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合成旅 第17节

  新兵内务搞得好不好,也体现一个新兵连长的带兵能力。

  能够在同等的时间和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新兵内务能力,出去的兵都板板正正,高城哪能拒绝如此诱惑。

  当即拍板。

  立马让陈军想办法去搞,有什么需要尽管跟他提。

  内务神器其实就是一块长方形薄板,在上面订一个握把,只要有具体的尺寸,制作起来并不难。

  陈军只让高城给他提供一辆车,送他去附近的城里就足够了。

  新兵营在702团的基地里,方圆几十公里都是茫茫的草原,要是没车还真不方便去城里。

  高城做事就是利索干练,立马就给陈军找了一辆车。

  陈军做事的速度同样很麻利,坐车到城里找了个专干木活的店子,谈好价格很快就做好了90套内务板。

  当天晚上就带着做好的神器,重新回到了新兵营向高城报道。

  第三天的早上。

  新兵们全部领到了内务板,看着两块带握把的木板一脸蒙圈,压根不知道这玩意是干啥的。

  哪怕是骨干班长也很稀奇,他们这辈子还第一次听说内务板。

  作为“内务板”发明人的陈军,亲自拿了一床被子给新兵们做演示,教他们怎么使用内务板。

  陈军仅仅只是演示了一遍,聪明的新兵就已经茅塞顿开。

  其中成才就是佼佼者!

  在只看了一遍演示的前提下,成才竟然能模仿个七七八八,内物板用的很标准,不说心灵手巧,起码达到了手巧。

  另一个做得比较好的是许三多,这着实让陈军和高城等人意外。

  不过他和成才不同。

  许三多没有手巧,全靠天生的好记性。

  陈军在台上演示的整个操作过程,说的每一句话,许三多竟然一字不落,全部记在了脑袋里。

  加上在家里经常干家务,对被子比较的熟悉。

  许三多叠出来的被子像模像样,已经有了豆腐块的雏形,比成才也不逊色多少,和呆笨的外形呈反比。

  许三多这过目不忘的“特长”,第一次在新兵连正式为人所知。

  史今看到许三多在叠被子方面,已经做到了全新兵连的前列,终于是露出了老父亲的第一抹欣慰。

  可这份欣慰没有持续多久,然后就被焦头烂额所取代。

  新兵连的训练分上午和下午。

  通常上午都是在教室里上室内课,上课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心理开导、条令条例的学习等等。

  下午会进行室外课的训练,根据阶段不同科目也不同。

  第一个星期新兵刚来啥都不懂,最主要的是要把所有基础方面搞好,因此都是以内务和卫生为主。

  每天上午是进行清一色的学习,每天下午基本都是叠被子为主。

  然后中间穿插各种小事情。

  比如毛巾该怎么叠,脸盆该怎么放,卫生区域的划分,个人卫生的整理,班长教各种规矩和注意事项等等。

  这些东西新兵都要学习,也是在部队生活的基础。

  晚上相对来说就比较轻松。

  除了连队和班集体开周会外,基本上都是用来教军歌。

  我国军队里绝对不能缺了军歌,从去食堂吃饭前的“饭前一首歌”,到部队行进间唱歌拉士气。

  以及一旦有活动举行的话,必不可少的娱乐环节拉歌。

  军歌都是无处不在的,它就像是一条链带一般,衔接了部队的生活和训练,于士兵们长期相伴。

  作为军队如此重要的一部分,新兵会唱军歌自然是要下大功夫。

  基本每天晚上都要教一首。

  第一周过去等到周末评分的时候,陈军和另外两个排长作为“裁判”,对九个班进行了内务评选。

  新兵连三面流动红旗中的内务先进班,率先出场开始了他的亮相。

  最终五班因为史今耐心好,对新兵的教导非常的入微,加上对内务板的使用上,成才和许三多比较突出。

  内务先进班的这个流动红旗,落在了史今领导的五班。

  其他八个班很羡慕。

  班长们更是暗自较起了劲。

  高城对于这个结果非常满意,同时也一点都不意外。

  史今在他心目中是最好的班长,最好的班长带出了内务最优秀的班,那完全是理所应当的事。

  可惜。

  高城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击破了。

第25章 拯救史今“大计划”

  新兵第二周的训练科目,终于从“家里”走到了操场上。

  队列训练开始了!

