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87节

  “痛快啊,痛快,哎,哎,”李大团长吃的十分开心,但是放下碗筷后却又唉声叹气。

  “我说李云龙,”旁边也吃的满头汗的孔捷可不惯着他,直接说道:“你这是叹什么气呢,是肉不香还是饼难吃呐?人家军分区可没亏待你呢!”

  李大团长苦着脸说道:“这军队火锅确实味道好极了,是肉也香,饼也香,加上调料十足,吃的真是痛快啊!”

  说罢,李大团长有些感伤的说道:“就是吃的这么痛快,我才难受啊。咱新一团一向战士们吃什么,咱老李吃什么,如今咱老李吃了这么好吃的东西,感觉对不起战士们哪!”

  “如今战斗频繁,部队持续作战,打一仗战士们就牺牲一些,真希望他们也能尽快吃上一顿这样的美食,免得留下遗憾!”

  说罢,李大团长似乎有些抹泪,然后拿眼睛瞄着邢志国,看的老邢心惊胆战。

  好家伙!

  李大团长还真是把这军分区当娘家了,回趟娘家还要连吃带拿的!

  满足几千人吃一顿的鬼子肉罐头自然不值一提,邢志国自己就能做决定,可军队火锅要做出这个味道,需要的调料可就多了。如今外贸断绝,调料难寻,独立支队战士们平时也很少吃这样的伙食。

  正当邢志国不知道如何接口时,张云直接掀开门帘走了进来,随口说道:“应该的,回去的时候我安排后勤部给你们各团送一份,让战士们好好吃一顿!”

第197章 大旅长的感慨和张云的述职

  张云一向壕气,更别说这三个月386旅各团在冀南平原持续奋战,连续收复“占领”县城和广大区域,为张云缴获加成了大量的武器弹药、粮食布匹、贵金属以及杂七杂八的物资。

  因此,当张云走到门外听到李大团长在里面“卖惨”表演时,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新一团的战士,那也是他张云的兵,系统默认的!

  抗战战场上的战士们浴血奋战,抗击日寇,指不定就牺牲在下一次战斗中,有机会让战士们好好吃一顿,张云当然舍得!

  见到张云进来,李大团长笑开了花,立刻亲切的喊起了“副司令”,然后殷勤的拉开凳子说道:“我就说,军分区就是咱新一团的娘家,那肯定是有好吃的好用的得留一份,不然咱新一团在外边被鬼子欺负了,被外人看扁了,那也是丢咱军分区的脸。”

  张云笑了笑,先是给大旅长敬了礼,然后坐下也吃了起来。

  一路急忙忙赶回,张云也是饿了。

  孔捷在旁边也是殷勤的帮张云收拾,他可是听张云说的是“给各团一份”,这军分区副司令如此豪气,他也得代表独立团好好谢谢人家。

  一阵风卷残云后,大家心满意足的来到了独立支队在小王村的会议室。

  说起来,鬼子战略轰炸了几次,就紧着防空阵地周边的房屋轰炸了,包括小王村在内的几个核心村子影响倒是不大。这个独立支队最先建立的指挥室也一直完好无损的挺在这里,不过目前核心指挥室已经迁移至山体工事内,如今这个曾经的独立支队指挥部已经成为独立支队在小王村的专用会议室。

  大家坐定之后,大旅长才说道:“我来之前,总部专门找我谈了话,对我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安排。”

  “自今年以来,鬼子转向明显,持续开展对我根据地的扫荡工作,冀南,昔榆、山东等地均受到了攻击。不过,在我军军民团结配合下,在迅速壮大的火炮力量支撑下,我们成功的守住了冀南平原地区,让敌人在根据地里站不住脚跟。目前各处鬼子已经基本退出了根据地,放弃了对平原地区根据地的扫荡和围剿。”

  “根据总部的判断,鬼子已经发现在山区大量武器弹药支持下,不可能平稳占据平原地区,后续会将重点攻击方向转回山区,昔(阳)榆(次)、榆(社)武(乡)地区两处均可能是突破点。特别是榆(社)武(乡)地区,那里还有友军部队驻扎,部队关系错综复杂,因此造成防御漏洞颇多。”

  “按照总部的要求,我将带着386旅驻防榆(社)武(乡)地区附近,边休整边发展,配合地方开展防御工作,同时也做好跟晋绥军、中央军的协调工作。”

  “目前386旅补充团已经调离,但是772团归建,又将晋冀豫军区补充大队加强给386旅,目前全旅3团1队共计8600余人。”

  说罢,大旅长看着张云说道:“总部对你这段时间在昔榆军分区的工作十分满意,不仅防御住了鬼子的大规模侵袭,更是为八路军部队缴获和生产了大量物资弹药。”

  “说来惭愧,我作为昔榆军分区的司令,却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我向总部推荐了你亲自担任昔榆军分区司令一职,也希望听听你的想法!”

