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徐天转身准备离开,忽然是想起了太行山根据地和独立团的相关事宜,于是停下脚步,转头望向了军长,道:“军长,我有个情况需要向你汇报一下!”
军长:“什么情况?”
徐天:“军长,我想问一下我军在太行山有建立根据地吗?”
军长一愣,仔细的想了想道:“这......应该没有吧......长征后,我们的主力部队都在陕北和会宁等地!”
“另外还有一些部队主要是在湘鄂赣等地,数量也比较少,应该在太行山没有建立起根据地啊!”
“老徐,你怎么突然这么问?”
虽然我军的主力部队长征会师了,但是还是有许多部队留守在湘鄂赣闽等地区,不过数量也不多,都是几千余人!
但是在太行山是没有我军部队的。
徐天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我在返回根据地总部的路上途经了太行山一带,发现了太行山根据地!”
“所以我想问问我们在太行山有没有根据地!”
“太行山根据地?”军长微微一怔,不过脸上露出了笑容,十分淡然地说道:“因为我军和我党的信仰和理念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因此全国各地都会自发的加入我党我军的情况,自行组建红军部队!”
“你看到的太行山根据地就是如此的情况,可能是信仰我军我党自行组建的根据地!”
确实。
因为我军我党的理念、信仰、精神和政策等等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特别是土地改革政策等更加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和支持拥护。
毕竟这是代表着大部分国民的利益。
所以在全国各地都会出现零零散散的星火他们都以为信仰我军我党自发组建部队,和敌人抗争抗衡争取利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徐天点了点头,瞬间也是释然了,道:“哦......原来如此,好的信仰和精神自然是会有更多人的追随!”
军长点了点头道:“是啊,一般这种自发组建的根据地都比较零散比较小,建设得并不怎么样,因为缺乏正规的领导和指导!”
“等到时机成熟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星星之火聚集在一起,最后成为照亮全国的光明!”
建设得并不怎么样?
这......这在太行山根据地看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啊。
整个太行上根据地发展得相当不错。
百姓拥护支持。
十分的繁荣热闹。
经济发展得也不错。
并且整个根据地的规模还非常大,包括了万行镇、平顺县等等重要的县城村镇,基本上牢牢掌控了太行山这个战略要地。
可以说,即便是我军的正规部队都不一定能够能够在太行山打造这么一个根据地!
“这......不对啊......”徐天反应过来了,望向了军长道:“军长,我在太行山看到的根据地并不是分散小块的,而是一整块的大面积根据地!”
“整个太行山根据地包括了平顺县等几个县城,另外还有万行镇等重要乡镇......整个范围很大的!”
随后,徐天把太行山根据地的范围大概的说了一下。
“什么?这么大?”军长不敢置信,连忙摊开了一份大地图,按照徐天所描述的大概画了一个范围,道:“老徐,你确定这个太行山根据地的范围有这么大?”
在军长看来,一般散兵游勇组建的我军我党跟随部队,建立起的根据地都是小打小闹范围比较小的。
毕竟我军还在遭遇到国府的打压和围剿,并且想要建立起根据地也不是那么容易简单的。
但是现在徐天却说太行山根据地的范围这么大,这让军长震惊不已。
一般来说,即便是正规军部队想要建立起这么大的根据地也不容易啊......
第82章 野生红军独立团打造的根据地!发展惊人!
在如此的环境下,想要打造一个根据地根本不容易。
更别说在太行山打造一个规模地盘这么庞大的根据地了。
这让身经百战的军长都是震惊不已。
这相当于是在夹缝中生存壮大啊!
军长望着地图上的太行山根据地的一个大圈范围陷入了沉思:现在打造根据地这么容易的嘛?
徐天的目光也是落在地图上,认真的点了点头道:“军长,我可以确定太行山根据地的范围是这么大!”
“我在太行山根据地待了几天的时间,因此是可以确定的。”
其实,徐天所描述的根据地范围是比实际范围还要小的!
也就是说,太行山根据地的范围比地图中的那个圈更大!
如果徐天和军长知道太行山根据地的范围比这个圈更大的话,估计会更加震惊不已。
军长不由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嘴里喃喃道:“我滴乖乖,没想到我军在太行山还有这么大个根据地啊!”
“老徐,你不是去了太行山根据地吗?发展得如何?快跟我说说这个根据地的具体情况!”
此时军长对于太行山根据地充满了好奇。
徐天连忙是把自己在太行山根据地所见所闻说了一遍:“太行山根据地虽然在山区,但是发展得是相当不错!”
