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187节

  “维民书记,我一定听您的,从今往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轻易动用他们。”

  “好。”李维民露出一脸和蔼的微笑。

  “同伟,我下午还有个会,要准备一下,今天就先到这吧。

  你回去之后,继续好好工作,其他的事情,我和省委会认真研究的。”

  ……

  祁同伟迈着轻快的步子,心情愉快的走出李维民的家,又离开了汉南省委大院。

  他来之前,本以为李维民是要和他说工作调动的事情,没想到却只字未提。

  可那又怎么样。

  李维民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他的态度,和说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更重要的是,通过今天这段对话,自己和李维民交了个底,已经彻底获得了李维民的信任。

  只要回头把玻璃杯厂的问题处理掉,就没有任何隐患了。

  至于二马公司的股份,国外投资基金,以及手机产业链和房地产行业的那些资产。

  祁同伟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划到自己名下。

  要那么多钱干嘛,花又花不完。

  再说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有什么意义。

  还不如身居幕后,遥控指挥千军万马,去资本市场攻城掠地,大杀四方。

  建功立业、封侯拜相这种事,应该在官场上完成。

  而在商场上,当个神秘的隐形大佬,远比台面上的索洛斯、拉菲特等人,爽多了……

  祁同伟说干就干,他先是回了一趟汉东。

  把自己拥有的岩台玻璃杯厂百分之四十隐形股权,转给刚复婚不久的陈舒婷和周天保,换回了四千万现金。

  这对夫妇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

  没关系,祁同伟会帮他们想办法,毕竟资本运作这玩意,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祁同伟还明确告诉他们:

  厂子目前的效益虽然大不如前,但也还算过得去,先好好干两年,等把债务还清后,就改变主营业务。

  随着国民经济生活水平提高,汽车的普及率会越来越高,汽车玻璃的市场前景,一定非常好。

  你们将来成为亿万富翁,绝对不是梦……

  紧接着,祁同伟让叶飞把米国股市的股票全卖了。

  一年多前,他花了两个亿买入的网浪狐股票,已经涨了几十倍,变成了六十多亿,折合八亿米刀。

  卖掉之后,叶飞又问,接下来买什么?

  祁同伟打开股票软件,仔细的分析了一番。

  未来最牛的国外科技企业,主要有:

  平果,高筒、博筒、三兴、台机电、威软、阿四麦、英伟大、丝科、谷哥、因特儿等等。

  先除去几家还没有上市的,再除去几家没有在米国上市的,只剩下了六家。

  威软和因特儿,主营时下最赚钱的电脑软件业务,已经是数千亿市值的巨无霸企业,毫无投资价值。

  高筒和阿四麦,主营芯片业务,是未来电子消费芯片领域的霸主。

  虽然这年头他们的芯片还很烂,但其他企业更烂。

  所以他们已经有了近百亿米元的市值,未来最大成长空间不足五十倍,投资价值也不大。

  剩下的就是平果和英伟大……

  这两家公司的名气之大,无需赘述。

  英伟大的巅峰市值破万亿米元,此时只有不到三十亿,未来成长空间高达三四百倍,能和国内的茅台掰掰腕子。

  平果更过分,巅峰市值高达近三万亿米元,现在的市值也只有三十亿多一点,未来成长空间近千倍。

  之所以如此廉价,是因为现在的平果公司,还没有开始做手机。

  它的主营业务是笔记本电脑,销量非常差,亏的一塌糊涂。

  唯一赚钱的业务,竟然是MP3。

  没错,就是听歌用的MP3……

  从财报上看,公司去年的利润只有区区不到一千万出头,如果按照市场正常估值,撑死了也就七八亿市值。

  剩下的二十多亿市值,全是靠创始人桥布斯的名气撑起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平果公司的股权非常分散。

  桥布斯以及管理层团队加起来,只占了大约十二个百分点,剩下的股权则由不计其数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所有。

