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85节

  这样的急速消耗,对鬼子来说都是很疯狂的,更何况是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家。他们相信,八路军的弹药储备正在崩溃!

  而蝗军的胜利就在眼前!

第471章 冈村宁次感觉不妙

  事实证明,鬼子估算的八路军弹药消耗数据并不准确。

  正太军分区投入和消耗的弹药,比鬼子想象中更多!

  无名山驻地指挥部里。

  刘长青已经从前线返回了驻地,正在向张云汇报着各处战线的汇总数据。

  “张司令,”刘长青拿着他的小本本,有些担忧的说道:“根据后勤部的报告,截止目前,我们的弹药库已经拨付出去了107万发的炮弹,其中仅是重型迫击炮炮弹就达到了40万发!”

  “另外,还拨付子弹1300万发,拨付罐头460吨,拨付防毒面具12万具,手榴弹8万枚!”

  “目前,我们的12处临时弹药仓库已经空了,3大仓储区也拨付了库存弹药的近三成!”

  “另外,我们还支付了大量支前群众的酬劳,花费了大量物资修缮被鬼子空袭炸毁的房屋,救助被鬼子摧毁家园的群众,各类物资支出数量也不小。”

  张云听着这堪称庞大的弹药消耗数据,一脸平静的的点了点头,看着墙上的地图陷入了沉思。

  弹药消耗确实有些多了。

  鬼子,该不会是打算以部队损失消耗军分区的物资吧!

  “部队伤亡情况如何?”

  刘长青闻言,将小本本翻过了一页,汇报道:

  “根据各部队报来的数据,丁伟团长那边的东线部队阵亡1229人,受伤5500余人,预计毙伤日伪军2.6万余人;”

  “正太沿线的西线部队,阵亡1324人,受伤3000余人,预计毙伤日伪军1.8万余人;”

  “晋中前线战斗最激烈,阵亡3312人,受伤7000余人,预计毙伤日伪军5.5万余人。”

  张云闻言,点了点头。

  随着战线僵持,双方的战斗越发激烈,张云这边弹药巨量消耗的同时,鬼子也发现部队兵力正在大量损失,蝗军伤亡太大。

  为了消耗八路军更多的炮弹,鬼子部队再次抽调蝗协军及伪满洲军上阵作战,将他们如炮灰般消耗在小规模的突击作战中。

  根据他的缴获加成系统汇总的数据,截止目前,除去阳泉围歼战消灭的2万余日伪军外,目前三处战线已经击毙了日军2.8万人,击毙皇协军6212人,击毙伪满洲军2.2万人。至于击伤情况,则无法被系统统计到。

  张云估计,至少有两万日伪军现在住进了野战医院,至少会有数千人最终会因为截肢、重伤等原因,永久失去作战能力。

  另外,应该还有数千甚至更多日伪军是被兄弟部队们击毙的,这些战绩不被系统认可,自然也就无法统计到系统中。

  折算下来,经过十几天的激战,连同阳泉围歼战在内,军分区及兄弟部队大概消灭了八万日伪军。而消灭一个日伪军,大概需要消耗炮弹15发,子弹180发,手榴弹1发。

  不得不说,这样的消耗兑换比例已经十分耀眼了。历史上苏军消灭一个德国士兵需要的30发炮弹、1300发子弹、9枚手榴弹,以及230公斤航空炸弹,而美国消灭一个鬼子消耗的物资更多。

  不过这也正常,这次鬼子是主动发起进攻,攻击部队不得不经常暴露在火炮视野中,被军分区大量的火炮集火,损失自然更大。

  至于战损比打的好,自然也是因为各个战线的八路军部队都是以守为主,占据了完善的永备工事,相比鬼子不断的派出部队侵袭阵地,自然伤亡要小的多。

  事实上,要不是鬼子的飞机猖獗,军分区和支援兄弟部队的伤亡还会降低很多。

  不过,张云也知道,后续随着双方的阵地越修越多,工事越修越完善,敌我双方的部队损失都会降低下来,包括独立支队的重炮、鬼子的航弹等,其作战效果就会进一步降低。

  晋中山区,虽然看上去沟壑纵横,群山环绕,但是能走的大路就那么多。如今随着双方兵力的累积,各个小路上也都被安排了部队,敌我双方,已经很难小范围内发起穿插和突袭。

  换句话说,如果鬼子还打算继续进攻,除非冒着更大风险绕行几十公里走大弧度穿插外,就只剩下在这十多公里的防线上硬磕,就像一战时的堑壕战那样,陷入更加冷酷的消耗战中。

  而大弧度穿插难度更大,毕竟晋中地区386旅等部队已经修建完善了两年的防线,不是那么容易打穿。

  “不必顾忌弹药的消耗,”张云对着刘长青说道:“告诉部队,兵工厂正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着炮弹和子弹,足够前线部队使用了,所有部队都不必考虑弹药问题。”

  虽然弹药库存有些吃紧,但距离耗尽还有很大的距离,必要时,张云也会直接套现的!

