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受到条件和设备的限制,这里没有二十一世纪那种,摄像头和无人机遍布演习每个角落。
首长们只需要坐在指挥中心,就可以把对抗双方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这里有的只有一张挂在墙上,详细显示对抗双方所在区域的军事地图,还有摆在指挥中心正中间的沙盘。
不管是地图还是沙盘上面,现在都标注了红蓝双方。
因为双方还没有动态,所以红蓝双方都只有一个点。
“王团长,这钢七连和红三连,都是你们团的主力连,他们之间的对抗,我很好奇你更看好谁。”
参谋长端着杯子轻抿一口热茶,眼神带着意味看向王团长。
而王团长知道参谋长这么问,肯定是想从他嘴里提前探知一些信息,用来作为他做判断的依据。
观看军演要想能够有最佳感受,能够从军演中发现更多的价值。
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代入感。
只有完全代入了进去,身临其境,才能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而代入感来自于在心中站位,将自己融入到某一方,以自己是某一方的人,来观看这一场对抗演习。
这就好比看球赛,就得选一方支持,这样看起来才会更得劲。
而参谋长要选边定位,就得知道红蓝双方的基本信息,这样才能够做判断,选出自己最想要的。
当然。
即便选了也只是在心里,不会嘴上说出来支持谁。
王团长知道参谋长的意图,所以也没有去藏着掖着,首先就介绍了红三连,在702团的定位和往年成绩。
说的不多,很精炼。
总体就是一只标准的主力连,各方面的表现和成绩都很优秀。
钢七连作为此次的绝对主角,702团实现自主改编的唯一希望,王团长介绍的时间翻了一倍不止。
从钢七连的涅重生历史开始,到钢七连往年的各种优秀表现,一直到现在的主动改造自我成长。
洋洋洒洒的说了不下五分钟,几乎把钢七连夸到天上去了。
两个连手心手背都是肉,王团长的介绍却天差地别,并不是他分彼此搞特殊,实在是钢七连合成化太重要。
不仅关系到702团的未来,更关系到王团长的未来。
王团长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已经坐上了军旅生涯的末班车,留给他更进一步的时间已经很少。
在陈军的强势表现和带领下,师比武拿了两个第一。
让王团长一只脚跨进了师里。
要想让另一只脚也跨进去,完成从团到师的“大阶级”跨越,钢七连的合成化技术和经验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从团级单位升到师级单位,就像从三级士官走到四级士官。
别看只有一级,中间却有鸿沟。
称之为千里挑一也不为过!
王团长年龄已经完全不占优势,如果这两年再不想办法往上走走,大概率就是正团期满就只能转业。
现在是钢七连合成化的开始,对抗更是见证合成化真伪的照妖镜。
王团长于公于私都毫无悬念,肯定会更加倾向于在军改的大背景下,价值更高的钢七连。
参谋长听完王团长的介绍,对钢七连的兴趣更加浓郁了。
不是钢七连这个连。
而是钢七连现在用的“合同战术”。
假设钢七连的合成化改造,所采用的技术是“正统”的合同战术,而不是只借了个皮的噱头货。
那钢七连能带给师里的价值,甚至对我军所能产生的影响……
参谋长都不敢想象!!
“王团长,我能够看得出,你对钢七连此次改造很重视,对钢七连的战斗力也很有信心,不过……”
参谋长话说一半,话锋急转道:“可光凭嘴上说,纸上谈兵可没用哦。
钢七连的自主合成化整编,究竟是真的孙悟空,还是假的六耳猕猴,我想,答案很快就会出来。”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次对抗是钢七连改造后的首秀,王团长完全没有任何借鉴,心里也没有底,只能暂且一笑。
……
蓝军连部。
得知了对抗的任务和规则,红三连的所有连排干部全部聚在一起,讨论这一仗该怎么打。
“同志们,钢七连的实力很强,这一点已经不需要质疑,我们要想将他拿下,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拿出最积极的态度,尽全力来打好这一仗。”
何洪涛作为三连的指导员,开局主打一个鼓舞士气。
毕竟钢七连在702团的实力,全团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更别说去年的比武,钢七连的表现太过于强势。
哪怕红三连同为主力连,好强的三连长并不怕钢七连。
可是下面的排长和班长,以及心态没那么稳的战士们,面对如此强势的钢七连,心理压力是极大的。
何洪涛开局先鼓舞士气,确实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不愧是资历最老的指导员!
