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咱老李最有觉悟了 第231节

而且,想要把对方变成主力还不简单吗?

土八路用什么枪的都有,

到时候把一些坏掉的日式装备往上面一报,

还不是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大队里的其它人?这是问题吗?

这样做能够很快的升到更高的位置,

在更高的舞台才能更好的为舔蝗陛下效命对吧?

嗯,对的,就是这样,为了舔蝗陛下嘛,我这样做是对的!

嗯,逻辑自洽了属于是!

想到这里,当即不再犹豫,

立刻命令中村军曹守好炮楼,

必要时可以示弱,

一定要将这群八路拖在这里,等待它的到来!

“哈伊!大队长阁下!”

放下电话的伊藤范村立刻下令,让一个中队与一个皇协军连留守榆次,

自己则带着一个中队,加一个皇协军营立刻赶往中村据点!

榆次说是有一个大队,但是在城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防守,

毕竟是一个交通要道,

交通线都需要他们防守,

“营长你看,鬼子出来了!”

教导员拿着望远镜,看着鬼子开始陆陆续续地出城,

很是激动的推了一把陈启。

“别激动,我看见了。”

陈启的望远镜里,

出现了四辆加装轻机枪的摩托车,

后面还跟着一百多头鬼子,

几百只二鬼子!

陈启看了看时间,指针指向了下午五点一刻。

然后,转过头对大家说:“准备战斗!”

第228章 掐头去尾打中间

随着陈启一声令下,

三营的两个步兵连和机炮连,立刻对武器进行了最后的检查,

以确保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不要掉链子。

“告诉许大队长,鬼子已经出城,我部即将发起进攻,

让他将南面的鬼子盯住了,

在我们拿下榆次之前,

不要放一个鬼子过来!”

“是,营长!”

通讯员用步话机经过一次中转,

将这条命令传到了许大队长那边。

新一团的规矩嘛,枪声一响,全团都得听老子的,

陈启毫无意外的将这个光荣传统继承了下来,

战斗一开打,他才不管你是谁呢,

只要负责指挥的是自己,那就得听老子的指挥!

“给团长发报,

榆次县守备大队机动兵力已被我调出城,大门洞开,

我部即将发起对榆次的进攻!”

“是!”

做完这些后,跑在最后面的二鬼子也即将跨出城门。

见状,陈启不再犹豫,

立刻下令道:“打,给老子打!”

说话的同时,端起一把狙击型98K,对着一个鬼子就开了枪,

中枪的是个少尉,

顿时脑洞大开!

枪声就是命令,陈启刚开了第一枪,

一直聚精会神等待命令的三营战士们,立刻扯去伪装,

对着鬼子就搂火!

密集的弹雨立马就朝鬼子身上倾泻了下去。

“炮一排,目标城门,极速射,放!”

早已经调低炮口,对准榆次南门的“九二步兵炮”在排长的指挥下,立刻开始对城门炮击!

这是陈启从自家团长打太原的成功经验里得到的启示,

集中直射炮火,对城门狂轰滥炸,在第一时间打消鬼子关闭城门的念头,

同时,还可以切断鬼子返回城内的归路。

当然,他没有忘记依托地形,做出更加细致的布置。

炮二连的八门迫击炮对着鬼子先头部队就开始猛轰,

炮弹一直没有停止过,

这一下,鬼子前有狼后有虎,顿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个打法,叫做掐头去尾留中间,

中间给谁留着的?

这不还有两个连加上一个重机枪排吗?

鬼子前进后退的路都被炮火切断,

而且,前方的炮火还在不断往中间延伸,陈启将两个连的六零迫击炮集中了起来,

从城门口方向,向中间延伸。

那架势,瞎子都知道是要把鬼子往中间赶。

虽然陈启还放了西面给鬼子,

鬼子要想把后背留给自己的话,

随时可以跑,

但是,陈启敢保证,鬼子一定不敢的,

先不说鬼子这一跑,榆次还能不能保得住,

就单说三营表现出来的火力,

鬼子要是敢跑,将后背留给三营,

那和直接切腹,相差的就是能消耗一些三营的弹药。

鬼子在一开始就被三营的火力打懵了,

这也是现在鬼子面对新一团部队的普遍现象,

在它们固有的观念里,华夏军队就不可能有火力这么强大的军队。

就算是名头大得很的德械师,都绝对没有这么强的火力,

伊藤范村在受到到袭击的第一时间,就跳下了侉子摩托车,

几个华丽的翻滚,就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掩体,

在这里他它还可以继续指挥它的部队作战。

要说,这鬼子还真是有点武士道的,

不愧是时刻想着为舔蝗效命的鬼子,

保命手段还真是高啊。

“反击,反击,不要怕,杀光他们!

杀给给,杀给给!”

伊藤范村躲在掩体边,拔出了指挥刀,将刀尖指向了正在疯狂喷吐火焰的新一团三营,

这是它下意识的做法,

伊藤范村实在是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人胆大至此,

在县城城门就敢劫杀大曰笨蝗军,

难道你还能是李云龙团不成?

一念至此,伊藤范村半跪着的身体立马趴了下来。

“八嘎牙路,不会真的是李云龙团吧?”

不过,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逝,

它可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再想下去,那这仗也不要打了。

看着一片片被机枪扫倒的工具鬼子们,

伊藤范村心也悬了起来。

是的,这些鬼子兵在它看来,

首节上一节231/6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