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第95节

王辰浩睡不着觉,独自站在玛利亚号顶层露天甲板上静静的望着天空和大海,心中思索着这一路来的所获所得。

南海一号和黑石号两艘沉船的顺利起获,无形中为王辰浩增加了三亿两资金。这笔巨款该怎么保管?怎么套现?怎么使用?又怎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怎样才能和自己当前的身份所匹配照应。这些问题一个个的接踵而来,他不得不全面考虑。

按照王辰浩的推算,他这一路到俄国等于来一次环球旅行了,期间将经过当前世界各个主要强国。他计划着这些打捞出来的古董器物在这些国家的发达城市进行拍卖销售,等他抵达圣彼得堡之时,这些东西应该都套现成流动资金了。放眼全世界,拥有如此庞大资金的人不会超过五十人,那时王辰浩将一举成为国际富豪,这是他从来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突然间,王辰浩脑中冒出了一个念头,这笔钱如果用于推翻满清的统治应该足够了吧!

甲午风云第116章拍卖

巴达维亚,东南亚最大的港口贸易城市,也是荷属东印度的府。至1896年时人口已经增至十万人,其中华人华裔就占了一半。

2月1o日,王辰浩和他的船队抵达巴达维亚。船队在港口补给食物和淡水,而王辰浩则派人递上通关文牒,约见荷兰东印度总督安东尼-范-凯特。

荷属东印度依赖跟清帝国的贸易来维持展,因此凯特总督以最高礼接待了王辰浩一行,并安排了欢迎午宴。

巴达维亚有着专门的大型拍卖行,王辰浩在凯特总督的引荐下,认识了该行的总理事丹麦人利根。

利根得知王辰浩有大批古董要出售,立即表示愿意跟王辰浩合作。二人商议过后,王辰浩决定拿出两万件古董器物摆在拍卖行出售。由于所有古董都经过了乔玉瑛等人的鉴定,王辰浩将底价交给利根,然后利根负责联络巴达维亚城内的名流富商参加竞拍,作为报酬,利根将抽取两成手续费。

正常来讲,拍卖行一般会抽取三成手续费,因为王辰浩提供的古董器物数量庞大,利根见拍卖行有利可图,因此答应抽取两成手续费。

虽然两成手续费依然让人心疼,但是对于王辰浩的底价来说,最终成交价普遍高于原先鉴定好的底价。这也是拍卖行本身的市场运作和大力宣传所致,原本王辰浩这批两万件古董底价只有388万荷兰盾(155万英镑),经过拍卖行的夸张宣传最终竞拍总额达到了587.5万荷兰盾(235万英镑),刨除两成手续费118万荷兰盾(47万英镑),王辰浩实际所得47o万荷兰盾(188万英镑),这比基础定价反倒多赚了83万荷兰盾(33万英镑),实在是意外之喜。

考虑到国际银价每天都在狂跌之中,王辰浩是绝对不会套现成白银的。虽然荷兰盾也是国际硬通货,但王辰浩还是喜欢兑换成英镑来保值。好在巴达维亚十分达,城内银行近百家,英镑储备足够支撑王辰浩的大规模套现。最终,47o万荷兰盾顺利的兑换成了188万英镑。

王辰浩的玛利亚号此刻装载着近4oo万英镑的现金、黄金和白银,以及金银制的古董器皿。考虑到安全问题,王辰浩在巴达维亚的一家德国银行购买了十二个大型保险柜专门用来装现金和金银等硬通货的。该保险柜由克虏伯精钢铸造,厚达8o毫米,防爆防水,并拥有当前最先进的机械式拨号密码锁。这种密码锁采用5个英文密码转盘,每个转盘上26个英文字母,使得密码极难被破解。王辰浩花了五万英镑买了这十二个大型保险柜,可以说物有所值了。

在巴达维亚,王辰浩在拍卖行结实一位当地华裔华侨领军人物,他叫刘兰芳。在这次拍卖当中,王辰浩的古董得以大量出售,这个刘兰芳出了不少力,他集合当地富裕的华人华侨出资购买了大批古董器物。原因是王辰浩打着慈善拍卖的名头,他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希望得到朝廷的庇护,也希望为祖国做些事情,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这反倒让王辰浩十分不好意思。

