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91节

  显然,鬼子不仅仅是打算停止攻击,还打算撤离山区,终止此次持续近一个月的攻势。

  这一次晋中攻防战(独立支队驻地攻防战),鬼子前后伤亡了十多万人,“玉碎”了7万余人,伪军和满洲军伤亡10余万人,阵亡了6万余人;前后损毁了火炮170余门、飞机60余架,消耗了华北方面军自身以及抽调过来的绝大部分弹药,但是却没有取到什么有效的进展。

  可以说,这一战鬼子是亏到姥姥家了。

  当然,这一战张云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之前李云龙新一团缴获加成压制火炮时,张云觉得自己不会亏本,谁能想到,战争的烈度和时间都超过了之前的预料。

  最精锐的独立支队前后伤亡了近万人,阵亡近3000人,抽调的兄弟部队前后也受伤了近两万人,阵亡了近万人,可以说是伤亡颇重。

  更糟糕的是,张云不仅消耗了超过270万发炮弹和4000万发子弹,弹药储备数量降低了很多,且大部分现役火炮枪支的炮管枪管因为频繁发射,寿命大减,需要大批量的更换维修。

  可以说,以后的几个月里,光是维修和更换火炮,就会需要耗费兵工厂不少的工时。

  此战,虽然歼灭的鬼子数量很多,但是缴获加成得到的武器弹药,远远赶不上消耗的数量,可以说,此次张云也是打了个亏本仗。

  这也是张云命令抽出野战第3团,且不愿意让其继续填补前线的原因,

  如果不趁着鬼子撤退的空隙,趁机占领一些地区以获得大量缴获收益,那张葛朗台云,真的会心痛死。

  ……………………

  前线已经陆续观察到鬼子的撤离,于是刘长青不敢耽搁,赶紧将相关情况汇报给了张云。

  收到前线发来的电报,张云打开系统页地图,思考了片刻后,就立即草拟了部署电报,下达给了各个部队。

  先是命令昨天夜间侵袭曲阳县和奇袭机场的九团部队,不必顾忌白天的鬼子飞机,也不要考虑战士们昨夜战斗疲惫,立即趁着鬼子防御空虚的空档,向着太原北部平原发起全面的侵袭,并逐村逐镇去消灭日伪军。

  “告诉孙阳团长,经此一役,华北方面军损失了飞机60余架,且消耗了绝大部分毒气弹、航空炸弹和航空燃油,短时间内已经失去了对地面的攻击能力。”

  “同时,太原周边、晋中等地都是异常的空虚,让他大胆往前攻击,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乡镇和劣绅。”

  “命令晋中前线部队,要克服疲惫,立即向敌人发起反攻击,不求突破鬼子的工事,而是牵制住鬼子部队,别让鬼子部队轻易的撤退。”

  “命令野战3团,要立即出发,从边缘绕过鬼子,向晋中平原出发。”

  “那里是鬼子的伤兵区域,目前兵力空虚,可战兵力不多。”

  “经此一役,鬼子兵力大减,弹药紧缺,战力下滑。部队要大胆向前打,向前冲,把鬼子部队的编制打散,打乱,把鬼子的精气神冲垮!!”

第484章 大胆穿插

  山西,临汾、介休附近的山区里。

  386旅旅部。

  总算换下一身皮衣,改穿棉军服的大旅长,左手手里拿着电报,右手认真的对比着地图,脸上神色中布满了震撼和欣喜。

  刚才,总部及正太军分区均已经向386旅通报了此次晋中山区决战的结果----鬼子天亮之后发起了大规模攻势,连续激战两个半小时,伤亡巨大却没有取得丝毫战果。

  现在,鬼子开始向后败退,正在收缩阵线的同时向后方转移。

  而晋中前线我方部队则是毫不犹豫的发起了反击,以密集攻势开始牵制鬼子的撤离。

  “这场双方煎熬的消耗战,总算是落下帷幕了。”

  大旅长喃喃自语道。

  过去的一个月里,大旅长指挥着386旅,不断牵制鬼子驻扎临汾、运城的数万部队,防止鬼子向晋中增援,因此基本算是全程旁观了此次晋中山区攻防战(独立支队驻地攻防战)。

  因此,他反而比前线部队更能清晰的看到此次作战中鬼子的战略决心以及晋中地区八路军的顽强英勇。

  事实上,在他看来,因为张云采用了“结硬寨、打呆仗”的战略,逼着鬼子进攻建设完备的防线,因此此战双方在作战指挥都都算不上精彩。

  但是,双方在战略决定、作战意志、作战消耗上的比拼,却让大旅长、李大团长等人叹为观止。

  这样的作战方式,本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八路军身上,甚至不该出现在中国战场。敌我双方在晋中山区的狭小范围内,打出了不亚于欧洲战场水平的火力攻防战。

