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482节

俄军在西线的兵力消耗殆尽,只有不到7万人的兵力,困守在赤塔筑垒地域。

而这一次西线战役,也影响深远,俄军再也没有力量阻挡中**队在西线的攻略,甚至俄国国内出现了恐慌,中**队随时都能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打到欧俄。

现在俄国国内面临的问题是,要不要继续打下去,要打下去的话,就要尽快全面动员,整个欧俄的将近七十万常备军立即要越过乌拉尔山,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进,尽量将中**队阻挡在西伯利亚以东地区。

否则的话,中**队迅速西进,越过叶尼塞河与鄂毕河,随时都能威胁突厥斯坦甚至是冲击乌拉尔山防线。

整个欧俄充满着悲伤与沉痛的情绪,他们似乎怎么也想不明白,俄军为何会如此的不堪一击,中国是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一贯受到欺辱,为何他们的军队战斗力会提升的如此迅速?

中国有没有能力进攻欧俄?这是个大课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而在中国,要不要继续进兵,吞并西伯利亚,甚至兵进欧俄,也在民间广泛的热烈讨论着。

李安生并没有制止民间的这种议论,相反,他还让人四处宣传,中**队准备进一步集结兵力,兵进欧俄,讨回当年的耻辱。

这个时候,其实中**队已经没有了西进的能力,军队困顿不堪,只是凭着高昂的士气才维持着,军队需要休整,不能够再进行继续作战。

而前期战果也需要维持,赤塔要塞、双城子要塞与海参崴要塞还在俄军的手中,负隅顽抗。

中**队需要在漫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驻扎兵力,兵力给分散了,已经没有能力向俄国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至于民间谣传东北军将会兵进乌拉尔山,打到俄国首都圣彼得堡,这更是天方夜谭。

李安生并不介意民间的谣传,只有如此,才能够加剧沙俄的心理劣势,逼迫沙俄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

战争到了这一步,其实已经接近尾声,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战争会这么快就结束罢了,只是持续了半年之久,这场规模甚至超过了日俄战争的在两个人口大国之间的战争,接近落幕。

列强猜得到开局,却猜不到进程,更加的猜不到结果。

谁都没有想到,一开始穷兵黩武仓促上阵的东北军,以及后来纷纷北上的将近三十万中国各地的军队,居然会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

甚至,列强各国都没有能够把握到这场战争的脉络。

作为英法以及日本来说,他们希望这场战争都没有赢家,中俄两个国家都拼的筋疲力尽,然后他们这些债主就成为了唯一的胜利者。

而眼下,俄国似乎想要再战,都不可能了。

要是欧俄的七十万常备军大部东进,那么俄国国内动乱将会愈演愈烈,甚至,俄国在欧洲边境的安全,都无法保证。

俄国在过去的侵略史中,得罪的国家与民族太多太多了。

他们现在似乎倾向于结束战争,就像当年略带些体面的结束日俄战争一样。

可是,中国会提出什么样的停战方案?

中国在军工体系上的疯狂扩张,将会因为这场战争的结束而出现微妙的变化,大量军事物资的多余,将会使得中国这个国家很危险。

他们品尝到了胜利,然后他们渴望下一个对手,对于国力的损伤来说,军队毫不在意。

英法也好,日本也好,都不想过多的表露强硬态度,否则的话,引火烧身可不是开玩笑的。

他们宁愿等待中国因为穷兵黩武而自身的经济崩溃,也不愿意当出头鸟,成为中国倾泻过剩的战争物资的倒霉鬼。

各方势力都在针对着中俄战争所要面临的结局而热烈的讨论着,如何应对这种结局,或者说如何让中俄战争的结局符合他们的意愿。

袁世凯借着给前线官兵授勋的名义,亲自赶赴库伦,给正在修整的部分军队授勋,颁发新近规定的几种荣誉勋章。

而李安生与锡良等人,也在库伦与袁世凯会合。

袁世凯、李安生与锡良,被称为了北方三巨头。

尤其是锡良,凭借着他特殊的身份,赢得了蒙古族与满族人民的支持,在辛亥革命中,许多地方都出现过针对满蒙旗兵甚至是普通旗人的屠杀与虐待,在锡良的强力措施之下,各个地方都不得不制止了这些暴行。