“指导员说的没错,我们确实是要拿出态度,钢七连同样是主力连,实力还是很不错的,不过……”
三连长话说一半,语气一转道:“可大家别忘了,七连就是个侦察连,打正面战可不是他们的强项。
这次对抗的地形最适合正面战,对抗任务也是需要正面对战。
论正面攻坚对抗,我们红三连有极大的优势,钢七连根本没法跟我们比,装备和战术都不如我们。
只要我们找到合适机会,制定出合适的战斗方案,干掉钢七连并不难。”
三连长自信十足的一番话下来,把连队干部的积极性全都调动了起来,不再对钢七连有任何畏惧。
“钢七连作为侦察连,他们在寻找渗透方面比我们强,我觉得,我们可以以守代攻,守株待兔,消耗钢七连的兵力,等时机成熟再一举反攻。”
副连长率先提出了战术方案,走的是更加沉稳的防守反击战术。
“我们的不管是兵力,还是装备,都比钢七连更有优势,守着打太怂了吧,我觉得还不如直接全兵推过去,以我们最擅长的攻坚作战,从正面将钢七连击溃。”
收到三连长和指导员的鼓舞,一排长的战术充满了信心。
“七连虽然是装甲侦察连,可是据我个人的了解,七连长上任之后,一直都是攻坚连在训练,在正面攻坚作战上,战斗力很可能不比我们差。”
副指导员一针见血,指出了钢七连的真正属性。
“副指说的,我也听说过,而且,连部又不能离开B186区,我们全连推过去,把连部单独留在这边,万一七连溜过来……我觉得有些过于冒险。”二排长担忧道。
“要不,还是先侦查地形吧,先把有利位置给他占了,把进来的路全部堵住,不给钢七连渗透的机会,后面再考虑是进攻还是防守。”
三排长的想法又不同,他主要考虑的是防渗透,反制侦察连最擅长的侦察。
“防守实在太被动,容易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现代战争主打先手,只有先手才能占住先机。”
“七连可是侦察连,最善于隐蔽,有那么好找吗?那么大一片地方,全连跑过去万一找不到呢?”
“连部才是核心,所有的战术方案,都得以保连部为主。”
……
三连的排长和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三连长却一直在旁边听着没有说话。
第132章 刚来就逮到大鱼!(二合一)
三连长听了半天大家的讨论,心里头基本上已经有数。
性格好强不代表行事鲁莽冲动,三连长的军事风格正好相反,属于是那种更偏向于求稳的风格。
连队干部讨论的细节中,有两点是他非常认可的。
首先以自己和高城之间的熟络,三连长很清楚高城的性格非常直,做不来任何弯弯道道的事。
导致他的战斗风格也是大开大合,更倾向于正面干翻敌人。
而钢七连是侦察连,主打敌后侦查渗透和穿插,需要玩得像泥鳅,和高城的性格完全不匹配。
所以钢七连在高城的手中,一直都是当成攻坚连在操练。
这也就代表钢七连的正面作战,比一般的侦察连肯定要强很多,红三连全军推进可能并占不到便宜。
三连主动越线出击这条路,大概率不会像排长想的那么好打。
其次钢七连作为团里唯一的侦察连,哪怕高城硬把他当攻坚连训练,可还是有一定的侦察水准的。
毕竟团里考核侦察连的指标中,有很多是侦察连必须会的科目。
主打攻坚战术的侦察连。
这听起来非常的奇怪,却是陈军来之前的钢七连现状。
红三连真要是全军越线进攻,具备侦察连相关技能的钢七连,很可能会渗透到红三联的后方。
没有连队保护的连部,搞不好就会被一锅给端掉。
出于这方面的顾虑和考虑,三连长黄洋最终决定此次对抗的作战方案,还是采取稳中求胜的反手反击。
先派出几个班找出各个要道,部署装甲兵力把各要道守住。
然后让连部稳居后方。
调派剩余的兵力,随时随地准备战斗。
最后只要发现钢七连的队伍,就借助地形和装备上的优势,立刻对其展开围剿,将侵入过来的钢七连部队全部吃掉。
通过这种防守反击,不断去削弱钢七连兵力的方式。
温水煮青蛙,慢慢磨死钢七连。
红三连配置有六辆86式步战车,比钢七连整整多出了一倍,火箭筒每班都有,同样是钢七连的几倍。
在双方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装备有绝对优势的红三连,正面完全不怕钢七连。
只要是正面作战,三连长有足够自信。
哪怕钢七连比武成绩再怎么好,到了战场上双方硬碰硬,三连长相信他带领的红三连,也能把钢七连打的丢盔弃甲。
……
红三连全体骨干讨论了大半天,研究出了一套防守反击的战术。
想要通过卡住B186区的各条要道,将B186区布置成一个大布兜,就等钢七连自投罗网送上门来。
另一边作为对手的钢七连,反应和红三连截然相反。
不仅没有做任何的战术讨论,且早就已经展开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