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又听王嘉恩唏嘘道:“我那儿火炮库存就这么点儿了,后续同口径的你们试着造吧,技术资料我也都带过来了。
比起毛熊,这点儿炮确实寒酸了一点,不过打打鬼子绝对够了。
还有就是工业设备这一次带得不多,只能让咱们压过鬼子的工业总量。
要跟鹰酱比,还是差一些,他们这一年的钢铁产量6000万吨呢。
啧,我还是得多辛苦几趟,这点儿工业产能,看着多,放到整个国家,水花都溅不起来。”
老李终于回了神,不过表情有些木讷:“这...这在你眼里,还很少?”
“太少了!”王嘉恩抿着嘴摇了摇头,“也就现在鹰酱的零头,怎么也得比其他国家全部加起来还多才行。”
忽然又想起什么:“哎对了,赶紧搬东西,先搬弹药和油料,以这次我带过来的数量,要是炸了,那方圆十几里都得夷平。
还有资料,那造船的图纸,推起来一座房子那么大呢!
正好是在铁路沿线,你们把火车开过去,到了就能装上车拉走。”
。。。
回到指挥部后,老李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总部。
绵延25公里的物资,他手里的一个防空旅根本罩不住。
而副指得知消息后,当即命令南边的另一位旅长,向聊城方向的鬼子第52师团发起进攻,把鬼子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让济南、保定的鬼子轰炸机都往那儿飞。
同时让李云龙出兵牵制住保定至衡水一线的鬼子,让他们不敢乱动,就是做出一副从鲁中方向打过去,切断在华日军南北联系的表象。
凌晨5点30分,第四兵团所属重炮第4旅抵达,对着鬼子阵地就是一顿狂轰滥炸。
紧接着,位于馆陶的11纵22师越过漳河,两个小时就打穿了52师团的防线,直接打到了冠县城下。
第52师团的鬼子都懵了,这都对峙小半年了,大家相安无事的,怎么突然就大半夜搞突然袭击?
他们最近是连分兵扫荡鲁西地区的土八路都不敢了,就怕对面突然下狠手,结果还是挨了当头一棒。
等消息传到新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那里,他刚想调集兵力增援聊城,又得知定州方向也交上了火,只不过定州方向八路军并没有调动重炮。
他当时就感觉头大,因为现在他手里能调动的,只有一个目前驻扎在北平的第17师团。
要是17师团敢动,那定州这边八路军也绝对会往死里打,进而一举攻占保定。
其实冈村宁次一上任就知道,如果八路军发动攻击,他这边的8个师团外加5个独立混成旅团根本不可能挡住。
因为对面在这一线部署了7个师,外加2个重炮旅,还有1个战车旅。
重炮旅团倒是调来了一个,但是那些大家伙,离开铁路就根本走不动。
对此冈村宁次也表示见了鬼,不明白为什么自家的重炮一个比一个重,而八路军的同口径重炮却可以在公路上跑。
综合考量后,岗村宁次只好让52师团撤退到马颊河以东,同时以明码给八路军发电报,表示大家有话坐下来慢慢说,何必动刀动枪呢?
本来他就不想打的,就等着国内那边准备好了,开启南进计划后就带兵撤到东北。
保定、济南两个机场的飞机,也都秘密调到了羊城,只留下了一些侦察机,防止被八路军再偷袭炸个精光。
唯一的空中优势都没了,还打个屁?
然而副指根本不理会他的电报,让另一位旅长接着打。
打到第二天中午11点,22师追着52师团打过了马颊河,副指也发现了不对劲。
因为他防备的鬼子轰炸机还没出现。
只好让四兵团接着打,打到济南,切断津浦路,看看到底怎么个事儿。
同时也让四兵团注意防空,高炮部队随时跟进。
。。。
中午,五兵团指挥部,王嘉恩那屋。
王嘉恩捧着饭碗,看着坐在对面的威廉。
刚要吃午饭,这胖子就来了,正好坐下一起吃。
桌子旁边还坐着一个魏和尚,一个杨大力,他俩临时被老李叫来给老王当警卫员,都是身材高大魁梧,可以给老王挡枪子儿。
四个人5菜1汤,很丰盛。
再看威廉,这胖子现在筷子已经用得很娴熟了,豆腐都夹得起来。
就听他一边咬馒头,一边用英语说道:“事情就是这样,北海的油田,我们无力保护,所以还请王先生,将上次说的备用方案给我们。”
王嘉恩点了点头,同样用英语问道:“现在北非那边什么情况?”
威廉露出一丝骄傲:“我们的隆美尔将军,一周前成功拿下了苏伊士运河!”
王嘉恩顿时放下筷子,给竖了个大拇指。
随即站起身走向里屋,打开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了一个信封。
这个就是备用方案,早就准备好了的。
他也知道以汉斯喵目前的海军实力,就算发现了北海油田也护不住,给北海油田的坐标,就是让汉斯喵相信他的话。
40年时期,是汉斯喵插手北非的关键节点,尤其是马耳他岛和苏伊士运河。
一开始这个岛还不太起眼,等意呆利入侵北非,这个位置就很重要了。
它直接卡住了北非意军的海上后勤补给线,同时还是约翰牛联系埃及,以及过苏伊士运河联系印度的关键位置!
就是因为马耳他岛和苏伊士的存在,大胖子才能喊出那句经典名言:在打光最后一个印度人之前,英国绝不投降!
