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要看看,他们这些顽固分子的头,到底有没有硬到能扛住炮弹!”
副指乐了,指着师长笑道:“就这么决定,再给他们回电,就四个字,动个试试!”
第144章 “新兵”集训
“冯连长加油!”
“加油!”
“大土豆,干翻他,晚上我给你烤土豆,管够!”
获鹿县新兵训练营。
这个营地原先是鬼子110师团的前进基地,场地足够大,原先留下的营房、库房什么的,还能改成临时大宿舍,作为新兵集训营地正好。
在正定、栾城,还有两个集训营地,就是那两个小点,原先只是联队级的营地,现在被用于训练新招募的战士。
再看营地内的大操场上,一大群穿着迷彩军装的士兵围成一圈,大声呐喊着。
穿过人群,只见里面两个光着膀子的壮汉正在角力,似乎是在比摔跤。
一个是原国军80团1连连长,冯二奎。
另一个,看着这张脸,倒是让人联想到了乔峰、徐骁、忽必烈...
还有人群中,一个寸头黑汉子喊得格外起劲,这个不用猜了,肯定是谷子地。
那么人群中跟冯二奎角力的“胡军”,应该也是平西分区教导队的刘泽水。
“喔!!!”
谷子地突然兴奋地大吼。
再看场内,冯二奎已经被刘泽水放倒。
要比刀法,那肯定冯二奎更牛,这比摔跤,不是他的强项。
赢得胜利后,刘泽水稍稍得意了一下,随后便弯腰伸手,将冯二奎拉了起来。
冯二奎也不生气,被拉起身后笑着拍了拍刘泽水的手臂,坦然认输。
。。。
操场旁边的了望塔上。
李云龙举着望远镜,边上则站着赵刚。
他们倒是还穿着原来的灰布军装,老李的衣服都褪色了,右手肘关节处还打着补丁。
节约惯了,就算有新衣服,这身旧的也舍不得扔。
最近只要有空,他们就会时常来训练营这边探望,这也是上级嘱咐的。
因为原第27师、第98军、第3军、第15军的3万多老兵,以及平西、冀中等分区兄弟部队4万余人,全都放在了石门训练营。
至于张金山、黄腾云等团、营级的军官,则都去了太原,进抗大进行为期3年的进修。
抗大现在已经不办短期班了,系统化、专业化地为我军培养高级军政干部,张金山他们能进抗大,是好事,以后出来保底是个师长。
领头的军官好办,反而是中基层军官很麻烦,石门的步院校舍还在建设当中,还没开学,那些国军连长、排长,也都在营地里一起集训。
双方之前可是有仇的,因为地方军阀部队,当初就是被常叔叔当作围剿的主力,和红军相互消耗。
37年以后加入八路军的战士可能没什么感想,而走过长征的那些老兵,对这些西北军、滇军可是恨到了骨子里。
尤其是第15军,当初红十军团就是被他们包围,打到只剩800人突围,军团长牺牲,政委被俘后英勇就义。
说起那活下来的800多人,大多是现在苏北根据地的新四军骨干,又跟顽军干了一仗,也下了狠手。
7000打,歼灭,俘虏3800。
且这些走过长征的老兵基本都是干部了,到了敌后一个就能拉起一支县大队,一呼百应的。
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在混合训练的时候闹矛盾,上级便叮嘱各训练营所在的分区领导,时常关注双方老兵的情绪。
这不,王嘉恩带过来的新军装,也全都给这些“新兵”穿,大家穿同样颜色的衣服,增强他们相互间的认同感。
经过20余天的相处,双方之前的怨念已经平息了不少,之前的群殴,也变成了各种友谊赛。
而之所以将这近8万的老兵都放在石门,也是为了将来的第三兵团打基础。
原先六纵的兵员,超过九成都是参军半年不到的新兵,整体结构十分的稚嫩,要不是仗着碾压式装备优势,其战斗力也强不到哪里去说实话。
按照李云龙的构想,未来第三兵团下辖3个纵队,每个纵队又下辖3个步兵师,1个炮兵旅,兵团再直辖至少2个装甲旅、1骑兵旅、1个警卫旅等单位。
即一个兵团总计9师7旅!
再按一个步兵师平均人的配置,大致估算下来,他一个兵团总计得有26万人!
这要是再像以前一样招新兵进行整训,那第三兵团的老兵占比率将连1%都不到。
有了这8万多老兵加入,一下子就显得饱满了起来。
“这也没啥看头啊,真不如以前的群架过瘾。”
老李笑呵呵地放下了望远镜。
老赵闻言脸黑,没好气道:“就非得闹出几个死伤,好让上级扒了咱俩的皮?”
“要说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就是一根筋,脑子转不过弯儿来。”老李转过身,一边走下了望塔,一边说道,“那是打群架吗,那是在练徒手格斗!
真到了战场上,什么招式都不好使,讲求的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敌人放倒,打群架还能磨炼他们的配合默契度。
你也别说装备好了,就没有拼刺刀的时候了,子弹总有打完的时候,到时候万一后勤跟不上,难道就放弃阵地后撤?”
