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217节

老者微笑着道:“锦镛老弟,你不用动气,今天叫大家来我这里开会,就是要解决问题的”

麻子笑呵呵的道:“阿德哥,您叫我的表字我可受不起,您是长辈,叫我小黄就好了,就是叫我黄麻皮我也欢喜的很您老人家只管吩咐就好,还用开什么会?”然后变了脸色环视四周道:“我看有谁吃了豹子胆敢不给您面子”

麻子脸上的横肉直抖,开会的商人看都不敢看他,都把头埋的深深的,生恐惹怒了这尊瘟神。

老者一摆手,示意麻子坐下,然后示意何老鼠也坐下。

何老鼠吓出通身的冷汗,急忙道:“阿德哥,我听您老人家的话,我这就回去通知下去我的贸易行再也不许进日本人的货了,如果我敢说一句假话,您把我扔进黄浦江栽荷花”

阿德哥哈哈一笑道:“小何啊,我和你父亲是朋友,看着你长大的你有难处我知道,我不能真把你一家子逼的跳黄浦江啊”

戴瓜皮帽的男子站起来把胸脯拍的山响,义正词严的道:“老何,听阿德哥的没错,咱不能当汉奸让人戳咱的脊梁骨不是?你不是要坯布吗?我全包了,你说要多少我的厂子就给你织多少,你要多少枝纱的,我就给你多少枝纱的我让下面工人加班加点给你搞出来”

何老鼠苦着脸点头,扫帚眉耷拉的更厉害了。

老者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道:“高老胖,你不要耍小聪明和日本人断交,你的坯布就好卖了你的厂子现在开工率不足六成,对吧?中国各个染厂的坯布来源主要是日本和上海,你的五星纺织用的是德国机器,织出的坯布质量比日本人好,可就是竞争不过日本坯布,因为日本人出口有政府的补贴,他们是赔本倾销目的就是弄外汇你的布目前每件只有两块钱的利润???这下和日本经济断交,你是占了大便宜的,你的开工率如果达到百分之百,那你每件布可以省下三块钱的成本,而且每个月你可以多卖八千件布,这又能赚四万块里外里你每个月可以比原先多赚七万块,我说的没错吧?”

高老胖被说穿了心思,脸上一红,讪笑着说不出话来。他不得不佩服虞恰卿竟然在片刻间就把自己的生意算的丝毫不爽。虞恰卿能从一个店铺的小伙计,混到今天成为上海滩的地下皇帝,绝对不是侥幸所至。

虞恰卿指着在坐的几个人道:“还有你王老板,和日本断交之后,你的洋火厂每个月能多赚两万多块?????你,宋老板,你的洋灰厂也能多赚三万多现在和日本经济断交是苦乐不均,有的欢喜有的忧,若是置之不理,这个抵制日货就成了一纸空文”

和日本人打交道多的,都竖起了耳朵,抵制日货有便宜可占的也知道小算盘被看穿了,也都瞪着眼睛等着最后的裁决。

虞恰卿笑道:“既然被同行瞧得起,推举我做这个抵制日货委员会的理事长,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么着吧,高老胖,你的布比日本人的布每件贵了五块钱,小何要是从你那里进布,按照长期合同再供给染厂,本钱都不够,那是要陪的当裤子的????你每个月多赚了七万,拿出一半补贴给小何,以后呢每件布你便宜他四块钱,如何啊?”

高老胖尽管肉疼,可是看见周围那些如狼似虎的帮会人物,也只好点头称是,老者笑道:“其他人也都按照这个方法办理????占了便宜的多少出点血补贴一下吃亏的人不能你把肉吃完了,连碗汤都不给别人剩下???总而言之这次抵制日货是全国二十五家商埠外加海外南洋、美国十七家商埠一起的行动,咱们上海总商业协会、南洋总商业协会、美洲华人总商业协会的一体行动,谁有什么难处和不同的想法,就要像小何一样,当年和我谈,要是说妥之后谁要是敢背后搞鬼,那可别怪我虞某人翻脸无情”

虞恰卿的眼睛里闪出一丝火光,震慑的全场人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战,都纷纷点头道:“我们听阿德哥您老人家的安排,绝对不敢背后搞鬼”

黄金荣见无人敢反对,哈哈大笑道:“阿德哥,您老人家跺跺脚,不但是上海滩,半个中国都要颤三颤”

满屋人凑趣的哈哈大笑。虞恰卿等大家笑够了正色道:“好了,这些都是虚的,应付眼前的危局才是真的日本人不敢找俄国人的麻烦,却欺负咱们中国人,征蒙先遣军危在旦夕,柴都督紧急动员,江淮一带的百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咱们上海的商人也不能坐视不理。人家都说商人只知道逐十一之利,眼里除了铜板就没有别的,更没有什么国家、民族我说这是屁话商人才最应该爱国,没有国家的保护,商人还有什么生意可做?命都没有了,还赚什么钱?看看英国、美国的商人走遍全世界都能吃的开兜的转,那就是人家背后有个强大的国家支持,所以没有敢欺负他们”

“说的好”高老胖头一个拍起了巴掌,其他人跟着鼓掌,高老胖撇着嘴道:“那些日本人脑筋不灵光的现在我们抵制日货,他们生意都没得做了,还上街游行?大上海走一圈是要磨坏鞋底的,又要多花一双鞋钱,划不来的呵呵,抵制他个三年五载的,这些萝卜头都要去讨饭了”

高老胖一边说,一边伸出肥嘟嘟的手装出捧着乞丐捧着讨饭碗的可怜相,引得满屋人哄堂大笑,连老者也笑得前仰后合,过了许久他对外面的听差道:“去安排厨房准备些饭菜,今天都不要回去了,就在我这里吃个便饭。”

何老鼠也凑趣道:“我们吃香喝辣,呵呵,让小日本要去讨饭去”

又是满场的哄堂大笑,虞恰卿办事公道,抵制日货的后果他也想的清清楚楚,这些商人的后顾之忧被解除,也就放松了心情。至于得罪了日本人,他们还真的不害怕,这里是租界,小日本给个天做胆,也不敢派兵攻打。大英帝国和美利坚,那是小日本能惹的起的吗?

