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门佳媳 第480节

路氏一边听一边点头,“老大媳妇你想得很周全,那就等入了夜,让老大他们三兄弟和你们妯娌几个分头去说,去请人吧。”

一时路氏的糯米饭蒸熟了,便叫了沈九林和沈石沈河父子三个将蒸笼抬到院子里,然后由沈石和沈河趁热打起糍粑来。

打到一半,沈树两手提得满满当当的带着沈青和章炎一家四口回来了。

院子里霎时更热闹了,叫‘四弟妹’的叫‘四弟妹’,叫‘四舅母’的叫‘四舅母’,沈树还在一旁与路氏道:“大姐和大姐夫说是有点事儿,下午才能回来,也找到人给舅舅舅母带信了,估计下午舅舅舅母也能到,娘只管放心吧!”

章炎看起来一脸的意气风发,沈青则跟昨晚的路氏一样,拉了季善的手便舍不得放开了,把她细细打量了又再打量,才笑道:“四弟妹如今可真是太有官太太的架势了,要是在路上乍然瞧见了,我肯定不敢认的。”

又问沈恒怎么样,如今人在哪里,选了什么官儿之类。

季善并不因同样的问题自己已回答过很多次了,便不耐烦,笑眯眯的与沈青又说了一遍,方笑道:“二姐也更年轻更漂亮了,要是路上忽然遇见了,我多半也不敢认,可见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我昨儿刚到时,瞧得全家人气色也都好,都不用问,便知道肯定如今一切也好,相公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为的不就是这吗?”

沈青道:“相公苦读这么多年,总算中了秀才了,很快还要去府学念书了,可都是托的四弟和四弟妹的福,若是他当初没有去现学念书,仍一直窝在清溪,只怕也没有今日。待会儿吃午饭时,不但我,相公也得好生敬四弟妹几杯才是!”

姑嫂两个说着话儿,等糍粑打好了,又吃了一回糍粑,季善才回房去,把带回来的首饰布料什么的都给分了分,然后给路氏、三个嫂子和沈青都送上了,至于沈桂玉和路舅母婆媳的,只能等下午人都到了,再送出去了。

到了下午,随着沈桂玉一家和路舅舅一家的到来,整个沈家便越发的热闹了。

路舅舅路舅母都把沈恒赞了又赞,“恒儿简直太争气了,我们路家简直祖坟冒青烟了!探花啊,别说整个清溪整个天泉了,便是整个会宁,又有谁家的外孙有我们路家的外孙这般争气的!”

又把季善狠夸了一通,“你这孩子就是我们沈路两家的福星、救星,我已经在你姥姥姥爷坟前许过愿了,让他们一定要保佑你和恒儿都长命百岁,富贵至极!”

沈桂玉与柳志待稍后路舅舅路舅母与路氏说话儿去了,才也凑到季善面前,同样把她和沈恒狠夸了一通。

只季善并没理会柳志,弄得柳志讪讪的。

却也不敢流露出半点不高兴来,反而满心都是庆幸,亏得当初那小寡妇的孩子不是他的,他也及时发觉了,不然真因那次的事与沈桂玉和离了,如今他岂止悔青肠子,肯定日日怕也要怕死了,就更别提沾光了,如今因为他是沈探花的姐夫,谁不高看他一眼呢?

两个儿子也因上了学,比以往懂事多了,将来指不定也给他考个探花回来呢,那他们柳家的祖坟可就真是也冒青烟了!

大家吃着糍粑米糕和瓜果,磕着瓜子,说着笑着,若非外头烈日当空,大家也都穿的是夏裳,简直跟过年没什么两样了。

如此吃过晚饭,被路氏和路舅母花式投喂了一整日,觉得自己再吃不下去,肚子指不定就要撑破了的季善总算因路氏要与姚氏妯娌几个商量明儿的菜色,暂时得了空隙。

遂忙逃也似的拉着沈青出了家门去散步。

这才将如今整个沈家的外观都看清楚了,因笑着与沈青道:“怪道去年哥哥们去会宁时,说如今家里房子远远的瞧着一大片,很是气派显眼呢,这样瞧着的确很显眼哈。人活一辈子,说穿了不就是盼着能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坦吗,这样挺好的,亏得当初爹坚持要修房子。”

沈青笑道:“是四弟妹这话,所有我们家下半年也准备翻新房子呢,舅舅家动作还要快些,去年下半年就翻新过了。村儿里其他人家也好些都盖了至少一两间新房,都说是托的四弟和四弟妹的福呢!”

季善摆手笑道:“主要还是我们家的人也好,亲朋也好,村儿里的人也好,都是勤劳踏实肯干的,之前所缺的不过只是个机会罢了,如今既有了机会,自然日子都是越过越好。”

“那等过些日子二姐夫去府学念书,二姐要不要一起去呢?住的地方二姐不必操心,我可以帮你们想办法,你照顾二姐夫的闲暇时候,也可以去我们饭馆里做点儿事,挣点零花钱,也不算闲着……有你照顾着衣食起居,二姐夫才能更专注的念书。”

“我还是不去了,家里两个孩子呢,我哪里放心得下,要是一并带去府城,我又照顾不过来……相公说了,他会加倍努力念书,绝不会辜负我的,让我只管安心。”

“二姐夫的人品自是没的说,比柳志那是强了十倍都不止,我看都懒得看他一眼。不过如今柳志和他全家在大姐面前肯定都得越发夹着尾巴做人了,也挺好的……”

姑嫂两个一边散着步,一边闲聊着,少不得过一会儿就要遇上几个同村儿人的,当然,也未必他们就不是故意到季善面前晃悠露脸。

季善一律都笑脸相迎。

若遇见有带着孩子的,还会自提前就备好的荷包里拿几颗糖出来,递给孩子吃,自然换来的一水儿都是赞美声。

沈恒以后肯定会越飞越高,她当然得把族人都替他安抚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不让族人有任何给他添麻烦的机会才是,像罗府台,不就一直为亲人所累么?

