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52节

  为了迷惑敌人,冀中军区各部队携带着他们分得的罐头、粮食、棉花、棉衣等物资,打着火把大张旗鼓的回归平山县西侧的山区,然后再秘密回归冀中地区;丁伟也率领部队携带着分得的大量武器弹药回归驻地,等候军区的命令,同时开展练兵工作。张云还把4门77毫米榴弹炮连同剩余的400余发炮弹都留给了丁伟,至于他如何隐藏运走,张云就没有后续关注。

  没错,看到正定车站如此多的缴获,张云打算回师了。

  这次闹得有点大,炸毁了鬼子的机场,消灭了至少12名鬼子飞行员和不少飞机、地勤车辆、防空阵地,同时炮击了正定县城,抢到了大量军火物资,还把110师团的指挥部给炮击了,恐怕桑木崇明恨的牙痒痒,而鬼子步兵联队和榴弹炮大队又来势汹汹的向着独立支队迅速运动过来!

  反观独立支队自身,来的时候3000余人,现在却有6500余人,一半都是未经训练的新兵,还携带了大量的缴获物资,机动性、战斗力都无法保证。

  张云决定,先回师,把物资和新兵落袋为安,然后再行寻找战机!

  于是张云带着独立支队、游击队等8000余人,携带着大量武器弹药物资等,从井陉县南侧进入了太行山,并慢慢踏上了归途。

  ……

  第二天早上,石门被八路军炮击的新闻传遍了中国。

  当然,武汉激战正酣,那是上百万大军对阵的大场面,石门炮击的小打小闹根本无法成为全国关注的大新闻,但很快石门地下工作者就将具体情报传到了总部。

  于是,大旅长刚刚起来,就再次被副总参谋长叫住。

  “看看这个情报,昨天张云他们可是干了一件大事,对着110师团的驻地石门进行了半个小时的炮击,摧毁了鬼子飞机场、城外防御阵地,并对着城内的日军指挥部进行了炮击。”

  大旅长默默计算了一下,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至少是上千发甚至更多的炮弹,而且是山炮或者榴弹炮炮弹。

  “嘶!”

  心疼啊,张云这个败家子,哪能这么用炮啊。

  打了半天,根本没有缴获,亏大发了!

  留着关键时候用,发挥的效果比这大十倍!

  “哈哈,张云果然不愧是我看好的战将,这一次炮击石门,扬了咱八路军威风,打击了日寇的气焰,好,打得好!”大旅长一边心疼,一边给张云补台擦屁股。

  副总参谋长看了看大旅长,点头说道:“是啊,打的不错。抓紧吃饭赶路吧,电报员同志都已经都做好出发准备了。”

第124章 物资足内心安稳

  此次独立支队的归途,对张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旅程,毕竟部队从未走过这段太行山路,张云的地图页也是首次点亮这一片区域。

  仍然是侦察排在前侦察前行,刘长青殿后,而张云带队走在中间位置,整个部队行军很是从容。

  虽然石门已经风云变幻、天翻地覆。

  指挥部被炮击,110师团长桑木崇明被炸的灰头土脸,他恼怒之下,严令110步兵联队尽快行军抵达石门。于是110步兵联队不顾部队伤亡和弹药消耗,迅速冲破晋察冀游击队的阻击和骚扰,于曲阳县汇合炮兵部队后继续向东运动,于定州市直接上了火车,通过平汉铁路机动到了石家庄。仅仅只用了8个小时,也就是10月17日下午3点左右,四千多鬼子主力军就完成了包括重装备在内一百余公里的调动,来到了石家庄火车站。

  要不是阜平县山路崎岖,距离铁路也比较远,鬼子的机动速度还能更快一些。

  而此时,张云的部队其实也不过在山区里行进了10公里。

  鬼子机动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不过,10公里也够了。借助山区密林的掩护,张云隐藏了部队的痕迹,并安排了战士休整,哪怕鬼子飞机对石门附近太行山进行了大规模密集侦察,仍然没有找到独立支队的踪影。

  恼怒的桑木崇明在师团指挥部里挥舞着指挥刀砍断了椅子,却也不得不承认,110师团无法轻易找到这支拥有强大炮兵的八路军部队,就像在北岳地区找不到晋察冀军区主力一样!

  无奈之下,他只能安排110步兵联队分兵保护工兵部队、皇协军等去修复被破坏的各个据点,并继续对冀中地区的游击部队进行扫荡和清理。

  这次闹的这么大,冀中地区的兄弟部队也早早做好了鬼子报复的准备,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来应对。更何况这几天通过对据点的破袭和对乡村汉奸武装的镇压,斩断了日伪军的触须和眼睛,游击部队在乡村间移动隐藏更加的便捷。

  一时间,整个冀中地区再次风云激荡起来。

  ……

  崎岖山路上,张云一路领略太行山险峻而秀美的风光,感慨中国大好山河,同时统计着此次远征河北的收获。

  部队实际缴获很多,但大都给了兄弟部队,留在手里的不算太多。不过是5000多枪支(已配置新兵3400余支)、430万发子弹、2000多发炮弹、几万盒罐头、2000件棉衣等。另有两三千吨的粮食、棉花、花生、钢铁等物资,丁大团长那里会慢慢送来。

  相比于独立支队打出去的数万发炮弹(多为60毫米迫击炮炮弹),实在是不够划算。

  不过,缴获空间里获得的物资就很可观了!