作为感恩戴德,两族人民都无法忘记锡良与李安生为此付出的努力。

李安生与袁世凯多年未见,当再次站在一起的时候,袁世凯脑子里如同流水一般的淌过了李安生这几年的迅速崛起的轨迹,感慨万分。

而当袁世凯与李安生、锡良三人大手相握,相视而笑的时候,陕西却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事件。

  ☆、第三百七十二章 对俄之国家战略

撤到张家口休整的东北军阎锡山军从包头挥师南下,接管了陕西各地的防务,数天的时间,便控制了陕西全境。

阎锡山已经成为了东北军中仅次于吴禄贞等人的又一豪雄,在李安生的秘令之下,他这次任务完成的相当迅速。

这个措施来的相当突然,让袁世凯与段祺瑞等人无比惊愕,但是,他们虽然不快,但是却无法表露出来。

张凤刿一直依附于武汉,与革命军关系很近,自身也是同盟会员,但是袁世凯一直在拉拢对方,这厮有些自己的小九九,有机会将他从革命党人那边拉过来。

可是,锡良这个内外蒙总督一纸公文,派兵讨伐作威作福,满手血腥的陕西都督府,谁敢说个不字。

特工们早就给陕西都督府收集了大量的罪证,比如阴谋割据,残害人民等等,而内外蒙总督府将各项新政策派人一宣传,陕西各地都是一片欢腾,可见陕西都督府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总督有军事权,这是李安生、锡良以及程德全等人为了对抗中央的一个杀手锏,包括革命党人也有样学样,推着黄兴就任了湖广总督,将湖南湖北以及广东控制住,名义上还控制着广西与四川。

这事要吵,让东北军与革命党人去吵去,袁世凯头疼的很,不想因为这个事情影响了东北与中央暂时的蜜月期。

袁世凯授勋完毕,也召开了会议,商讨进一步的战略部署。

这个战略部署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也是应有之意。

接下来,中国该何去何从?是进一步对俄作战,还是逼迫沙俄签订停战条约,李安生的底线在哪里?

袁世凯不得不听李安生的建议,毕竟是东北军在前线承担了大部分的作战任务。

他也很庆幸当初自己的决定,八个中央军主力师北上参战,总算是练了一次兵,不然的话,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东北军将会更加的难对付。

“俄国是我们的大敌,从前是,今后也是,故而,我们要尽可能的削弱它。我说的这种削弱,并不是现在,而是逐步。纵观侵略史或者征服史,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亦或一个民族,要么是完全征服它,要么是灭亡它,这才能说是成功的侵略或者征服。要是做不到,就干脆别去惹它。就目前来看,我们能够尽可能的以恢复旧土为目的,拿下俄军负隅顽抗的三大要塞,占据伊尔库兹克,主动权就一直在我们的手中。”

李安生的话让在座的众人都很兴奋,是啊,要是连三大要塞都能拿下,那么从伊尔库兹克到海参崴之间的庞大领土,就全是中国的了。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国的故土,也有沙俄的领土,或者说,整个广义层面的西伯利亚都是中国古代的领土。

如果真的能够顺利的签订条约,保住这些土地,那么从今往后,中国就不用过于担心沙俄卷土重来。

伊尔库兹克成为了大前方,有库张铁路以及西伯利亚大铁路与之相连,有中东铁路与黑龙江为辅助,固若金汤。

不像沙俄,想要进攻伊尔库兹克,仍然要从遥远的欧俄过来,相对来说,中国的后勤压力仍然要轻于对方。

首节上一节482/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