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第172节

黄维勉强能调动的,也就只有一个暂编15军,但是他上任之后打击贪腐,几乎被大部分军官痛恨,等同于是个光杆司令。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部队其中一支陷入困境,其他几支未必会全力驰援。

现在29军驻扎在兰考,真出事,他们未必来得及救援。”

师长闻言思索了一番,随后笑道:“那么你的意见呢?”

战神参谋长拿起指挥杆,点到曹县东南面的一个镇子:“打这儿,青集,这里是曹县第13军和单县92军的结合部,且只有13军第89师驻防。

我成武县所部7纵,距离这里不到30公里,让他们留一部驻守防线,主力快速行军,包围敌第89师。

同时9纵所部南压,配合7纵主力包围第13、第85军。

砀山方向的第11纵队,以一部快速抢占黄岗镇,截断第92军的增援路线,余部快速西进,包围暂编第15军。

之后,各部迅速分兵抢占交通要道,阻敌增援,先吃掉第13、第85、暂编第15军,进而攻打商丘,吸引周口方向罗卓英军团的注意力!

剩余南线8纵、10纵、12纵,全线出击,牵制其南路李仙洲军团的同时,以永城方向第8纵队,向亳州进攻,切断敌南、北两大军团的联系,并进一步逼迫罗卓英往北面增援。”

师长闻言皱眉沉思,随即点了点头:“我也认为,先对付黄维兵团比较合适!”

战神参谋长又笑道:“我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团结!

且有远超敌人的通讯能力,对讲机部署到班组,经过这半年的磨合,相互间的配合可以说天衣无缝。

而敌军,我估计黄维就是喊破了喉咙,也没几个人会理他,且他们的通讯依旧依赖电台,甚至是人力。

一旦打起来,他们必然陷入指挥混乱的局面,而他们越乱,对我们就越有利!”

第225章 接连的晴天霹雳

讲真,原先双方对峙,国军在淮河以北的豫中防线部署了120万人,那拥得连只苍蝇都飞不过去,还真就无法让战神参谋长发挥他那战术鬼才的属性。

本来八路军高层换位思考下,觉得国军就算要进攻,也会从亳州方向开始,攻打8纵占据的永城。

因为永城的位置相对突出,且就算国军进攻失利,后面周口一带还有一个军团兜底,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可没想到,国军那边非得抖机灵,也不知道是不是土木哥出的主意,让黄维兵团从菏泽方向进攻,威胁徐州方面八路军的侧后。

想法是好的,但战神是什么人?

最擅长的就是从各种细节中发现敌人的致命弱点,一击必杀!

现在黄维兵团一动,就到了他发挥的时候。

中午11点,我7纵部队所属主力第14师,仅用一个小时便抵达青集,将89师围住。

同时,在砀山县北侧的11纵109师,绕开92军南面的防线,直插黄岗镇,又以103师驻防砀山,防止92军南下,再以22师、106师西进,包围暂编第15军,并阻击南面的52军北上。

因为11纵21师在蚌埠,所以他这边是主力22师加3个轻装山地师。

光这一下子,国军第92军就已经被包围了,四面八方全是八路。

但是对于他们,战神只是让他们别多事,主要目标还是攻打菏泽的第13军和第85军。

随后,7纵以104师留守成武县,主力13师抵达青集后又火速向西横插,截断13军和85军退往商丘的道路,同时北面菏泽的9纵往南一压。

至中午12点,国军那边还没搞清楚什么状况呢,第13、85、92、以及暂编第15军就全被包围了。

部队有车轱辘代步,战神的实力当真是进一步提升!

也就在国军被这一拳打得头皮发麻的时候,第13军110师廖副师长突然发难,带人绑了该师师长,率部起义。

他本来就是党员,黄埔5期,27年入党,后来一直潜伏着的!

