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84节

赵匡胤:@武则天 一朝的宰相狄仁杰,也极具慧眼,他也提拔了许多名将名臣,有桃李满天下之称,也挺厉害的。

武则天:@赵匡胤 难得你说句实话!

赵匡胤:……???

康熙:哈哈,委屈巴巴的赵大。

朱棣:说的对,狄仁杰和裴行俭,都是大唐伯乐。

“不过裴行俭更牛的是,他打仗也有秘诀。”

“裴行俭每次行军作战,基本都能预知到胜期。裴行俭曾经编写了四十六条经验诀窍,非常厉害,都是关于安置军营、阵势摆列,预料胜负,识别人才等问题的描述,可以说是裴行俭一生的智慧结晶。”

曹操:有点东西啊

杨坚:嗯,这是能人,最关键还能总结秘诀,传之后世,这点相当不错。那么,这些秘籍现在何处呢?

朱棣:你问@武则天 她知道!

武则天:……

李世民:???又是武媚,她干什么了?

李治:???我也好奇

武则天:咳咳,一点小事,至于大惊小怪嘛!

“嗯……裴行俭的这些秘籍,我后来让武承嗣将其从裴府取走了!

李世民:???

朱棣: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并称为武家二蠢货,所以,各位应该会明白,为什么裴行俭这么高端的秘籍,到了武承嗣手里,直接失传了呢?

“就是因为武承嗣又蠢又废,他根本不会用啊!”

武则天:……

“……”

李世民:(怒)武家人都这么蠢?

武则天:太宗指桑骂槐,有意思吗?

李世民:哼!

刘邦:停,停,你们先别互怼了,我问下,裴行俭提拔人才和撰写秘籍,是挺厉害的,但是朱棣你说他的占卜相术很厉害?有什么依据呢?

朱棣:当然有

“裴行俭在担任吏部尚书的时候,就对当时的初唐四杰的命运,进行了预言,最终,他的预言全部成真,你说神奇不神奇?”

嬴政:初唐四杰是什么?

曹操:+1

杨坚:+1

朱棣:……就是唐朝初期的四大名震天下的才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李世民:我大唐到处是人才啊!啧啧!

朱棣:你别打岔,……裴行俭当初品评初唐四杰,这样说道: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炫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意思就是,王勃这些人文采斐然,这是不假,但恐怕没有享福做官的命,杨炯这小子还算低调,应该可以混个县令,但是其他三人恐怕难以保持善名而死,意思就是不得好死!”

“结果,全部应验!”

“王勃在探亲路途中,溺水而亡,年仅27岁。”

“杨炯最后果然做了县令!”

“卢照邻最惨,他得罪了武三思,被下狱折磨,手足残废,最终投河沉亡。相当惨淡!”

“骆宾王,大家前面都讨论过了,就是给徐敬业写檄文讨伐武则天的那个文豪,他在兵败之后,下落不明,或被乱军所杀,或逃离远走!”

“总之,裴行俭的一句话,直接预言了初唐四杰的命运!”

朱元璋:牛啊,老四,讲起这个来你是朗朗上口啊。

朱棣:爹你过奖了!

朱元璋:过奖个屁,(斜眼瞪)

朱棣:……

刘邦:好家伙,说好听这叫“神算子”,说难听点,这就叫“乌鸦嘴”

刘询:哈哈哈哈

刘秀:哈哈哈哈

杨坚:确实,没毛病

朱棣:不管怎么说,裴行俭这家伙,挺有两把刷子的,打仗也行,书法也行,相人也行,还挺全能。

李治:(骄傲)那是,在我大唐,你不精通个三四门学问,你都不好意思出门。

李世民:雉奴你这话虽狂了点,但是我爱听。

李治:嘿嘿

朱元璋:得了吧@李治 你就算了。

“你爹李世民起码还是个书法家。”

李治:你……

李世民:哈哈,低调@朱元璋

嬴政:这李世民还是书法家?

刘彻:有点东西

朱元璋:要说书法皇帝,还得是宋徽宗,这家伙当皇帝一塌糊涂,还被金人俘虏了去,但是书法这块,咱承认他是书法的料,那确实有一手。

朱棣:确实,独成一体的风格。

朱元璋:李世民的书法也凑合,他还是王羲之的痴迷粉丝呢!

李世民:王右军!王右军!王右军!

李治:……

武则天:……

朱元璋:傻了?@李世民

苏辰:哈哈哈哈,唐太宗听到王羲之三个字,顿时绷不住了。

嬴政:苏先生终于说话了,以为你走了。

苏辰:……一直在!

“秦汉朝的几位大佬,你们可能不知道这王羲之,他可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大家,后世尊称其为书圣,可见其书法成就之高。”

曹操:流弊

苏辰:尤其他的传世经典《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唐太宗李世民对其痴狂无比,寻觅了多年,终于找到真迹,派人临摹数份,分发给大臣一人一份,他自己驾崩的时候把真迹带到墓葬里去了。”

嬴政:……

刘彻:……

刘秀:……

杨坚:哈哈,李二秀!

李世民:……如此说来,我真的能找到王右军的《兰亭序》?

“但此刻在我的位面上,我还并没有找到呢。看来我得加把劲了!”

“王右军真迹确实是好宝贝,胜过一切!”

“倘若找到《兰亭序》,我一定第一时间拿出来,给群里在坐的各位观赏!哈哈哈哈!”

李治:……

赵匡胤:怪不得@李世民 你晚年变糊涂变昏聩了。

“痴迷书法,痴迷修仙,天天搞这些,真的牛逼!”

李世民:??????

第97章 两大骁勇猛将

康熙:哈哈,李家和杨家怼完,又和赵家开怼,有趣。

嬴政:停!

“按理说,目前在群里的各位皇帝,都是相对优秀的皇帝,各位就不要互相掐架了。”

“等以后别的皇帝进群,你们怼他们吧!”

李世民:……

赵匡胤:……

刘邦:政哥好主意,我强烈建议苏先生邀请胡亥入群。

嬴政:??????

刘邦:开玩笑,开玩笑。

“继续回到正题,这裴行俭说完了,那么,榜上的另一位,南宋名将韩世忠,他有什么传奇故事吗?”

曹操:好奇+1。榜上说的生擒方腊,是怎么回事?

朱棣:据记载,韩世忠勇猛过人,很厉害的,方腊起义是当时影响非常之大的一场起义运动,韩世忠在千军万马之中,生擒起义领袖方腊,足以见得他的勇猛之处!

康熙:尤其韩世忠和他的妻子梁红玉两人,夫妻合力,共抗金军,谱写了一篇佳话。

刘彻:那么我有个问题要问。

“既然韩世忠立下如此功劳,与前面的岳飞齐名,都是南宋柱将,为何岳飞会被冤杀而死?而韩世忠却没有遭遇毒手呢?”

杨坚:好问题,同问。

李治:+1

武则天:+1

朱棣:问的好。

“依我看,韩世忠能够善终,恐怕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此人深谙帝王心术,所以对敏感话题非常忌讳。不会刻意得罪宋高宗。”

“其次,韩世忠明哲保身,当岳飞被冤杀后,满朝之上,也就韩世忠敢和秦桧辩理,韩世忠替岳飞说话,但是被秦桧搪塞之,韩世忠深知秦桧的为人,所以在最后选择辞去官职,远离朝廷是非之地!”

首节上一节84/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