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483节

这是个多么辉煌的胜利啊,势力直达鞑靼海峡,拿下海参崴这个远东大港口,加上西伯利亚东段铁路、中东铁路、黑龙江、阿穆尔河以及松花江、乌苏里江,整个东北辐射开来,外东北、远东滨海地区以及西伯利亚东部地区都能连为一体,成为一个整体。

“今后的数十年,将是沙俄大幅衰退的时期,只要我国不出变故,始终保持着奋发向上的格局,那么数十年此消彼长,我国将会牢牢的控制住目前占据的土地,甚至,还有余力继续西进,直接抵达乌拉尔山脉,将威胁留给沙俄。如此一来,我们就成了主动方,随时都能威胁欧俄,对方只能被动防御。”

“沙俄绝大部分领土处于北纬45度以北,地虽广大但多处于苦寒之地,常年为冰雪覆盖,土地利用率低,单位面积投入和产出几乎不成比例,国民生产、生活及经济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巨大。总体上偏北的位置使沙俄难以占据全球地缘环境的主轴,对其国势和国运产成重大影响。自身东西方海路联系极为不便,基本处于孤立隔离状态。沙俄东西方虽然都邻海,但整个南方全是邻国,除了北冰洋和陆路交通外,其东西方海路联系天各一方,处于孤立状态,被自然地分成了东西两部分,难以形成合力。这对其海洋事业特别是海军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东西方的海路联系只能绕远,无论是西出大西洋经地中海或是绕非洲进印度洋和太平洋奔赴远东,都差不多要绕半个地球,劳师袭远,远水难解近渴,亦难救近火,在军事上存在极大的被动,是其主要的软肋!日俄战争时期,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就是因为绕远而导致失败的。不拥有全球的重要海域和战略要地,难以对自身国家、民族、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沙俄因为这些先天的缺陷,以及过往数百年中错误的扩张政策,使得他们将会不断的吞落苦果。”

“而我们中华民国,在消除俄国这个隐患之后,直接面对的,便是我们的恶邻日本。我们在整体国势与国运上的经营,目前起步还不如俄国,为何?大家请看,沙俄至少还有一些重要海域的影响权或者控制权,如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黑海等。而我们国家,连家门口的海域都无法控制,更何况对于我国来说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海域,比如地中海、阿拉伯海,对于我们中国来讲,便是南海。这些海域是世界航运、贸易和军事要道,它的得失直接关系到沿岸国的兴衰荣辱,是利益攸关的战略要地!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影响是全面的,也就是说不只影响一国、两国,而是影响一大片,影响世界格局!这种影响也不仅仅是航运,而是影响到政治、经济、军事等等诸多方面,是全方位地影响到了沿岸国及所经国的国运和国势!我国拥有世界性的海域南海,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突破渤海湾,突破黄海。如果说中俄战争至关重要,它消除了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隐患,为将来争国格树立了典范,那么,中国消除了陆地上的大敌之后,接下来便是要消除海洋的大敌,日本。日本的陆军并不值得重视,小鬼子全民皆兵也不怕,唯独他们的海军,我们一时之间还无法追赶。”

是的,陆军好办,目前中国已经通过中俄战争锻炼出来四十多个师的兵力,日本也不敢轻易从朝鲜发动入侵,中俄战争的触目惊心就在眼前。

日本目前十八个常备师团,与目前东北军的兵力相差不大,而且即便能够动员起来,能够在日本本土以外作战的军队也没有绝对压制东北军的把握,毕竟东北军的战斗力与后备役都摆在那里,眼下整个中国的军工能力更是成倍的超过了日本。

