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456节

“哦,我的上帝啊!不敢想象居然有如此优秀的飞机,如果我大英帝国拥有……”

那肯定不连颠空战取得胜利,德国佬的飞机再也不敢侵犯。

英国佬记者在畅想中嗨翻了。

以兰迪和马丹娜为首的美国记者,激动的赞叹不已。

对于能够看到过去几个月,耀武扬威的日军空军吃大亏,他们觉得已经不虚此行了。

当然,倘若川军团愿意提供这种飞机,给他们美利坚仿制就更好了。

以他们美利坚的工业制造实力,一年产几万架飞机,日本人的飞机将再也难以飞上天空。

连欧洲德国人的飞机也得歇菜。

姜超放下望远镜,用力捏了捏有点僵硬的脖子。

要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但他不会去当战斗机飞行员,因为成为一个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训练需要许多时间。

等训练出来黄瓜菜都凉了,还不如继续当直升机驾驶员,多参与几次战斗,积攒几份军工合算。

出人头地,就看能否把握住机会了。

通讯器里突然传来声音:“报告,雷达显示敌人的第二波飞机群突然掉头了,原因不明。”

“原因不是已经很很明显了嘛,小鬼子不愿意再送死了,所以得到消息就撤了。”

李云龙根据自己的推断给出了一个结论。

虽然他的结论不严谨,但差不多就是事实了。

逃散的飞机通过电台,将消息传给了后面正在赶来的机群。

坐镇的日军指挥官宁愿背上抗命的责任,甚至上军事法庭,也不愿意带领手下来送死,让敌人屠杀增添战绩。

但是有雷达的锁定,他们能逃得了吗?

第二批歼六战机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在曼德勒军营遥控指挥的陈浩得到消息,马上给出了新指令。

跟随日军机群,找到日军飞机场。

一二十架飞机已经不能满足陈浩的胃口,要打就连锅端了。

等找到位置安排一波轰炸,彻底消灭威胁。

李云龙不必考虑那些,他的眼里只有腾冲,拿下这座城,消灭第五十五师团的指挥部。

此前为躲避空袭隐蔽的坦克和步战车,开出来对城墙进行下一次进攻。

只是得到命令,不准靠近城墙一百米。

而后又得到新的指令,再向后撤三百米。

朝令夕改,战士们都有点儿懵,到底搞什么名堂?

不是李云龙搞名堂,是即将到来为他们打开缺口的轰六,搭载的炸弹有名堂。

此次两架轰六搭载的炸弹不一样,其中一架搭载了超级炸弹3000-2型航爆弹。

这是常规炸弹中尉力排名第十的。

也是华夏空军现役威力最大的炸弹。

整个航爆弹全重达到了2.8吨,轰六也只能在弹舱内携带1枚。

据资料,这种炸弹由哈尔滨某厂生产,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生产865枚,是有具体数字的。

好在是可以外贸的,陈浩总共买了三枚,花了大价钱。

当然这款炸弹也对得起它的价格,主要用途是对海上和地面的坚固固定目标进行攻击。

一旦直接命中,其威力足以直接击沉失去航行能力的十万吨大型舰艇,或者摧毁大型坚固掩体。

炸毁腾冲那坚固的石头城墙,完全可以做到。

但是这款炸弹不是没有缺点。

七八十年代的老式炸弹没有制导能力,因此需要借助轰六飞机上的雷达、光学轰炸瞄准器来进行精确瞄准。

大型轰炸机执行临空轰炸任务,绝大多数情况是概略轰炸。

即对几十平方米、甚至上百平方米的面状目标实施打击。

而这一次,他们的打击目标是只有十平米见方的城门。

高空、高速,山谷又多风。

两千米高空看城门,就如火柴盒大小。

没有自动制导功能,一旦投出,便不受控制,命中目标完全靠机组成员的精准计算和对投弹时机的精确把握。

所以第二架轰炸机搭载了拥有制导功能的炸弹,威力当然不能与之相比,也不能保证彻底炸开城门。

算是一个弥补的双保险。

让前线的坦克、步战车靠后,再靠后。

不是李云龙愿意朝令夕改,是怕那枚航空炸弹投不准,把自家人给误伤了。

要知道那一枚炸弹爆炸时,将近三吨重的炸弹,可以造成半径50米的杀伤范围。

坦克要是被误伤了,不用琢磨,直接就没了。

在这样威力的炸弹面前,十万吨的舰艇都承受不住,坦克厚重的装甲也带来不了安全。

前线部队后撤下来不到一分钟。

两架在后面等待了许久的轰六终于登场了,体型较歼六臃肿庞大的多。

飞行机组人员,全部是退役后被高薪聘请来的,技术十分可靠。

机长一点一点的修正航行轨迹,由于不必躲避敌人雷达和导弹的威胁,这一步进行的十分从容。

领航员熟练的操作瞄准设备,一点点的对准目标。

“投放!”

