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85节

“而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则是韩世忠对宋高宗赵构有大恩!”

刘彻:大恩?

曹操:此话怎讲?

朱棣:当时宋高宗听从投降派的意见,放弃中原,向南逃离,于是,将官苗傅和刘正彦秘密谋划,起兵哗变,逼迫赵构传位给两岁的太子赵,此事称之为“苗刘兵变”。

“韩世忠在起兵勤王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功劳,最终平定兵变,帮助赵构复位!从此之后,韩世忠被赵构视为心腹大将!”

“因此,这,恐怕是韩世忠能够得以保全的最主要原因!”

刘邦:原来如此,也就是说,韩世忠如果没有护驾之功,那么,他的结局很有可能和岳飞一样?惨遭杀害?

杨坚:有可能

朱棣:不好说

李世民:将官兵变?这么猖狂?

朱元璋:@李世民 这算什么。

“你唐朝的李隆基,不也经历过兵变吗?”

李世民:???

武则天:李隆基?又是他?

赵匡胤:哈哈哈哈,感觉李隆基这人一生经历好丰富的样子!

康熙:哈哈

朱棣: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跟杨贵妃等人仓皇西逃,向蜀地方向而去,在马嵬坡驿站停留的一天夜里,将士们哗变,逼迫李隆基诛杀杨国忠和杨贵妃,无奈之下,李隆基只能看着杨玉环香消玉殒了。杨国忠也是被乱军杀死。

“总之,安史之乱之后的李隆基,完全被自己的儿子李亨以及官官李辅国架空,直接从九五之尊的高位,跌落成了一个孤寡老人!”

武则天:(怒)活该!

李治:气死了!这群里,每次一提到李隆基,我的心就气炸一次。

李世民:(怒)朱棣,你跑题了,说韩世忠就说韩世忠,你说李隆基这废物干什么?

朱棣:……

“抱歉,不经意间又扎了三位的心。”

“总之,这次金榜曝光,秦桧已死,韩世忠如果和岳飞联手,那个位面上,恐怕会掀起一番轰轰烈烈的战争!”

赵匡胤:感慨!!!!

苏辰:@朱棣 科普的不错。

“接下来,要公布的第七组名将,这可是两个猛将哦!”

嬴政:猛将?

刘彻:有多猛?

刘询:期待

紧接着,系统为第八组的名将发放了奖励。

第七组,随之曝光。

[华夏二十大名将榜]

[第七组]

[当世猛将]

[姓名:秦琼,字叔宝。大唐名将]

[姓名:杨再兴,南宋名将]

秦琼和杨再兴的名字曝光,引起轰动。

唐宋以前各大位面,都充满好奇,期待金榜接下来的信息。

唐宋之后的各大位面,都对这两大猛将,品评不已。

大家都一致认为唐将秦琼和宋将杨再兴,那是绝对的猛将。

唐太宗位面!

程咬金道:“终于在金榜上看到兄长之名了,好!好啊!老程的脑海里突然想起当年和兄长一起征战四方的场景了,恭贺兄长!”

旁边站立着秦琼,以及其子秦怀道。

秦琼感叹道:“贤弟客气了,是啊,当年之场景,历历在目啊!”

程咬金道:“可惜兄长一生戎马,一身伤病,唉……”

“提这个干什么,走,进去说!”

说着,秦琼轻轻拍了拍旁边秦怀道的肩膀:“儿啊,走,你不是喜欢听沙场之事吗?今儿个,让你程伯伯好好给你讲讲战场上的事!”

“好!”

“哈哈哈哈!”秦琼和程咬金相视一笑,迈步进了二堂。

……

宋高宗位面!

此刻的时空上,杨再兴已经不在人世,早已战死沙场。

岳飞望着金榜,不由得感慨万分:“唉……将军虽登榜,岳家军里,却不见将军身影!”

“想当年,你单枪匹马,冲锋陷阵,那是何等威风,那一战,你差点活捉金兀术!”

