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 第126节

“唉。”俞峰无奈地叹了口气,把前因后果给说了。

原来,是大伯母心疼受伤的俞松,早起给他蒸了一碗蛋羹,好巧不巧被去上茅房的郭羡巧看到,郭羡巧当即不高兴了,说大伯母蛋羹藏着,只给俞松吃,不给她吃。

天地良心,大伯母可从未想过吝啬这么一碗蛋羹,不过是见她没醒,打算等她醒了再做,毕竟蛋羹还是趁热吃才好。

“好了好了,巧儿不哭了,蛋羹来了。”

是大伯宽容温和的声音。

俞峰又是一叹:“我爹就是个老好人。”

俞婉深以为然:“不是老好人,当初也不会原谅我了。”

俞峰:“……”

俞峰无言以对。

俞婉喜欢这样的大伯,世上恶人多,或许她也是其中一个,但她愿意守护大伯心底的良善,至于恶事,交给她来做就好。

“大哥,我们去镇上吧。”俞婉眉眼弯弯地说。

“嗯。”俞峰点头。

兄妹二人与大伯、大伯母打过招呼,便一道往村口走去了。

路过那口老井时,与打县衙归来的里正碰了个正着。

不过一夜功夫,里正活生生老了十岁,整个人狼狈得不像话。

兄妹二人上前打了招呼。

“您不会是在县衙待了一宿,现在才回来吧?”俞峰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揣测地问道。

里正颓然地点点头。

“怎么了?是咱们村的事……没着落吗?县衙不管吗?”俞峰问。

里正摇头:“不是不管,是管不了。”

里正也是去了县衙才知道,此次地动波及的村落很多,莲花村是损伤最小的一个,余下的村子,毁了房屋田地不说,还出现了不少伤亡。

边关正打仗,国库紧张,一时半会儿拨不出赈灾的银两。

这不是县太爷的托词,自打知晓燕少主入住莲花村后,县太爷可不敢有半分渎职了,他甚至为了安抚灾民,把自个儿的腰包都掏了,但灾民数以万计,以他平日那点小贪小贿,压根儿填不满这个漏洞。

“那朝廷就不管了吗?”俞峰义愤填膺地问。

里正叹息道:“县太爷说,朝廷会管,但管不管得到咱们村,就两说了。”

这是大实话,那么多更严重的灾区要救,莲花村怕是当真排不上号。

“那怎么办呐?”俞峰担忧地问。

俞婉忽然道:“大哥,里正,我有个主意。”

“什么主意?”二人异口同声地问。

俞婉笑了笑,说道:“我们手头的订单多得忙不过来,不如请乡亲们过来帮工,我们给乡亲们结算工钱。”

------题外话------

继续宠,没毛病!

【第九十九章】教你做人(三更)

里正一听,这是好主意啊,地没了,乡亲们正愁怎么过日子呢,若是能有事做、有工钱拿,就再好不过了!

“阿婉你等着啊,我去和乡亲们说说!”

他说完这句,便果真去叫乡亲了。

他太激动,都忘记可以拉古井上的钟了,他挨家串门子,将乡亲们叫出来。

俞婉见俞峰愁眉紧锁,轻声问道:“大哥在想什么?”

俞峰如实道:“我在想,出了地动的事,我们的生意会不会受到影响?”

少赚些钱倒是没什么,可万一许诺乡亲们,最终又没那么多差事派给他们……

这点俞婉早有预料,她弯了弯唇角,说:“大哥放心吧,我们做的是京城富户的生意,灾情是老百姓的事,不与他们相干的。”

这话说着残忍,却字字正中要害。

是啊,历来不论发生什么灾情险情,倒霉的都是老百姓,若非如此,当初三叔也不会被抓去征兵了。

俞峰不知该悲伤大家的处境还是该庆幸这残忍的国情保住了他们的生意。

里正动作很快,不一会儿便将大家伙儿叫来村口。

乡亲们一听有事干,跑得比遭遇地动还快。

白大婶儿头一个赶到的,她嚷嚷着大嗓门儿道:“小峰阿婉啊!你们家真有活儿给大家干呐?”

“有的,白婶。”俞峰客气地说。

“啥活儿啊?”白大婶又问。

众人纷纷看向兄妹二人,眼底既期盼,又忐忑,期盼的是里正所言属实,忐忑的是不知俞家手头上的是不是他们都能去干的事。

他们村的壮丁被抓走不少,有的家中只剩下老弱病残,让他们种地还成,真干什么复杂的活计,他们可就束手无策了。

俞峰也不知俞婉具体是如何安排的,便对她道:“阿婉你来说吧。”

俞婉把眼下的计划说了:“……我们在京城接了几笔订单,要做许多的老豆腐,原是打算去镇上买的,有乡亲们帮忙,我们自己在家就能做了。”

豆腐的工艺看似复杂,可批量生产的话,能细化到人手一道工序,那样就不难操作了。

首节上一节126/15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