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第139节

工人也都是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

一个个高射炮的零部件通过机器、车床等等进行挤压建模成形。

副总看着如此繁忙的一幕,不由是开口道:“真的没想到你们独立团的兵工厂设备机器如此的先进啊!”

叶婉秋也是不又开口道:“这生产条件设备是相当先进啊......我是大开眼界了!”

作为记者,叶晚秋是看过了不少的兵工厂和一些工厂设备。

从第二分厂的机器设备情况来看,规模真的是不小......而且还十分先进。

赵刚解释道:“这些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大部分都是爱国商人捐赠的......一个个机器最终组建成了现在的规模!”

副总点了点头:“抗日就是要万众一心啊!”

在高射炮的生产车间视察了一番后,副总等人又来到了12.7mm高射机枪的生产车间。

整个车间也是各类机器轰鸣,工人在紧张地忙碌着。

赵刚介绍道:“副总, 这是我们的12.7mm高射机枪的生产车间,相对于高射炮的产量,高射机枪的产量稍微更高一点!”

“到时候你们带一些高射机枪回去,做好总部的防空力量!”

副总满脸笑容:“好啊......我们就是缺乏防空武器!”

众人在车间转悠视察了一下,了解了一下高射机枪的生产制造过程等等。

可以说,仅仅是参观这两个车间,就让副总和叶晚秋等人震惊不已了......这太强了,刷新了八路军兵工厂都是破旧不堪落后的刻板印象了!

因为现在太行山兵工厂的两个车间所展现出来的规模、状态、机器设备等等都是很强很先进的。

参观完了这两个车间后,副总便开口问道:“赵刚,苏华呢?他在哪里做研究?带我去看看......”

第202章 震惊的副总:一门炮堪比一个炮兵营?大反攻?

苏华现在就在第二分厂研制着107火箭炮弹。

副总也是想看看苏华的情况。

“副总, 我带你去吧!”赵刚说着带着副总来到了第二分厂后面的研究所!

这个军工研究所是苏华组建的。

虽然说苏华是穿越者,掌握了许多先进武器装备的技术和制造,但是不能把所有武器装备的研制都靠苏华……毕竟苏华还是一个团长, 主要还是要负责军务。

所以按照苏华的想法,打算日后时机和条件成熟了,那么就可以画一些图纸,然后将这些图纸交给军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究,将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制造出来。

如此一来,苏华就省事不少了。

当然。

因为目前军工研究所刚刚组建,同时擅长军工研究的技术人员还比较少,所以107火箭破的研制还是得靠苏华自己。

在赵刚的带领下,众人走进了军工研究所。

此时军工研究所的一个车间内,苏华和一些技术人员商量着把107火箭炮的炮弹制造出来。

现在苏华已经是完成了火箭推进剂配方的研制了,接下来就是制造炮弹了。

在这个车间的旁边放着一门刚刚研制出来107火箭炮。

“老苏,副总来了!”看到苏华在忙活,赵刚上前打招呼:“副总想来看看你!”

苏华看到了迎面走来的副总,微笑道:“副总,你来啦?”

“战地医院慰问视察完了吗?这么快就来兵工厂了?”

副总望着正在忙活的苏华,开口问道:“苏华,我们没打扰你吧?”

“如果打扰到你的话……我们现在就走!”

“没事……”苏华摆了摆手道:“现在炮弹已经研制出来了,就等着生产制造了!”

最快速度加班加点地制造的话,明天就可以把107火箭炮弹制造出来,用于试验。

如果实验没有问题的话,那么107火箭炮以及相关的炮弹都可以立即进行量产投产,大大提升独立团的炮火打击能力,缓解一下火力不足恐惧症。

副总点了点头,眼神之中满是期待的说道:“那我还有机会看到你们最新研制的新型火炮的试射?”

“当然可以!”苏华算了算日子,道:“最快的话后天就可以进行试射了!”

“呐……副总,就是这门火炮了!”

说着,苏华指了指旁边摆放着的107火箭炮。

此时,赵刚、副总和叶婉秋等人的目光是落在旁边的107火箭炮上了。

赵刚也是第一次看到107火箭炮。

107火箭炮由发射管、瞄准装置、轮式底盘等部分构成。

12根发射管呈两排并列布置,管身笔直修长,整齐排列,彰显出一种规整之美。

瞄准装置安装在发射架上方,设计精巧,便于炮手精准瞄准目标。

这一门107火箭炮采用的是轮式底盘,四个大尺寸车轮结实耐用,机动性大大提升了不少。

其外观没有过多繁杂装饰,但是这就是107火箭炮……一款为实战而生的火箭炮,简朴但是威力巨大!

副总围绕着107火箭炮走了两圈,最后目光落在了12根发射管上,好奇的问道:“苏华,你别告诉我这是12根发射管,一次性可以发射12发炮弹?”

“没错!”苏华笑了笑道:“副总,你别看这一门火炮十分的简单朴实无华,但是确实威力十分巨大的一门火炮!”