“首先,整个根据地的范围虽然大,但是各项政策都是落实十分到位,比如土地改革政策!”
“据我所知,整个根据地范围内都落实了土地改革,地主的田地都被没收分给了老百姓!”
“只要是到根据地落户安家的,都是可以得到一份田地!”
军长点了点头。
政策能够落实到位。
这就是相当不简单了。
毕竟土地改革是触犯了许多乡绅地主的利益,能够顺利推行的话必然是有着铁血手段才行。
顿了顿后,徐天继续说道:“为了带动根据地的发展,独立团的战士们是和老百姓一起开荒种地,传授许多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让根据地的粮食产量是提升了不少。”
“此外还解放了生产力,让更多的妇女加入到劳动中,喊出了一句‘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的口号,效果十分不错。”
军长连连点头道:“这些都是我军的政策,但是能够落实得很好,那么整个根据地相当的热闹和繁华了!”
“对对对!”徐天连连点头道:“整个太行山根据地确实是十分的热闹繁华......特别是像平顺县、根据地的核心区辛庄村等等,都是十分热闹!”
“可以说,我刚刚抵达根据地的时候,真的难以想象在这军阀混战的乱世中,还有如此一个安逸祥和的根据地!”
“这真的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说着,徐天是一脸向往。
确实。
整个太行山根据地的发展都是欣欣向荣,最重要的是安定祥和,让老百姓十分有安全感。
闻言,军长对于这个太行山根据地都是十分的向往。
徐天继续说道:“据我的了解,太行山根据地是在1935年年底才建立起来的,发展也不到两年的时间。”
“但是两年的时间不仅仅落实了土地改革政策,而且还引进了许多轻工业工厂,让老百姓可以有一份工作,这更加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在这乱世中能够活着就是十分奢侈了,更别说能够活好!”
太行山根据地是发展相当不错的!
各项政策都是落实得十分成功。
随后,徐天把自己在太行山根据地所了解到的政策、情况以及许多信息都是告知了军长。
闻言,军长也是连连称叹,道:“真的没想到太行山根据地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发展到了如此规模,实在是不简单!”
“各项政策都是十分贴近百姓和群众,这肯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徐天点头:“是的......整个根据地的百姓对于独立团和整个根据地都是十分的拥护,可谓是十分的民心!”
“所以根据地的老百姓都是十分愿意交赋税和公粮!”
军长连忙是问道:“太行山根据地的赋税和公粮政策是怎么样的?”
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提供就业岗位以及其他各项政策都是利于百姓群众,相当于给百姓送钱。
但是赋税公粮是让百姓出钱,所以根据地能不能运行下去,那就是要看这些老百姓愿不愿意交公粮赋税了。
送钱容易。
掏钱就不容易了。
徐天:“根据我的了解,太行山根据地赋税公粮原则是合理负担!”
“也就是说独立团根据老百姓的收入具体情况来设置商业税、农业税等等......收入高点田地多点就交多点,反之就交少点!”
“因为赋税公粮政策十分合理,所以老百姓是十分乐意交公粮和赋税,并且还有不少的百姓愿意多交点公粮和赋税呢!”
“整个太行山根据地是搞得有声有色!”
“这确实是一个好政策!”军长连连点头,沉默了片刻后,忽然是想到了什么事情,抬头望向了徐天,道:“等等……老徐, 你说这个根据地是独立团打造起来的?”
徐天点了点头:“是的......我还想问问你,我军部队编制有没有独立团这样的番号?”
“我之前去了一趟会宁,跟首长他们确认了,会宁的我军主力部队是没有独立团这个番号!”
“在陕北的我军部队有独立团这个番号部队吗?”
如果独立团是我军的番号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太行山根据地是在我军我党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
如果这不是我军的番号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这独立团是野生的红军部队。
现在抗战在即,当然要团结一切力量来对抗小鬼子。
独立团就是一支不可忽略的部队。
因此徐天要确定这个重要的信息……
---
再次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小礼物打赏和催更,特别感谢【贾子龙】的大神认证,这是我收到最大的礼物,感恩。
还差最后50个小礼物加更一章,点一下免费的催更吧,感谢。
第83章 军长震惊:从哪冒出来的独立团?富得流油!
独立团?
军长仔细的想了想我军的编制和建制情况,微微的摇了摇头道:“我印象中和我了解得到的情况,我军并没有独立团这样番号的部队!”
“独立团应该不是我们建制中的部队!”
“不会吧?”徐天脸色惊诧的望向了军长,道:“这独立团真的不是我们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