本来就指挥混乱,司令叫不动军长,各军长又相互不服的黄维兵团,光是用电台吵架就吵了一个小时,挨了这一记闷棍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然后13军向西突围,打算去和兰考的29军汇合,85军则是向南,想回商丘,92军也想向南去和暂编15军抱团取暖。

但暂编15军表示你是何系的,我不跟你玩,我要向西回商丘。

他们几个军,两两配合前后夹击八路军的包围阻击部队,那还有点突围的可能,但是这力量分散的四处出击,真就呵呵。

说起来,北面的来不及反应,跟淮河南面战线的变故也有关系。

上午11点,27师在半道上击溃70军,并于中午12年攻入寿县。

同时左路第74军,也被装甲第一旅凿穿,23师快速跟进,将其分割包围,随即57师余将军率部投降,只剩74军王军长还在那里死撑。

随后26师快速行进,也在12点时分,攻占定远,并向合肥行军。

当时洛阳行营的人都被惊得呆住了,说怎么装备提升那么多,面对八路军,怎么还跟几年前面对鬼子一样,没有还手之力呢?

也正因为70军和74军的迅速溃败,使得他们没能及时处理黄维兵团下面各军出现的状况。

随后,常叔叔急忙下令驻守合肥外围的第12军、第86军死守,一定要守住合肥。

至下午1点,又是一个晴天霹雳,合肥第32军反水,缴了城内寸头上将所属警卫团的械,将寸头上将以及一众高级军官给绑了,还毙了两个负隅顽抗的。

32军军长原本计划是下午3点开会,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常叔叔的操作,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理由,让下面各师的死忠分子赶紧来军部商量合肥城的布防方案。

这一手自然是让洛阳方面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地让12军和86军转头攻打合肥。

然后12军又哗变了,虎狐哥也被抓。

12军81师的展书堂,那是孙桐萱的好基友,在蓝星的这一时期,他因为率部到处参战打鬼子,大大小小跟鬼子打了数十仗,把81师都快打没了。

老军阀嘛,保存实力是第一要务,展师长这么祸祸他的兵力,当然不行,于是展遭到孙的排挤,孙给眼镜哥塞钱,将他明升暗降,升了个候补军长。

就是那个军有军长空缺了,他再补上的意思。

最后他与孙决裂,辞官回到老家,在41元月因为抑郁过度,吐血而亡。

但是在这里,因为八路军的强势崛起,81师一直守在豫北防止八路军南下,后来又调到了皖中,所以这位南征北战一心抗日的优秀将领还活得好好的,也没和孙桐萱决裂。

同时因为去年的中条山集体“叛变”事件,老孙也被撸了,作为他好基友的展师长,当然不爽。

得知合肥的32军起义后,他当即率部包围了12军军部,虎狐哥还没来得及收到那句“狡如狐、猛如虎”的夸赞,稀里糊涂就当了俘虏。

然后展师长又马上联系合肥城内的周军长,并对肥东的86军喊话,说要么打,要么降。

86军军长老俞,虽然是嫡系,但是这个军的底子是湘军的,淞沪会战时期,常叔叔拿湘军去填鬼子舰炮的事情,他们还记忆犹新呢。

面对两个军的威胁,且没有后勤补给,再加上一众中基层军官那凌然的眼神,没办法,86军军长也只能选择投降。

至此,淮河南面,就剩下疯将军的第5军,以及霍将军的54军,还有被围的74军51师,以及被击溃打散的70军残部。

原本30万大军的一个兵团,顷刻间只剩下10来万,还没有后续补给。

当时就气得还在负隅顽抗的王耀武破口大骂,说:20万人,才一天不到的工夫,就是20万头猪,八路抓一天也抓不完。

坏消息当然不止,下午2点,15纵25师攻占嘉山,54军连家都回不去了。

(抱一丝了义父们,今天睡过头了,晚上再两更,稍等!)