“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并没有太多复杂的瞄准和调平系统,因此操作十分便捷……发射的时候,只要用炮架发射就行了……如果战场环境恶劣没有炮架的话,就是用一把火也能够发射我们的炮弹!”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一门炮顶得上一个炮兵营!”

现在是1938年,事实上这种联轨多发火箭炮早就被毛熊研发了。

早在1933年的时候,毛熊开始研制了第一门现代火箭炮BM-13型火箭炮。

但是因为世界第一款火箭炮,因此研制时间比较长,直到1939年才装备给毛熊军队,并且1941年才服役……这一款 BM-13型火箭炮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也被德军士兵称之为“鬼炮”。

现在是1938年,苏华捣鼓出了107火箭炮的话,那么将会是最快服役的火箭炮了。

因此目前副总、 赵刚、叶婉秋等等众人也都不知道107火箭炮的威力。

或者说不知道这种多连杆多发火箭炮的威力。

一门炮可顶一个炮兵营?

这让副总等人是十分震惊惊讶。

副总望着眼前的107火箭炮,颇为惊叹的开口道:“真的没想到这朴实无华的火炮还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啊!”

“这更加让我期待这款火炮试射或者是实战的场面啊!”

赵刚也是开口道:“老苏,如果这款火炮的威力真的如此巨大的话,那么我们独立团的炮火打击覆盖能力将会大大提升啊!”

“要是在根据地保卫战的时候,我们有这么一款武器的话,也就不至于打得这么艰难了!”

苏华也是十分无奈地说道:“之前我们兵工厂的条件不成熟,即便是想要研制生产这些武器,那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现在条件成熟了,我是第一时间来加快这门火炮的研制!”

“等我们这一款火炮研制成功,那么就是吹响我们反攻号角的时候……”

屈居太行山根据地并不是苏华的目标。

苏华要解放光复更多敌占区。

副总目光落在苏华的身上,眼神之中满是欣赏的说道:“好……苏华,我们总部全力支持你!”

“如果接下来要反攻的话,我们肯定会全力支持你的!”

苏华:“多谢副总!”

如果真的要反攻的话,独立团肯定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多部队的配合协同作战。

就像这一次太行山根据地保卫战一样!

副总:“对了,苏华,明天有空吗?明天集合全团,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

更正一下,我前文好像把叶婉秋写成叶晚秋了,笔误……一个字一个字码字的,各位见谅。

另外各位在看在读的衣食父母,能不能顺手点个催更啊?

最近的催更惨不忍睹啊,不然我都不求了……如果你们愿意浪费几秒钟在我的身上,也可以给我投个免费的用爱发电……数据太惨了。

跪求200个免费小礼物和1500个催更,感恩支持。

第203章 抗日第一大兵工厂!总部嘉奖!

副总这一次前来太行山根据地可不是慰问前线那么简单,还有嘉奖重创日伪军的独立团。

这一次独立团全歼了两万多的日伪军,自然是要好好的嘉奖一番。

苏华微微一愣,点了点头:“今天应该可以把炮弹研制成功,明天就是生产炮弹......应该没什么事!”

副总:“好,那明天集合全团以及民兵部队,我要见一见这些浴血奋战的功臣!”

苏华:“好!”

随后,副总、叶婉秋又在军工研究所待了一会,这才和赵刚等人离开。

这一次副总只是大概的看了看107火箭炮,算是初步了解了一下107火箭炮,但是对于整个火箭炮的威力还是一无所知。

等到他们亲眼目睹了107火箭炮的试射后,或许就知道什么叫火力覆盖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刚带着副总、叶婉秋等人是前往了太行山兵工厂总厂进行了视察。

因为副总听赵刚说这一次看到的只是第二分厂,还有总厂,规模更加庞大,这让副总自然是十分感兴趣,连忙是去看了看第一分厂的情况。

太行山兵工厂总厂,成立的时间最久,目前可以生产制造无烟火药、覆铜钢子弹、77式半自动步枪、36式迫击炮、36式掷弹筒等等武器,同时还有其他的一些零部件。

因为太行山兵工厂总厂成立时间比较久,规模自然是十分庞大。

在参观太行山兵工厂总厂的时候,副总算是见识到了太行山兵工厂的规模......真的是太庞大了。

无论是规模、人员、生产条件设备等等,太行山兵工厂都比八路军总部的黄崖洞兵工厂好太多了。

可以说,这真的是让副总和叶婉秋等人是大开眼界。

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参观,众人终于是把太行山兵工厂总厂参观完了。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嗡嗡嗡......

呼呼呼......

望着轰鸣的机器声和忙碌的工人,副总颇有感慨地说道:“赵刚啊,真的没想到你们独立团的兵工厂生产能力如此强悍,真的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

“如此的武器装备生产能力,怪不得你们独立团的能力如此强悍了!”

赵刚倒也是十分谦逊道:“副总过奖了......我们兵工厂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比如设备还是太少了,产量有些低!”

首节上一节139/22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