  大旅长是一个风光霁月的人,不愿意占手下人的功劳和名声。毕竟昔榆军分区在张云带领下蒸蒸日上,已经成为八路军最重要的军分区,也拥有八路军最倚重的兵工厂,大旅长不愿意抢夺张云的功劳。

  张云哪里会同意啊。

  现在的他根本不在乎这个虚名,而是恨不得把前线交战的部队都纳入自己的双重管理,尽快填满系统部队5万人的限额,这样他就可以白白获得大量的缴获加成物资。

  但那是不可能的,不论是YA还是总部都不会同意,这样不符合组织和军队管理制度,但张云也不可能告诉大家系统的存在。

  如果大旅长卸任军分区司令,那他怎么能轻易让386旅各部队纳入双重管理,怎么能尽可能多的获得物资呢!

  不过等大旅长成为太岳军区的司令之后,他倒可以担任起这个军分区司令了。那时候他可以忽悠大旅长将太岳各个主力部队都纳入双重管理,然后张云就可以在主力部队打仗时继续通过缴获加成系统获得海量物资。

  想透了这些,张云连忙表态:“大旅长,我希望您继续留任司令一职。我们昔榆军分区毕竟只是地方军区,哪赶上386旅主力团的名声。您是我们的司令,那老百姓和其他兄弟部队可就高看我们一眼。”

  “况且如今独立支队的干部们大都是386旅出来的,我们大家也都不愿意离开主力部队!

  大旅长和张云又交心了几句,看到张云态度坚决也没再坚持,但内心深处还是很感动的,感慨张云这个小兄弟的念旧和对他的尊重。

  实际上总部早已经想到会是这种情况,让大旅长再问问张云的想法,只是希望大旅长能够安心一些罢了。

  另外,虽然张云无法向外人透露出自己的需求,但是副总参谋长在调研过程中却已经隐约猜到了张云的真实想法,不然他也不会向老总建议将寿阳地区游击队纳入昔榆军分区。

  虽然不懂张云为什么这么在乎“双重管理”,但是仍然默默的配合了张云的演出。

  ……

  一番交心后,张云向大旅长认真述了职,汇报了这几个月军分区的发展。

  相比于去年10月,军分区整体变化不大,不过是把寿阳县游击队、晋察冀补充二团也纳入双重管理,然后分出了一个团级部队(东区支队)。

  不过昔榆军分区兵力增长却十分夸张。目前独立支队自身3个团级支队达到了1.7万人(含最新招募三千人),4个游击队四千余人,补充2团近三千人,民兵三千余人,可调动兵力达到了2.8万人。如果算上原补充团、李云龙新一团、孔捷独立团,那就是近3.5万人了!

  大旅长很是淡然的点头,旁边听了好一会的李大团长和孔大团长则是被彻底的震惊了!

  “我的老天爷,2.8万人,那赶上咱们刚改编时的两个师了!”孔捷惊诧道:“去年10月份军分区不过1万人,现在竟然发展到这么多人。”

  李大团长也是惊异的问道:“部队装备呢,各部战斗力如何?”

  “各部装备问题已经解决,3个团级支队为主力部队,武器装备跟之前差不多,不过炮营装备得到了明显增强;补充2团装备与你们差不多,但是增强了炮兵火力和工兵力量;游击队作战以袭扰为主,装备82迫击炮和少数重机枪,其余为轻机枪和步枪;民兵基本以步枪和轻机枪为主,主要是负责驻地内的防御治安和掩护群众工作。”张云介绍道。

  “我的乖乖,去年你们的炮营就让我和老李羡慕的流口水,怎么火力还在增强?"孔捷继续震惊中,追问道:“你们现在有多少火炮?”

  张云淡淡笑道:“不多,没什么重型火炮!不算60毫米迫击炮的话,也就二三百门。”

  “我们现在已经不追求火炮数量,而是按照火炮集中原则,追求短时间内的火力投射密度。在鬼子的制空权优势下,火炮数量意义不大。”

第198章 糖衣太多大旅长也吃不消啊

  看到昔榆军分区的发展情况,大旅长虽然面色平稳,内心深处也是震惊的!