  此次作战中,敌我双方动用了除了坦克、装甲车以外的所有几乎所有现代陆军装备。

  鬼子使用了大量的燃烧弹、毒气弹、航空炸弹、山炮炮弹甚至是压制火炮的重型炮弹;而八路军部队则动用了大量的迫击炮、山炮以及大口径榴弹炮,还有大量的防空机枪和防空炮。

  根据八路军总部派出的记者拍到的照片,晋中前线“阵地化为焦土,山石变成沙硕、密林烧成废墟”、“阵地上的每一捧土中,都能找到弹头和弹片”。

  这样的消耗速度,已经赶上了一战时期让参战各国闻风丧胆,失去一代人的欧洲堑壕战。

  ………………

  堑壕战、阵地战,虽然是一战时的呆板打法,但其实这样的战术对部队的要求不比运动战少,甚至对作战意志的要求犹有过之。

  不是哪支部队都可以在消耗作战中可以拼赢鬼子的,也不是随便哪支部队可以在枪林弹火和密集尸体中能够仍然坚守作战的。

  爆发在1944年的阿登战役中,哪怕是气势如虹,基本锁定胜局的美军部队,面对突如其来的德军攻势,在三天内阵亡1.5万人后,其部队也出现了两个团7000人集体向德国投降的情况。

  求生,是人的本能,但优秀的部队和战士,是能克服这种本能的。

  所以大旅长震撼于这次独立支队拼过了鬼子的消耗,而欣喜于所有参战的八路军部队,均在枪林弹雨中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此次胜利里,绝不仅仅是独立支队的付出,而是所有八路军部队的奉献和牺牲。

  也正是因此,大旅长才满心满眼的欢喜。

  作为从山沟沟里走出的部队,八路军上层的指挥官们早就看惯了风云变幻,习惯了世事无常,现在正太军分区的弹药补给能力并不足以持,相反,全军这样的战斗意志,才是八路军部队发展壮大的本钱,是实现伟大抱负的根基。

  ………………

  正在思索间,旅部的电话接二连三的响起。

  几个通讯参谋各自拿起电话,大旅长就依稀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我的旅长嘞,现在晋中空虚,就如同肥肉放在了嘴边,这个时候不吃,什么时候吃。”

  李大团长的声音极具穿透力。

  “旅长,独立团请求出击晋中,请旅长放心,我们必然取得全胜!”

  孔捷团长一本正经,老实孩子,但是态度很是坚决。

  “旅长,这次必须得派我们772团参战,出击晋中。我们772团作为主力团,总不能一直坐冷板凳吧!再让李云龙打主攻,我真没脸见自己的战士了!”

  这是程瞎子的声音,他早就对大旅长“独宠”新一团有些意见,这次说什么也要拿到破袭命令。

  大旅长见状,嘿嘿笑了起来。

  巧了,三个团长跟商量好似的,同时打过来了电话。

  而且,思路同样跟他不谋而合。

  打晋中!

  趁着敌人空虚,向晋中出击!

  鬼子如今山区遭遇惨败,部队伤亡巨大,弹药补给不畅,士气低落不堪,且大部分部队还在山区中被前线八路军牵制,难以快速撤回。

  而晋中平原地区,却因为鬼子连续抽调部队,防御兵力已经极度空虚,确实是开展大破袭的良机。

  至于为什么这么喜欢破袭,自然也都是张司令带给大家的作战习惯。

  每次大破袭,不仅可以获得不少的物资缴获,同时还能够镇压汉奸劣绅、补充青壮兵员,且张司令都会下发大量的慰问品和奖酬物资,进一步增加旅部、团部的弹药物资,简直是一劳多得的好买卖。

  至于曾经他们如临大敌的临汾运城鬼子,在山区鬼子惨败后,自身就面临后勤断绝、弹药不足、被多方部队包夹的窘境,其威胁已经降低了很多。大旅长自信可以凭借两个团的部队,暂时挡住这些鬼子几天了。

  也就说,目前的386旅,可以抽调两个团的部队,积极向北破袭晋中。

  这是难得的战机。

  至于派谁出场,他自然心里早有盘算。

  此次作战风险不大,也没什么可以灵活处理的,无需派他的爱将李大团长出马,还是将主力772团跟老实孩子孔捷团长的独立团派出去。

  手心手背都是肉,还是要注意平衡的。

  他直接左手右手各持一个电话,直接对着孔捷跟程团长部署到:

  “好,既然你们请战,那就要打出彩了,别丢了咱386旅的脸。”

  “大胆穿插,放开手脚,全力向前突击,将鬼子在县城外围的控制区域一扫而空。”

  “鬼子防御如此松散,这一仗要打不好,你们就回家奶孩子去吧。”

  程瞎子和孔大团长感恩戴德的表态,立即下去部署去了。

第485章 大跨步前进!

