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502节

试问,他们有何德何能,能够掌控国家政权?

就凭着那帮由于没有科举这个晋身之路,而不想吃苦干农活的土学究们?汪精卫、胡汉民之流?

革命党人之中大部分人都是上不了台面之人,许多人甚至都是黑恶势力帮派会党,藏污纳垢。

唐绍仪这些百无一用的书生们,还是受到了所谓民主的蛊惑,他们还不如李安生看的清楚,李安生在东北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不是让中国人民懂得什么是民主的时候,而是要做实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时候。

事实上,李安生在东北做的很好,百姓安居乐业,东北的百姓很少过问所谓的什么民主,哪怕李安生当皇帝也无所谓,但是东北的政策不能变。

如果李安生说,东北的这些政策都是因为民主的体制才能建立,那么东北的百姓们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维护这个民主体制,如果说东北的一切成绩都是因为东北的**政权造就,那么他们也无所谓**还是民主。

这便是百姓,他们哪里知道什么民主,什么革命,他们只知道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能让他们活的有尊严,谁真心对他们好。

那些所谓的革命党人,嘴上一套背后一套,说的漂亮,光说不练,他们要是能有李安生的万分之一,只怕中国的人民就要烧高香。

袁世凯为什么会对唐绍仪这么大的怨念,那就是分不清现实,以为中国就此真正的实现民主了,甚至站在革命党人的一边,对掌控中国小半壁江山的程李系百般攻击,将他们打为军阀独裁者,**复辟者,这一点,就连袁世凯也无法容忍。

中国最需要的,不是革命党人,不是民主,而是能够明面上维持中国走民主道路的强权政治。

哪怕是君主立宪也可以,只是,没有哪个人有这么大的威望,能让几大政治势力都拜服而已。

袁世凯总揽大权,他能放任程李系这样的政治集团与他分庭抗礼,却不能容忍革命党人想要争权夺利,这是个根本问题,老袁不容退让。

中国不需要民主,只需要一条民主的道路。

故而,袁世凯与李安生的反应都无比迅速,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决断,让唐绍仪下台。

而袁世凯推出段祺瑞,也是把握住了李安生的心理,李安生更加倾向于段祺瑞这样的强人,推行强权政治,也不愿意让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的革命党人上台。

这些革命党人都是软骨头,为了保住自身的利益,自身能留在执政位子上,可是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不惜到处妥协的,让这些人来主持中国大局,结果将会非常糟糕,之前的中俄战争取得的胜利,只怕给这些人败坏一百次都不解气。

这些人出卖国家主权起来,只怕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狠,谁来管国土如何,百姓如何,他们只要保住自己的权力。

这次段祺瑞也下定决心,要上台组阁,使得中国的政治走向切合正确的方向。

老袁过于**陈腐,而李安生则过于激进铁血,他段祺瑞理解两人,明了一切,自然有信心调和两者,使得中国的政局平稳,大踏步往前迈进。

而在这之前,必须要解决一切的羁绊与阻碍,而时时刻刻想要争权夺利正事不干的革命党人,已经成为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黄兴的态度还比较开明,但是孙中山与宋教仁就不行,过去孙中山与宋教仁之间也有矛盾与冲突,但是现在他们反而一致起来,孙中山对于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是无比支持。

为何?国会选举就在眼前,如今各省市已经开始了前期运作。

这次声势浩大的选举,在南方革命党人的宣传下,成为了中国彻底实现民主的标志,故而,无比重大。

无非是政党政治罢了,如今不管是哪个政治集团,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着。

清帝退位后,像黄兴那样看淡革命而转向和平的、有风度的政治竞争的人并不在少数,比如原同盟会员、光复会会长章太炎便公开声称“革命军起,革命党消”,要求将原来秘密的革命党组织改为合法组织,开展公开的政治活动。

章太炎的提议在当时的思潮中颇具代表性,在很多人眼里,清帝已经退位,“异族”统治也已结束,以后都是汉人间的事情,那不管是袁世凯也好,孙中山也罢,甚至是程李系,只要天下太平不打仗,为国为民求发展,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李安生就是凭着这一点,才得到了许多政治团体的支持。

只是,李安生自己也没有料到,整个中国目前都给政党政治所绑架,好像不立即实行政党政治,这民主便不是民主。

天可怜见,这百分之八十的中国人连民主到底是个什么玩意都不知道,居然就立即要实行政党政治,可笑,无耻。

自今年以来,在“革命党消”的呼声中,一场热火朝天的革命组织公开化和组党运动也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相继上演,尤其是中俄战争的爆发,使得各派政治团体都跳了出来,闹腾的厉害,希望起哄之下,能浑水摸鱼,捞取点好处。

现在许多地方的现实便是,许多人满口的民主满口的西方革命,就能忽悠个一官半职,甚至还明着抢官来做,滑稽可笑。

这种民主潮流在年底为明年国会选举的铺垫前形成**,政党本是西方国家的舶来品,在中国历史上只听说过朋党,什么牛党、李党、清流党,一向便不是什么好名词,几乎等同于一帮利益中人相互攻伐以至于朝政乌烟瘴气的代名词。

革命党人素来倾心于西方政治文明甚至崇洋媚外得厉害,一贯视中国传统弃如敝履,自然不会有朋党相争之痼疾,因而引进西方的政党制度当然是革命成功后的当务之急。

为了抗衡同盟会以及其他的政治团体,李安生暗中授意程德全,也跟上一把潮流,既然你们革命党人明着窃国,那么他为何不能明着窃党?

