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82节

  而张云,嗯,继续低调血赚中。

  ……

  于是,张云2月份就一直忙碌几件事。

  首先是持续安排运输队继续为386旅运输武器弹药及药品等,帮助战士们战士们在山区休整疗伤和补充弹药消耗。

  其次是持续安排昔榆军分区各部队持续开展破袭作战。4支游击队、3个野战营、刘长青东区部队、丁伟补充2团,继续破袭正太铁路周边据点,破袭晋中平原榆次、平遥、太谷山区与平原交界的据点,破袭与昔榆军分区东侧的井陉、赞皇、元氏县山区与平原交界附近据点等,并继续开展招兵工作。

  再次是抓紧开展兵工厂分厂的建设,东区部队驻地的完善等。正好总部兵工厂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张云之前聘请和自己培养的工程力量再次有了新的任务,在熟练建筑工人、工程机械帮助下,兵工厂分厂建设顺利开展。

  最后则是新兵的培训工作。1、2月份张云安排各部队再次从河北平原上招收了三千多新兵,考虑到目前战斗并不激烈,张云没有着急安排部队尽快练成,而是让情报部对战士们进行了暗中审查防止间谍,并安排战士们在外围驻地进行训练,作为部队补充兵源及防卫力量。

  一切都在向好的发展。

第185章 鬼子攻势暂歇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鬼子华北方面军司令杉山元看着华北地图,有些说不出的憋闷。

  自1938年12月9日他接任华北军司令以来,他就没觉得自己能痛快一天。

  去年刚刚接任时,他自认为风光无限,已经成为陆军军部中少有的封疆大吏,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整个华北大地,看似蝗军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其实里面到处是抗日烽火。

  西部边缘之处,晋绥军、八路军、中央军各据一边,牵制了第一军及直辖部队数个师团的兵力;晋东南、晋东北山区敌人持续壮大,已经成为了心腹大患;华北平原上八路军、国民党残部、各抗日队伍此起彼伏,蝗军只能控制铁路沿线及部分县城。

  而他到任之后,按照前任华北军司令寺内寿一及大本营制定的华北肃正计划,对平原上的抗日武装进行了全面的打击。在强大蝗军攻击下,国民党武装一触即溃,鲁北等国民政府残留控制区域很快就土崩瓦解,但是八路军控制的区域却出现了难以想象的状况。

  自一月以来,三万蝗军和皇协军部队在冀南地区开展了持续数月的扫荡,却怎么也捕捉不到八路军主力。但一到晚上,冀南各地八路军队伍却如雨后春笋般突然冒了出来,四处攻击他们新设立的据点和控制的乡镇,消灭据点驻守部队和发展的亲日分子。

  特别是八路军目前广泛列装的苏制120毫米迫击炮,简直就是他们设立的炮楼据点克星,能轻易摧毁据点,击杀据点人员。

  两个多月来,他们前前后后在平原上设立过上千个大小据点,但截至目前仅剩下不足50个,仅临近铁路及县城区域的据点还能存在下来。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就连冀南平原地区的几个核心县城,蝗军数次占领后都因为城墙被拆除而无力守住,多次被攻击攻克。特别是八路军386旅部队,已经拥有了不逊于独立支队的火力水平,并连续几次覆灭大队级别兵力,击破他们占据的核心县城,蝗军部队不得不放弃一些县城区域。

  抓不到敌军主力,扫不灭抗日队伍,守不住乡镇据点,保不住亲日人士。

  这就是强大的蝗军在冀南面对的情况。

  两个月里,华北方面军耗费了大量的水泥钢铁物资油料,损失了大量的人员装备,却根本无法完全控制冀南平原上的局面。而部队前后消耗的大量汽油、水泥等战略物资,更是已经引起了大本营和政府部门的不满。

  华北平原虽然面积不小,人口稠密,但其实年年缺粮,且粮食还主要集中在大地主等手里,老百姓生活困苦,鬼子征粮也很困难。至于其他物资,此时的华北平原煤矿等还大都没被发现,现有煤矿铁矿大都集中到山西、冀东山区等,鬼子无法掠夺太多资源。至于工业产业,也主要集中在华北大城市里。

  攻略平原乡村地区对鬼子来说,根本实现不了以战养战的目标。

  “八嘎!”杉山元有些抓狂了。

  “将军阁下,”方面军参谋提醒道:“大本营已经对此次作战不满,要求中止此次冀南扫荡作战。”

  “近两个月来,我军使用的弹药物资总额已经超过了年初大本营计划拨付物资的一半还多。”

  “特别是2月份以来,为了弥补卡车及据点损耗,加大部队运力,我们强行征用了北平、津门、石门等地亲日分子的汽车、马车、建材、钢铁等物资,已经引起了亲日人士的不满。”

  “我们有必要暂时停止对冀南的进攻,重新思考对平原的肃正计划。”

  华北方面军司令杉山元有些恼火的说道:“你以为我不想停止么?但是如果我们停下对冀南平原的扫荡,恐怕这两个月控制的区域也会被八路军攻击骚扰,最后都难以保全。”

  “目前派驻到中国境内的部队长期作战,且战争耗费巨大,大本营已经有意将常备师团等分批调回国内休整,并降低关内的士兵数量。”

  “如果现在我们不能控制住这些区域,以后就更难了。”

  方面军参谋小心翼翼的说道:“那又如何,只要占领大城市及工业重地,保障铁路畅通,乡村地区本就无足轻重啊。毕竟没有现代化工业,就没有现代化武器弹药,这些乡村地区永远只是疥癞之疾。”

  “我们更应该关注八路军武器装备的补给及改善情况,目前八路军的武器供给与我们的情报严重不符!”

