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63节

  “在其他八路军普遍只有极少数迫击炮及火炮时,独立支队已经列装了重型迫击炮;在其他部队开始列装重型迫击炮时,他们大量开始列装仿制我们的九四式山炮;在八路军各部队开始越来越多的列装山炮时,他们又开始列装105毫米榴弹炮了!”

  “还有,他们的弹药使用量完全跟其他八路军不是一个量级。”

  “这正常么?”

  “想想就知道这十分不正常,八路军部队的上层怎么可能会放任这样这样一支与跟其他八路军部队不兼容的部队。”

  “除非这支部队可以凭借自身获得足够的弹药补给!”

  “我敢断定,独立支队就是八路军这两年装备极大改善的关键点!”

  “他们的驻地附近,必然有八路军最重要的兵工厂,是整个八路军部队最核心的武器供给要点。”

  “要想击败八路军,就必须想办法击破独立支队驻地!”

第417章 旅部的欢呼

  正在冈村宁次筹划着对独立支队驻地发起一次前所未有攻势的时候,驻扎在武乡、介休附近的386旅,也迎来的一次难得的狂欢。

  …………

  旅部指挥室,穿着一身皮夹克的大旅长站在地图前,凝神思索着周边的战场局势,研究着鬼子伪军们的动向。旁边的桌子旁,又有三四个年轻的旅部参谋们也在认真的工作着,整个指房间里一片静谧。

  突然间,外边由远及近,不断传来了欢呼声。

  “刚子,去看看,外边发生了什么?”大旅长抬起头,惊奇的听着外边的欢呼声,便安排警卫员刚子去看看情况。

  警卫员刚子应了一声,正要出去,突然就看见周参谋长带着一个脸熟的中年男干部走了进来。

  却见周参谋长一边走一边对着男干部客套道:“哈哈,张司令有心了啊,这次送来的东西实在是太丰盛了。现在总部那里都在省吃俭用,我们这里愧领了,愧领了啊!”

  说完,周参谋长有些高兴的对着旅长说道:“旅长啊,看看谁来了!”

  “这一次,军分区张司令专门给我们拨付了大量的物资,还专门让邢队长亲自送过来了!”

  “哎呀,你没去外边看。现在村子里全是一车一车的物资,都是犒劳慰问的吃食和用品,光是军分区自产的红星罐头就有100多箱2000多斤,馋的战士们都咽口水了!”

  红星牌罐头,是正太军分区自产的罐头。

  目前八路军各根据地甚至各县都有自己的罐头厂、食品厂等民用厂,但是唯有红星牌罐头名头最大,最让根据地的干部们喜欢。

  原因很简单,红星厂是张云亲自管理的食品厂,是专门用来“套现”系统中大量肉食而设立的工厂。作为“套现”的重要途径,张云自然毫不吝啬的将大批量的肉食拨付给工厂,并制成了大量几乎全是肉的罐头。

  大料、辣椒、熟肉、盐巴组成的红星牌大肉块罐头,不仅肉多料足味道好,而且生产质量好,方便耐储,在这个缺油少食的时代,绝对是战士和干部心中最靓的礼物之星。

  之前张云提供给各双重管理部队的物资里,红星牌罐头是最受大家欢迎的补给物资,旅部的战士们也多次尝过它的滋味,自然对这款罐头记忆犹新,期待许久。所以刚才大家看到如此众多的罐头送了过来,自然欢呼不已。

  大旅长听完周参谋长的话,如何不明白张大财神云又开始给大家发物资了,他好笑而又感动的走过来拉着邢志国的手,笑着说道:“老邢,到底有多少好东西送来,竟然让张云把你亲自派过来了!”

  邢志国作为旅部、师部的老人,自然不会托大,他先是认真的敬了一个礼,才笑着说道:“旅长,此次送来的物资之多,绝对会让你惊讶。”

  “这次长途远征太行山外,张司令在总部协调和各部队配合下取得很大战果,打出了独立支队的威名,因此张司令专门拨付了大量物资,犒劳此次参战部队。”

  “张司令说,大旅长留守晋中附近,以5万劣势兵力防御和牵制着第一军近10万部队的持续进攻,没让鬼子干扰到出征计划,为独立支队东出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和努力。后面,更是连续破袭晋中平原,打通与老家交通线,打的第一军狼狈不堪,堪称指挥精彩绝伦。”

  “因此,张司令专门让我给晋中留守部队也送来了大量的慰问品。”

  “目前,大部分物资已经由运输队送到各部队驻地了!现在这些物资,都是专门送给旅部的!”

