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501节

这其实很不明智,不过想到某位所谓的伟人后世不惜向日本摇尾乞怜,准备奉上卖国条约,以换取日本的资金与军火,这些也都能释然。

在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势之下,唐绍仪内阁终于做出了决定,向日本赔礼道歉,并且支付了一笔为数两百万元的慰问金,让蔡锷与陈炯明等人引咎辞职,这已经算是相当客气的了,不过,唐绍仪内阁还听从了某些伟人的建议,严惩挑起事端的卫**官兵,交由中日联合法庭审判。

至于日本提出的,在虹口四周划出土地,作为护侨日军驻扎之用,将来作为专门的日租界,所有中国内地所设日本病院、寺院、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日中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划改良中国警察机关;中国允许南昌到杭州杭州到潮州的两条铁路修筑权交给日本等条款,唐绍仪决定亲自赶赴日本,与日本外相紧急磋商,看是否能有转圜的余地。

其实唐绍仪是准备牺牲自己的名声,来换取一时的息事宁人。

这也是保守派与激进派的一次激烈交锋,李安生被认为是激进派的领军人物,正是凭借他的激进,麾下迅速的聚拢了吴禄贞、蓝天蔚、蒋方震等一干人物,得到了军方的大力支持,而保守派则得到了部分士绅资本家以及革命党人的支持,认为目前应该稳定发展,对外妥协,换取一时的安宁来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唐绍仪其实并不是笨人,他也知道有些事情并不由得他自己,而且袁世凯为首的派系态度也很暗昧,有些奇怪,但是局势容不得他多想,他并不想在自己的任上,接连出现两次战争,将国家大好前程打没掉,他这个第一任总理遗臭万年。

他自以为自己是高风亮节,不惜自己的羽翼,也要妥善处理好此事,但正是因为他的错误认识,才使得他走入了一个死角。

  ☆、第三百八十九章 让老袁冲锋在前

从袁世凯府上出来,段祺瑞忽然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紧了紧大衣领子,手插在大衣口袋之中。

袁克定送他出来,也是神情肃穆。

这两年,靠着跟李安生把兄弟的关系,袁克定很是发了一笔财,颇有些资本家的风范出来。

看来,老袁是不打算培养袁克定从政了,现在基本很明了,老袁固然是当了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但是想要家天下,是万万实现不了了。

不说现在程李系如日中天,李安生的威望不亚于他老袁,就连革命党人的势力也不小,这便是政党的威力。

如今孙中山在反复奔走,黄兴与宋教仁正在计划改组同盟会,希望能够推动政党政治。

就连唐绍仪也加入了同盟会,一时之间同盟会这个摊子是铺了开来,占尽了便宜。

政党政治是必然的道路,但是总不见得让老袁也去加入同盟会?自然要分庭抗礼,另举大旗。

现在革命党人就是占着这个先机,频频发难,要求推动政党政治,内阁总理唐绍仪也加入了同盟会,难道让他老袁就此下台?

孙中山自以为棋高一着,推动政党政治,实现所谓的真正的民主,煽动民意,他们就不明白,凭着政党政治,就能够将李安生彻底的挤开,让老袁彻底的边缘化?

段祺瑞的皮靴踩在厚实的积雪上,巷子口的汽车已经在等着,从人替他撑开了伞,大雪纷纷扬扬,正如当前中国的政局,乱纷纷。

李安生是当之无愧的强人,就连老袁都甘拜下风,这次怎么会轻易让同盟会借机发难?

刚才袁世凯的意思很明了,就是让段祺瑞做好上台执政的准备,想必是与李安生有了默契。

这也不难理解,袁世凯逼着段祺瑞通过了对蔡锷等人的处置结果,并且不出面阻挠唐绍仪的昏招,必定是跟李安生有了协定。

而自己,也是这次协定的受益者。

这就让他段祺瑞有些看不懂了,照道理,袁世凯想要修改法案,进一步扩大大总统的权力,甚至,从内阁手中抢夺大部分的权力,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李安生,最大的阻力也是李安生,为何两人会联合起来,对革命党人发难?