不过王辰浩一直就计划着如何将这笔钱用于强大自己的国家,因此严格的说也不算是欺骗。当然王辰浩制定这个计划的初衷是欺骗洋人多掏钱而已,刘兰芳这些华人卷进来王辰浩也没有料到。

刘兰芳因此跟王辰浩结识,二人交谈中王辰浩现此人谈吐不俗,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商人角色,骨子里却透着高贵气质。尤其刘兰芳对于王辰浩的情报掌握的非常多,从王辰浩在甲午战争中的英雄表现,到编练直隶新军,再到永平秋操,包括兴办洋务等等举措,他可以说如数家珍一般的清楚,应该是专门打探过王辰浩的底细。

王辰浩并不觉得刘兰芳对他有任何敌意,他感觉这不过是一个海外华人对国家的关注而已,而王辰浩办的每件事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想不被关注都难。

谈话中,刘兰芳知道王辰浩还有大批古董器物准备带到欧美拍卖,他于是给王辰浩提了个建议,他建议王辰浩提前派人去沿线国家的大城市联系当地的买家,这样当王辰浩的船队经过时可以顺利的出售货物。王辰浩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因为他的行程安排很紧,如果提前派人去联系准备,那么无疑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王辰浩于是派人乘快船提前出,赶往英属新加坡联系买家,同时给沿线路过的国家的驻地公使馆和领事馆去电报,知会他们帮忙联系买家。由于王辰浩的身份特殊,又是头等钦命出使大臣,因此沿线国家的清帝国驻当地公使馆和领事馆纷纷照办,积极去联系当地贵族和富商们,提前跟他们打好招呼。为了进一步方便销售,王辰浩特意命人将一份份古董名单和单价报给提前送过去,这样等到王辰浩的船队抵达沿岸码头时,直接就可以跟买家交易了。

刘兰芳的给王辰浩的建议博得了王辰浩对他的好感,王辰浩提出邀请,希望刘兰芳有机会可以到天津去,必当盛情款待。刘兰芳连连感谢,称有机会一定去天津拜访。

在巴达维亚短暂的呆了两天一夜后,王辰浩带着金银满钵高高兴兴的继续踏上环球旅行之路。

2月13日,王辰浩和他的船队抵达新加坡补给淡水和食物,就在新加坡码头上,一大群等待欣赏和购买唐宋古董的当地贵族和富商们早就等候在那里了,甚至还有大量的观众。王辰浩于是命人在各船的甲板上布置好展览台,将各种古董器物分类,挑出代表性的单独安排展览,并在甲板上设立拍卖点公开拍卖。这样一来,王辰浩不再需要当地的拍卖行了,少了这一个环节,王辰浩的利润提高了两成以上。

新加坡远不如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繁华,贵族和富商也不是很多。当天,王辰浩在新加坡拍卖古董共获利42万英镑。

随后的二十几天里,王辰浩的船队沿着印度洋前进,路过普吉、丹老、仰光、吉大港、加尔各答、金奈、孟买、马斯喀特、吉布提、苏丹港等几十个环印度洋大型海港城市,销售了四万多件古董器物,总共获利六百多万英镑。其中孟买和加尔各答获利最丰,销售利润达到三百四十万英镑,其中大部分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十几个高级董事会成员所购买。他们没少跟清帝国打交道,知道清帝国的官场上下更喜欢送古董进行贿赂,因此他们高价买下大批的唐宋两代的古董,以便进一步贿赂清帝国官员们的,方便东印度公司进行经济侵略。

甲午风云第117章远东金融风暴(1)

3月18日,王辰浩和他的船队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当天在塞得港英国住屯军电报房内,王辰浩接到了王士珍给他的最新电报,上面汇报了近一个月内的国内和周边生的重要事情。

