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29节

  但是独立支队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切。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因为独立支队持续的破袭,造成山西地区的日军远比同期要多。原本已经撤回国内休整的108师团为了防御独立支队不得不继续留守山西,使得晋中盆地上鬼子集中了近5万人马,另有临汾盆地2万人,运城盆地2万人。庞大的鬼子兵力如黑云压顶,使得晋绥军无法集中太多兵力参与攻击新军,而邻近晋中的灵石、孝义等县大部分也变成了日占区。

  第二个变化,就是八路军兵力远比历史上要多,有足够的力量来开展一些动作。由于武器弹药极大改善,八路军各部队阵亡率和伤亡率都大大降低,而供给物资的宽裕,也使得八路军有余力发展了众多民兵和游击队力量。总部在最近的一次统计中,连同民兵在内八路军总兵力就已经达到了53万人。

  第三个变化,自然是因为张云正在筹划组织了一个规模颇大的运输队,准备通过吕梁向老家方向输送物资。这个物资输送方案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总部和YA的高度重视,毕竟YA被国民政府重兵围住,物资购买不畅,确实需要额外的物资补充。而参考之前独立支队东出太行,轻松输送了数万吨的物资进入冀南,总部研判只要在晋中灵石县附近打通几个节点,就可以构建比较安全的物资输入渠道。

  如果能够实控灵石、孝义两县,就能打通这条八路军最关键的物资人才运输线,这对八路军部队意义十分重大。

  于是YA和总部综合研判之下,命令386旅于12月中旬以打击灵石县、孝义县日军的名义,直接破袭跨过了同蒲铁路,进入了晋西地区灵石、孝义、柳林等区域,介入到了晋西战场。

  386旅的开拔自然瞒不过张云,但是总部并未下达独立支队的调令,张云也就无法参加此次作战。

  毕竟晋中地区有5万鬼子,如果这些鬼子突然出击,很可能会截断386旅的后路。

  ……………………

  随后的十多天里,晋中的鬼子没有什么动作,中央军也未在山西有什么动作。张云例行的安排正太军分区其余各部队开展了正太铁路、井陉、晋中平原大破袭,吸引鬼的子注意力,但是也没有让野战1、2、3团贸贸然进入晋西。

  晋西事变,震动全国,但鬼子、中央军、八路军部队都对晋西地区的战况保持了一定的克制,仅有386旅,确切的说是李大团长冲进了事变的战场捣乱。

  比如“突然发现了前方鬼子”,临时开展部署,挡在了晋绥军部队前面,防止其追击新军决死纵队;

  比如部队行军过程中,不小心丢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药品给养,但这些弹药又凑巧被新军部队捡去了。结果新军部队获得了紧缺的弹药补充,竟然击退了晋绥军的进攻。

  比如突然发现晋绥军向某地新军迂回攻击后,李大团长说为了防备鬼子而在前方埋了雷场,并当场表演了羊群触雷被炸飞的剧情(电爆步兵雷,远处引爆),吓得晋绥军部队不得不绕行雷区,结果根本无法按时抵达,又被新军成功撤离;

  前面李大团长捣乱,后面大旅长带着3个团压阵并向晋绥军“诚恳道歉”……

  终于,急眼的晋绥军部队向李大团长的新一团发起了攻击,李大团长则是现场向晋绥军表演了日式水准的火力阻断,6门重型迫击炮和6门步兵炮山炮,24余门82迫击炮以及近百门60毫米迫击炮,以密集炮弹阻断了晋绥军的冲锋。

  然后,是装备大量冲锋枪和捷克式机枪的步兵波次攻击……

  一个团,一个多小时就轻松击溃了晋绥军一个师!