3000-2型航爆弹像长了眼睛一样从两千米的高空呼啸而下,径直飞向了城门,要将其彻底炸碎。

轰隆隆!

这一声剧烈的爆炸,刷新了众人的认知。

光听爆炸声,哪怕不亲眼目睹,都会直觉感知到这枚炸弹的威力。

举着望远镜观测的众人更是看得目不转睛。

爆炸腾起了一朵小型蘑菇云,无数被粉碎的石头伴随着炸弹的金属碎片到处飞射,横扫半径上百米。

最令人期待的城门在爆炸声中轰然倒塌,出现了一个宽约十几米的缺口。

坦克履带开上去直接就能通过。

进攻的通道彻底打开了。

李云龙放下望远镜不禁感叹:“老子八辈子都没打过这么省心的仗。”

碾压,单方面的碾压,打的日军没一点脾气。

要是在新一团有这些东西,李云龙敢直接去打太原。

他琢磨着等八路军扫平了华北,找陈浩商量搞些这样的轰炸机。

完全可以往东京框框的投炸弹,让小日本狗屁天皇尝尝挨炸的滋味。

“副团座,用等第二架轰炸机投完炸弹,再发起进攻吗?”

身旁参谋的疑问,唤醒了正在幻想的李云龙。

仗打的太顺利,完全用不着他指挥的本领,居然走神了。

“打,直接打!”

李云龙果断的下令,却又吩咐:“联系第二架轰炸机,先盘旋一会,找找更有价值的目标。”

腾冲稳稳拿下,区别只在于斩获多少。

李云龙是丝毫都不给日军留机会,决心漂亮的拿下这一仗。

第374章 ,信仰崩溃的日军

第十五军司令部人来人往,一副生机勃发万物复苏的景象。

有了作战的目标,所有人都在只争朝夕,生怕自己落后了拖延了进度。

“报告,十八师团下属的第二十二旅团已经出发,其余部队预计在两小时内,全部向曼德勒进发。”

一位报告完又走进来一位。

内容差不多,三十三师团也已经出发了。

现如今能让牟田口廉也满意的,大约只有这样的消息。

牟田大声的赞扬:“很好,这才是皇军应有的效率,现如今赶紧出发,我们仍然有很大的胜利机会!”

面对司令官鼓舞士气的话,众军官们虚情假意,装模作样地表示赞同拥护。

实质上大伙儿的内心很悲观。

敌人虚晃了一枪,在他们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通过水路就把兵力运到位了,直接打了五十五师团一个措手不及。

瑞丽一战而下,腾冲已被包围。

即使再乐观的人,也不会认为五十五师团能够拖住敌人太长时间。

大约三五天吧,包括敌人返回来的时间。

那时候他们的两个师团估计还没有赶到曼德勒,按照原来条件,制定的计划又如何能行得通?

除了大聪明司令官,居然还认为有希望,给他们打气。

一场战役的胜负,是打打气能改变的吗?!

参谋们开始怀念刚走没多久的饭田祥二郎,那位前司令官才是个靠谱的人啊!

牟田口廉也还不自知,仍然对胜利抱有希望。

他可是发动了七七事变,掀起大战让帝国扩张了十倍不止的牟田。

大将山下奉文手下的头等悍将,一战拿下新加坡,将十万英国守军吓破胆的牟田。

敌人川军团再利害,不过区区五千人。

两个师团骑脸,就是拼,不惜一切代价,也能把敌人拼光了。

参谋长菊田次郎步履匆匆地走进来,他走的太急以至于将一位正要走出去的参谋撞倒了。

“对不起,请原谅。”被撞的参谋赶忙爬起来鞠躬道歉。

首节上一节456/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