  “要好好照顾前线的伤员,安葬好烈士,并给前线部队足够的给养。”

  “外边阵地上越来越凉,要保障战士们能吃饱穿暖,跟鬼子耗下去!”

  ………………

  张云预判的不错,在随后的的一周里,前线部队继续僵持着。

  独立支队的重炮和鬼子的航弹来回交织,鬼子突击与部队阻击不断重现,双方部队各自凭借着阵地,消磨着敌方的弹药,也消磨着战士们的身体和耐心。

  特别是12月12日这一天,晋中下雪了!

  寒风呼啸中,阵地前方一片雪白,但是山区陡峭,道路湿滑,敌我双方都难以动弹,不得不暂时停战,双方在雪窝里对峙。

  军分区这边,在后勤部安排下,支前群众和炊事班战士们给前线送来了热乎乎的包子,浓厚的肉汤,辎重队给战士们送来了披风,手套、加厚棉服棉被,战士们在雪窝中喝着热腾腾的肉汤,香喷喷的罐头肉和包子,全身温暖的等待着鬼子的上门。

  而小鬼子们,同样也有完善的后勤。后面的辎重部队也及时送来了罐头、棉服等。

  这场战争,最终变成了是一场后勤能力的比拼。

  而鬼子们的辎重部队并没有输。

  但是,华北方面军的经费和物资储备,撑不住了!

  冈村宁次已经感觉到了不妙。

  明明是他打算消耗八路军的弹药,以备发起最终的决战。

  为什么,他的华北军反而先熬不住了!

第472章 鬼子成“叫花子”了

  1940年,已经是鬼子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的第四个年头。

  四年来,虽然鬼子凭借着工业国对农业国的降维打击,连续占领了中国华北、华南、华中等大量地区,占据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富庶之地,但在中国各路部队和国民的持续抗争之下,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根据鬼子的统计,截止1940底,鬼子在中国战场上人员已经死伤了五十余万的部队,耗费了大量的军费预算和物资,国内民生凋敝,物价飞涨,就连上层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战前,鬼子政府为了全面侵华而储备了300多吨黄金,到如今已经基本消耗殆尽,其中大多数都进了美国工业企业的口袋,填补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腰包。

  特别是1940年,鬼子政府遭遇了多事之秋,全年意外不断,战事多发,造成财政窟窿越来越大。

  年初时,国民政府发动了“冬季攻势”,十个战区同时发起了大规模反击,虽然作战效果不明显,但也算提振了中国国民士气,而鬼子仓促迎战,耗费了大量的物资弹药。

  而后,眼热欧洲战场德国所向披靡,鬼子从5月到9月间不但发起了枣宜会战,还在晋中、华北平原等多条战线发起了作战,再次耗费了大量的预算经费和物资。

  接着,是独立支队东出太行,连战连捷,击毁了鬼子部队的大量重型装备,消灭了众多鬼子精锐部队。而为了消灭八路军独立支队,解决可能的八路军军工基地,冈村宁次又发起了对晋中山区的大规模围攻,并进行了惨烈的消耗战。

  这一轮轮作战下来,鬼子的军费财政资金消耗远超年初预算,几乎赶上了1938年的巨大消耗,也使得鬼子的财政越发困难,就连天蝗都连续过问。

  如今,随着欧美等国转向明显,开始对日本帝国采取敌视甚至贸易抵制等行为,大本营已经决意准备筹划发起对欧美等国东南亚殖民地攻击,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储备物资,修缮和增加军舰,这同样需要大规模的军费预算。

  (1940年9月,东京内阁和军部不得不开始改变对华策略,将原由中国派遣军所辖的华南方面军,改由东京大本营直辖,充分说明日本人要向南拓展势力范围,觊觎法属印支地区)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到了现在,鬼子口袋已经没钱了,而华北方面军已经耗不起这场与八路军独立支队的大规模持续消耗战。

  ……………………

  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指挥室里寂静无声,氛围凝重而紧张。

  司令官冈村宁次神色有些颓败地望着眼前的地图,自言自语的问道:“八路军,到底有多少炮弹,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耗尽?”