  虽然这次溃败也有晋绥军轻敌与部署不周密之故,但是新一团部队强大的战斗力仍然让晋绥军将领为之震撼,于是晋绥军便接受了大旅长随后的礼物和“道歉”,原谅了李大团长的“冒失反击”。

  最后,八路军控制的新军部队成功的撤离了敏感地区,由386旅接管了包括灵石、孝义在内的部分防区。

  后面,就是YA老家与晋绥军的代表见面,双方围绕控制区域划分、物资分配、合作方式等等,开始了漫长的谈判。

  ……………………

  后面这些事情,独立支队各部队都没有参与,军分区仍然在低调的发展,但是张云也一直通过电台和系统缴获信息等默默的吃瓜。

  因为晋绥军进攻新军部队甚至是进攻军分区部队(新一团),系统默认此时晋绥军已经从友军变成了敌军,系统判定386旅在搞乱和作战过程中一直在“占领”大量地区(数个县),吃瓜的张云竟然不停的收到缴获信息,获得了不小的加成收获。

  于是,在晋绥军的老阎被李云龙气的吃不下饭时,躲在后面吃瓜的张云却前后收获了10多万吨粮食,大批的布匹棉花、数吨的黄金白银,数量不菲的武器弹药,更获得大量的煤炭、矿石等等。

第313章 低调的发展

  时光飞逝,眨眼间又是半月过去,正太军分区迎来了1940年的元旦。

  这是鬼子全面侵华后的第三个元旦。之前的两个元旦里,昔阳、和顺等地的百姓们流离失所,惊慌害怕,没有心思庆祝这个新的节日,但是如今根据地已经比较稳定,可以让老百姓们歇口气了。

  于是,按照张云的要求,这一天军分区除了负责警戒防御的部队和值班参谋外,包括独立支队各部队、兵工厂在内的所有工厂、军分区所有部门都放了假,大量的工人、干部、战士、家属和附近村民们都出了门,欢喜的迎接着新的一年。

  秋天丰收的粮食,让山区里饱受贫穷和灾荒的老百姓们松了口气,而军分区拨付给支前群众、工人、战士和干部们充足的物资,更是让大家有余力开展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

  各个县城里、镇子里或者村里,再次聚起了集市,人潮涌动川流不息;各地庙会也纷纷开幕,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古老的山区大地上,再次兴盛起了人气和热闹。

  身处集市,小贩的吆喝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卖艺人的悠扬乐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街道两旁,各类各样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最火热的,莫过于食物摊位,热气腾腾的包子饺子,滋滋作响的煎饼烤饼,香味扑鼻的云吞小面,每一种食物都让人垂涎欲滴,还有那糖人、糖果、山楂、野果等摊子,更是引得无数孩子围观和欢笑。

  庙会之中,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耍狮子的,舞龙灯的,说书的,还有那些咿咿呀呀的戏曲表演,每一个节目都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人们争相观看,为那些精彩表演鼓掌喝彩。

  百姓们在欢庆节日,张云等人却全员值班,以防不测。在无名山驻地里,张云带着刘长青、邢志国等人,很是欣慰的拿着望远镜观看着山下的热闹,感受着他们亲手缔造舍命保护的这一幅人间烟火气。

  这是扯淡的战争年代,这是军人们必须担负的使命!

  …………

  过了元旦,张云等人又继续开始了新的忙碌。

  刘长青带着警卫连到处蹲点督促新兵训练,检查部队情况,了解新兵部队的战斗力;

  邢志国带着后勤部、通讯部、情报部等继续完善建设,储备和发展各类人才,侦察周边的敌情;

  张云则是继续围绕着工业和农业发展发力,带着建设队伍四处建工厂,搞生产,谋物资,低调的积累军分区的物资储备。

  所有人都在努力着,帮助军分区如萌芽般慢慢成长,等待着石破天惊出太行的那一天……

  ………………………………

  正太军分区有条不紊的搞着建设,抗战局势则又一次风起云涌。

  在苏联的大量武器和物资支援下,国民政府于1939年12月中旬逐步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冬季攻势,向着各地日军发起了全面反击。这是国民政府抗战中唯一一次战略性反攻,动员了全国10个战区190万部队(含八路军),实际出动50余万部队,向着日军前线地区发起了反击,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不过,因为方案泄露,鬼子加强了阵地防御,调集了重兵防御,加上部分战区的部队战心不强,中央军及地方军缺乏配合等,虽然冬季攻势毙伤两万多日军,但是国军却损失颇重,更没有收复一处县城。

