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56节

  “除了农忙时候,大家工作积极性都很高,毕竟家里粮食吃食用度多了,大家都安心。”

  大旅长深吸一口气,这种委托老百姓的事情其他部队和根据地也都常做,但是一般都是临时性任务。如此大规模的开展委托,其花费的物资和经费必然巨大,积攒的成品物资也更加巨大。

  “你们制造这么多军服、棉衣、被褥做什么?”大旅长稳了稳心神,疑惑的问道。

  “发给新兵部队需要大量军服被褥,老兵作战和训练破损也需要更换,而且我也为旅部、师部都准备了很多。趁着现在鬼子还没把注意力转向我们,先积累足够多的物资,方便困难时候能够熬过去。”张云轻声的解释着。

  大旅长深深的看了张云一眼,没有说话,内心却感觉到深深的震撼!

  其实大旅长在战术上能力顶级,大局观上还是差了一些,他并没有预测到国民政府和日军的转向,没有感觉到时局的变化,但是他听到总部老总和师部政委都曾经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表示过类似的担忧。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未来会这么难!

  而张云,这个他当成一个小兄弟般看待的人,不仅同样表示出了类似观点,并已经开始了行动。他现在正凭借着之前缴获的大量金钱,大肆采买和储备各类物资,储备武器弹药,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这已经不是一个团级干部的视角了,而是总部师部首长们才具有的大局观!

  张云,这个他看着成长的小兄弟,这几天带给他,带给386旅,带给师部甚至总部太多的惊喜!

  ……

  大旅长慢慢收拾心情,继续跟着张云穿过村里的长街,走进了独立支队指挥部。

  此时指挥部里很热闹,独立支队2位副队长、5位连长、3位部长都已经等在了这里。5位连长都在围着老唐和新任的通讯部长,讨论着电台的归属。

  “我说总部也是小气,怎么就给了3组电报兵啊,队部肯定一组,驻地一组,就就剩下一组了,这一组配给谁,那谁就是队里的主力啊。”

  “我说,李部长(新任通讯部部长),咱自己能不能培养电报兵啊。你这通讯部不行啊,不能老拿着野战电话糊弄事。”

  “唐部长,咱们后勤部得赶紧弄点电台啊,咱们一个连相当于别家一个团,怎么一个连也得弄部电台嘞。”

  “是啊,是啊,再配上电台,我们1个连就可以对标鬼子一个大队,不,应该是压着鬼子大队打了。就靠你了,唐部长!”

  “我说几位连长,你们别开玩笑了。你们让我搞点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或者药品弹药之类的还行,我去哪里搞电台啊,这东西中央军都配不齐。那帮中央军晋绥军的蛀虫敢报损耗卖军火药品,却没人敢卖电台嘞!还是得靠大家打鬼子缴获呢!”

  “怎么旅长还不来啊,战士们都等的着急了!”

  “别急,别急,好饭不怕晚……”

  大家也是一二十天没见了,聊的甚是热闹。

  此时,张云和大旅长迈进了指挥部。

  “哗”,所有军官都站了起来,立定站好。唐部长和李部长,哦,还有个穿白大褂的汤部长(新任卫生部部长,邢副队长从总部医院靠药品“换”来的),也赶紧站了起来。

  大旅长终于见到了独立支队最核心的干部团队!

  (其实,缴获加成鬼子飞机后,张云已经可以解决电台问题。飞机坦克汽车等载具类武器可以按照国际价格调换为其零部件(方便维修),而二战期间各国战斗机上都有机载电台,鬼子飞机~美国飞机~美国大量机载电台零部件~拆解组装成普通电台。)

第131章 队伍建设大汇报

  很快大家坐定。

  张云向旅长简单介绍了独立支队的核心干部。

  1连长张苗、2连长老胡、3连长秦盛、4连长孙大勇、5连长章胜利、炮连连长王大川、侦察排排长老张、特务排大宝;后勤部部长老唐、通讯部李部长、卫生部汤部长。

  李部长和汤部长都是邢副队长专门拉来的人才,其中李部长原来是129师师部通讯科的干部,对电报、电话等技术比较精通;汤部长之前是总部医院的一名主任医生,医术很好,是邢副队长拿着老唐购买的大量西药去找总部医院刘院长“换”来的,就这样总院的刘院长还不同意完全换走,仅同意“借用”三年时间。

  不过,换来汤部长确实“物有所值”。

  再过几个月,独立支队医疗短板也能够补齐。

  大旅长安静的坐着,听着张云对独立支队干部们的介绍,心里默默惊异。

  独立支队这配置,够全面的!

  随后,他听到张云说道:“各个连长、部长都简单介绍下自己部队、部门的人员装备及工作情况吧,别嗦什么战绩啊,小打小闹没什么可显摆的!”