  而且目前市场对平果公司的前景并不看好,有不少股东,甚至管理层团队,都对未来前景很迷茫,愿意转让手里的股份。

  祁同伟投资基金里的资金,足以买进公司25%的股权,即使溢价一些收购,也足以买下20%左右,轻轻松松成为第一大股东。

  而且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大股东。

  假如能够一直持有,等到公司未来推出智能手机,并做大做强。

  这些股权的价值,将高达六千亿左右,折合过来就是四万多亿。

  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祁同伟也并非一定要赚这个钱。

  假如他想使坏的话,完全可以毁掉这家公司,让那个风靡全球、时代性的著名手机品牌,直接胎死腹中。

  嘿嘿嘿……

  祁同伟冷笑了三声。

  买,全买了。

  当然,不能一下子全买,要一点一点慢慢买。

  否则把价格一下抬高了,股权的比例就少了。

  等拿到了大股东的位置,就算没有表决权和实际控制权,又能怎么样。

  改变不了公司决策,添堵的能力还是有的。

  平果在桥布斯时代,卖的是情怀。

  情怀这玩意,又不能当饭吃,能混个温饱就不错了。

  公司真正的腾飞,靠的是他的接班人库客的营销策略,找机会把库客挤走,然后再让叶飞花大价钱,争取挖回国内。

  除了库客之外,以后公司出了什么优秀人才,全部想办法挤走,让叶飞去挖。

  发明了什么先进技术专利,也全部想办法卖掉,让叶飞去买。

  反正桥布斯和他的团队,如今还在不断试错之中。

  他们根本就搞不清楚,公司未来该往哪个方向走,哪项技术专利是真正有用的。

  只要忽悠技术够好,一切皆有可能。

  持续操作了一个多月后。

  祁同伟投资基金的八亿米元资金,分别注入了几十个小型投资基金,全部潜入平果公司,累计拿到了约22%的股权。

  等到时机成熟,再把它们整合为一体,名正言顺的拿到大股东的位置。

  又过了半个月,也就是二月中旬。

  祁同伟接到汉南省委通知,准备去首都,参加于三月一日开始的,最高层行政学院(党校)厅局级干部进修班,学期半年……

第316章 离开前的安排

  收到去党校的通知后,祁同伟心里立刻冒出了一句话:

  李维民这人,真是太够意思了。

  按照祁同伟原本的想法,上次谈话后,自己肯定会升,但绝不可能直接升正厅。

  撑死了就是一个三把手的副书记,或者常务副市长。

  没想到李维民给自己报了高层厅局级干部进修班。

  这可是最高级别的干部培训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六年前,高育良和李达康的例子摆在那里。

  他们以岩台市委常委的身份,被汉东省委组织部派去米国学习,同样为期半年,含金量应该和这次差不多。

  回来之后,两人双双从副厅级直升正厅。

  高育良之前担任市委常委三年多,符合提拔条件,可以名正言顺的担任吕州市长。

  而李达康只有一年半副厅经历,资历太浅,所以才去了落后的林城当市长。

  祁同伟已经担任京海市委常委一年半,学习完之后,期满两年,刚好符合提拔正厅的年限要求。

  李维民这么做,明摆着是要让自己跳过市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直接升为正厅级干部啊。

  当然,祁同伟也明白,即便自己要升,也不太可能是京海市长,更别提市委书记或重量级厅长。

  有很大的概率,会去汉南省内落后地区。

  但那样也不错,刚好能发挥自己搞经济的特长。

  踏踏实实干上两年,多出点成绩,便可以在07年初换届的时候成为市委书记,那时候才37岁。

  加上有李维民帮忙,四十岁左右成为副省长,甚至省委常委,都是有可能的。

  祁同伟比较熟的几位领导里:

  刘和光47岁成为副省长,最后年龄到点,退居二线时是省长,退休后,或许能享受F国待遇。

  高育良47岁成为省委常委,因为高层没人,后续乏力,直到59岁落马时,也依然是副省级。

  李达康35岁成为正厅,但今年已经41了,依然是正厅,按照目前的形势,上副省的难度不小,即便能上,估计也要再等个七八年,到时候他都快五十了。

  祁同伟目前的升迁速度,比他们三人都快,不出意外的话,将来当个省委书记问题不大。

  另外就是赵立春和李维民。

  赵立春起步挺快,四十二岁就是省委常委兼平州市委书记。

  如果没有祁同伟穿越过来插一脚,他最后会在省委书记的位置上退居二线,担任F国级的虚职。

  李维民也是四十出头成为省委常委的,现在六十三岁,已经是实权F国级。

  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几年后有可能会进入长老会。

  祁同伟目前的进步速度和赵立春差不多,但在其他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搞经济的能力只会强不会弱,而且自身有钱,不用担心腐败问题。

首节上一节187/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