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结果实时传达到蓝军阵地。
守在这个高地上的蓝军排,接到裁判员通知他们已经被蓝军炮火袭击,损伤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三十。
蓝军排的排长反应很快,立刻就用无线电进行呼救支援。
结果却发现联系不上。
“怎么回事?怎么通讯中断了?难道是电台坏了?通讯兵,通讯兵~”
蓝军排长还没搞清楚情况,以为是电台坏了扯开嗓门大喊,想要把通讯兵叫过来赶紧查原因。
同时立刻传令通知下面的战士,就地寻找找掩体进行规避。
结果这边通讯都还没搞明白,蓝军排的战士们只能被迫躲进掩体中,六辆红军坦克齐刷刷出现在阵地前方。
蓝军排即便发现了坦克进攻,却也没有办法做任何反抗。
因为在火炮精准的持续打击下,他们只要跑出掩体想要进行防守,就会被裁判宣布被炸身亡。
根本就出不来!
而己方通讯被完全切断,也没办法呼叫蓝军火炮或部队支援,变成了孤军奋战,完全丧失主动权。
只能眼睁睁看着红军坦克群,在火炮的掩护下快速靠近高地。
等红军的火炮停止轰炸时,红军的坦克已经进入冲击距离内,双方之间距离已不到两百米。
这点距离。
坦克瞬息就能抵达。
剩下的蓝军还想要出来抵抗,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却又发现了个更恐怖的事,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战斗欲望。
红军的坦克移动射击太可怕,精准度实在是太高了。
一打一个准,裁判都报不赢。
蓝军战士闻所未闻!
一发发炮弹都像长了眼睛似的,只要开炮他们这边必有人伤亡,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反击。
反坦克武器都才刚刚掏出来,就被裁判宣布阵亡了。
蓝军阵地上的伤亡速度太快,守在这边的一名裁判员,都快有点报不过来了,人生第一次被整的满头大汗。
而红军坦克群冲进高地,将剩余的蓝军全部干掉后。
坦克群并没有在高地上逗留,而是迅速重新下了高地,以极快的速度返回,消失在了远处的山包后。
阵地上剩余的两名蓝军战士,看不懂红军是什么操作。
还以为红军已经离开了,他们两个还在心存侥幸,感觉天上掉馅饼了,还能够把阵地守住。
结果下一秒就看到远处,又有红军部队疾驰而来。
这次来的是三辆装甲运兵车,以超过四十公里的高速狂奔而来,冲上高地便开始收拾战局。
这下两名变成俘虏的蓝军战士,还有阵亡的二十多名蓝军战士。
总算是明白了过来!
原来刚才发起进攻的部队,他们是只负责进攻杀敌,只要把阵地拿下来了,便会利落的抽刀而去。
剩下的都交给眼前这群红军,来战场上收缴战利品控制地盘。
如此雷厉风行分工明确的打法,前后衔接如此紧密的默契配合,真让这群三八四团的战士开了眼。
就连在导演部观战的首长们,也为这对抗的第一战而赞叹不绝。
合成营发起的这第一场进攻,尽管出动了整整一个营兵力,进攻了仅仅只有一个排敌人的阵地。
可是在这场进攻中展现的速度,就足以让首长们“大惊失色”。
而只要保持这种节奏下去,每次以零伤亡的代价慢慢吞噬蓝军,小优势逐渐积累将决定最后大局。
在没有时间急迫要求情况下,这种打法也才是最优的解。
合成部队与传统部队的优势,就是借助多兵种进行快速打击,在敌人反应不过来之前就将其干掉。
就比如这场小进攻。
传统部队要想拿下这个小高地,所需要调动通讯连、火炮连、坦克连和侦察连等等各单位。
营级单位根本没权利指挥调派,必须要经过团指挥部的下令。
各种命令从排、连、营到团,再从团里面重新一路又层层传递回到班排,速度再怎么快起码也得半小时。
而合成营却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已经结束了这场突击作战。
如此闪电速度……
也就合成部队能打出来!
借助自身多兵种协调快的优势,快速的发动战斗并结束战斗,这就是合成部队崛起的最大原因。
对比传统作战的诟病,双方之间差距已然很明显。
观赛的一众师军级领导,初步领略合成部队的锋芒,心中也愈发的期待,合成营接下来的后续战斗。
而合成营也没有让领导等太久,仅仅只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又对相距五公里的另一处蓝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还是同样的风格。
同样的味道。
依旧是特侦连打头阵侦查,把敌人的位置情报全部收集到位,然后就是电子对抗连开始通讯压制。
接着就是火炮部队远程洗地,强行压着蓝军让他们无法反击。
最后是在火炮掩护下的坦克部队,进场对蓝军阵地进行入场冲击,彻底摧毁蓝军的抵抗能力。
闪电般结束战斗的合成营,立刻撤离战场消失于敌军视野中。
预谋下一场新的突击战斗!
