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113节

再说烧光,其实是个概括词。

本意是烧光破坏一切无法带走的东西,譬如烧掉房子,烧掉农田里的庄稼,往水井里下毒。

凡是可以利用上的东西,皇军带不走也不能留给敌人。

再加最后一个杀光。

无法迁回到占领区的老百姓,就是潜在的抗日分子。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成为八路,成为皇军的敌人。

索性不论男女老幼,通通杀光了之。

这些人原本能给八路提供生存资源,还是八路壮大的源泉。

一旦完全消除掉,便可从整体上摧毁掉八路的战争潜力。

山本一木的抢光烧光杀光三策,可以做到让八路没吃的,没喝的,没有用的,还没有人。

所谓的根据地,完全成为无人区。

如此一来,八路将再也无法发展壮大,只会越来越弱小,直到有一天被皇军彻底消灭。

听完后,莜冢义男久久没有言语。

山本一木伫立在一旁,心中忐忑不已,难道将军不同意他的做法吗?

因为太残暴,可能会杀到几百万人,所以不同意吗?

不应该呀!

司令官可从来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

“好,山本君总结的太好了,抢光烧光杀光,这三个光溜溜,不应该只在我们第一军执行。”

莜冢义男的一番肯定,让山本一木喜出望外。

这一个月的辛苦调研,能得到司令官的认可,值得了。

只听莜冢义男惋惜的叹道:“可惜了,要是上次观摩团来的时候,你提出这一建议,一定能让多田骏司令官记住你。”

抢光烧光杀光,这三光之前日军就已经做过。只是没有成系统的总结推广开来,仅有部分部队执行过。

山本一木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附带了理论依据。

以莜冢义男的眼光来看,这一定能得到高层的认可,并且推广开来。

仅凭提出这一建议,就足以让高层记住山本一木。解决一个少将军衔,自然是十分轻松容易的。

可惜此时观摩团已走,无法看到实际的操作效果,干巴巴的报告上去,就没有那么惊艳了。

山本一木我倒不觉得惋惜,他骄傲的说:“将军,我想这划时代的策略投入到使用中,一定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多田骏司令官迟早会知道我的名字。“

“会的,他一定会知道你的。”莜冢义男就欣赏他这股自信的劲。

叮嘱山本一木做一份完整详细,具有实操性的报告。

这不但要让此次扫荡的所有部队学习操作,还要上报到华北派遣军司令部,让多田骏司令官过目。

平常素来严肃的山本,忍不住高兴的答应了:“哈依。”

在特战队没有恢复之前,通过另一种出谋划策的形式,来报复八路的两次败军之仇。

还能在更高层露脸,若不是他向来冷静,换了一般的人,恐怕此时早就兴奋的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山本很快便收敛了兴奋的情绪,问道:“将军,布置扫荡围剿计划,能否让我也参与,献言献策?“

学习特种作战的山本,对于大兵团作战,是比较缺乏经验的。

莜冢义男本来没有把他算进来,但见他跃跃欲试的样子,想着学些经验也不错,便答应了。

山本一木立正行礼,郑重的保证道:“将军,我绝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他骄傲并不自大,指挥大兵团作战确实是短板。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山本也非常愿意学习,经历两次失败后,他认为该开拓一些视野,学习大兵团作战。

使其成为自己特种作战的一部分。

上次的尝试不太成功,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思路就是错的。

高明的武士出招,或用虚招欺骗敌人,然后采用出其不意的招式,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带兵打仗亦是如此。

大兵团的动作,可以视为虚招,特种作战是出其不意的致命一击。

山本一木暗道:“此次大兵团作战,便是我学习历练的机会。下次,下次我一定……”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敌人的仇恨,也有好胜的锋锐。

PS:求推荐票,求月票,各种求。

第95章 ,这个人,他们都想抢着巴结

“最近二十天,我团同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十一起,攻陷小型据点一座,摧毁炮楼七座……”

在独立团,李云龙像个土财主一样盘腿在炕上,嘴里嚼着花生豆,听张大彪汇报数据。

终于不用担任总指挥部的警卫团了,重担被卸下后,独立团总算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同日军好好较量一下了。

出于练兵的想法,战斗的规模都不大,每次都是出动营连一级,用优势兵力对付小股敌人。

“短短二十天,我们消灭了一百一十七名日军,消灭伪军一百五十二人,缴获的枪支弹药足够扩编两个连的。”

张大彪报出了总的收获数字,这在他们新一团那时候,是特别好的收获了。

团长听了以后,往后几天那都是乐呵呵的。

团长还是那个团长,李云龙却不是以前的那个李云龙了,瞥一眼张大彪,给了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

张大彪顿时了然,两百多条步枪,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歪把子,团长已经看不上眼了。

这点火力,还赶不上突击队的三分之一。

尤其听闻上次那位陈顾问,下次要带来轻重机枪迫击炮等火力,给独立团加以配置。

团长的心气就更高了。

在那位陈顾问的嘴里, Ak四七只是普通士兵的标配,真正起到支援火力的轻重机枪,在火力上要比那个猛的多。

想想ak四七的质量,那人家带来的轻重机枪能差了?

