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67节

  听到副总参谋长的话,老总倒是有些惊奇了,他笑着说道:

  “张云同志出手一向都是大动作,之前也没少歼灭日伪军,但是一夜之间歼敌近五千人,这是抗战以来除了几次大规模会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斗胜利,难得的捷报啊。”

  说罢,老总认真的看起来电报,看着看着,其本来兴奋的脸上也越来越严肃起来。

  “一个多小时,驻扎在不同城市的2个联队的鬼子就完成了联动合作,最多两个小时就可以利用铁路机动到战场支援。”

  “鬼子的反应太快了,部队机动也实在太快了!要不是昨天张云同志他们侥幸获得了敌人遗留的大量纵火弹,并以大规模炮击强势歼灭独立第四旅团,只怕部队无功而返,徒耗人力和物资啊。”

  “张云同志的想法很好,山区作战也具有一定的地形优势,同样东西联动,分散敌人,不失一个应对敌人快速机动的好招法。我看就认同他的意见,同意设置东区部队,给予团级编制,就叫独立支队3支队。”

  “至于将丁伟同志的补充2团纳入军分区和晋察冀军区双重管理,你怎么看?”

  副总参谋长认真思考后说道:“我觉得很有必要,从张云昨天的战斗看,鬼子依托铁路线的战斗力惊人。目前鬼子已经将同蒲铁路北段扩宽为标准轨道,装甲列车已经进驻,又增加了一个旅团防备力量,可以说用北同蒲铁路线及沿线驻点,基本截断了我晋绥根据地与晋察冀根据地联系和物资人员流通渠道。”

  “目前,保持晋察冀根据地与我晋冀豫根据地的联系十分重要,但正太铁路横穿其中,又有阳泉、平定、昔阳县敌人驻扎,以后两个根据地沟通也会出现难题。”

  “但是目前形势不一样了。昔榆军分区打算长期破袭正太铁路,且正太铁路周边多山,正是拥有大量高机动性重炮的独立支队用武之地,必能经常性截断正太铁路,打通两个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为两个根据地物资交流提供畅通通道。”

  “我建议可以把补充2团作为晋冀豫和晋察冀军分区双重管理部队,由昔榆军分区负责晋冀豫方向对补充2团的管理,这样可以方便两个根据地边缘地区部队的配合,这也是一种联动,可以分散鬼子兵力。”

  老总大手一挥,“那就这么定了,不过告诉张云,必须对晋察冀那边有所补偿,毕竟也算拿走了晋察冀一个团的机动兵力。”

  “张云那里还算好办。如果鬼子真有这么快的反应速度和联动速度,恐怕之前我们对鬼子的扫荡预想还是欠妥了。平原上,鬼子机动的更快,配合的更方便,只怕冀南要遇到大麻烦了!”

  “要将鬼子目前的作战方式和规律抄报各军区,认真学习研究……”

  ……

  129师师部,师长、政委读着报告,既有些欣喜和认可,又有些羡慕。

  张云同志这运气,真是让人叹服,关键时候敌人给他送来了破局的武器,又缴获了大量的物资,真是难得啊。

  独立支队也是129师的部队,师长政委还是有荣与焉的。

  不过,师长、政委都是战术大师,立即就从报告中发现了鬼子的难缠。这还只是山区,如果是平原,那就更难缠了。师部不得不降低了之前对维护冀南根据地核心区的预想,重新思考应对方案。

  ……

  386旅部,大旅长看着电报,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振奋了精神。

  张云这个小兄弟都这么厉害了,他这个老大哥可不能偷懒,必须有点作为!

  不过,鬼子动作确实快啊。

  得想点招,抓住机会伏击鬼子一波。

  ……

  而此时,太原,鬼子第一军司令部会议室。

  整个会议室里,第一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坐在中间位置上,下面坐着108师团师团长谷口元治郎、109师团师团长阿南惟几、独立混成第3旅团旅团长柳下重治、20师团师团长牛岛实常及军司令部各参谋。

  这是一次第一军高层会议,是专门为独立支队此次作战召来的会议。

  会议气氛很严肃,甚至是有些肃穆安静,只有军司令参谋的声音在回响。

  “已经确定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旅团长河村熏少将玉碎,但是并未发现遗体,也未发现中国宣传部门有宣传迹象,很可能是被炮击损害了遗体,导致我们找不到。”