王士珍在电报上对各类事件进行了分类归拢,简洁明要。

军事方面,北洋八镇新军是王辰浩最为关心的事情。王士珍在电报上称铁良并未对北洋6军进行人员调整,依然维持王辰浩走前定下的规矩和章程,新军训练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王士珍分析称铁良之所以没有动作,是因为光绪、慈禧和李鸿章都对他施压,短期内铁良摇摆不定,因此没有对北洋6军进行干预。

刘坤一经过休养过后,业已回到江宁府,开始署理两江军政要务。张之洞将自强军留给了刘坤一,刘坤一改组自强军为金陵新军,针对永平秋操所暴露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改革和纠正。目前金陵新军战力有所提升,刘坤一似乎不想等北洋八镇新军练成后在编练两江新军,因此他回去后除了改组金陵新军后,在金陵新军基础上进行扩充,目标是在北洋八镇坚持后两江建成两镇新军。同时刘坤一在南京成立江宁练将学堂,仿北洋武备学堂建制和操典,聘请洋教官执教,广招两江子弟入学。

刘坤一的动作显然是意识到北洋八镇新军将给他带来的强大竞争和威胁,因此他回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组和扩建金陵新军,以达到跟李鸿章分庭抗礼的目的。

张之洞离开江宁返回武昌,他跟刘坤一的想法基本上一致,李鸿章有了王辰浩的帮助,北洋八镇新军一旦建成,北洋将会再次压到南洋。张之洞在永平秋操中败北丢了面子十分不甘心,因此他也不会等朝廷定下的先将北洋八镇练成再练地方二十八镇,他跟刘坤一一样,他回到武昌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自行编练湖广新军,同样张之洞在武昌组建湖北武备学堂,也是仿照北洋武备学堂的建制和操典,广收湖广子弟兵,培养湖广自己的军事人才,以便跟李鸿章分庭抗礼。

张之洞和刘坤一的动作令朝廷有些不满,但清廷对地方的控制早就名存实亡,对地方大员的动作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而慈禧和光绪的权利内讧使得朝廷只能对地方实行怀柔政策,而握有大权的慈禧更是不及女皇武则天的能力和铁血手腕,她只能在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等人之间寻找一个权力的平衡点,使得他们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牵制,以此来维持她在中央的权力。

张之洞和刘坤一的动作自然瞒不过李鸿章,但李鸿章也没闲着。除了对铁良施压,使他不至于干扰北洋八镇新军的建设之外,李鸿章还在大力整顿北洋水师,因为那才是他一直领先南洋,维持天下第一督抚的最大政治筹码。

早在订造登云级战列舰时,为了确定接收登云级战列舰的人选问题,北洋水师上下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操练和演习,全体将官们都卯足了劲头挣着入选。同样,李鸿章跟英国人的借款留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北洋水师全舰队的升级改造费用。

北洋水师各舰都很老了,最年轻的是去年回国的飞霆号驱猎舰(驱逐舰)。该舰由英国考斯市(coes)伟德船厂(J.samue1c.{0,10}o.{0,10}m5o吨,满载4oo吨;采用两座汽车式锅炉,配套两台埃利斯公司(messrsBe1isandnety)生产的三涨往复式蒸汽机。功率3ooo马力,最高航21.45节。装备两门4.7英寸12o毫米mk3阿姆斯特朗射炮,四门47毫米哈乞开斯单管射炮,3具14英寸鱼雷射管。人员编制68人。

这艘船火力强大,度在当时也属一流。清帝国在甲午战前意识到北洋水师的军舰老旧度和火力不及日舰,因此该舰本来是用来参加甲午海战的。但日本知道后,考虑各种因素提前开战,结果英国将飞霆号扣押在了英国海关。

甲午战后,飞霆号为了适应长途海上风浪,又进行了高干舷改装后才回国。作为十九世纪末的最快的驱猎舰,飞艇号的火力和度都是惊人的,但她的设计并未成为二十世纪初的驱逐舰主流。