  大概获得粮食70万吨、棉花 5.9万吨、钢铁7万余吨、水泥2.8万吨、煤炭7万吨、各类机械设备4千余件、作坊类设备2.9万件……

  武器弹药方面,获得各类步枪6千余支、轻机枪450余挺、重机枪58挺、高射机枪6挺、飞机6架、各类大炮6门、防毒面具1000具、掷弹筒258具、各类子弹390万发、各类炮弹2785发……

  嗯,目前空间的物资总量已经很庞大了,短时间内应该不再会为物资发愁!

  一路慢慢前行,张云思虑着未来……

  ……

  在张云带着部队在山区前行的时候,大旅长带着警卫连、电报员沿着太行山山脚策马疾行,继续向着石门方向前进。此时去往石门方向的道路都是根据地内部区域,倒也不必担心敌人的阻拦,所以一路很是顺利。

  但当他们到达井陉县附近时,却被地方部队告知,因目前冀中地区鬼子回防,包括独立支队在内的主力部队大都已经暂时进入山区休整,具体去向不明!

  茫茫太行山,重峦叠嶂,山高林密,如何去寻找去向不明的独立支队?

  但大旅长是什么人!

  那是琢磨敌人性格判断敌人动作的高手,多次伏击日军取得大捷的八路军战术大师,这种问题怎么可能难得住他。

  他仔细询问了独立支队及各部队大闹冀中的成果和作战细节,然后就揣摩起张云的思路来。

  “从上次接触看,张云同志看着敢于出击十分大胆,实则过于保守谨慎,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甚至是不打牺牲过大的仗,见不得战士们牺牲。现在鬼子步兵联队回援,兵力强大,他手里又有这么多缴获物资,怎么可能硬拼,他肯定是见好就收,回归驻地了!”

  “这小子,倒是滑溜的跟猴子似的。这才对么,2000多人的部队,怎么跟鬼子联队硬拼!打仗,要学会用巧!”

  思考清楚了,大旅长哈哈一笑,带着警卫部队直接从井陉南侧山区向西追去。

  他有预感,总部、师部和他心心念念的张云,就在前面!

  就在不远!

  因为拥有这么多的缴获物资的部队,行军不可能太快!

  PS:目前张云缴获空间物资总量:

  武器:步枪7332支、毛瑟手枪325支、各类轻机枪398挺、重机枪128挺,高射机枪6挺、各类子弹464万发;掷弹筒524具,各类火炮16门、各类炮弹4203发;豆战车1辆、装甲巡逻车2辆、战斗机6.5架、汽车115辆、三侉子122辆(同类别载具可以按照国际价格互换,同时也可以按照价格调换为配件);防毒面具1263具……

  金钱:黄金3.12吨、白银44.62吨、日元1.8万余元,法币160余万元、美元2339元(已经套现大量法币日元及三吨白银)……

  粮食:面粉118.2万吨、肉类12.2万吨、蔬菜4.2万吨、油类作物3.2万吨、糖类作物0.66万吨……

  金属:钢铁11.5万吨、铜8532吨、铅12652吨、锡2441吨……

  矿产:煤22.2万吨,硫铁矿石4.18万吨、石灰岩3.9万吨、白云岩2.1万吨、耐火粘土7890吨……

  建筑材料:水泥3.8万吨、木材29.2万方……

  其他:布匹19.8万匹,棉花6.68万吨,各类重型机械设备266部,中型设备1585部,小型设备4751部,作坊类设备2.56万件,电气灯具3万余件、电缆4.4万米,电线12万米、电话线17.5万米……

第125章 这就是我386旅独立支队么?

  大旅长猜的没错,新兵太多,缴获太多,部队行军怎么可能快。

  所以张云索性将新兵暂时全部编入3个步兵连,然后按照晋中破袭战中行军练兵的模式,一边行军、一边练兵,让新老兵尽快熟悉,同时也将部队的红色思想、优良传统传递给新兵,提升部队的向心力,提高战士们的凝聚力。

  19日傍晚时分,部队按照计划开始安营扎寨。

  在新兵老兵们的共同配合下,大家扎起了苏式大帐篷,搭起了行军锅,开始做起了熟悉的烙饼卷罐头肉,以及野菜罐头肉汤。

  没办法,缴获的罐头肉太多了,而空间里的肉食更是很多,可以奢侈些。此时鬼子还未在东南亚开战,其部队给养还是不错的,行军罐头虽然不能保证是纯牛肉,但也是肉量很足。不像抗战后期的日军小罐头,全是牛血充数。

  很快,十里飘香!