“可惜,商桥之战,你……”

思来想去,岳飞只觉悲凉至极。

榜上的杨再兴将军战死沙场,这是岳家军的损失,更是大宋的巨大损失。

……

金榜继续更新:

[秦琼,大唐名将,勇猛过人,前期跟随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等人,后投奔瓦岗起义军领袖李密,瓦岗亡,转投王世充,后又转投李渊,李世民帐下,从此开启了他的征战成名生涯]

[秦琼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连年征伐,多次斩杀敌将于万军从中,极为彪悍骁勇,屡建奇功!]

[在征讨夏王窦建德时,秦琼率数十名精锐骑兵率先冲破夏王大阵,名震一时]

[戎马一生,大小战斗二百多场,一身病伤,最终于贞观十二年病死]

……

望着最后的信息。

程咬金和秦叔宝相视一眼。

程咬金一拍膝盖:“哎呀,果然如金榜预言,兄长您最终被这伤病困扰拖累了啊!”

第98章 聊天群的讨论

一旁的秦怀道,望着金榜上父亲的结局,不由得抽泣起来。

秦琼只是摸了摸儿子的头,安慰道:“别哭,男子汉,哭什么!”

秦琼随即释怀一笑,对程咬金道:“贤弟莫伤感,这是没办法的事,正如金榜所言,愚兄征战数百场,流血无数,怎么可能不生病呢!”

程咬金感伤片刻,突然目光一亮:“对了,我想起来了,能登此榜必会获得丰厚奖励,哎呀,如此说来,兄长之疾病,有办法医治!”

程咬金通过研究,他发现金榜会给每个上榜者分发奖励,所以这般说道。

秦琼和秦怀道听罢程咬金的话,父子俩相视一笑。

三人都是期待满满。

……

金榜继续更新:

[杨再兴:南宋名将,初期为曹成部将,后投到岳飞帐下]

[杨再兴成为岳飞副将,开启了他的征战生涯,杨再兴在平定吉州、虔州之战中,大展神威,勇猛无比,受到朝廷褒奖,一时名声大显]

[杨再兴跟随岳飞四处征战,所到之处,必然身先士卒,杀敌立功,敌军听其名而闻风丧胆]

[后,宋金交兵,杨再兴单枪匹马直直冲入金军之中,差点活捉金兀术,金军包围杨再兴,杨再兴杀死金军数百人后安然返回。]

[后在小商桥,杨再兴遇金军,杨再兴与金军大战一场,杀死金军士兵二千多人,杀死一名金军将领以及千户(金国军职)一百人,金军大为震撼,最终,杨再兴寡不敌众,浑身中数箭而亡]

杨再兴的信息曝光完毕!

尽管宋高宗当前的时空位面上,杨再兴已经战死。

但在少年杨再兴的时空里,杨再兴此刻正是十一二岁的样子,他望着金榜,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怀疑。

“金榜上的人,真的是我?”

“我的未来,真的会是这样的吗?”

少年杨再兴一脸疑惑。

面对这样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大宋江山,他从小便立志要有一番作为。

他内心不希望结局是金榜预言的那样!

他一定要杀更多的敌人,有朝一日看到失地收复,这样,纵然战死沙场,他死也瞑目了!

院落里,少年杨再兴舞动长枪,继续练武。

此刻,一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他是杨再兴的二伯。

他一把夺走杨再兴手中长枪,怒斥道:“走,回屋读书,练这玩意有用吗?”

少年杨再兴顿在原地,不理解的说道:“二伯,您不是不反对我练枪吗?您答应过我的!”

中年男人摇摇头,道:“小兴,二伯告诉你,这金榜预言了你的未来结局,既然金榜给你指明了道路,你又为何要执迷不悟呢?读书考学做官,这才是你应该要走的路。”

“山河不复,读书又有何用?”

“纵然读再多的书,面对金人的屠刀,到头来,还不是任人宰割?”

杨再兴一脸不服气的跟二伯辩解。

“你……你这孩子,你要气死二伯,”

“二伯,侄儿志在报国,虽然金榜已经预言,但侄儿依然不会退缩,我一定要去战场上杀敌!!!”

少年杨再兴话语落罢,双眸之中,充满坚定。

思忖许久,少年杨再兴凝聚双眸,他决定,参军入伍,开启他的沙场人生!!!

……

首节上一节85/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