整个过程干脆利落,行云流水,简直是赏心悦目。
从第一枚炮弹从天上落下来,到最后坦克完成入场冲击后离场,整个过程不会超过十分钟。
战斗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太短,蓝军部队根本没时间回援。
等附近的蓝军部队无线电联系不上,焦急的赶过来进行支援时,阵地早就已经被红军部队牢牢掌控。
迎接的是阵地上的红军,对他们发起的猛烈打击。
导演部观赛的一众首长们,再一次感受到合成营的完整攻坚作战,都被这夸张的速度惊讶到了。
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与他们传统作战理念相冲突。
在脑海中所造成的强烈冲击,不亚于当初海湾战争中,老美用极短的时间,摧枯拉朽的强悍,打败了中东第一强国,对世界各国造成的那股冲击。
同时。
合成营展现的如此快节奏作战,明明没有用任何精妙的战术,却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
让在座的所有首长更深刻的明白,信息化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简单战术都如此厉害。
要是再用上高深的战术,那还了得?
假设试点合成营是国外的部队,而且规模不是一个合成营,而是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合成。
而与之对抗的蓝军三八四团,就是标准的国内传统部队。
如果我国不尽快完成信息化改革,那假设要是真的爆发了战争,我军必然会陷入到极其被动局面。
我军高层正是被这点所打醒,所以才不惜代价推进信息化改革。
“红军这个试点合成营,不一般呐。”
来自首都军区的首长,他可是见过真正大世面的,看到合成营的表现,依旧忍不住点头称赞。
而且他口中所说的不一般,也不是常人理解的不一般。
那代表着返璞归真!
因为只有他看出了陈军的本意,就是让合成营用最普通的合同战术,来打出最效率最震撼的战斗。
这样才能够凸显出合成营,这个新编制所具备的优势。
不过在座其他首长都没有听出来,还以为总军区的首长是在夸赞,纷纷跟着附和夸了起来。
观赛的一众首长都被惊艳,对试点合成营给予极高评价。
另一边与之交战的蓝军三八四团,此时的团指挥部内却阴云笼罩,上到团长下到参谋脸色都很难看。
尽管目前才损失了两个排兵力,对于一个团来说不痛不痒。
可一个小时就没了两个排,十个小时那可是二十个排,一个团人再多,也经不起这么消耗。
要是不想出办法应对,用不了两天就得被红军给消耗光。
而且两个排都没得不明不白,一条被进攻的消息都没能传出来,对敌方更是只造成了零伤亡。
这0比62的战损比,可谓史无前例。
用三八四团团长的话来说:“三八四团从建团至今,就从没打出过这种战损比,从来没有打得这么窝囊过,简直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想当初和遇到的最强敌人,老A带领的蓝军部队,也没有被打得这么惨。
气得头上直冒烟的蓝军团长,不想再这么被动下去,一拍桌子大吼道:“红军就多个电子对抗连,你们就搞不定了?
你们平时一个个不是挺能的吗?怎么都变哑巴了?赶紧给我想办法。”
第250章 两小时内灭杀蓝军!
蓝军指挥部被搅得天翻地覆,红军这边的进攻却还在继续。
高度执行陈军突破战术的高城,一连轻松拿下两个蓝军的小高地,把他的自信彻底打起来了。
也越打越顺手了!
此时手感正热。
赶紧搞!
已经打出兴头的高城,迫不及待让情报参谋赶紧筛选情报信息,给他找适合进攻的蓝军阵地。
不仅要接下来的第三个目标,还要后面的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
把目标都排上号,一个个轮着打过去。
有着特侦连实地侦察情报的碾压,电子对抗连通讯上的拦截监听,无线电上面的干扰压制。
再搭配精通闪电作战的装甲连,开炮技术一流的火炮连。
最主要的是这些连队之间,都已经经过了长达半年的整合协同训练,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了战斗默契。
就算是没有人在场上指挥,他们都能够默契地完成战斗。
更何况还有陈军的战术指导,高城坐镇营部的实时调控,已经学有所成的满广志在旁边负责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