或许在造舰工业上头,日本还能保持领先,其他的,都很难说。

如果说中俄战争彻底的消除了沙俄这个路上大敌,隐患,那么接下来中华民国要崛起,将会遇到真正的强敌,日本。

可想而知,将来在对外贸易上头,日本可能会趁火打劫,日本这个无耻的国家,可是什么龌龊事都干的出来。

袁世凯与段祺瑞本来是想跟李安生探讨一下,中国如何结束对俄战争的,如何处理与俄国进一步的关系。

在他们看来,这份胜利虽然来之不易,但是却有些惶恐,不知该如何是好,毕竟,连西伯利亚的中枢伊尔库兹克也攻占了,加上海兰泡、伯力、庙街这些城市,得到的太多太多了。

本来袁世凯的打算,很低调,就是北上练练兵,争抢下荣誉,然后凭借出了那么点力,分享库张铁路通车后的好处。

在他看来,中俄战争是打不久也打不大的,可没想到东北军敢打敢拼,连伊尔库兹克都要拿下。

袁世凯感叹着,忽然有些嫉妒,却又不敢表露出来,内心激烈的斗争着,矛盾着。

有李安生这家伙在,似乎他想要集权**,有些难以实现。

东北军赫赫武力,让任何人望而生畏,也包括他袁世凯,更何况,程李系如今加上锡良,三人集团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政治集团,如果说过去这个三人集团并不根基深厚,如同革命党人一样,但是,随着这场中俄战争,这个三人集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连他袁世凯也无法比拟。

他不无猜测,李安生是处心积虑的要发动这场战争,将整个国家的命运绑在他的冒险上头,为他的个人声望服务。

  ☆、第三百七十三章 财政收归中央?

如果李安生真的是想要利用这场战争来实现他在中国的政治抱负的话,那不得不说,太疯狂了。

可惜,他成功了,而袁世凯,则需要好好的相处对策来,如何才能扳回一局。

袁世凯不无消极的想过,现在外有革命党人与程李系三人集团,内有与他唱反调的内阁,这大总统的日子过得真是乏味。

要是真的让李安生来当内阁总理,那么他老袁立马甩手走人,当个富家翁,自在逍遥去。

李安生雄才大略,对俄战争还没有结束,就已经将眼光放在了日本身上,让袁世凯很是头痛。

不过,他也想到,这何尝不是个机会,既然李安生要与日本对着干,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东北。

日本的确是个生死大敌,这点袁世凯很认同,不过,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将中国带入两场战争,那么无论是国际友人以及国内的民众,想必都不会喜欢这样的过于强势的总理吧?

好吧,选举,他袁世凯也来选举好了。

让他的亲信来竞选总理,比如段祺瑞,这次战争洗礼,使得小段更加的成熟稳重,也是个好人选。

有了东北的支撑,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都很好,出现了一股股的**,整体走向了繁荣,国际不断的在呼吁,惊呼,中国在崛起,的确,中华民国在走向崛起,这股势头连中俄战争都没有能够遏制住。

或许,凭借着国力的增强,国家的富强,他这个大总统能够越当越稳,越当越有主动权。

到时候,就能够逐步的让总统府与政务院争权,实现真正的大总统制。

他的脑子里瞬息万变,不过,想到眼前坐着的这个李安生,万丈雄心也只能熄灭下来。

或许,这个国家交到对方手中,会创造更多的奇迹也不一定。

他的脑子里忽然跳出了让他错愕的一个念头来。

段祺瑞这次志得意满,本来他骤然出任陆军总长,几个老兄弟有些不服气,可这下好了,他以副总指挥的的身份,与吴禄贞一同在西线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即便这个大胜仗来的有些莫名其妙,赫赫战功,就是在德国陆军将帅面前,也足以抬头挺胸。

这回他坚定支持外交部的强硬,一定要收回故土,哪怕不能尽复前清版图,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已经占据的土地再交还出去。

前清初期中国的版图还是相当雄伟的,要是能够在他们这辈军人身上,将前清初期的版图尽复,那是多么豪迈的壮举,千秋万世的功绩。

“总指挥,这次外交部的要求,是不是太过急躁了些?俄人断然是不会应允的,若真如此,则沙皇的脸面都丢尽了。恐怕这次谈判没这么理想吧?列强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到咱们暂时没有了西进的力气。”