有了马耳他岛,他们能从埃及获得源源不断的石油,从印度获得源源不断的炮灰。
平行世界的这个时候,意呆利在马耳他岛一直打打打,结果岛上的英军越打越勇,越打越多。
等汉斯喵过去支援的时候,都41年1月了,当时他们的空军经历不列颠打空战,损失惨重了已经。
就没想到,希哥这时候下场果然给力,将马耳他岛和苏伊士全都给拿下了。
而这个所谓的备用方案,就是准备在希哥不听劝,看不上北非的时候,给他的一针兴奋剂。
那里是撒哈拉沙漠,不开天眼的情况下,人家看不上很正常。
走出里屋,王嘉恩直接将信封递给了威廉。
再次坐下后,他一边捧起饭碗,一边说道:“备用方案,就在意属北非利比亚地区。
既然你们已经打下了马耳他岛和苏伊士运河,也向北非投送了兵力,那开发油田就没什么压力了。
那里的石油储量,是埃及的15倍!”
威廉刚收起信封,一听“15倍”,直接呆愣在那里。
却又听王嘉恩说道:“同时我还有一个忠告,意大利的海军很优秀,但是他们的陆军,我不敢恭维,你们最好别太信任他们。”
(感谢慕容洛川大佬的打赏,感谢大家的小礼物,三更奉上,叩谢!)
第155章 未来铁路网的构想
下午2点,石门城南的铁路线上,一辆从正定车站开出来的火车慢悠悠地向南开。
对比后世飙车的高铁,这个真的太慢了,时速才40公里。
忽听车头后面的第四节客运车厢内,传出王嘉恩的声音。
“这火车啊,就得用宽轨!”
车厢中,赵刚坐在王嘉恩对面,笑吟吟地听着老王的讲述。
又听王嘉恩吐槽道:“约翰牛用两个马屁股就制定了标准,简直就是搞笑。
对,以当下火车的货运量,以约翰牛那丁点儿大的本土面积来说,1435毫米的轨距够用了。
但是,时代会发展,人口会增长,对于铁路运力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随着经济发展,以后对于铁路的运力依赖绝对是直线上升!
要我的意思,以后咱们国内,就用2250毫米的宽轨,这个好处很多,首先是...”
“你等等!”
老赵突然抬手打断,然后从胸口兜里掏出了小本本和笔。
王嘉恩也正好拿起杯子喝了一口。
等老赵准备好了,他继续说道:“首先第一点,运力会有加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2250的宽轨,对比1435标准轨,单节车厢载重能力提升不是很大,只有30%左右。
但是得考虑车厢空间,货运火车它不光是拉矿、拉煤。
如果是拉棉花之类相对比较轻的东西呢,1435的轨距,还远远没到承重极限,它就装不下了。
而2250的轨距,它的车厢限宽能做到5米以上,要是运轻的东西,能比1435轨距的轨距多出两倍以上!
再就是客运列车,1435轨距的车厢截面是3X3,内部空间宽度2.7米左右,还得留出中间过道的空间,一排撑死了3+2的座椅布局。
而2250毫米规矩的车厢,能做到5X5,中间可以放两条过道增加舒适性,可以排成3+2+3的座椅布局。
最重要的,是能设计上下两层结构,每节车厢比1435轨矩的载客能力高出3倍,坐着还更舒服!
我跟你说你是没见过过年的时候那场面,那火车站密密麻麻的人头啊,买不着票只能睡火车站,看着都替那些打工人辛酸...”
说着说着就反应了过来,连忙打住。
这年头可没春运一说。
至于这2250的超宽轨,也同样早有人提出过,但是和黄河改道项目一样,好想法,但没有实行的可能性。
因为后世那个阶段,已经全面普及了1435毫米轨距,改造现有铁路网路,成本巨高。
再就是当时国际上采用的1435毫米标准轨也是积重难返,我们要是换了,那通过铁路出口的货物到边境就得重新转运换轨,反而大大降低了效率。
当然也不是越宽越好,2250是一个刚刚好的宽度,太宽的话也会有很多问题,就比建设成本会超出很多,同时火车的曲线通过率会急剧下降。
老赵奋笔急书,写完后抬起头:“还有其他优点呢?”
“第二个优点,就是动力!”王嘉恩竖起两根手指,“传统蒸汽机车,注定被淘汰,未来是内燃机和电机的天下!
而轨距增大,车头当然也能更大,里面可以多放几台柴油机,采用多机重联技术。
这个好啊,既能多机联动增加牵引能力,也能单台使用节约成本,万一哪台发动机坏了,其他的也能接着使用。
尤其是在高原地带,那里缺氧啊,单台发动机功率会大幅度衰减!
最重要的是,车头大了,以后能装小型核反应堆啊,毛熊就试过核电机车...呃,这个就别记了,我也就是口嗨一下,那东西风险太高,也太贵了。”
老赵抬起头眨了眨眼,他刚才还想问什么是“核反应堆”呢。
又见老王比了OK,继续说道:“第三个优点,就是稳,2250轨距,对比1435轨距的铁路,保底能将速度提升2倍以上!
就是宽轨需要扩大转弯半径,在路线规划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到时候我再给你们弄几台盾构机。”
“盾构机?”老赵有些懵。
“就是挖隧道用的机器,1825年,约翰牛就发明了第一台盾构机,当时用来挖泰晤士河隧道了,很好用!”
老赵恍然,提笔几下后,再次抬头看着老王:“还有没有别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