充足,随时都可量产!”

“好!”

李修点了点头,目光定格在那几名手持燧发枪的匠人身上:“让他们演示一下!”

相比较火绳枪,燧发枪的击发,无疑就简单得多。

装药,扣动扳机,击发!

省去了火绳枪那繁琐的点火程序,当然,最重要的便是,大幅度降低了天气对火器的影响,而且,从装药到射击,这个过程,亦是简单了不少。

发射程序简单,就意味着,同样的击发,燧发枪击发,耗费的时间更少。

而在战场上,一个燧发枪阵型,哪怕只多上一轮射击,对其战局的影响,显然,是可以预见的。

看完匠户的演示,李修亦是难掩喜色,心中谋划着如何更改因燧发枪而改变的战争形态之时,随即又将这几名匠人叫住,随手唤来身旁几名亲卫,让几人接过燧发枪,再度演示。

“立刻,持本侯手令,去兵仗局,调一批匠户来!”

演示完毕,李修把玩了一下手中这柄燧发枪,命令,亦是下达。

“牛五,你同去,需要什么,和兵仗局的人说!”

“务必尽快扩大军械司规模,量产燧发枪!”

“还有,牛五,你目光可以放远一点,比如燧发枪怎么改进,还有其他火器怎么改进,皆可以提上日程。”

“平日里若有空闲,就去军中逛一逛,听一听将士们的意见……”

说完,李修这才从心中的计划中回过神,环视一圈眼前的这些匠户。

“你们,这次做的很不错!”

“燧发枪,国之重器,是大功,当赏!”

“军械司所有人,每人赏银百两,月俸翻倍!”

“牛五,你准备个名单,汇总一下有功之士交给本侯,本侯要禀报陛下,为尔等请封!”

此言一出,不仅仅牛五,在场的一众匠人,神态之间,喜色皆是难以抑制。

李修此刻,显然没心思在乎这些匠人如何想,此刻的他,心思皆是放在了这柄燧发枪之上。

燧发枪,再加上纸壳弹!

对军事体系的变化,虽谈不上彻彻底底的变革,但,其影响,也绝对不小。

最起码的一点,天气对火器影响,在这个时代,减到了最低。

如此一来,火器,将彻底从“守”的局限中走出来,具备了机动进攻的属性。

而且,这个时代,可是有武功存在的,当一个具备一定武学基础的士卒,熟练使用燧发枪,其发挥的作用,显然要大于历史上记载的火枪军团!

攻守兼备,再加之其他兵种的辅助,显然,火器在军中的普及率,可以再提高一些,并且可以成为决胜的要素了。

首节上一节123/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