  这个科目的上限非常高,达到仪仗队那种级别就是艺术,每一帧动作都能让人沉浸其中大呼牛逼。

  下限同样比较低。

  只要能把动作做到像个样子,基本上也能顺利过关,没有哪个班长会硬逼着,一定要做到绝对标准。

  因此不需要很好的身体天赋,几乎是个正常人都能轻松完成训练。

  可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被他爸追着揍也能跑得飞起的许三多,竟然是万里挑一的“稀罕物”

  手脚严重不协调!

  这种情况并不能称之为病,只能说是先天性的机能缺乏,通过后期的训练,完全可以纠正过来。

  可是在纠正过来之前,身体不协调的人搞队列训练,难度是正常人的几倍。

  加上许三多性格太过单纯,纯到有点呆傻的那种,理解能力非常的匮乏,动作要领很难快速领悟。

  两者叠加之下……

  简直就是坐牢!

  简单向后转都会摔倒的许三多,既折磨了他自己,更折磨想要把他教好的史今。

  看着史今一遍遍耐心的手把手教,仔仔细细的指点每一个动作要领,许三多却依旧站个军姿都站不好。

  难度更大的向转更是灾难,每转一次必定会失去平衡摔地上。

  哪怕史今是老好人,都被逼到无语。

  想骂还又骂不出口。

  因为许三多不是故意偷懒,或者是不配合训练,他已经非常努力的在学,从他那憋屎的表情就能看出来。

  奈何天生身体机能不协调,让他没办法像其他新兵一样,很快的学会队列动作。

  这能怪许三多吗?

  显然怪不了!

  要怪只能怪自己一时心软,明知道许三多不适合部队,却酒劲上头没忍住,把许三多带到了部队,甚至还夸下了海口。

  史今有些后悔了,可也已经晚了。

  也就是从队列训练开始的这天起,原本因为许三多内务搞得好的笑容,就此从史今的脸上消失了。

  再也看不到史今的笑了!

  而这种想教却没有办法教好,内心还背负着名为承诺的责任,压力开始在史今的肩膀上堆积。

  如果按原剧情发展的话。

  史今结局只会被完全拖垮,在极为关键的演习中表现太差,失去宝贵的名额,最终只能含泪离开部队。

  陈军知道自己要是不进行干涉,自己未来想要打造的合成师里,就会少一个优秀的骨干班长。

  所以他不可能袖手旁观,必须想办法解决许三多的问题。

  成才的问题还可以往后拖。

  许三多已经迫在眉睫。

  陈军以前看士兵突击的时候,还真假设过自己如果是史今,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破这个局。

  经过贴吧上的各抒己见,陈军发现其实办法还挺多。

  而他更喜欢借用企业管理模式!

  一家企业要做的事情很多,哪怕只是头部管理这部分,要是全让老板负责,哪怕有三个脑袋也会累死。

  于是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思想,这个思想的名字叫做“放权”。

  只要把大部分的权力都放出去,让其他的人来替自己完成决策,老板只负责坐在那里掌舵开船。

  原本能把一个人累死的工作,瞬间就变得轻松了起来。

  陈军觉得史今会被许三多拖垮,就是在于他把“权力”,也就是“责任”管得太死,不想把麻烦丢到其他人身上,认为这是他一个人的事。

  这么重的压力,一直压在它手里,舍不得放出去,最后人也就垮了。

  找到了病根,解决就容易了。

  对症下药就行。

  史今老好人不想麻烦其他人,舍不得把许三多带来的压力转嫁他人,那就主动去帮他转嫁,强迫他不得不放权。

  史今一个人拖许三多会累垮,那就找一人来帮他分摊。

  压力分摊了,责任分摊了。

  史今自然就轻松了!

  原剧中伍六一确实帮过史今,也劝过史今放弃许三多这个拖油瓶,对许三多一直没有过好脸色。

  可他毕竟只是个班长能耐小,能帮的程度太有限。

  高城倒是有能耐帮助史今,可他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许三多,极为排斥许三多,只想把这个丢人的投降兵扔掉,又怎么可能去主动帮许三多。

  所以原剧中一直是史今扛着,硬是将许三多扛进了钢七连,又坚持将许三多扛成了一个合格的兵。

  括号。

  只是个合格的兵。

  距离优秀的兵还远得很。

首节上一节17/42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