  “整个阵地我们都查过了,敌人大规模使用了75毫米高爆炮弹、铝热剂纵火弹、120毫米迫击炮炮弹、82毫米迫击炮炮弹和60毫米迫击炮炮弹。炮击规模很是罕见,整个山头阵地都被炸毁、烧毁。因此造成阵地失守,部队玉碎,我们东西联动合击的战略构想落空。”

  “从目前统计看,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第11大队、第13大队、第15大队基本玉碎,山炮中队玉碎,四个小车站驻守部队玉碎,玉碎和失踪人数3554人。蝗协军23团基本被打残,死亡和失踪人数1288人。”

  “目前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已经损失近一半人员,指挥系统也已经被摧毁了。”

  第一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缓缓说道:“向华北方面军和大本营发报,请求尽快安排兵力和装备补充,确定新任旅团长人选。”

  “目前我大日本帝国拥有六百万预备役及后备役士兵,这些损失很快就可以弥补。”

  “对于该部队的动向,你们掌握清楚了么?后续如何报复,你们参谋部制定了什么样的计划?”

  军参谋说道:“从该部队攻袭石门以来,华北方面军和我军就将其纳入重点关注清单,但是该部队很是神秘,一般自称其为独立支队。目前能确定的该部队大概6000-8000人左右,拥有12门苏制120毫米重炮及十多门我军四一式及九四式山炮,并拥有大量82迫击炮及炮弹。”

  “这些武器来源不详,目前我们正在通过国民政府内部人员排查这批重型火炮和炮弹是否是苏联援助,但是82毫米迫击炮及炮弹基本确定为八路军自行制造。因为北岳区、河北平原地区近两个月来均发现八路军大量使用82毫米迫击炮及炮弹的迹象。”

  “目前,已经基本确定该部队的驻地为昔阳县西侧刘家镇后方5公里左右的山里,目前飞行队正在筹集调运炸弹,将于明天上午时分对其进行大规模轰炸!”

  “但武汉会战后,我军弹药相对紧张,特别是近期华北司令部将对冀南地区进行深入治安肃正作战,我军短时间内得不到充足弹药和物资,暂时无法发起大型战斗。”

  “参谋部有两个意见,一是等待一周左右,筹备弹药物资,由108师团、109师团抽调两个联队6千余人对此地区进行攻击。二是等待半个月左右,由108师团、109师团两个联队,连同新编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1万余人进行拉网式扫荡。”

  第一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狠声说道:“难道对付不到8000人的八路军部队,我们还要等待半个月么,就安排2个联队进行进攻。谷口中将、阿南中将,你们不会让我失望吧!”

  “嗨,我部必然摧毁该部队!”108师团师团长谷口元治郎、109师团师团长阿南惟几两个人赶紧表态。

  “很好,1月9日,一路从晋中出发,一路阳泉出发,尽快肃清当地的抗日武装,消灭这个独立支队!”

  “嗨!”

第154章 突来的敌机

  1月3日上午,天气晴朗。

  独立支队驻地跟往常一样热闹,各部队均在营地里有序的开展训练,而军分区各部门也在正常运转,进进出出很是忙碌。

  山体兵工厂的工人们热火朝天,忙着生产大量的武器弹药;各培训学校的师生们正在专门的开展培训,持续培养电报、卫生、财经人员;而驻地医院的医生们等也在忙碌的给病人问诊。

  一片平和景象。

  突然,刺耳的警报声突兀的响起。

  “呜~~呜~~”

  “什么情况,又开始演习了么?”后勤部等各部门工作人员、各学校师生们人员听到声音,有些惊异,议论纷纷。

  但很快安置在各个地区的大喇叭就告诉了大家真相。

  “防空警报,敌机将于8分钟后到达!所有人进入掩体,各部队回归防空点位!”

  “重复,这不是演习,防空警报,敌机将于8分钟后到达!所有人进入掩体,各部队回归防空点位!”

  为了预防敌人飞机轰炸报复,张云参照抗战时期YA的防空预警方法,采取了三层防空观察哨所。在榆次、井陉周边的山里安排了携带电台的两组观察哨作为第一层;在距离驻地20公里左右布置了4个方向的固定隐藏观察哨所,其安装有地埋式野战电话,不仅可以观察地面敌人,也作为第二层防空观察;第三层就是3个山体防御工事上的防空阵地,作为最后一层防空预警观察哨并进行防空作战。

  当太原飞机场的敌机起飞后不久,第一层防空哨就已经发来了警示信号,目前敌机应该刚刚进入山区,需要10多分钟才能飞临驻地位置。但是考虑到敌人很可能的报复行动,防空指挥部就直接发布了防空警报。