  不错,1938年是八路军大发展的一年,各部队人数规模都发展十分迅速。

  很多时候,几个连分出去发展,几个月就能扩张成团级规模;一个团分出去发展,几个月就能变成数千人的旅级支队。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这些部队发展到千余人或者几千人后,就发展到了极限,且战斗力也很难保证。武器装备、士兵训练、组织建设甚至部队忠诚度等,都遇到了很大难题。

  武器装备就不说了,能保证人枪比4:1都很难得,更多是平均6、7个人1把枪;士兵训练更不用说,大家别说枪法了,很多人都没开过枪就上了战场;至于组织建设等,那更是老生常谈,部队发展太快,都会出些问题。

  这种情况下,部队战斗力是很难保证的,遇到与鬼子正规部队的激烈战斗,万一伤亡大些或者吃了败仗就可能直接溃散,因此这些新发展的部队大都被列为地方部队,尽量不参与激烈战斗,以便慢慢改善。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主力部队的386旅人数不怎么发展的原因。

  大部分部队都去扩张发展的同时,其战斗力却在下降,总部必须安排几支有战斗力主力部队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增援各个战场。

  1938年至今,大旅长带着386旅转战数千里,从长治沿着平辽公路打到了石门,又沿着平汉铁路南下打到了冀南平原,随后又东出鲁西地界击溃顽军,然后又回到冀南平原抵御鬼子进攻,现在又回到了山区。

  一年多时间里,386旅前后交战百余次,取得了很多经典胜利,但是人数基本保持在七八千人左右。

  这并非是大旅长不愿意发展,而是作为主力部队必须保持战斗力,必须服务整个大局!

  不过,张云率领的独立支队却是八路军部队中的异数,过去一年里部队人数发展迅猛的同时,战斗力却稳步保持,甚至还有提升。

  短短一年多时间,独立支队从十多人发展到到现在的1.7万人,并且武器装备配置齐全,堪称八路军之冠。

  更难得的是,他们一直战斗在根据地的第一线,其战斗之频繁,战果之辉煌,实在是令人瞠目。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还建设有八路军第1座现代化兵工厂,其产量支撑起了八路军巨大的炮火消耗。

  ……

  虽然内心震惊,大旅长却面色沉稳,认真倾听了张云的汇报,对张云的工作表示极大的肯定。

  “昔榆军分区这半年发展非常好,张云同志辛苦了!”大旅长表扬道:“我对你的述职十分满意,没有什么补充的!”

  “后续386旅在榆武地区驻扎,距离这里不远,以后军分区部队和386旅可以多多互动!”

  张云点头应是,随后大旅长振奋的说道:“走吧,去看看我们军分区的战士,看看咱们的云烟兵工厂!”

  “额,”张云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目前大部分部队都出去作战了,仅有5营和新兵营在。”

  “要不,我带旅长去看看新兵训练?”

  大旅长有些惊异道:“这么多部队都出去作战了?部队的任务都是什么?”

  “1、2、3营在榆次、太谷、寿阳山区与平原交界处破袭鬼子据点,补充2团在井陉与山区交界处破袭鬼子据点,4营、炮营与东部支队去破袭正太路了!”张云介绍道:“目前部队基本休整一周,就出去破袭一周,依托炮火优势把鬼子新设立的据点、修复的车站尽数破坏。”

  “特别是鬼子一直想扩宽正太铁路,以便将装甲列车驶入,我现在安排游击队盯着鬼子的工程动向,如果发现鬼子动工,就让游击队不停用冷枪冷炮骚扰,如果鬼子敢派兵保护继续施工,就派一两个营去强行击破。”

  “总之,就是不让鬼子往山区深入,彻底把鬼子牵制在山区平原交界地带,同时确保正太铁路在我部随时控制之下!”

