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把大桶饭的模式撤掉,对八十名维修员进行一次统一的摸底,确认他们每个最擅长的领域。
把擅长修坦克的分一起,修装甲车的分到一起,修越野车的分到一起,修各种军车的分到一起。
经过细分后的维修员,都去修自己最擅长的车,维修速度肯定会大幅度加快。
假设故障车辆数量不变。
维修速度快了,工作时间就会短。
把这一记猛药打下去之后,陈军还有另外一剂猛药。
那就是从这八个班里面,专门拿出两个班作为外派班,专门负责外出维修,小故障的车就在当场修好,不再拖回维修排,也能省下大量时间。
做到小故障外派快修,大故障拖回来专人修。
陈军相信这两剂猛药一起下去,执行这种更加科学的新工作模式,绝对能让维修排焕然新生。
第309章 保障连最大的遗憾
维修排的问题总算是得以解决,加上前面解决的炊事排大麻烦,让连长许志强的压力减了一半。
刚和陈军见面时的灰头土脸,这会也变得多了几分轻松之色。
对接下来的两个排,有了充足信心。
搞定维修排存在的大麻烦,陈军还真是费了多少的精力,加之当天时间已晚,没有再继续工作。
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恢复,第二天上午才来到卫生排。
部队是一个集体群居的小社会,而且相对来说已经脱离了社会,跟社会上的机构很少挂钩。
可生活训练中。
又难免会出现各种伤病。
大病送到野战医院和军医院,小伤小痛就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卫生排作为钢七营专属的“医院”,平时负责全营战士的正常训练,战时还是全营战士的生命保障。
要是一般部队像钢七营这般,保持着每天十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那么因高强度训练出现的伤病,肯定会成为钢七营最麻烦的事情,卫生排的工作强度对比维修排,肯定是只高不低。
好在陈军拉出来的训练方案,虽然在这个时代才是第一次出现,全都是属于陈军个人独创。
但实际上并不是刚出来的新事物,还得经过时间和训练场上的完善。
新的东西免不了有小问题。
陈军拿出来的都是后世军队,经过十几二十年的长时间使用,已经把其中的缺点全部挑出来修正,各方面已经很成熟,几乎没有缺点的训练方案。
足够成熟且科学的训练方案,能最大程度避免训练事故的发生,让战士们的训练效果有保障,身体也能最大程度保护。
也就是陈军的训练方案过于牛X,战士们训练时几乎很少出现意外,强度大也都在身体的极限控制。
不会因为缺乏对具体数值的了解,而因过高的强度让战士受伤。
原本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节奏下,本来应该和原炊事班一样累的卫生排,工作反而是整个连最轻松的。
别说是需要紧急抢救的大伤,就连见血需要缝合的小伤都很少。
基本上都是些扭伤和磕碰伤,以及因个人体质原因引起的牙痛、感冒和中暑,等之类的常规小毛病。
这让有些好几名医科大学毕业,属于职业医生的军医都无用武之地。
即便有大才都用不上!
卫生排工作强度非常低,卫生员和军医的精神状态都很好,整个排各方面的运行秩序都很稳定。
陈军本身对医疗方面不专业,也没法在专业上做任何提点。
惟一能做的就是在离开前,专门把卫生排排长叫过来叮嘱了一番。
让他不要因为工作少就放松懈怠,训练和战争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战时的卫生排要保障一个营,而且是超级加强营,责任是非常艰巨的。
卫生排必须以实战为标准,在保障全营训练的同时,也得积极展开训练,尽可能提高保障能力。
并且还撂下了一句话
一年的强训计划结束之后,全营各单位都将会进行一轮考核,卫生排将会以暂时的标准进行考核。
如果卫生排无法通过考核,那负责管理的卫生排长收铺盖走人。
本来因为工作相对来说轻松,心里头确实有几分懈怠的卫生排排长,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打了个激灵。
生怕陈军知道他最近以来,对卫生排的训练疏于管理。
连忙向陈军做出各种保证,便自己立下了军令状,如果到时候不能通过考核,他直接脱了衣服转业回家。
陈军的惩罚只是调离钢七营,排长立军令状竟然直接转业。
不得不说。
是真被吓到了,也是真的发狠了。
而他这么做也是很聪明的,毕竟以钢七营如今在全军的地位,只要能待在钢七营未来不可限量。
可要是因为能力不足被“赶走”,那基本上也等于宣布了死刑。
不管去了哪个部队,都没有了机会。
搞不好干完排长,同样也得转业。
既然没干好未来的结局一样,那还不如当成条件干脆的来个军令状,起码还能在陈军这里博个好感。
要是能让陈军记住他这个排长,那更是能为未来博得一次契机。
以陈军这热到发烫的知名度,加上他如今在全军的势头一时无两,要是被陈军给看上并提拔,不说未来平步青云,干到团级基本没压力。
“行,挺有魄力的,多多努力,可别让我失望。”
陈军确实还挺欣赏排长的魄力,很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这么一个动作,刺激得排长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满脸通红格外的亢奋。
啪的敬了个礼。
扯开嗓门,声如洪钟喊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
卫生排的精修工作非常轻松,可以说是精修巡检以来最轻松的地方,只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完美收工。
可轮到后勤连最后的工兵排,事情又变得有些棘手了起来。
不是不够用。
而是变得有些鸡肋了。
工兵排本来就有五十个人,后面扩编又加了二十个,总人数来到了七十人,编制规模已经不小了。
已经抵得上半个工兵连了!