  (后世军事领域认为此战最大问题是没有目标。50余万部队,在全国范围内各条战线发起反击,却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国民政府此战的核心目的是展现中国抵抗的气势,以便争取外援,结果却是处处出兵,却没有一条战线取得突破,几个月后战线又回到了战前。于此同时,战略反攻却大量消耗了苏联援助的军火,造成后续攻击和防御乏力。苏援断绝后,抗战就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国民政府亲自帮助调停八路军与晋绥军的争议,推动晋西事变尽快了解。经过双方互相让步,八路军部队放弃了部分长治周边地区的控制区域,争取了灵石、孝义等地的控制权。

  于是,抗战统一战线局面继续维持,而八路军部队也相应参与到了冬季攻势里。

  ……………………

  按照总部命令,为了策应此次全国反攻,包括独立支队在内的八路军各部队,直接开展了对同蒲铁路、正太铁路、平汉铁路周边据点的大破袭活动。

  平原根据地部队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拔点行动,将近两个月鬼子新建成的据点基本摧毁;晋察冀、晋西北根据地破袭了同蒲铁路北段,正太军分区则是继续截断正太铁路,贯通了晋察冀、晋冀豫根据地,让根据地之间可以互相流通,割断了鬼子第一军与华北方面军的联系,另外中条山国军出击长治地区,晋绥军出击运城附近等,惊的筱冢义男不得不立即收缩兵力,准备集中防御作战。

  破袭正太线及平原地区作战早已成为军分区各部队的日常,根本不用张云花费太多心思,而鬼子第一军被山西各部队包围,收缩防御,使得灵石县、孝义县日军力量大减,正是向YA运输物资的机会。

  于是,张云在报请总部批准后,配合总部组织了一批规模庞大的运输队伍,在386旅、晋西北军区部队的掩护下,直接跨过了同蒲线,通过灵石、孝义、中阳、吴堡等地山区,直接到达黄河周边。

  这是一趟数百公里的运输,也是一次规模庞大的搬运行动,运输物资包括6吨黄金、60吨药品、120部电台,240门火炮,1.2万支步机枪,30万发炮弹、800万发子弹,还有大量白糖罐头、小型机械设备等等,整体运输数量达到了上万吨。

  好在,这段路途除了灵石、孝义路段外,其他地区目前都是八路军部队实控区域,运输还是十分安全的。但为了万无一失,此次运输由副总参谋长亲自带队,总部特务团、独立支队野战1团、辽县军区部队等上万人参与押送工作。

  张云,也跟在了其中!

第314章 谋划专业兵种

  去YA,是一次朝圣般的旅途。

  此时的中国面临山河破碎之难,日寇侵我河山,杀我百姓,无数国人困顿于苦难之中。但是买办统治下的国民政府实在是过于腐败无能、勾心斗角,让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日寇统治下的国土,百姓生活更是让人绝望。在这种情况下,老家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革命青年的圣地,无数年轻人跨越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险,来到这里寻找新的救国之路。

  如今,张云来到《亮剑》世界近两年后,也终于要跨上了这块热土。

  一路上,张云带着野战1团三千余人的部队,跟着副总参谋长等人,慢慢跨过吕梁山,渡过了黄河,来到了陕北地界,来到了他这具身体曾经启航的地方。

  黄土漫漫,沟壑纵横,听不厌的信天游,望不到边的黄土高坡。

  有别于山西太行群山的壮美,这里充满了西北地区特有的辽阔。

  人多,地贫,物资不足,但却充满了朝气蓬勃!

  …………

  随后的几天里,张云跟在副总参谋长身后,与各位历史上的大佬们见面并做了很多汇报。

  此时的张云,已经是正太军分区司令,指挥着堪称八路军最精锐的数万部队,连续取得了与日军作战的数次大捷,更难得的是,以上这些还是他仅用了两年就无中生有自己创造出来的局面。

  “常胜将军”、“张财神”、“缴获大师”、“奇迹大师”!