  大旅长听完邢志国的一席话,内心深处略有些感动。

  确实,张云带队东出太行,连战连捷,战果之恢弘,将整个八路军部队的将领都震动了。

  短短十几天里,独立支队转战几百里,秘密东出平原,主动发起攻势,并一夜之间连续消灭了数万人,摧毁了鬼子近40辆坦克装甲车,重创击溃1个师团1个旅团。相比于之前占据地形优势、后勤优势、情报优势的驻地攻防战,此次独立支队展现出了极为强大的机动性和攻击力,也盘活了整个局势。凭借着这份战功,如今独立支队已经成为了八路军麾下名副其实的“王牌部队”,张云也被誉为八路军部队中的“抗日名将”。

  在张云和独立支队享受荣誉的时候,大旅长却甘当配角,带着众多部队默默帮助张云守住了基本盘。在张云作战完成回归的路途中,第一军集结了日军2万余人、伪军3万余人,对晋中独立支队驻地方向的山区发起了猛攻,是大旅长统筹各方,调兵遣将,在河谷口方向积极调动敌人,并安排部队支援晋中榆次附近,成功的挡住了敌人,并让鬼子不得不重新估计独立支队的兵力。

  可以说,张云的一席话说到了他的心里。

  作为老革命,大旅长自然不会计较太多个人得失,但是如果张云等人能想明白他们这些留守部队的付出,那绝对是一个让人欣慰的事情。

  虽然感动,但大旅长却很快收拾了心情,拍着邢志国肩膀说道:“张云同志此次打的很好,非常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我很欣慰他的成长。”

  “走吧,去看看,张云张司令都送来什么好东西!”

  说罢,大旅长领头走出了指挥室。后面的参谋们除了留下一个值守的,其他人也嘻嘻哈哈的跟了上去,期待着军分区带来的礼物。

  此时的旅部驻地村子里已经异常热闹,大量的马车聚集,每个马车后面的车架上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资。旅部管后勤的干部们正在一块热火朝天的卸着货,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从清单上看,张云送的物资数量似乎不算太多。

  红星牌罐头,包括猪肉、羊肉、牛肉、驴肉等等品种,共120箱,2400KG;

  白糖300斤,白面1.5万斤、大米2000斤;

  布匹2000匹,冬装军大衣400件,武装带400条;

  自产及“缴获”的香烟12箱;

  各类物资杂七杂八若干……

  看着数量不多,毕竟386旅已经是拥有近万人的部队,但是这些物资都是专门供应旅部的干部和战士们。张云同样也安排运输队同样向新一团、独立团、772团、12团送去了大量的补给物资,足够好好犒劳所有战士们了。

  旅长听着介绍,看着满目的物资,有些感慨到:“前几天我跟着交通线去了吕梁山那边,连续吃了几顿窝头,没想到回来就能吃上大肉了!”

  “不知道总部那边送了么?周边协助咱们防御的兄弟部队们有么?”

  邢志国笑道:“放心吧,张司令都安排送了过去!”

  大旅长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转头吩咐到:“告诉炊事班,今天晚上咱们加餐。张司令豪气,咱们也不能寒酸了,连同周边村子的百姓都叫来,咱们一块吃一次正宗的军队火锅!”

  “这可是咱们炊事班从军分区学来的做法,绝对让大家吃的满意!”

  话音刚落,旅部驻地一片欢腾!

第418章 悦耳的驼铃声

  黄土高原的广袤土地上,一支庞大的运输马队正在慢悠悠的穿梭在黄土沟壑间。

  近千辆马车绵延了长长的一队,如同长龙般游动在山路之上,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拉车的骡马上,牵挂着的驼铃“叮当、叮当”的响着,穿着羊皮袄的车夫们,一边挥舞着马鞭,一边合着驼铃声,唱起了黄土高原的人民最喜爱的信天游。

  “横山里下些游击队,

  一面面的个红旗硷畔上插,

  你把咱们的游击队引回咱家,

  滚滚的米酒 热腾腾的馍,

  招待咱们游击队好吃哟喝,

  三号号的个盒子红绳绳,

  跟上我的游击队闹革命……”

  曲调悠扬、高亢奔放的歌声中,传达着车夫们的喜悦和期盼,也传递着这些陕北支前群众们的豪迈和豁达。

  伴随着运输队的,是边区专门派出的护卫骑兵部队。这些年轻的战士们,娴熟着驾驭着胯下的战马,来回穿梭在运输队伍的前后方向,侦察警戒着可能的敌情,同时也合着拍子,一同附和着这些悦耳的小调。

  ……这是一支刚刚从黄河岸边赶回的运输队,是386旅打通交通线后,第一批接收到前线八路军运回物资的边区运输队,运载着前线根据地运回来的大量黄金白银、药品弹药等各类物资。

  这些物资,不仅仅是边区生活和战斗的必需品,同时也是支持抗战发展的重要物资,是坚定当地群众胜利信心的重要保证。

  ………………

  过去几个月,老家的日子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地群众的信心也产生了一些波动。

  6月以来,鬼子在欧洲德国迅速击败法国的刺激下,在中国发动了全面攻势,并着重加强了对华北地区的兵力,成功切断了老家、晋绥根据地与其他根据地的物资交通线,截断了老家与前线根据地的物资流通。

  这对边区政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要知道,此时的边区根据地早已经是被国民政府三面重兵团团包围。

  从1940年第一次反共高潮开始,国民政府就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封锁,哪怕抗日前线很困难,但国民政府仍然增调了30万军队,连同之前的20万部队,分驻边区周围各县,构成了共50万大军组成的包围圈。