放在摩托化步兵营,或者是步兵营,甚至是半机械化的步兵营,七十人的工兵排都完全够用。
可钢七营的规模整整有八个连,人数比常规的两个营还要庞大。
就按这个规模,起码得配个工兵连。
一个工兵排不够用。
更别说钢七营还是突击合成营,战斗风格主打的就是速度两个字,注定了打起来就是以快为主。
而工兵排尽管配有大量工程器械,且还有不少的大型工程机械。
铺路、破障、架桥……
等等都能完成。
可因为使用的都是常规工程器械,和外面的工程队使用的差不多,并没有专业的机械化工程器械。
比如后世军队研发的那种,有机械化装甲底盘承载,能以几十公里速度狂飙,到了地方只需要按下几个按钮,机械臂展开就能铺路架桥的专业军用工程车。
没有这类专用的军用舟桥车,只有常规的挖土机推土机等车辆。
压根就没法满足钢七营,在进行快速突击作战时的作战需求,甚至连跟上钢七营行军步伐都很难。
没有办法跟上主部队的后勤部队,在战斗力方面将没有任何增益。
打个比方:
钢七营攻击部队以匀速四十公里,快速向着敌人所在方向进行突击,结果出发三个小时后,被一条河给拦住了去路。
工兵排的工程器械笨重跟不上,哪怕最快也只能跑到二十公里。
三个小时等于就是落后六十公里,攻击部队需要在河边等三个小时,工兵排才能够赶上来。
更别说工兵排架桥还要时间,没有几个小时根本搞不定。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
钢七营攻击部队哪怕再强,赶过来的速度再怎么快,到河边等上几个小时,时间全都浪费掉了。
所谓的全机械化突击合成营,速度和摩托化部队差不了多少。
花了大量精力物力打造的钢七营,作战速度和普通部队差不多,那岂不是一切都白干了吗?
如若是钢七营攻击部队改道,绕路走有桥梁或者是没河道的路线。
那工兵排岂不变成了摆设?
工兵排在铺路架桥上失去了作用,能用的地方也就只剩下扫雷和布雷,维护营区设施等基础工作。
可这些基础工作步兵也能干,如果工兵排只能干这些,那还不如直接撤掉算了,这样还能省下编制。
又或者把工兵排变成步兵连,七十个装甲步兵可是不小的战斗力。
“如果现在部队里面就有,十几年后的那种专业舟桥车,那到时候的工兵排,才是真正的工兵排,可现在……哎~”
陈军哪怕脑海中思绪万千,最终却只能以叹气作为收尾。
工兵排太受限于专业设备,而专业设备又太考验国家的重工行业,短时间内还真的很难解决。
“算了,工兵排就先凑数吧,等以后到了合成团,一定要搞个舟桥营,那样才是最强的合成营状态。”
陈军最后在脑海中做出定夺,并没有对工兵排进行大刀阔斧。
与前面的卫生排差不多,只是督促他们进行训练,并主要加强排雷和布雷,以及破障等相关训练。
这么安排的目的就一个。
就是把工兵排当成纯布雷兵,只要把布雷和排雷这方面给练得足够精,工兵排在战场上也能发挥出一定的价值,而不至于变成一个纯粹的摆设。
陈军可是参加过大量对抗演习的人,他比谁都知道雷区有多么恶心,要是用对了甚至会起到奇效。
工兵排这七十人要是全部能精通布雷,那还真能成为钢七营的一张底牌。
……
完成对工兵排的检查工作,后勤连的精修工作也到了尾声。
陈军本来想着趁还有点时间,接着去剩下的某个连队先了解一下,明天就能够正式展开精修工作。
结果就在陈军准备走的时候,连长许志强却又向陈军诉起了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