共和党是今年在上海张园正式成立的,副总统程德全被选为理事长,张謇、章太炎、伍廷芳、那彦图为理事,另外还选出干事54人,包括当时的知名人物熊希龄、范源濂、章宗元、蒋尊簋、朱瑞、庄蕴宽、吕公望、赵惟熙、杨增新、胡景伊等人,都加入了共和党的圈子。

共和党大多由清末的立宪党人及旧官僚所组成,他们的政治取向是维护统一共和、支持中央集权主义,正好与袁世凯的想法不谋而合,因而被袁世凯利用来对抗同盟会,袁世凯加入共和党也成为一时轰动。

当然,共和党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虽然用国权主义抵制同盟会的民权主义,并在参议院中与同盟会的革命党人作对,但其实也是想借助袁世凯的支持来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待日后能够独立执政或者与袁世凯分享权力。

共和党成立后,便在全国各地积极设立分部,其党员数量一度超过了10万人。

而在李安生也在中俄战争接近尾声时,加入共和党之后,共和党的声势就迅速壮大起来。

这是袁世凯在库伦与李安生密议之后,商议出来的结果,要想避免内战,压服革命党人势力,不这么做是不行的。

迁到北京的临时参议院在经改选后,共和党因为合并党派而势力大增,同盟会在人数上已经不占参议院的绝对多数,而共和党更是借助支持中俄战争的胜利,在很多事务上压同盟会一头。

在这种情况下,宋教仁向孙中山、黄兴提出改组同盟会,并打算像共和党一样,将其他政治主张接近的党派合并而入。

孙中山在辞去公职后,在政治一度消极,对宋教仁的主张既不反对,但也不是十分热心,而是醉心于谋求日本等列强的支持,因而让宋教仁得以施展手脚,对同盟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组织更新。

宋教仁是个人才,袁世凯也担心,真要玩政治,玩不过宋教仁以及一干每天吃饱了没正事干,只知道呼喝民主的革命党人。

于是,老袁还是决定先下手为强,针对唐绍仪只是个表象,事实便是要打击背后的革命党人。

如今中国政坛除了同盟会与共和党之外,无比活跃的政党还包括孙洪伊、汤化龙发起的“共和建设讨论会”(原清末立宪团体“宪友会”成员)、清末旧官僚岑春煊组织的“民国公党”——李安生通过五省边防计划成功的将岑春煊推离了革命党人、参议员谷钟秀、吴景濂等人组织的“统一共和党”、陈锦涛、王宠惠等人发起的“国民共进会”、范源廉、黄远庸等人发起的“国民协进会”、黄群、籍忠寅组织的“国民公会”、温宗尧等人组织的“国民党”(此国民党非后来的同盟会改组的国民党)等,林林总总,前前后后,竟然达到数十家。

不过,这些新立的政党或半政党组织彼此间分分合合,此消彼长,数月一变或者一月数变,成员甚至领袖也毫不固定,今日是此党,明日却成彼党,令当时的人为之目眩,也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为之头疼。

这些醉心于玩弄权术的革命党人让向来就擅长玩弄权术的袁世凯很是蛋疼,根本就无法把握住这些人的轨迹。

老袁也逐渐的明白,他想要实现修改法案,加强大总统的权力,无论如何,都要应付好革命党人,争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们不是披着民主的外皮么,那么我也披着民主外皮好了。

李安生一贯倾向于总统制,只是当时为了逼清帝退位,不得不向广泛势力妥协罢了,如今老袁愿意为他开路,他是求之不得,不过他眼下不能表露声色,而是默默的进行计划。

他也不想让老袁看出他是有意在纵容,让老袁放心的去争权夺利,去压制革命党人,为修改法案做准备。

老袁恐怕做梦都想不到,有一个人对他身体状况知之甚详,老袁这个时候已经身患尿毒症,要是不受气,还能多活几年,不然的话,恐怕也难逃历史的桎梏。

  ☆、第三百九十章 唐绍仪的困局

李安生有时候也猜想,后世袁世凯是不是知道了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才不顾天下之大不讳,执意要称帝的?

首节上一节502/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