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103节

乾隆:@朱元璋,哈哈哈哈,扎心了。

朱元璋:……

李世民:从金榜上信息来看,这个李善长,确实厉害,辅助朱元璋开创大明基业,开国功臣,当之无愧,但是,结局有点惨!!!

李治:属实有点尴尬了

朱元璋:……

杨坚:看来,朱元璋最后确实杀疯了,都成了杀人魔头了,怪不得玄烨调侃朱元璋是杀人狂魔,看来也没说错啊。

朱元璋:……

康熙:哈哈哈哈

“李善长,的确是明朝功勋之臣,社稷之臣,被朱元璋比作萧何,甚至朱元璋认为,李善长比萧何还要厉害,这样的一号牛人,还不是被朱元璋被收拾了???”

刘邦:好家伙,合着,我的萧相,成了你们后世皇帝中的名臣评判标准是吧?

杨坚:666,哈哈,确实是这样!

“不仅萧何,汉初三杰都是模板标准!”

“吾之萧何,吾之子房,吾之韩信,类似这样的话,在后世皇帝中,经常拿来运用,主要这三位也确实牛!”

刘邦:都是谁用了?版权费交一下谢谢!

刘彻:……哈哈

刘秀:哈哈

杨坚:刘秀别笑,就你自己用的最多!

刘秀:……

苏辰:说过这三句话的皇帝,实在太多了。

“一来是汉初三杰是前面朝代的人,二来这三位确实太优秀,所以导致后世的帝王君主,经常拿来比肩自己麾下的名臣名将,几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了。”

“但凡沙场打仗厉害,便可称吾之韩信也!”

“但凡胸中谋略强大,便可称吾之子房也!”

“但凡治国安邦优秀,便可称吾之萧何也!”

“在场的很多皇帝,都说过这种话,比如@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等!”

刘邦:太秀了!

“我为自己麾下同时拥有这样优秀的三个人而感到骄傲!”

嬴政:瑟!

刘邦:嘿嘿!

嬴政:问一下,榜上的这个李善长,确实参与谋反了?所以才会被@朱元璋诛杀吗?

乾隆:恐怕不是。

嬴政:怎么说?

乾隆:当时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万分,以至于确实杀疯了,再加上李善长本人其实也有一定的问题,他不懂的收敛,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太大了,但自己又不懂进退之术,最终触怒了杀红眼的朱元璋!所以才被弄死了。

“你看看另一位臣子,刘基刘伯温,他这人就很聪明,深谙帝王心术,又洞悉朝堂法则,人家直接辞官养老去了,最终也能得以善终!挺不错的结局!”

李世民:弘历你这是强行解释吧。

“说不定李善长真的谋反了呢?”

赵匡胤:有道理

乾隆:应该不会!

“李善长死后的第二年,有个叫王国用的大臣给明太祖朱元璋上奏。”

“王国用的观点是,李善长为陛下出生入死打天下,勋臣位列第一,封国公,儿子娶了当朝公主,作为人臣,他的名份已经到了极点。那么他谋反的理由是什么?而且,就算李善长帮助胡惟庸谋反成功了,最终,也只是得到功劳第一,封国公之类的赏赐,这样的待遇和之前并无二致,李善长不是傻子,凭什么要助胡惟庸谋反。”

“王国用的这道奏折,朱元璋看后,竟然没有对其问罪。”

“这说明什么?说明此刻的朱元璋已经从杀人狂魔恢复了理智,他承认了王国用的观点,也承认李善长确实是无罪的。”

“朱元璋一寻思,虽然李善长无罪,但既然已经杀了,那就杀了吧!”

李世民:牛逼,你这话说的,就好像自己是朱元璋肚子里的蛔虫似的,人家怎么想的你都知道???

乾隆:……

朱棣:哈哈

杨坚:@弘历你分析的这些,我觉得有道理。

“看来李善长的死,很大程度上确实是一种冤案!”

刘秀:哈哈,弘历,你成功的点燃了李世民和杨坚之间的火药味。

“我感觉这两人马上就要互掐了!”