  所有人立即行动起来,纷纷进入最近的防空洞进行了躲避。还好昨天刚好开展了一次动员演练,大家都还记得躲避轰炸的要点,知道哪里可以躲避轰炸。

  在建设驻地时,张云就考虑到防轰炸的问题,除了山体工厂、山体工事外,学校、医院、队部各对外办公区都设立在依托山体的混凝土窑洞里,且还专门设置了防空洞或者防空地窖;一般的兵营虽然建立在山脚下,但是每一间大宿舍都有自己的地窖,平时负责放置士兵的个人物品等,关键时可以当防空洞。

  防御内圈的村庄及兵工厂家属区、化工组家属区等,张云也提供了补贴,为每一家村民、家属都建设了防空地窖等,毕竟临近驻地,也容易被日军轰炸等;防御外圈及根据地军民,则是安排他们及时就近躲避在山上或者窑洞里。

  鬼子资源匮乏,没资源对根据地各个村子都轰炸,防御外圈的军民还是很安全的。

  (一枚25公斤级炸弹的成本,已经超过几支三八式步枪价格了;50公斤和100公斤级炸弹更是价格昂贵。至于500公斤和1000公斤级别的航空炸弹,那已经属于战略武器了,根本不会用来轰炸小村子。

  武汉会战后,因为侵华战争的巨大支出,鬼子政府的黄金储备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二,外汇也耗尽了大半,鬼子政府财政已经相当紧张。1938年4月28日鬼子政府便以发布《国民精神总动员基本方针》为开端,开始实施消费品配给,鬼子内部的国民也已经开始感觉到长期战争对他们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天蝗及大本营均要求各部队作战要考虑性价比,以最少资源取得最大战果,这使得正面战场日军很少再发动大的会战,仅仅是频繁空袭重庆工业区;而敌后战场则是以陆军为主,配以少量空袭,就连YA轰炸过几次后都发现太亏本而放弃。)

  在驻地军民迅速四处藏身后,各防空部队也已经完成了防空反击的准备工作。

  5营防空连是独立支队的专业防空部队,目前拥有4门瑞典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6门苏罗通高射机关炮、48挺德什卡防空机枪(因为总部师部等没有对张云进行过多限制和参与,张云的保密旋转门仍然能运转,几次出战缴获加成的火炮机枪置换为防空炮结和防空机枪),并在山体防御工事上方拥有以水钢筋泥混凝土建成的专业防空阵地,阵地配有射击指挥室和专业测距设备,用以测距和统一指挥开火。

  另外5营山体工事防御部队各重机枪固定点位也进入了备战状态,如果角度合适,这480挺重机枪也将开展防空反击。

  这是驻地最核心的防空反击力量,虽然目前防空火力还有些薄弱,但是已经可以发挥出不小的效果。

  另外,在驻地内圈里,4连也利用永固工事建立有防空阵地,防空武器主要就是民24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这两种武器都有专门的防空瞄具,160挺重机枪直直的瞄准天空,等待着敌机的到来。

  至于1、2、3连和炮连、新兵连等,这个时候都在抓紧隐藏自己和各类武器装备,不参与防空作战。毕竟轻机枪等步兵等武器对飞机威胁太低了,贸然开展反击反而会额外增加伤亡。

  几分钟后,整个驻地外面的广场上已经空无一人,显得很是空旷。仅有山体兵工厂和防御工事里仍然热火朝天,工人们忙着生产,而战士们忙着搬运弹药,迎接着驻地第一次反空袭作战。

  紧张的氛围蔓延开来,大家等待着敌机的到来!

  没有等多久,晴朗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片阴影。12架九七式战斗机、9架九七型轻型轰炸机组成的庞大机群慢慢出现在驻地远处的天空中。

  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伤亡实在是过于惨重,战损比很是难看,不仅鬼子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震动,大本营也很生气,第一军司令梅津美治郎被新任的华北方面军司令杉山元一阵痛骂。

  为了挽回颜面,也为了报复独立支队,梅津美治郎命令第一军配属的陆航飞行战队倾巢而出,一个战斗机中队和一个轻型轰炸机中队21架飞机组成庞大机群对昔阳西侧山区已经确定位置的独立支队驻地及周围村庄进行轰炸。

  提出“三光”政策、毫无人性的甲级战犯梅津美治郎一点也不觉得轰炸平民区是违反人道主义的作法,他恶狠狠的对着飞行战队的指挥官广田中佐下令道:

  “摧毁那里的房屋,消灭那里的军队和百姓!”