  目前,这些包围部队在边区周围构筑了五道包围封锁线,北起府谷、横山,西起宁夏、甘肃,南沿泾水,东到黄河,封锁沟堡绵延数省,关卡哨站比比皆是,便衣侦探到处巡逻,检查扣押过往商旅,真是“筑垒山无色,丁抽路断行”。

  为了封锁边区,打击边区经济,掠夺边区物资,国民政府对前往边区的货物运输与贩卖实行了严格的统制。临近边区的彬县、西峰、平凉等地建立了百货登记管理局,专管棉花、布匹、洋纱、洋火等运销的登记与管理。凡运销这些货物必须持有该局核发的运销证,如不按规定运销者,货物全部没收。西峰、彬县、宜川、耀县、三原、吴忠堡、榆林、洛川等地规定,购货要持购货证,运销要持运销证,国民政府还制定了禁止货物进出边区的法令,禁止必需品如棉花、布匹等运入边区。

  边区盛产食盐,抗战初期获利颇丰,但是1940年开始,国民政府对于边区的食盐实行了严格的限制。一方面,他们严格限制购销边区食盐的脚夫商贩,一旦发现私自贩卖者立即没收甚至杀害,另一方面,他们特意开放了一个口岸,成立专卖机关,低价购买边区食盐,运回国统区后方加价贩卖。

  国民政府的严格封锁,使得边区的物资获取渠道受限严重,十分依赖与前线的物资交流。

  仅靠边区自己,是很难养活大量的民众和脱产人口。在过去几个月的交通中断中,老家依靠大量的物资储备,并未发生物资紧缺匮乏的局面,但是突然熄火的民间物资流通,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增添了群众们的担忧,让整个老家都弥散着焦虑的氛围。

  ………………

  幸好,这些都是过去式了,以灵石介休为核心的物流渠道再次被打通,边区恢复了与前线的流通。

  此次,边区之所以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运输队伍,除了需要运回前方总部和张云那里再次提供的大量物资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通过大规模征调支前群众,让往来群众们看到实实在在的物资流通,从而解除现有的疑虑和担忧。

  如今,这响亮的驼铃和嘹亮的信天游,已经向路边的群众说明了一切,让边区群众对未来的发展再次充满了信心。

  顺便说一句,老家所在的边区政府绝不是只进不出,完全依靠前线根据地供给。相反,他们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物资中转调配中心。

  虽然国民政府封锁很严,但是在各个大佬们的努力下,边区仍然成功通过各种渠道,打通了磺胺等各类药品的销售链条,成功将前线送来的大批量自产药品和珍贵民用品隐蔽销售到国统区,并换回了大量重要物资。同时,每次前线根据地送来物资时,边区政府也会送走大量的食盐、硝石、汽柴油等物资,以供应前线及平原地区根据地军民使用。

  边区,可是拥有着目前中国少有的油田--延长油田的。虽然历史上抗战八年中延长油田也不过采油3000余吨,但是在张云提供的部分先进采油设备、发电机以及炼油设备后,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知识分子帮助下,边区政府建立了一套技术还算先进的石化产业链,不仅极大提高了石油产量,还将原油炼化为各种石化制品,如煤油、汽油、蜡烛、油墨、黄油、凡士林油膏等,输送到了前方根据地及国统区。

  虽然由于鬼子飞机威胁,此时无法大规模建设油田,但是其石化制品仍然成为了边区重要的经济物资。特别是大量输送前线的汽柴油,供应了前线总部数量越来越多的汽车、装甲车,使得这些设备不至于趴窝。

  驼铃轻响间,赶车的汉子们又唱起了信天游情歌,隐约有歌声传来:

  “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

  二月里鱼儿水儿水上漂,

  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第419章 老家炮兵培训班的新“教具”

  无数的驼铃叮当声中,庞大的运输队在万众期待中终于回到了老家,回到了这个年轻人心中的革命圣地。

  等待在这里的干部和战士们,在后勤部门的指挥下,有序的将车队逐步引领到各个仓库储藏区。

  数以万计的红星罐头、数以吨计的白糖奶粉、大量的精米白面被搬卸送入了粮储区,增加着边区的粮食储备;

  大量小型工业设备、橡胶气垫、机床刀具、电子器件等等设备元器件,被后勤部战士们小心的收入了重点物资仓库,以备后续边区工厂企业、通讯设备等维修更替;

  数量不菲的香烟、打火机、海报、香皂、雪花膏等等民用消费品则是被送到了供销商店,以刺激盘活边区消费经济;

  而数量庞大的子弹、炮弹以及火炮配件则是被小心的送入了军需仓库,等待着拨付给边区戍卫部队,以增加己方部队战斗力,应对国民政府封锁部队的挑衅和冲突。

  ……

  数量庞大的补给物资在数万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有序的归入仓库,参与卸货和旁观的老家群众们都安下心来,就连远处观望的大佬们都难得的露出了喜色。

  运输队的抵达,就如同一针强心剂般,让整个老家的军民振奋起来----咱们YA虽然被三面封锁,但是却绝不孤单。

  YA,是前线根据地的后方,而整个华北大地,同样也是YA的后方。

首节上一节163/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