乾隆:……

杨坚:和他互掐?呵呵,完全不屑!

李世民:就跟我愿意跟你聊似的。

嬴政:……闹脾气?

刘彻:这两人,有点逗。

曹操:哈哈哈哈

武则天:……你们说了半天,都在讨论李善长的谋反原因成不成立。但是我却发现一个新的问题。

曹操:什么?

武则天:金榜所言,李善长功勋卓著,推至第一,被朱元璋赏赐免死铁,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有免死铁这玩意了,那为什么李善长没有使用它来消除死罪呢?

“最后还是被诛杀了?”

“这是什么原因?”

曹操:果然还是武妹妹观察细腻,不愧是你!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也想知道!”

“难道说?朱元璋的免死铁券只是摆设?实际上并不会起作用?那这有点坑啊,有道是,君无戏言,朱元璋你这样出尔反尔真的好吗?”

朱元璋:……

第119章 一代儒门名相

嬴政:免死铁券这玩意,到底是谁弄出来的?

李世民:@刘邦

李治:@刘邦

武则天:@刘邦

刘邦:……

嬴政:牛批!

苏辰:历史上第一个发放免死丹书铁券的皇帝,的确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开国后,封赏功臣,为了笼络人心,搞了这么一个丹书铁券,给韩信,萧何,彭越等人分别发了一枚,结果,你们看,韩信和彭越的结局……”

刘邦:……

杨坚:哈哈,尴尬!

李世民:还有汉景帝,因为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有功,所以汉景帝给周亚夫也发了一块丹书铁券,后来周亚夫儿子犯了罪,周亚夫自己也被廷尉羞辱,于是绝食而亡。

李治:听说汉景帝还给窦婴发过一道遗诏,可以免死,但是最后窦婴被汉武帝以“伪造诏书罪”弄死了。那么问题来了,这窦婴到底有没有收到景帝的遗诏呢?

刘彻:……

赵匡胤:这问题太犀利了。彻哥表示不好回答。

康熙:所以说,所谓的免死铁券,其实就是催命符!

乾隆:哈哈哈哈,确实

朱棣:的确!

赵匡胤:确实!

朱棣:@赵匡胤你确实啥啊,你自己不也搞?你夺了人家柴荣的江山,为了安抚柴家,特赐给柴家丹书铁券!

赵匡胤:……

乾隆:都别争了,你们在座的几乎都搞过丹书铁券这种东西。

“尤其隋唐时期的丹书铁券,直接贬值,不仅有功劳的大臣大将有,有些得宠的侍卫也能有一个,甚至某些太监也能有一个,但是有什么用呢,只要想杀你,你就是有十块铁券,又有什么用呢?”

“唐太宗李世民给许多功臣发了丹书铁券,可是到了高宗朝,高宗李治还不是杀了许多旧臣?”

李世民:……

李治:……

嬴政:真会玩

刘彻:哈哈

朱棣:@弘历你小子太能说了。比你爷爷还活跃。

“不过说起丹书铁券之事,最秀的,莫过于后唐皇帝李存勖了。”

李隆基:后……后唐?

朱棣:对,就是因为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最终进入五代十国大分裂时代,后唐便是其中一个政权!

李世民:安史之乱,又是安史之乱!@李隆基,废物

李隆基:……

乾隆:哈哈,李隆基,笑死我了,让你多嘴,自己给自己找坑。

朱棣:哈哈

“李存勖就是前面所说的晋王李克用之子,他也给很多大臣赏赐了丹书铁券,但是有一个大臣屡次得罪他,李存勖非常不爽,很想问其罪,然而李存勖给这大臣的铁券可以免死9次,于是,李存勖说:你犯的罪纵然十死也难赦,这样吧,前面9次就用丹书铁券抵消了,剩下1次,你只能死了!”

“于是,李存勖就把那大臣给杀了!”

嬴政:???秀

刘邦:666

刘秀:哈哈哈哈

杨坚:真的牛皮

首节上一节103/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