  当然,内心深处,不管是梅津美治郎还是鬼子飞行战队的飞行员都没觉得此次轰炸能取得太大的战果。八路军部队驻地变化频繁,部队转移迅速,就算炸死了几百个老百姓,摧毁几个村子又如何,真正能消灭八路军的,还得靠步兵联队。

  至于八路军防空力量,那真是是想多了!

  不懂提前量,没有专业测距的设备,仅凭一些轻重机枪,很少能击落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

  ……

  防空指挥室里,防空连连长苏明川镇静的听着专业测距兵的报数,安静的等待着敌机的接近。

  苏明川可不是普通人,1938年初曾经去苏联防空部队专门培训过半年,回来后在YA防空部队工作一段时间。后来苏明川被总部调过来专门培养八路军防空机枪手,然后就被邢志国挖掘发现,张云亲自向老总要了过来作为防空教官。这可是总部手里少有的防空专业人才,也是张云防空建设中的高级人才。

  “看样子,鬼子不知道我们有大量防空火力,竟然想集群轰炸!”

  “告诉4营,我们不开火,请他们不要开火!”苏明川随口向后面通讯兵叮嘱了一句,“我们开火后,必然将敌人机群打散,他们可以自由开火,但是要分组集火射击!”

  “继续放近敌机,在敌人进入轰炸轨道后,博福斯、苏罗通高射炮、德什卡防空机枪同时射击,优先攻击敌人轰炸机,防止敌人轰炸防空阵地!”

  旁边通讯员立即通过扩音器向防空阵地传达了命令。

  “开火!”

  “轰轰轰、轰轰轰”、“突突突突”……

  三个山头的伪装网突然卸下,10门高射炮、48挺高射机枪开始喷射出炮焰、枪焰。

  一时间,鬼子机群前方的天空中,被密集的机枪子弹和高射炮弹爆炸产生的碎片铺满。

第155章 激烈的防空作战

  鬼子再一次为对独立支队的情报不足付出代价,不过,这一次付出代价的是第一军飞行战队的鬼子飞机和飞行员们。

  毕竟谁能想到呢,在距离太原不过80公里的山区里,竟然密集隐藏着如此数量的防空武器。

  防空高射炮可不是大白菜,是目前国内无法自主生产的武器。

  目前国民政府无法生产任何型号的高射炮,遍数国内能生产的防空武器,除了可以临时客串防空机枪的民24机枪外,也仅有苏联转让技术的德什卡机枪了,且质量和射速都远不如原版机枪。而根据日军情报,目前国民政府的高射机枪产量很低,高射炮数量也很少,哪怕是目前的首都重庆地区,也仅有30多门高射炮和二百余挺德什卡机枪。

  结果,就在鬼子飞行战队的鬼子飞行员按照惯例低空飞行目视寻找可轰炸目标时,10门高射机关炮、48挺原装版德什卡机枪(山地工事和4营重机枪还未开火),对着低空飞行的21架飞机进行了密集射击。

  刹那间,鬼子飞行员们发现前方视野范围内突然被炮弹弹幕充斥,而自己驾驶的九七式轻型轰炸机、九七式战斗机不停颤抖,接着发动机、机翼等纷纷破损,冒烟,着火……

  短短十几秒钟内,3架九七式轻型轰炸机就严重受创,直接冒着火往下栽去;4架九七式轻型轰炸机机翼、机尾等受损,机身颤抖开始冒烟,另有2架战斗机直接被飞溅的弹片和机枪弹击中凌空解体。

  “八嘎、八嘎,是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是防空阵地!”飞行战队的指挥官广田中佐怒骂道:“为什么这里有防空阵地,第一军的情报部门都是饭桶么,这么关键的情报竟然没有察觉。”

  说完,他立即猛烈摇摆机翼,做出了分散攻击的指示。

  嗯,没看错,日军的飞机目前还不能做到语音通讯。虽然鬼子科技家研发出了机载的语音通讯设备,但是质量差杂音强,根本无法使用,很多飞行员都直接卸掉了设备或者拒绝使用。而鬼子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结束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日军飞机部队临场指挥只能靠机翼摆动、驾驶员手势比划或者小白板通讯。

  

  就是这种小白板

  通讯的迟缓,让鬼子轰炸机群反应缓慢,加上轰炸机是满载状态,机动性本来就差一些,在防空阵地的集火攻击下,很快又有两架轻型轰炸机冒着黑烟栽了下来。

首节上一节67/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