  1连长张苗简单汇报道:“1连为野战连队,现编制1202人,共3个步兵排,1个火力组,1个通讯组,一个连部。其中3个步兵排每排380人,通讯组12人,火力组38人(编制2门82迫击炮和2挺重机枪)、连部12人。配置武器为82毫米迫击炮2门,60毫米迫击炮24门、重机枪两挺,轻机枪102挺、其余士兵配置步枪和手枪。”

  2连长、3连长也汇报了情况,跟1连一致。

  4连长孙大勇汇报道:“4连为驻地守备连队,专门负责驻地守护任务。目前编制2400人,分3个守卫排,1个火力排。守卫排每排460人,负责3个方向防御内圈防御,1个火力排负责核心区防御。编制有重机枪240挺,轻机枪600挺、60毫米迫击炮24门。”(重机枪大都放置在工事里)

  这时候,大家都听到了大旅长低声的咳嗽声。

  嗯,大旅长有些受风寒了!

  大旅长之前听张云说过,一般野战连队不配置重机枪,怕影响机动性(现在配置2挺重机枪是为了对标鬼子大队,82迫击炮专门针对鬼子步兵炮),仅4连配置。

  但4连配置的轻重机枪数量也太夸张了!

  现在386旅王牌主力772团也不过配置了40多挺轻重机枪,新一团、独立团等才二十多挺轻重机枪。一般部队,有挺重机枪就是主力团了!

  而4连2400多人就配置了800挺轻重机枪……火力密度是772团的十几倍,还不算迫击炮!

  5连长章胜利继续汇报:“5连是新兵连,编制比较灵活。相对固定的是连部22人,另有教导兵440名,专门负责新兵训练。现在新兵连有接受训练的新兵3700余人,已经配发了相应的步枪3400支、轻机枪200挺、重机枪24挺,迫击炮20门,不过没有配发弹药。”

  炮连连长王大川接着汇报:“炮连是专业炮兵连队,目前编制856人,分为三个排,分别是山炮排,装备四一式山炮6门、九二步兵炮8门;重迫击炮排,装备120毫米迫击炮8门;迫击炮排,装备82毫米迫击炮16门。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分解开配合步兵作战。”

  大旅长早就知道独立支队炮兵火力强大,听完炮连编制,更是觉得牙疼,30多门火炮,快赶得上炮兵团了……

  随后侦查排老张和特务排大宝也汇报了一下情况。侦察排现在已经扩展到了64人,主要负责驻地外围的侦察工作,收集日军情报;特务排32人,现在兼着反谍和队部警卫工作,虽然不怎么专业。

  大旅长默默心里计算了下,共有战士近一万一千人,配置火炮迫击炮150余门,重机枪270挺,轻机枪1100余挺,全员都有武器弹药……

  羡慕……

  这样的部队,超过了中央军的配置,真是太豪横了,太让人嫉妒了!

  哦,是我们386旅的部队,咳咳,那没事了,没什么可以羡慕的,大家散了吧。

  这时候,大旅长听到了后勤部老唐那夹杂着陕北味的山西腔汇报声。

  “我们后勤部,那是队里大管家,吃喝拉撒穿用住,那是啥都管,所以人数多些,现在部里有职工202人,分为分发部、储备部、采购部、算盘部,还有特殊采购部,我们配置的武器就是算盘。”

  大家低声的笑了起来。老唐,一直是大家很信赖的大管家,也是一个自带喜感的长辈,在座的很多人都是他用花轿从重伤员医院接回来的。

  张云低声向大旅长解释了特殊采购部的作用。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数条比较稳固的军火及药品采购渠道,目前储备了部分药品,军火也是多多益善。反正法币也在贬值,现在能买回来军火也是好的!”

  大旅长点点头,沉稳不惊。

  惊喜/惊吓太多,已经开始免疫了!

  老唐继续汇报道:“咱们的粮食罐头等粮食够吃两三年的,军服除了配发出去的,还有2.5万件,棉衣1.8万件,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物资,你就是想要小孩尿布和奶粉,我都能掏出来。武器弹药方面,目前还有储备各类迫击炮282门,炮弹25万发、步枪机枪4000余支、子弹1050万发(原有360万发,兵工厂移交120万发,本月购买中央军军火70万发、此次缴获400余万发)……另外我们还从中央军军需官那里采买到2门施耐德75毫米山炮,可惜炮弹不多。”

  咳咳,大旅长又开始风寒……

  随后,通讯部李部长汇报。李部长一张口大旅长就认出了他的身份,好么,独立支队挖人挖到师部了。

  “我们通讯部目前拥有布线兵82人,不仅能满足战时布线需要,而且驻地及周边隐蔽布线也归我们管。希望后面电报员尽快归建,我们后续不仅要开展电报通讯,还是试着开展电报监听等工作。”

  卫生部汤部长则是简单汇报了医院建设情况,卫生员培养情况等。

  目前医院有3个科,4名医生(包括2名郎中)、4个护士。另有10个战地卫生员,且第二批也快学成回来。

  张云简单点评道:“各连队,各队部都做得不错,继续努力。4连要尽快熟悉山体工事,5连做好新兵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工作。后勤部继续采买物资,要快,鬼子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了;通讯部要尽快跟电报员对接,也很师部、总部对接,培养更多电报员;卫生部要加强战士们和群众对毒气弹的了解,开展防毒气演练!”