明年2月底,将会举行第一次国会选举,这对于中国目前复杂的政局来讲,是一次大洗牌。

如今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袁世凯与李安生等这样的豪雄并无约束力,此时政治形势仍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其主要表现是资产阶级民主形式得以保留,国会中同盟会员居多数,南方多数省政权也掌握在同盟会手中,程李系态度俺没不明,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有与北洋派一争高下的实力。

由于几大政治势力的对峙,形成了民国史上一个短暂的特殊时代。政党林立,舆论活跃,全国大小党派团体上百个,报刊几百家,表现出难得的资产阶级民主气氛。众多政党中,最重要的是以同盟会为主体准备进行改组的国民党,以前清立宪派旧官僚为支柱的进步党。

国民党领导人希望通过和平方法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发展实业,也争取了一部分资产阶级的支持,想要与李安生分庭抗礼。

这次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守派合为一体,想要敲打敲打蔡锷为首的军中激进派,避免他们投入李安生的怀抱,同时也是在未雨绸缪,以免云贵脱离南方革命势力,成为南方的另类。

段祺瑞对蔡锷还是相当欣赏的,无论如何,中俄战争这一仗,打出了中**队的威风,无论国内政局如何变化,他都希望不要影响到军队,正如李安生所说的,这是解决外敌隐患的最好时期,中国不能内乱。

这次革命党人以及地方野心家们想要整蔡锷不是没有原因的,便是想要打击中间派,拉拢人心的同时也在清除隐患。

目前中国的政党,除了同盟会和共和党外,当时在参议院中占据一定议席的是号称“第三党”的统一共和党。(关于中国目前的政党派系,这个下文进行详述)

这个党派也是由三个政团合并而来,其中的主要人物包括蔡锷、景耀月、彭允彝和谷钟秀、吴景濂等人。统一共和党在内阁风潮中也受到共和党与袁世凯势力的排挤,因而和同盟会走得比较近,最后双方都产生了合并的想法,增强彼此竞争力,以便在即将到来的正式国会选举中获得优势。

但是,蔡锷目前表露出来的态度,让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内之人无比担忧,而蔡锷本身就是个干才,能力杰出无比,要是让他投向李安生政治集团,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云贵说不定也会脱离革命党人的掌握。

目前李安生与袁世凯分别获得了中国第二大政党——或者说政治团体——共和党的支持,万一蔡锷投向共和党,这对即将进行的大选也是相当不利的。

故而,才有人处心积虑的想要让蔡锷下台,最好离开云贵都督的位子。

蔡锷这样的人才要保全,而不是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段祺瑞心中很纠结,他并不认同革命党人与立宪派所谓的民主,这个时候谈民主有些可笑。

而更加可笑的是,革命党人将袁世凯与李安生等人称为保守派,而革命党人与立宪派则自称为革新派,这简直就是在颠倒黑白。

事实上,袁世凯与李安生这等经常给革命党人骂成是独裁**者的人,才是真正的激进派。

他们懂个鸟!

袁克定拍了拍段祺瑞的肩膀,也只有他才能跟权威日重的段祺瑞如此不见外。

对啊,他们懂个鸟。

在真正的国家政权掌控上,他们这些蛇鼠甚至还不如袁世凯这个旧官僚,袁世凯是军人出身,对于政治理解的更为透彻,未必不知道什么是民主,但是民主离中国还太过遥远。

中俄战争,以唐绍仪为首的内阁派与宋教仁、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旗帜鲜明的提出反对,是老袁力排众议,坚决的北上抗战,李安生不得不承这份情。

再怎么说,李安生与袁克定都是结拜兄弟,这是中国人传统不容忽视的一点。

看着袁克定毫不在意的面孔,满是诙谐与不屑,段祺瑞忽然间明悟了什么。

他向来主持军政,对政治了解的并不透彻,也对袁世凯与李安生这两大巨头之间的关系有些莫不清楚。

但是,此刻他还是有了些觉悟,在根本上头,他们是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过,他们有着相同的政治见解与态度,有着一致的政治思想与目标,甚至惺惺相惜,引为知己,面对革命党人与立宪派煽动民意,一哄而上,想要借着所谓的时代潮流大势所趋来绑架民主,夺取权柄,这自然使得袁世凯与李安生要联合起来,保住难得的大好局面。

让那帮只知道争权夺利的革命党人来主持权柄,是必然不行的,他们只会祸害国家。

怪不得,袁世凯常常叹息,岁月催人老,不得不服老,但他是个不服人的枭雄之辈,唯一经常挂在嘴边的,还是李安生,要不是造化弄人,老袁说不定会培养李安生为接班人,而李安生如今能够跟袁世凯分庭抗礼,也让老袁的心思充满着矛盾。

不过,两人终于还是一致的,想要通过这次机会让唐绍仪下台,换一个不那么过分追求虚假民主的总理上台,要好过于整日让那帮革命党人争权夺利,祸乱国纲。

他们宁愿做真小人,也不愿做伪君子。

是的,包括孙中山等一群人,都是伪君子,所谓的民主革命家,都是在忽悠人,想要借此掌握国家政权。

首节上一节501/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