虽然李安生的岁数比段祺瑞要小些,但是李安生的整体战略眼光,还是让他相当信服的。

他并不知道,后世某些军事论坛上的随便一头小菜鸟都能将整个中国国家战略拿出来忽悠人,一套又一套的。

“中亚咱们暂时还拿不得,拿下了也没有办法驻守,首先,咱们便要跟沙俄一样,吃一个路途遥远的亏。换做我是沙皇,哪里愿意将领土往东扩展数千里,弄得路途如此遥远,光靠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哪里能够满足战争所需。其实沙俄还真是跟咱们中华犯冲,要是我当了沙皇,便不会如此愚蠢。东边同样是苦寒之地,得了也是鸡肋,不如向中亚发展,以中亚为跳板,经营波斯等地。”

李安生来了谈心,也存心卖弄一把从后世军事论坛上淘来的一些陈词滥调,得意洋洋的说道:“波斯这地方好啊,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且地域广阔,地缘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北接土库曼人栖息地、里海、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东接印度、阿富汗,南濒波斯湾与阿曼湾,西与奥斯曼帝国、美索不达米亚的重地伊拉克接壤,且隔里海直接与沙俄相望,西北端更是直接与沙俄陆路相邻。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是东亚和欧洲必经之地。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控制着波斯湾东岸与霍尔木兹海峡,同时控制里海南岸,是连接里海-中亚和海湾的陆桥国。其次,波斯地处厄尔布尔土-喜马拉雅山系的高原一段,境内多高原,东部为盆地,中部是卡维尔大沙漠,大部分政治军事中心位于易守难攻的山地和高原,独特的地形为防范外来威胁提供了很好的天然屏障,使该地具有很好的军事战略优势。沙俄如能占据此地,将其与巨大辽阔的疆域连在一起,将能够形成霸权国家,而不是如今的二流甚至三流国家。”

袁世凯等人都大笑了起来,沙俄经过这一战,的确给打成了三流国家,而中国,说不定就此一跃而为二流国家。

李安生说的对,中国要做就做一流国家,务必要突破日本在海洋上的封锁,走向真正的崛起之路。

吴禄贞的战略眼光也不差,点了点地图对着李安生等人说道:“如此看来,中亚早晚要收复,将来波斯我们也要争上一争,当年我们的先祖曾经直接陈兵于此,我们凭什么不能赶超先祖。”

他仍然对袁世凯有些不感冒,但是大形势是中央政府大一统,地方尊奉中央,也就只能压制下对袁世凯的猜疑与不满。

李安生见吴禄贞豪气顿先,哈哈大笑起来,要是中国都是一帮守成之辈,只知道争权夺利,鼠目寸光的看准国内政坛的那些权力,那么他还真的要愁苦万分。

所幸吴禄贞等一批人坚决的以他为中心,走自强不息的道路,始终不愿意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而委曲求全,不惜对外妥协。

这样的作风才导致了中俄战争,也带动了一大批的国人,走向了绝不屈服的道路。

沙俄这个巨大的阴影似乎一下子去除了,列强也没那么的可怕,战争对于中国来说,也没那么的难以接受,忽然之间云消雾散,晴空万里。

“不错,中国将来要想争夺世界霸权,中亚必定要收复,波斯也必定要拿下,甚至要将势力扩张到地中海。不知道我们这辈子能不能实现这个霸权,而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要从近海防御走向远洋海军。”

说来说去,还是要回到正题。

“要想打造一支大海军,没有十年数十年的积累,欲速则不达。最为主要的,还是从整个国家战略上对造舰计划与海军培养计划进行规划,这就牵涉到了海军军费的问题。”

李安生中断了一下,看了一眼袁世凯,袁世凯立即明白李安生在说什么。

他说的是中央财政权,现在中央还没有能够将地方财税收归中央,这固然是由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政局走向决定的,但于程李系以及革命党人占据武汉不无关系。

首节上一节483/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