  “旅长,您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山体工事?大旅长心中浮现疑惑,但也暂时放下,他熟练的鼓励起各个连队,亲近起这些核心干部来。

  会场一时很是热闹……

  “旅长,赶紧去检阅部队吧,战士们等了好一会了。”1连长张苗跟旅长也很熟悉,看到旅长说了好一会,很亲近的提醒着。

  ?

  大旅长疑惑道:“什么检阅部队?”

  “您不是要检阅部队,各部队都集结好了,就等你来了!”张苗解释到。

  很快,大家就发现了互相的差头,旅长本来仅仅打算去训练场看看练兵情况,没想到战士们却打算让他看“阅兵”。

  (⊙⊙)

  部队战士盛情难却,大旅长只好在张云陪同下,前往了新兵训练场,在那里检阅部队。

  独立支队所在毕竟是山区,哪里可能拥有摆开一万多名战士的会场,哪怕是最宽敞的新兵训练场也不过是能放下千余人的小广场。

  按照2位副队长和6位连长商量的方案,是充分利用各部队营地间畅通的电话,让部队从各条山路过来,挨个接受检阅。

  虽然没有后世朱日和阅兵那么壮观,但是旅长站在广场小高台上,也被独立支队的战士们深深震撼!

  所有战士都穿着崭新的军服,背着统一的枪炮,或者推着炮车、抬着重机枪,排着4列纵队,整齐划一的从旅长面前走过。

  踢正步,不存在的!解放军1953年阅兵才正式踢正步,那是需要集训才能达到的效果。现在这种齐步前进已经属于比较先进的阅兵方式了。

  人一过万,无边无沿,更何况是携带着大量装备的过万部队。

  张云看惯了后世阅兵,这些都是小场面,但看到自己一手拉起来的部队慢慢壮大,仍然难掩激动。

  “可惜不合适也没人才,不然把空间里的坦克飞机开出来就更壮观了!”张云暗暗想到。

  而旅长却已经激动的快要落泪。

  当年长征后期时,大旅长带队前进时不敢回头看部队,因为其所在的中央红军干部团从几千人变成一千人,又变成几百人。

  所有人衣衫褴褛、缺衣少弹。

  抗战之后,虽然386旅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现在772团、新一团等部队,仍然未能完全统一装备,军服也是缝缝补补,艰苦发展部队。

  现在,他们386旅独立支队,终于展现出来八路军应该有的样子。

  (哪怕抗战结束后,八路军武器配置仍然很差,幸好有运输大队长帮忙,迅速拉进了与国军差距。)

第132章 副总参谋长到来

  晚上,张云带着旅长,来到了炮连营地跟战士们一块用餐。

  其实队部是有食堂的,用餐标准和饭菜跟兵营一样,张云有时候也在那里吃。

  但大旅长简单参观队部食堂后,仍然选择去了炮连。一方面,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跟战士们一起用餐更习惯和舒服。另一方面,他要再去仔细看看120毫米迫击炮。

  从太行山回驻地的路上,他其实听张云说过很多次这款重型迫击炮,也知道兵工厂已经可以生产,但一直没顾得上了解这门炮的性能。

  但检阅部队时,他看到了炮连两人一组就拉着拥有硕大炮管的小炮车迅速通过了广场,其火炮机动性简直超出了他的想象。

  豫北大平原据点多、小城多、日伪军和顽军也多,部队非常需要火炮特别是大口径火炮的支援。而386旅6000多人却仅有几门82迫击炮和几门步兵炮,炮弹还需要数着打,部队攻坚能力很弱,炮火支援能力很差。

  但这种重型迫击炮却给了他改变现状的可能。

  炮车不大,隐藏方便,可以规避鬼子飞机;拉着就走,机动快速,能跟得上部队速度;更关键的是威力巨大,娘子关大碉堡就是被两门重型迫击炮持续轰破的!

  这简直是目前最适合八路军的师旅级炮兵火力。

  因此,检阅完部队后,大旅长就一直心心念念的要再去看一眼,甚至忘了询问张云“山体工事”一事。

  ……

  炮连大食堂里的饭桌上,大旅长、张云、王大川、王承柱等人聚在一起,慢慢吃着,也聊着抗战战场上的双方火炮差距。

  相比回程路上的天天烙饼卷罐头肉,军营里的餐食更丰富也更均衡。主食有馒头、窝头、烙饼等,虽然混着一些玉米高粱,但仍然香甜;菜品就是时令蔬菜炒鲜肉或者炖罐头肉,但有三种之多,满满三大盆让人十分开胃;汤有蔬菜粥、小米粥和大米粥三种,大家可以随意选择。最让大旅长吃惊的是,竟然还给战士们提供了水果,虽然是山区里常见的酸梨。

  “日军炮兵非常强大,光火炮种类就很多,分别依据作战规模、攻击距离投入使用,最常见的就是九二式步兵炮及四一式山炮、九四式山炮、九十式野炮等,还有种类繁多的重炮。”王大川本就是专业炮兵,这半年多也没少琢磨鬼子炮兵部队,因此说起来头头是道。

首节上一节56/2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