  “我们统计过,在我军据点及部队损耗的同时,八路军各部队物资损耗同样巨大,特别是120毫米迫击炮炮弹和82毫米迫击炮炮弹,八路军各部队使用量特别巨大,两个月间消耗了近10万发炮弹!”

  “而去年我们对五台、冀中地区进行攻击作战时,他们根本就没有使用多少炮弹,甚至可以说他们连迫击炮都没有多少门!主要以手榴弹、步枪及少量机枪骚扰我军后勤补给线。”

  “仅仅6个月时间,八路军部队已经拥有了这么多的武器弹药,不能不引起我们警觉呀。”

  华北方面军司令杉山元惊异道:“去年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很差么?”

  “是的,将军阁下,八路军和国民政府之前对抗10年,因此并未得到国民政府的多少武器支持,到去年为止其弹药跟武器都非常稀缺,仅有步枪、手榴弹以及少量轻重机枪,迫击炮及炮弹数量很稀少。”

  “但不知为何,这几个月来,各地八路军部队都开始列装大量82毫米迫击炮及部分120毫米迫击炮,且炮弹数量也不少。”

  “我们军工部门仔细检查了缴获的八路军82毫米迫击炮和120毫米迫击炮,炮身上都没有任何铭文,仅有几团棉花似的图案。”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火炮使用的炮钢质量非常好,制作工艺也十分优良,已经不逊于蝗军生产工艺。”

  “我们怀疑这是苏联制造的武器装备,并通过暗中渠道运输给八路军,但我们的情报部门却查不到苏联方面的运输路线。”

  “不过,从我们缴获的炮弹看,八路军已经能够自行生产部分82毫米迫击炮炮弹了。军工部门发现了不同批次的迫击炮炮弹,质量各异,参差不齐,质量最差的竟然连炮弹外壳都未完全打磨光滑。”

  “此外,情报部门多次发现了八路军从太行山向冀南地区输送弹药的痕迹。现在能确定的是,冀南乡村地区八路军部队消耗的大部分炮弹子弹都是从山区输送过来的!”

  杉山元有些振奋的说道:“搜嘎(是么),那我们是否可以截断敌人的武器运输路线,削弱甚至消灭平原八路军部队?”

  方面军参谋苦笑道:“将军阁下,太行山紧挨冀南平原,怎么可能全部截断。目前只能加强铁路巡察,尽力而为,但是这样一来,我们更没有力量扫荡平原了!”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至少已经可以大量生产迫击炮炮弹了,这将日益成为我们的严重威胁。”

  杉山元陷入了沉思,等了好一会,才下定决定道:“冀南肃正计划中止,参谋部立即制定对冀南及山区八路军部队的封锁计划。”

  “另外,情报部门要重点寻找山区八路军主力、兵工厂位置,安排飞行战队进行轰炸。待部队休整后,集结大军攻击其山区主力!”

  “嗨!”

第186章 残暴的“三光”政策

  1939年2月底3月初,在华北方面军的鬼子面对冀南地区形势束手无策,正在酝酿退兵时,第一军的老鬼子梅津美治郎再次针对昔榆军分区独立支队施展出狠辣的诡计。

  “三光”政策!

  第一军参谋部分析研判攻击集群全军覆没之事,认为情报、后勤差距过大以及孤军深入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一军参谋部建议,下次可以安排2个师团分三路齐头并进,各部互相支援,就可以避免再次陷入预设战场,从而发挥出蝗军强大战斗力,正面击败独立支队。

  但梅津美治郎这个二战战犯,杀人狂魔却不这么想。

  安排两个师团四五万人的兵力,才能击败一万人的独立支队,这样大本营及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如何看他,看待第一军!会不会认为他和第一军很是无能。

  完全不需要这样!

  部队与独立支队情报、后勤差距过大?

  不过是中国老百姓支持八路军抗日,暗中通风报信及帮助运输物资罢了。

  把进军路线的山区老百姓杀光,把山区物资抢光,把村子烧光就可以拉平后勤及情报差距!

  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下,梅津美治郎开始部署起了他的“三光”战法!

  不过,因为整个2月份鬼子华北方面军对冀南的战斗激烈,物资损耗巨大,对第一军的物资补给不足。同时张云不断截断正太铁路并出击晋中平原,缴获夺取车站物资及晋中平原据点物资等,造成第一军物资短缺,只能暂时防守。

  等到3月初,鬼子华北方面军对冀南的战斗稍歇,第一军通过同蒲铁路获得了大量弹药物资补给后,鬼子108师团、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开始对紧邻平原的榆次、平原、寿阳山区进行了频繁扫荡。

  这一次,鬼子们不再去捕捉八路军及抗日武装的主力,而是重点摧毁附近的村庄、大量屠杀普通老百姓,要在平原与山区交界地带,人为的制造出“无人区”,而且要把“无人区”慢慢向深山延伸!