不过,李鸿章为了填补北洋水师度和火力上的空白,依然向英国订造了另外七艘驱猎舰,编为飞字号,西方代号飞霆级驱猎舰。

剩余的七艘驱猎舰将作为登云级战列舰的护卫舰使用,并跟随两艘登云级战列舰一起回国,沿途以策安全。

李鸿章也想买几艘装甲巡洋舰和防护巡洋舰作为跟登云级战列舰配套使用的舰只,以便打造新式舰队,适应未来海战之需要。但欧美军舰造价每天都在涨,而国际银价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李鸿章那几百万两银子根本不顶用。

李鸿章就指望王辰浩了,他把江南制造局拱手送给了王辰浩,这样王辰浩出钱打造上海船舶重工就可以为北洋水师提供维护和保养了。李鸿章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对北洋水师各舰进行升级改造。主要是换装大口径射炮,改进主炮架退设备提高射击率,使用新式火药作为射药,改进锅炉和蒸汽机以及传动设备,尽量恢复出厂时的船。

尽管李鸿章大力对北洋水师各舰进行升级改造,但由于各舰多年缺乏维护和保养,设备老化严重,很多军舰即便改造过后,其船也无法达到当时出厂时的标准,而扬威号甚至一半都达不到,最终拆除武器沦为训练舰。

政治方面。王士珍主要向王辰浩汇报了清廷最新的决策。自从王辰浩将美国大规模抛售白银的事情告诉给了朝廷之后,朝廷便展开了准备工作。光绪和翁同龢研究之后,觉得这是一次掌控朝廷财政大权的机会,因此光绪和他的帝党集团们极力主张实行金本位制,这个呼声得到了英法美德俄五国的强烈支持,同时光绪新扶植的康有为、梁启、谭嗣同等人也开始主张仿造日本变法图强。

光绪主张的意见一向会被慈禧反对,而这次又是明显的夺取财政大权,慈禧自然不愿意。而列强们看好支持的意见,又一向被朝廷的一批顽固守旧派所反对。

这样一来,光绪和列强们都赞同的金本位制改革便成了争斗焦点,在慈禧和一批守旧大臣们的阻挠下,金本位制改革计划泡汤。不过慈禧和那些守旧分子们也知道这次危机关乎朝廷大半的财政收入,一旦贬值一大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会给本就脆弱的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于是争论当中,慈禧和那些守旧大臣们也试图另外寻找一个办法度过危机。

考虑到白银不可能无限制下跌,因此双方最终达成短期协议。朝廷暂时由原本的银铜本位制转为金铜本位制,短期内撇开白银以便应对银亏危机,等到白银价格稳定后再改回来。

这个折中最终被各方所认同,于是朝廷下令将户部和各省存留的白银向英法美德俄等国兑换成黄金,以便暂时执行金铜本位制。与此同时,民间赋税拒收白银,使得民间放弃收集白银转而向国内外商家银行兑换黄金来保值。

甲午风云第118章远东金融风暴(2)

历史上,1894年以前,清帝国经济总量还是世界第一。1895年时,清帝国因为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导致经济濒临崩溃,使得美国经济总量过清帝国成为世界第一。

如今,王辰浩的出现改写了甲午历史,蝴蝶效应有了一定的影响。1895年时清帝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保持了平衡,各占13.5%并列世界第一,而第三位的则是英国的8.2%。但因为清帝国的经济支撑是以农业房地产为基础,而美国和英国却是以工业为基础,至1896年3月,美国的经济总量达到14.2%,清帝国继续下降至12.7%,英国升至8.3%,美国过了清帝国成为世界第一,英国第三。但这只是假象,清帝国的人口是英国的十倍,总量却不到两倍,生产力和生产效率5:1,使得清帝国依然是极其落后的贫弱国家。

清帝国虽然贫弱,但怎么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一个级经济体,其用于市场流通的货币规模极其庞大。

十九世纪的最后几年,世界白银年产量达到1.2亿盎司,约合34oo吨。这些白银基本上消耗在少数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内,中国、美国、墨西哥、日本和沙俄等国。而清帝国作为一个级经济体,又是实行银铜本位制的国家,按照其每年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2o%计算,其国内白银流通量将达到四亿两。

首节上一节95/7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