老赵张了张嘴,却又感到无法反驳:“那也不能像打群架一样练,都是王八拳,能总结出什么经验?打急眼了一个个的还都往死里招呼。
我觉得啊,得召集咱们队伍里的武术高手,总结出一套最高效的格斗刺杀技巧,再传授给每一位战士。”
“哎?”老李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好啊!”
这时两人刚好走下了望塔的楼梯,老李停下脚步,兴致勃勃:“射击、格斗,还有投弹呢,这也是基本战术技能啊!
咱们新二团有个王根生,是老孔当时从独立团带过来的,这小子牛啊,那手榴弹扔得都他娘赶上迫击炮了!”
老赵无语地斜了一眼:“他再准还能比火箭筒准?”
“呃...”老李咂吧了一下嘴,“说实话准头差不多,就是距离上,确实差远了。
不过投弹也得练,不然你还能人手抱一根火箭筒?”
“也有道理...”
“司令员,政委!”
两人正笑着呢,边上忽然传来喊声。
转头看去,却见欧立新亲自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文件夹。
这小子现在是通讯处长,亲自过来,显然是有要紧事。
老李也想到了这一茬,微微皱眉:“怎么了?”
欧立新打开文件夹,取出一份电文稿:“总部来电,命令我部立即进入战备状态!”
老李眉头一挑,接过电文,老赵也凑了过来。
看完后,老李笑了:“就该这么办,只要他狗娘养的敢动手,那就连带着鬼子一起收拾,免得他们两头夹击我们,那还被动!”
说着看向欧立新:“命令一支队,集结后前出至曲阳一线,二支队跟进,随时支援!
三支队,装甲旅,集结完成后,前出至辛集,随时待命!”
第145章 鹰酱:鬼子不打了?这怎么能允许呢?
随着副指的一声令下,八路军主力7个纵队开始集结。
四纵集结于运城,先头部队开赴风陵渡,五纵集结于垣曲,同样派遣部队至各渡口待命。
东面,则是三纵和七纵压向温县,炮口直指对岸的国军防线。
而在北面,邯郸至鹤壁一线的一纵、二纵、六纵,主力前出,把刺刀顶在了保定、衡水、濮阳一线鬼子鼻尖上。
鬼子的和谈请求已经不是秘密了,而且进展很顺利。
9月中,鬼子在华派遣军板垣徵四郎就发布公告,再一次强调他们入侵我国是为了遏制红色蔓延。
然后又说只要帮国军消灭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他们就会退兵。
国统区的许多民众在那些“公知”的引导下,将矛头指向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甚至于爆发集会要求我党立刻解散这两支队伍。
当然我方喉舌也不会坐以待毙,根据王顺和同志留下的指示,在大同、水泉、太原、长治、朔州、灵丘等煤矿地区,找到了十余个万人坑。
都不用多说了,一整张报纸,只有标题写着: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帮助!
剩下的全都是照片,同时下面附带着地址,让那些不相信的记者能够找得到。
已经不需要用多余文字来描述鬼子的残暴行径,光是照片上那成堆的尸骨就已经足够。
在这一份报纸出来之后,究竟谁对谁错已经很明显了。
不过依然有大儒为鬼子辩经,而且很多在国府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全都瞎了一般,对此避重就轻。
说什么:只要你们解散武装,战争就会停止,既然你们也知道死了那么多人,难道还要死更多人吗?
不是他们没有骨头,当触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的头真的比炮弹都硬。
他们也看得透,八路军,乃至于红色的存在,才是他们最根本的敌人。
他们不会在乎统治者是谁,管他是鬼子还是什么别的蛮夷,只在乎自己是否能够继续留在统治阶层。
真以为他们傻吗?
鬼子屠杀的又不是他们,他们揣着那良心干什么?要真有良心也不会压迫同胞了。
而涉及到他们的身家利益,他们就不得不头铁。
但他们只是少数人,光靠他们当然无法阻挡滚滚车轮,所以他们就要拉上成百上千万的无知民众。
拉上曾被他们奴役,又被他们诓骗的民众,歇斯底里,狺狺狂吠。
哪怕是在平行世界21世纪的蓝星,都有一大把看不透真相而盲从的人,更何况是在这个识字率不足一成的时代。
而且这个识字率还有水分,能写自己的名字,就算认字儿了。
再者,这年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民众知道的,听到的,只是靠着土豪们在那一用一张嘴说。
这个土豪可不是后世网络上的那种土豪,而是占着大量土地的地方豪强,一定程度上拥有生杀大权的。
等黄桥那边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对方还吃了个大败,恼羞成怒之下算是彻底撕破了脸,到了必须做过一场的地步。
山城等地也开始大肆搜捕进步青年,查封那些敢说实话的报社。
因为外部压力基本已经没有了嘛,而八路军又在王顺和同志的帮助下,实力出现了质的飞跃,甚至还在高速上涨。
军队方面,目前已经拥有7个主力纵队,还有6个在整训中,三个月后,就是整整40万装备极其精良,同时战斗意志十分坚韧的部队!
同时还有大量新兵,以及原游击队武装在整训,哪怕是以后装备缴获来的日式装备,也有近50万大军。
工业方面,晋省一地,大量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