回家后的第二个清晨,季善便不是被杀猪声吵醒,而是被外面叽叽喳喳的鸟叫声给叫醒了的。

那种因为周围太过安静,而越发显得鸟叫声清脆,就如同近在耳边的感觉,季善已是好久没体会过了,不由心情大好,暗忖将来等她和沈恒老了,就回沈家村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肯定悠闲又惬意。

不过如今还是算了吧,在家里待个十天半个月的,她可能还觉得悠闲自在,时间一长,日日见到的都只是那几个人,生活也是一成不变,她肯定就要受不了了。

尤其沈恒还不在身边,日子就更是难熬了……也不知沈恒如今怎么样了?算来她和他都分开一个多月了,也不知他是胖了还是瘦了,有没有想她,又能不能适应翰林院的日子?

她还是得尽快进京去,夫妻两个朝夕相对,同作同息才是。

这一日,沈家比之昨日更是热闹到了十二分去。

全沈家村儿的人都放下各自的活计,来了沈家凑热闹,虽路氏昨儿让沈石兄弟妯娌去各家邀请时,便已说了不收礼,让大家只来人就是,众族人和同村人又怎么可能真空手上门?

还是这个提了鸡鸭鱼虾,那个拿了肉蛋瓜果的,说都是‘自家养的产的’,还说是‘给探花太太吃的,多少是个心意,若不是探花太太教我们种辣椒,我们哪来如今的好日子过’。

弄得路氏哪还好再拒,只得都收下了,想着这些日子都做了给季善补身体也挺好。

正好如今沈家足够大,中午便也没开流水席,而是各家都把自家的桌子凳子碗盘杯碟都搬了来,索性三十多桌一同开的席,在三叔公请里长带领大家一同举杯那一刻,整场宴席的热闹与喜庆更是达到了顶峰。

至于里长何以会来,却是三叔公特地让人去请的,想着清溪就只巴掌大点儿地方,沈家要款待这么多族人同村人吃饭,动静也怎么都小不了,与其回头让里长知道了问为什么不请他,大家尴尬,倒不如直接请了他的好,也不过就多一双筷子的事儿。

等大家都吃饱喝足散了席,里长还由三叔公和沈九林带着,笑得很是客气的与季善说了一会儿话,“敢问探花太太,沈探花几时能得闲返乡?本来之前县里曾来了大人,与我商量给沈探花再立牌坊之事,我想着若沈探花自己不能到场,到底美中不足,如今正好探花太太回来,好歹能大概知道沈探花几时能回来了。”

季善想到沈恒之前的举人牌坊,倒是很能理解里长为何这般热衷于又为沈恒立探花牌坊,这可是整个清溪镇都要跟着光耀几十甚至上百年的事儿,又是在自己任期内,的确值当他这个里长兴头。

可惜别说季善了,怕是沈恒自己都说不好他什么时候能再回清溪了,只能笑道:“相公如今进了翰林院任编修,没有上头的允准,是不能擅离职守,私自返乡的,所以具体什么时候能回来,我也说不好,只能辜负您老的一番美意了。”

里长这才知道沈探花已经是沈翰林了,虽然止不住的遗憾,“那看来到时候立牌坊时,只能请了沈老爷和沈三叔公代沈翰林到场了。这般荣耀的事情,肯定得越早把牌坊立起来,让咱们全清溪,乃至全天泉的人都知道越好,也好早日激励大家伙儿但有余力,一定要让家里的儿孙多读书,将来咱们清溪才好出更多的秀才老爷、举人老爷、乃至进士老爷探花老爷啊!”

想到沈恒竟已是翰林了,那牌坊上又能多列一项他的成就,他与其他镇的里长碰头时,也能多一件让他们羡慕的事了,又止不住的高兴。

又客气的与季善说了一会儿话,“沈翰林年少有为,真是我们整个清溪的骄傲,但也请探花太太上复沈翰林,为朝廷效力尽忠之余,也千万要保重身体才是,家里还有父母亲人等着他呢!不过家里也请沈翰林不用操心,我们这些乡邻都会帮着照看的……”

方由沈九林和三叔公陪着,去一旁吃茶去了。

余下季善暗暗好笑,里长还挺会说场面话儿的,不过打交道这么久以来,感觉他也不是多事儿的人,县官不如现管,有他处处照看沈家和沈家村的人,也挺好的。

沈家次日又热闹了一日,才在路舅舅一家、沈青一家和沈桂玉一家相继离开后,回复了清净。

季善却是没闲着,去了一趟镇上,给孟竞送成亲贺礼,虽然孟竞并不在清溪。

据路氏说来,孟竞一直在天泉自己带了人,准备他婚礼所需的一应东西,毕竟孟夫子与孟章要教学生,都不得闲,可不只能他自己上了?

不过之前季善与沈恒托他带给沈家的东西,倒是都送到了的,“不然那日善善你回来,我们怎么会那么惊喜?就是想着你们都托孟二少爷什么都带回来了,哪还有自己回来的必要?没想到你随后又回来了,还又带了那么多礼物回来,简直就是累人又破费!”

季善立马抱了路氏的脖子,“那娘只说我回来您高不高兴吧?……您高兴不就结了?只要您和爹高兴,我和相公再累再破费,心里也是甜的,我们在外面辛苦打拼,不就是为的让父母亲人能过好日子,能日日高兴吗?”

说得路氏是心花怒放,本来多少还是因为沈恒没能回来有些遗憾的,霎时也不遗憾了,陪着季善去了镇上给孟家送礼。

首节上一节480/7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