  同时,为了防止夜间独立支队的报复攻击,鬼子部队白天杀人,到了晚上就退回平原据点,不给独立支队和游击队聚歼的机会。

  初始之时,部分机敏的村庄和村民发现鬼子来了,在游击队和民兵掩护下,及时躲避到山里,虽然房屋被毁,村子被烧,好歹人员没有受到伤害。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没见过鬼子的山村或者村民,虽然经常听游击队宣传鬼子部队的残暴,却固执的认为不过改朝换代,换人纳粮罢了,不肯撤离到山里。

  结果,惨案接连发生。

  周边的老百姓震惊了!

  从没有见过这样以专门杀害老百姓为目的的部队,哪怕是土匪强盗,甚至是明末清初的鞑子等,也都是以劫掠为目的,而不是杀人。

  根据地特别是深山区的老百姓们终于相信了游击队们的宣传,鬼子就是一支没有人性的部队,只有依靠党,依靠八路军才能保护自己及家人,保护平安的生活!

  这又是一次抗日思想的觉醒,也让部队更加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

  惨案的消息传来,张云、邢志国、刘长青等昔榆军分区都很是震怒。

  哪怕是张云从后世历史档案中知道这些,但是看历史照片跟亲身经历绝对不是一样的感受!

  这个该死的时代!

  老百姓何其无辜,但是国家常年积贫积弱,抗衡不过鬼子的入侵,就只能忍受鬼子的暴行。

  二战历史上,日本明目张胆的对中国国民和军队使用毒气弹,大规模轰炸和屠杀平民,而这样的恶行被所谓的国际社会视而不见,英美两国仍然继续大规模贷款给日本,帮助日本占领中国,制约苏联发展。

  二战之前,世界上确实存在一个“文明社会”,但是包括众多中国老百姓在内的人民不配其中,这就是世界的真实!

  但张云不认,独立支队也不认!

  不能让老百姓白白牺牲!

  必须复仇,狠狠的打疼敌人!

  会议室里,张云、刘长青、邢志国召开了独立支队各部队及各队部会议,这一次就连丁团长都来到了会场,参加了此次会议。

  邢志国向各位团、营长们通报了近几天情报部收集到的鬼子频繁进入根据地边缘屠杀百姓,焚毁房屋,掠夺物资的信息,展示了被杀害的群众、被烧毁房屋的照片。

  大家也都群情激奋,纷纷表示要复仇,要狠狠的打击敌人。

  张云举手压停了大家的讨论声,随后说道:“根据情报部和参谋们的共同判断,这是鬼子在有意识的通过杀光烧过抢光,摧毁根据地周边,专门制造无人区。”

  “游击队几次和鬼子交火,击毙击伤了不少的鬼子和伪军,但鬼子仍然不顾一切的执行这个三光政策。”

  “可见,这是鬼子第一军司令部的命令。”

  “我们判断,这是鬼子要彻底摧毁我军分区深山地区群众基础,为后续击破我部队创造条件。”

  “不过,鬼子频繁从各个小路进入山区,杀害我根据地群众,也为我军大量伏击敌人提供了条件。”

  说到这里,张云有些狠声说道:“军分区决定,会后各部队进入反击报复作战。”

  “榆东、昔阳西、寿阳游击队以及1、2、3营及炮营主要负责应对此次鬼子的攻势。”

  “考虑到此次主要为白天作战,鬼子飞机肯定会频繁侦察且随时支援鬼子步兵,大型伏击作战已经不太可能。因此各部队要发挥部队人熟地熟优势,发挥部队曲射武器多的优势,以迫击炮为主要打击方式,不设阵地,不求聚歼,不用缴获,一切以杀伤鬼子军队为目标,对敌人进行报复。”

  “各部队要以连排为单位分开,以机动作战为首要,降低鬼子飞机对部队的伤害。”

  “为了加强各部队联系,通讯部为每个排都安排了电台及电报员!”

  “防空连要安排部分人员,在深山区附近随机设立防空阵地,以机动作战方式攻击敌人飞机,伺机杀伤鬼子的飞机及飞行员。”

  “我对此次作战的弹药消耗没有限制,各部队随时补充各自损耗,炮弹子弹要多少给多少。但是我有要求,每支部队都要消灭同样数量的敌人才能结束命令休整收兵。”

  “不管你们怎么打,是突然大规模炮击也好,伏击鬼子伪军部队也行,夜晚包围消灭鬼子据点也行,哪怕是下毒绑架都行,我只要鬼子伪军的命。”

  “东区部队,补充2团,要对正太铁路沿线的鬼子据点进行报复。同样是不限制弹药消耗,不要求缴获,要把独立混成第4旅团给我慢慢掐死!”

  “一句话,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第187章 激烈的反“三光”作战1

  1939年,《亮剑》世界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动荡的年份。

首节上一节82/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