  “驾”、“驾”,这时候,马蹄声响起,百余个骑兵闻着香味慢慢接近,大旅长一行终于赶上了队伍……

  独立支队负责殿后警戒的战士早已经发现了这伙骑兵接近,但这里毕竟是根据地内部,大旅长身后的警卫骑兵又都穿着八路军军服,因此警戒战士们倒也没有过于紧张。

  此时负责后方警戒的是独立支队2连1排1班,班长就是原772团重伤员。虽然仅仅是一个班,但独立支队一个班现在就有80余人,还不算新编入的新兵。武器配置编有轻机枪8挺,另有一挺重机枪。这样的火力,就是来百十个鬼子骑兵也能轻易应付。

  看到骑兵已经接近部队,班长就按照常规流程,带人上去盘话,9挺轻重机枪和几十支步枪暗暗对准了来人。

  看到黑洞洞的枪口,旅警卫连的战士们有些骚动,但大旅长却平静的骑马上前。

  班长一边上前一边观察着这个穿皮衣的军官,越瞅越奇怪,越瞅越眼熟,这人大概,可能,应该是咱旅长吧?!

  作为772团老兵,班长也是见过几次旅长的,毕竟772团是主力团,旅长经常带着去打仗。

  不过作为当时的一个普通老兵,也别指望能跟旅长说上几句话,让旅长留下点印象。772团可是2000多人的标准团,而当时七七一团也在旅长麾下,5000多士兵哪里能让旅长记得过来,因此大旅长没有认出这名曾经的主力团战士。

  “你们是386旅独立支队吗?”旅长下了马,轻声问道。

  “报告旅长,我们就是386旅独立支队!”班长立即敬礼,大声回答道!

  旁边的战士们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惊奇。

  这是旅长?咱们386旅的旅长?

  “哦,你认识我?张云队长、邢志国和刘长青副队长在哪里?”大旅长心里总算落下一块大石头。

  刚才闻到十里飘香的味道时,他一度对自己判断有些有所怀疑,毕竟这么浓郁的味道,其做饭人数恐怕有近万人。

  偏偏又没有发现起火做饭产生的烟雾,让他无从判断灶台数量,无法确定更具体的情况。

  如今看到战士认出了自己,并自报了家门,大旅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报告旅长,额原来是772团1营3排的战士,之前你来部队蹲点的时候,我见过您。后来长乐村之战后,您安排额们重伤员进入支队。现在我已经是班长了!”

  “张队长、刘副队长都在跟战士们一起吃饭呢!”班长回答道。

  这两天为了熟悉新兵战士,张云、刘长青两人分开去各连排,跟着战士们一块吃饭聊家常,连带着开展思想建设活动。

  大旅长一听,好嘛,赶上饭点了,正好看看独立支队的伙食去,他可是听副总参谋长说过几遍“大碗牛肉面和羊肉泡馍”了。

  “好,带我去找张队长。”大旅长笑了笑,对着班长说道。

  “这个,这个,这个额现在负责后队警戒任务,不能离岗。额安排其他战士带您去!”班长面露难色,结结巴巴的说道。

  警戒和放哨部队,是部队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松懈并被敌人所趁,后果不堪设想!

  警戒纪律是副队长刘长青亲自制定并严格落实的,为此数次强调甚至处罚了多名松懈的连排级干部,他作为副队长也陪同受罚,理由就是自己教育和管理不严,没有让军官和战士们牢记纪律、牢记警戒的重要性。

  多次的教育和公开处罚,上级指战员的以身作则,以及副队长刘长青严谨的作风,深深触动了独立支队指战员和战士们。

  坚守警戒和放哨岗位,就是保护部队,保护战友,就是保护自己!

  每个人都遵守并适应着这样的纪律!

  大旅长深深的看了班长一眼,又看了看其他战士理所当然的神色,内心深处涌上来一股子欣喜。

  这是一支有严格纪律的部队,也必然也是有战斗力的部队,好,很好,非常好!

  他拍了拍班长的肩膀,说道:“好, 做的不错。那你派哪个战士陪我们去啊。”

  班长对着后面吹起了哨子,发出解除警报的信号,随后喊道:“大明,1组长大明,带着人过来!”

  “班长,到了,到了。”12个战士突然从山石后面冒了出来,领头的战士一边走,一边说着,同时将手里的毛瑟自动手枪塞回了枪盒,旁边的战士们也是一边走着,一边互相扑打着身上的落叶。

  这一组人之前隐藏在山石右侧树丛中,属于暗哨部分,非必要是不会现身的。不过,1组长可是班长手下最有眼色最会办事的干部,如今需要引着大旅长去找队长,肯定要办的漂漂亮亮的,那就得让1组长出马了!

  毕竟,他们可是有四组暗哨的,但是1组长大明却只有一个!

  大旅长看着这12个身上还挂着落叶草根的战士,打量着他们的衣着和武器配置。

  军服贴身整洁,没有一块补丁,虽然夹杂着草根,但是仍然感觉到战士们的英姿焕发;大明同志腰里配置的是毛瑟自动手枪和四枚手榴弹,其他同志配置了9支辽造7.92口径步枪、手榴弹,最后是一组捷克式轻机枪手,副射手同样配置手枪,并携带8个弹匣和子弹带。

  这是一支标准的步兵班,而且是配置轻机枪的高标准步兵班。而现在,独立支队将其列为组。

  看样子,独立支队武器配置不错!

首节上一节52/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