  旁边,参谋长笠原幸雄有些艰涩的答道:“根据前线部队汇报,昨天八路军发射了近8万发炮弹,截止目前他们使用的炮弹达到了140万发。而到现在为止,八路军的炮兵火力,并没有明显衰弱的势头。”

  “将军,我们的炮弹已经不多了,前线部队已经损耗更是严重,近半主力将士都已经玉碎阵亡,其余的部队也大都伤亡大半,无力发起作战。如今前线士气大伤,哀鸿遍野。”

  “将军,不能再打下去了!”

  “如今,这场消耗战所损耗的物资已经引起了大本营的震怒。再打下去,咱们华北方面军的物资供给就难以为继了。”

  冈村宁次闻言,脸色越发颓然。

  作为具有政治野心的军人,他已经感觉到大本营态度的变化。

  从最开始的鼎力支持,到有些焦虑质疑,再到现在的震怒反对,如今战争僵持局面下,大本营已经失去了对他能获得本次战役胜利的信心。

  眼见此次作战已经严重耽误了对欧美作战的物资储备,大本营已经决议结束对于此次战争的援助和支持。

  考虑到华北方面军军事预算已经早已干涸,现在的他,就只能依靠现有的弹药支持本次战役继续打下去。

  “这不应该!不应该!这么多弹药到底是从哪里来呀?”

  冈村宁次难以接受帝国部队竟然会在消耗战中败下阵来了,这让他陷入了深度的自我怀疑。

  突然,他似乎又想到什么,急忙问道:“我从关东军抽调过来的燃烧弹到了哪里?”

  冈村宁次口中的燃烧弹,是日军战机专用的凝固汽油弹,被誉为帝国空军部队的战略重器。200千克级别的航空凝固汽油弹,在爆炸后可以瞬间引燃周围1个篮球场大小的区域。

  这是冈村宁次专门调来,以对付独立支队在山体中挖掘的防空防炮炮位的“秘密武器”。

  鬼子本来就是一个资源稀缺国家,其中更是缺少石油,而制造凝固汽油弹非常耗费石油原料,是帝国珍贵的战略武器,十分的宝贵。

  笠原幸雄回答道:“目前这些武器已经运到了太原机场的仓储区域,将由太原飞行战队负责进行投掷。”

  冈村宁次眼前一亮,犹如拿着最后筹码的如赌徒一般,拍案而起:“今天就进行部队整合,将能够进军晋中的部队统筹起来。”

  “明天上午,安排部队进攻敌人阵地,他们一定想不到咱们还有这么一个杀手锏。咱们安排飞行战队一举建功,这样一来,一定会消灭他们的炮兵阵地,进而为我们争取一个发起战略决战的绝佳机会。”

  “没有炮兵的八路军,怎么能抵得过帝国的部队。我们要抓住这唯一的机会,击败这支强大的八路军部队。”

  笠原幸雄看着这个失去理智的堵红了眼睛的司令官,不得不点头应是,下去调动军队了。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时间晋中太原一带的鬼子部队频繁的调动起来。

  ……

  鬼子的异常调动自然瞒不过八路军部队的情报搜集部门,同时也成功引起了张云的警觉。

  战局缠斗到今天的地步,对双方的部队都是一种煎熬,哪怕八路军部队伤亡小一些,但也已经十分疲惫。

  敌我双方都在等待着一个变局,一个彻底击败敌人赢得战事的机会。

  不过,拥有缴获加成系统的张云毕竟是个挂逼,自然还有耐心等待着更好的时机。而鬼子们则是物资消耗殆尽,实在有些耗不住了。

  因此,张云和总部都研判到,这突然的调动是鬼子最后的挣扎与尝试。

  虽然不知道鬼子调动的目的,但显然无外乎要发起着两边阵营最后的对决,既然这样,张云也打算试探一番,先打出一张自己的小底牌。

  他战斗力完整的九团部队!

  自开战以来,该部队一直隐藏在太原北部阳曲附近的山区里,随时可以发起对于鬼子的突袭。

  现在,这支部队既可以随时截断同蒲铁路,也直接破袭太原,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在此之前,九团部队也可以先玩一个小游戏,使用他们随团出发的6千枚火箭弹,向着敌人发起一次火力突袭。

  张云打算一半扔到太原城外的各个车站里,一半扔到太原机场,先把鬼子搅一个人仰马翻。

  天地良心,火力突袭太原机场是张云早就定下的计策,张云并不知道太原机场里堆集着鬼子赖以决胜的战略武器。

第473章 9团奇兵决胜!

  12月15日。

  太原北部阳曲县的东侧山区里。

首节上一节185/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