  不提大旅长如何安抚暴跳如雷、感觉自己受到了“天大委屈”的李大团长。

  只说太原北部的独立支队九团部队,正在按照张云的命令,第一次白天时分在敌占区展开了攻势,向着阳曲县全境甚至是太原北部外城区域发起了连续的突击和破袭。

  此时,这片鬼子控制区内的兵力前所未有的虚弱。事实上鬼子已经将附近的日伪军抽调了大半进入山区参与决战,剩下的部队也被见势不妙的筱冢义男直接集中回了太原。

  除了县城以及几个核心镇子外,绝大部分鬼子伪军都已经收缩至太原城内,外围的据点和乡镇基本上都已经被鬼子放弃。

  因此,拥兵数千的9团部队,直接兵分数路,直接拉着火炮,跟武装游行似的,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一个又一个的清理着乡镇,并在当地民兵及地下组织的配合下,镇压着汉奸劣绅。

  此时,不愿意坐以待毙的汉奸劣绅们,部分抛家舍业跑到了县城内寻求庇护,但更多的则是凭借着家丁部队,做着最后的顽抗。

  这样就连枪支都只是三瓜两枣的家丁部队,在火炮齐全全副武装的九团面前,自然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被八路军部队毫不留情地碾压而过。

  炮火轰鸣间,太原北部这片历史上被鬼子长期稳固控制的地区,突然间就山河变色,换了人间。

  ………………

  晋中北部的太原城外,风起云涌;

  晋中南部的386旅,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出击;

  而晋中山区里,八路军部队同样攻势如潮。

  前线战场上,数万八路军部队不顾激战后的疲惫,向着鬼子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式的全面反击。

  数百名火炮集中对着几个点位进行了炮击,而后,则是部分部队的试探性突击。

  此时,面对八路军的如此攻势,鬼子不得不放弃撤离,集中盘踞在之前的工事上,据险而守,兵力难以调动。

  趁着这个时机,野战三团数千人突然从鬼子的侧面扑出,向着鬼子防御部署的薄弱环节发起了突击,而后不再进攻鬼子工事,直接绕过鬼子的防御,向着晋中平原直奔而去。

  从战略角度讲,这本是一个孤军深入的作战部署,应该很容易被鬼子各路部队不断阻击,甚至可能会遇到鬼子的包夹和围歼。

  但如今鬼子兵力大损、战心已失,而伪军满洲军部队更是已经战心崩溃,难以为战,面对野战3团的孤军直入,周边鬼子竟然是抽不出足够的部队去阻击这支向平原挺进的部队。

  “大跨步前进!向平原突击!”

  在张云的命令下,野战三团放弃了影响部队行进速度的山炮等重武器,仅仅是拉着几门重型迫击炮以及82迫击炮等武器,以轻装状态向着平原急速挺进。

  短短时间内,野战3团连续击破鬼子的几层薄薄的阻击防线,迅速向前挺进了五六公里,距离平原地区仅有不足三四公里的距离。

  这个时候,鬼子已经感觉到了巨大的风险。

  晋中地区兵力空虚,却是这近6万驻防山区部队的退路和补给线。

  如果野战3团突然截断他们的退路并建立坚固防线,那这6万部队就会面临被封死在山区的危险。

  鬼子指挥官立即做出了部署,迅速将晋中平原和山区交界附近的部队进行了收缩,依托之前建立的防御工事,守住了从平原到山区防线上这一条长长的补给线。

  而本来已经撤退的鬼子伤兵和辎重部队,面对这样恶劣的形势,也不得不再次拿起武器,回归了防线阵地,守在了山区的工事里。

  但,野战3团,并未搭理他们。

  秦盛留下一营部队守在了山区平原交界地带的险要地带,构筑工事,负责掩护部队的后方,而后带着部队直接扑向了鬼子在晋中平原上剩下的几个炮兵阵地和仓储区域。

首节上一节191/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