第226章 血,不能流在自家地里

下午4点,凤阳南面,韭山。

视线顺着山间小道一路走,期间还能看到许多埋伏在灌木丛里的国军士兵。

终于,来到半山腰靠后的一处隐蔽的溶洞内,只见一位中将在向通讯兵口述电文。

“战局已无可挽回,本以为援军旦夕可至,故命士卒丢弃辎重,率军轻装撤至韭山。

欲固守待援,怎奈所谓友军,多是一帮朝秦暮楚,贪生怕死之辈!

如今,职部给养断绝,退路断绝,职决率部与阵地共存亡,以报党国!

惟痛心我军政令不明,军令不行,指挥混乱,派系倾轧,致使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望钧座以我军团为鉴,整肃军纪,清除内患,则党国或可再起...”

说到这里,中将突然顿住,闭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对着电报员说道:“最后两句,划了,显得矫情。”

“是!”

中将长出一口气,转过身,看向身后站着的少将。

见少将面露悲戚,中将冷哼了一声:“别给我摆这副表情,你李天霞手上沾了多少匪军的血,没点儿数吗?

你要想投降尽管下山,看八路会不会把你打成筛子。”

少将顿时神色一凛,咬了咬后槽牙,努力让自己不怕死。

要说这位王军长,要说领兵打仗,也确实是个好手,在58师出现混乱的时候,他就果断带着51师向西面韭山这边转移,同时让后面的57师也随之跟进。

因为韭山这边算是方圆百里最为险要的地段了,周边都是大平原,只有这里的海拔在300-400米之间,同时起伏很大,山头林立。

尤其是狼巷迷谷一带,地形还算复杂,想要和八路的机械化部队对抗,也唯有这里。

最重要是,这边山上有好多溪流,不愁没水喝。

但奈何装甲第一旅太快了,击溃58师之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撵上了他们,51师只能丢弃辎重,这才在被咬住前撤进了韭山一带。

至于57师,当时不是要撤退么,电台都关机收起来了,就没收到军部的消息,51师都是张姓俊后生派骑兵通讯员过去通知,他们才知道八路军的坦克打过来了。

然后57师就一脸懵逼的在官道上被坦克装甲车追上包围。

现在51师也就人过来了,给养是一点儿没有,因为早上往这边撤的时候,谁也想不到下午会有那么一连串的变故,所以优先携带的是弹药。

中午的时候,王军长已经把军部带过来的罐头全都发了下去,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到这会儿,连他也在挨饿。

“咕噜噜...”

一说挨饿,王军长的肚子就不争气地响了一声。

也就在这时,山洞外传来脚步声。

转头看去,却是几名自家士兵,用枪指着一个穿得花花绿绿,带着头盔的八路军战士走到了门口。

随即,一名少校走了进来,对王军长说道:“军座,这位八路军士兵,说是来传话的,给您带了他们兵团司令员的亲笔书信。”

“兵团司令员?”王军长眉头一皱,“那个李云龙?”

“是!”

“来劝降的吧?”王军长冷哼一声,“带进来,我倒要看看那个泥腿子能写出什么东西!”

不多时,那名八路军战士便被带了进来。

左右看看,看到王军长的中将衔后,很有礼貌地敬了个礼。

这倒是让王军长有些出乎意料,本来他还想借故嘲讽八路的兵没素质呢。

对此,他也只好撇着嘴,回了个军礼。

“你好,王军长!”

打了声招呼后,战士伸手掏胸口兜,掏出一个折叠的信封,双手递到中将面前。

王军长没有接,而是打量着眼前站得笔直的战士,心说八路军这兵是练得真不错。

“我就不看了,免得你们上面有什么离间的奸计,到时候我的部下还打我黑枪,有劳你给我念念?”

“这...”战士迟疑了一下,却也只好将信拆开。

然后只看第一眼,他就眼睛一突,偷瞄了一眼王军长。

随后,他清了清嗓子,念道:“老王啊...”

首节上一节172/17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