  大旅长有些惊愕,这种作战方式看似是山地游击战,但其实是山地消耗战,跟冀南这三个多月的作战有的一拼。不同的是,冀南平原上无险可守,白天部队无力与鬼子抗衡,所以根据地内部没有特别安全的地方,主力部队也得东躲西藏;山地上部队则可以凭借地形等优势,哪怕白天也可以挡住鬼子,所以深山区域和根据地深处就可以安心发展民生经济和军工产业了。

  但是其实这样的作战方式弹药物资消耗很大,简直就是跟鬼子在对耗,就看双方谁能耗过谁。

  大旅长没有点评,但是李云龙大团长却喜笑颜开的说道:“光看张副司令的大手笔,就知道咱军分区的富裕。”

  “如今咱386旅要换防榆社、武乡地区,正是咱军分区的左翼所在,那里临近同蒲铁路,紧挨着晋中平原,驻扎的鬼子108师团、20师团实力强大,不知道咱娘家人能不能多支援些炮弹帮助我们尽快立住脚跟。”

  “总不能同是咱军分区的部队,独立支队和补充2团都在用火炮欺负鬼子,就咱新一团、独立团被鬼子用火炮欺负吧!”

  李大团长本不是一个喜欢依靠上级的人,相反他特别喜欢自主发展,但是老李关键时候却也能舍得下面皮。经过三个月的冀南之战,老李是彻底喜欢上了火力充足的感觉,在几十门迫击炮炮火加持下,在大量冲锋枪投入后,李云龙的新一团已经多次打出N:1的战损比,战果扩大的同时,部队伤亡却在减少,这让李云龙没法拒绝啊!

  机会!将386旅全员纳入双重管理的机会!

  张云心里一转,就立即回应道:“没问题,咱军分区对部队一视同仁,不会厚此薄彼。原来新一团、独立团、补充团因为距离军分区较远,物资补给不易,没法提供大量炮弹,现在既然离得近了,肯定会加大物资供给!”

  “这样,军分区按照每连4门给你们配置60毫米迫击炮,每营4门给配置82毫米迫击炮,所有火炮每月配置20发炮弹,子弹每月配置200发;另外,每名战士每年2身军装,1套棉服,每月30盒罐头,20斤面粉。此外,每个营我都给你们配电台!

  “旅长,要不你把772团和新调入的补充大队也纳进军分区吧,我们也给772团和补充大队保障物资供给,免得您为难。”

  大旅长有些眼晕!

  枪支火炮,子弹炮弹、罐头面粉,还有电台!

  772团是在编主力团,纳入地方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但是糖衣炮弹太多,大旅长也有些受不住!

  主力团也想要武器弹药和物资供给啊,不能让772团干看着!

  干了!

第199章 李大团长山地破袭显威风

  大旅长在独立支队驻地呆了几天,观摩了独立支队新兵训练科目,参观了日趋完善的山体兵工厂,和配偶略解相思之苦后,就带着两个团长回返了386旅驻地。

  随同而去的,是张云亲自派出的规模庞大的运输队,以及独立支队炮兵教官、电报兵教官,工兵教官等。

  而运输部队运输的,正是60毫米迫击炮、82毫米迫击炮、120毫米迫击炮、步兵炮、九四式山炮等武器装备,以及数万发炮弹、80万发各类子弹、8000多套新军装,罐头、面粉等。

  这是张云为包括新加入军分区的772团、补充大队等准备的礼物和装备。

  目前386旅正在榆社地区休整,正好趁此机会让战士们开展技能训练,熟悉新入列的60毫米迫击炮等新装备,熟悉电报使用、爆破装备等,同时也开始大量培养炮兵人才、电报人才、工兵人才。

  整个四月份,李云龙、孔捷、程瞎子等指战员就在带着部队建设驻地、熟悉装备、开展训练以及帮助老百姓农忙中度过,而独立支队各部队也在例行的破袭据点中度过了。

  当然,例行的工作中也有两点好消息。

  一是云烟厂的兵工厂分厂建成投产了。张云从兵工厂中抽调了现成的部分职工,连同新招录学徒等在分厂开始了迫击炮炮弹生产工作。因为人员设备都是现成的,基本五月份就能达到预定产能。

  当然,总厂抽调了人员,不可避免的当月产能有些下降,不过随着工序的调整,以及新员工的补充,总厂产能应该很快就会恢复。

  二是鬼子开始兵力收缩了。自第一军鬼子开展“三光作战”后,独立支队一直开展激烈的报复行动,不仅将敌人开始逐步驱逐出山区,并逐步反攻平原,在分界线周围来回拉扯。

  经过近两个月的互相消耗后,第一军108师团的鬼子有些撑不过了,不得不放弃深入山区的据点以及邻近山区的平原据点,开始退守县城和核心乡镇。

首节上一节87/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