一定比小鬼子的九二重机枪,歪把子轻机枪强的多。

李大团长看不上那点缴获的武器装备,就很正常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换谁来都是一样的。

问题是,距离上次离开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陈顾问还没有来。

谁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还来不来了?

张大彪提醒道:“团长,咱全团拿步枪的战士,都练ak四七。加上战斗中消耗的,这一个多月下来,子弹储备可不够了。”

李云龙端起的酒碗又放下了,他纳闷的问道:“不够了?子弹壳都送到后勤处了,张万和没给批子弹吗?”

虽然多了一个武器弹药的来源,但是八路军依旧没有放弃自力更生。

把子弹壳收集起来,重新复装使用,仍然在进行。

一发子弹壳换一发子弹,打掉的重新换回来,数量上只会有很少的损耗。

质量上差点那也没办法,谁让条件有限呢!

张大彪委屈道:“团长,张部长说咱们团耗费的子弹太多,比别的团多了七八倍。

复装子弹的火药也是要钱的,所以按照其他团的平均消耗,给咱批了一部分。”

来自老乡的背刺,把李云龙给捅炸毛了,他眼睛一瞪,就开始骂大街了:

“张万和那个驴日的,还老乡呢!狗屁。

这家伙绝对不是大别山的人,肯定是山西土财主出身,有他这么抠门的吗?

娘的,一点也不给老子面子。下次再见面,就别怪老子不给他面子了。”

张大彪默默地看李云龙骂街,对于团长火药桶的脾气,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况且团长就是嘴上不饶人,骂上两句出出气,也就没什么了。

不会真的把张部长怎么样。

赵刚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李团长,又是什么人惹你不高兴了?我在大门外就听到你骂街的声音了。

老李,你是团长要做表率,总是骂人影响不好。团里的战士要都学你,那这个团还怎么带?没法带了。”

赵大政委的一通说教,把李云龙说得头都大了,脑门上的血管直突突。

张大彪一看团长就要发火了,搞不好就要和政委因此吵上一架,那他之前的汇报可就白做了。

他赶紧插话,三言五语把问题给赵刚交代了清楚。

张大彪还帮李云龙说了一句好话:“政委,是张部长先不讲规矩,所以团长才气得骂人。这事换谁都觉得憋屈,不能怨团长。”

后勤处是直属总指挥部管辖的,张部长手上捏着物资的分配权,下面带兵打仗的干部,都得仰人鼻息。

李云龙上次要手榴弹,也只是软磨硬泡,用骗术。根本不敢跟人来硬的。

现在吃了亏不能找人算账,难道还不能骂他两句了?

赵刚站在李云龙的角度一想,知道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立刻道:“老李,是我误会你了,我向你诚恳的道歉。”

道歉之余,他还不忘说教。

“不过,你就算是骂人,也应该注意点影响。这话要是传到了张部长的耳朵里,恐怕是不太好的。”

听前面一句,李云龙心里面舒坦了一些。可一听到后面的说教,他那个轴劲儿就上来了。

“咋了,他张万和敢做初一,我就敢骂他十五。这事传出去才好呢!

我倒要看他张万和要不要脸。还认不认我这个老乡了?”

赵刚有心再说一说他,告诉李云龙这样做不好,只会把双方的关系搞得更僵。

但由于惦记着一桩事,也只能先按下这个心思。

“先不说这事了,你不是为弹药匮乏而发愁吗?”

赵刚迎着李云龙好奇的眼神说:“总部传来消息,陈顾问又来了。让咱们独立团把所有能调动的大车,全部拉到后勤处,听从统一调配。”

张大彪注意到,团长的眼睛中都快放光了。

当然,他自己也很激动。

独立团作为陈顾问到来以后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此次有好处,绝对少不了他们。

李云龙自然也想到了,他心念念的一直盼着陈浩来。

只是对于这个命令还抱有疑惑。

“命令只传到咱们独立团,还是说有其他部队?有没有其他交代?”

赵刚从直接离开的总部骑兵通讯员口中得知,命令要传到周边五十公里所有的部队。

首节上一节113/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