  张云响亮的名头,早已经让老家人十分清楚,自然也深受老家人的重视,更别说他还是中央苏区红军出身,根正苗红,广受信任。

  几天的密集接触中,张云受到了众多大佬们的亲切接见,接受了很多精神洗礼,感受到了老一辈人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而张云关于战局演变、关于工业发展、关于未来气候异常的判断,也让老家人十分重视,专门开会研究了张云的报告,也做出了一些部署。

  这些部署,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大大影响战局的的发展,但暂时略过不提。

  而张云的最大收获,则是通过大概一周的接触,成功说服了大佬们,落实了他心头有些急迫的一些想法------利用目前还剩下的一年多的中苏蜜月时间,尽可能培训专业人才。

  依托苏联空军学校,提前培训飞行员、后勤人员及空军指挥人才,以便反攻后组建空军部队;

  依托苏联部队,提前训练雷达兵种和炮兵兵种,学习掌握苏联及欧美先进的雷达侦测及炮兵作战技能和理论;

  依托苏联大学,培养大量理工学科专业人才,为后续更多的工业建设做准备;

  依靠苏联和美国的蜜月阶段,向美国派遣大学生深造,以便接触世界一流科技……

  这样的想法,其实老家的大佬们也一直有,但是苦于经费不足,人数很难扩大,无法大量落实。但如今八路军前线总部带来了大量的物资和经费,极大缓解了老家物资匮乏局面,也让老家有更多余力为未来布局。

  更何况,张云还向老家保证可以承担这些专业人才的“留学”费用。

  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张云留在了老家,按照大佬们的要求,插班上了一个抗战干部速成班,学习老家最新的理论和功课。按照大佬们的安排,正太军分区暂时由老总代为管理,邢志国和刘长青共同主持日常工作。

  根据张云的遥控命令,一个多月里,两位支队长沉下心来继续开展新兵训练和冬季练兵工作,除了例行的破袭平原作战外,没有开展太大的攻势。

  …………………………

  “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解了政治经济学,讲明了世界经济危机的起源和其发生的必然性……”

  “回去后,大家可以继续研读这些内容。这是马*主义经济学的必学课程,也是它们指导认识经济工作的重要工具。”

  “现在,下课吧。”

  “大家可以去吃午饭了。今天的午饭,据说是牛肉罐头炖白菜,还有三合面馒头呢,去晚了就可能吃不上了。”

  讲台上,讲师收拾着手里的课本,有些风趣的跟大家说着。

  台下,三十多个干部们闻言,也都兴奋的收拾着手里的课本,准备去食堂吃饭。

  “别收拾了,回来再收拾,得赶紧去。去晚了,食堂打上来的就全是菜汤了!”一个带着眼镜,满卷书生气的干部说着,然后招呼着同学们去吃饭。

  “牛肉是咱们的身体粮食,课本是咱们的精神粮食,弄丢了课本,就算吃到肉,也不是香的。”另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说着,但是也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精神粮食可以慢慢吃,肉吃光了可就没了,同去,同去!”

  说话间,不少学员已经着急的赶去了……

  这时候,已经上了两周课程的张云不急不缓收拾着自己手里的课本,然后问向了邻座的一个满脸书生气却又充满刚毅的青年。

  “赵刚同学,你怎么不着急去食堂?”

  张云口中的赵刚,自然就是李大团长日后的搭档,亮剑世界的第二号灵魂人物,赵刚赵政委了。

  此时,赵政委还在抗大学习,尚未被委派到八路军总部去任用,而且很凑巧的,竟然跟张云变成了同学和邻座。

  虽然这个同学是本期培训班临近结束的时候才插班进来(抗大一般学期为六个月)。

  赵刚拿着课本说道:“大家都是同学,多吃口少吃口又有什么区别,我不在乎这些,能吃饱就行。”

  “张云同学,你怎么也不快去?据说此次八路军前线总部送来了大量的给养,但是主要以工业设备和武器装备为主,罐头并不多,估计再吃几顿,也就该吃光了!”

  (老家此时已经有十几所学校,还有大量机关,人员较多,虽然送来了不少罐头,但是人均数量并不多)

  “再说,鬼子兵力强大,他们的罐头也不是那么好缴获的,下次吃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张云在旁边也笑着说道:“我也不在乎这些,平时在部队也吃过不少。”

  “你之前在部队?”赵刚打量了一眼有些文质彬彬的张云,有些惊喜的虚心请教道:“前线到底怎么样了?”

  “我看学校发的战报,咱们部队有些战线打的很艰苦,牺牲很大,特别是平原地区,压力不小。但是之前独立支队开展的太岳攻防战,却是消灭鬼子如同秋风扫落叶,歼灭鬼子数万。反差如此之大,看的我都有些模糊。”

  “张云同学,咱们部队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

第315章 我们的部队

首节上一节129/2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