虞恰卿笑着安排众人去吃饭,他却叼起一支雪茄,管家老方用洋火替他点燃。

“老爷,看你心情似乎不佳,有什么烦心事儿吗?”老方跟随虞恰卿数十年,对他了解极深。

虞恰卿眉头紧锁:“柴东亮在江西和安徽招兵买马,先遣军在满洲寸步不让,咱们又发动了举国抵制,这一招太狠,我怕日本人会狗急跳墙啊”

...分割线...

第三更了,今天一定完成五更的任务。

如果月票增加十票,汤圆还会有第六更,我舍得小命,各位就别吝惜月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一样的九一八(中)

第一百九十四章不一样的九一八(中)

安庆西门码头上,一群群的苦力穿着肮脏的蓝色号衣,肩膀搭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手巾,三三两两在等活计。 。一有人吆喝要人,立马一群人就围上去搭腔。已经有活干的走在悬空搭起颤颤巍巍的跳板上,肩膀上扛着大包,吃力的往码头仓库运送。江面上,长江舰队的军舰排成了一字长蛇阵,一队队的江淮军将士排成整齐的队伍登上军舰,即将踏上出征满洲的道路。

不晓得为什么,柴东亮今天莫名其妙的心烦意乱,总感觉要出什么事儿,在军谘府里没头苍蝇般的乱撞,后来索性出了门带上方清雨和几个护卫跑到江边散心。

小孤山的半山亭是观看长江景色的最佳去处,方清雨打开一个朱漆食盒。里面是几个小菜和一壶酒。

“慕辰,坐下来陪我喝两杯。”柴东亮招呼道。

方清雨不声不响的坐下,斟满了两个杯子,陪柴东亮对饮。刚喝了两杯,柴东亮又坐不住了,手攀着亭子的栏杆极目四望。江面上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经过半年多是治理,安徽的经济在内陆省份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尤其是工商业已经初具规模。

小孤山的枫叶开始泛出黄,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金光。已经是秋末了,再过半个月就是举国关注的参众两院大选,民国的历史也将翻过崭新的一页。

“慕辰,今天是几号了?”柴东亮随口问道。

方清雨略一思忖道:“九月十八。”

柴东亮顿时一惊:“九一八?”

这个日子几乎镌刻在后世中国人的骨头上,在那个耻辱的夜晚,日军以死两人的微弱代价占领了奉天城,缴获步枪数万条,机枪两千五百挺,各种口径火炮六百门,飞机两百六十架,奉天人民公私财物损失无数。

八个小时,仅仅八个小时,七万大军驻防的奉天,就被区区七百名日军占领,那位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的张副司令竟然在听闻了奉天失守的消息后,还能若无其事的搂着小老婆看戏抽大烟。

七万用飞机、坦克、大炮武装到了牙齿的东北军,竟然在八个小时之内就彻底崩溃。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这七百名日军,竟然有不少压根就没带武器,其中就包括日本独立守备队第二中队,他们赤手空拳竟然吓跑了迎面而来的一千多东北军。

被人打败并不耻辱,耻辱的是以这种方式被人打败,纵然是七万只鸭子让日本人去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对啊?现在是十月啊”柴东亮猛然醒悟。

方清雨笑道:“都督,我说的是阴历。”

哦,柴东亮恍然大悟,这个时代的人平日使用的还是农历,只有自己习惯用公历。

九一八,这个日子太敏感了

新民府爆炸案发生之后,日本铁路守备第二大队派人要求顾麻子缴枪等候日本领事馆派人调查,顾麻子哪里吃这一套,拉开架势准备和日本人玩命。但是日本人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顾麻子等了半个月,也不见他们有什么动静。在柴东亮的呼吁下,在北京的公使团组成了国际联合调查团奔赴新民府,至今也有七八天了,结果应该马上就出来了。

日本公使林权助也和袁世凯多次接触,他竟然呼吁冲突双方都冷静处理,不要扩大事态。袁世凯专门给柴东亮发了电报,让他不要冲动,避免将事件升级。柴东亮一再要求,并拿出江西省的三十张选票作为交换条件,袁世凯才勉强答应了允许江淮军再派一个师的兵力到满洲,加强那里的防御力量。但是依然是再三嘱咐,不得主动挑起战端,破坏了善后大借款和即将召开的参众两院选举。

看样子新民府爆炸案的余波即将消弭,所有人都认为这件事儿将成为一笔糊涂账。各省都督和訾议局的关注重点又从满洲拉回到北京,摩拳擦掌准备在参众两院大选的日子获得更多的利益。

但是不晓得是为什么,柴东亮的心情却比原先更烦躁了,他似乎有种不详的预感。而九一八这个日子,更增加了他这种要出事儿的感觉。

可能是自己神经过敏了吧,日本人现在的政策是榨干满洲的利益,而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占领南满。现在的日本首相西园寺公望也不是疯子,应该不会干出这种蠢事。新民府的爆炸案,也许还是自己的一个契机,现在不是又派了一个师到满洲了吗?如果不是日本人咄咄逼人的态势引发了举国的愤慨,相信袁世凯说什么也不会默许柴东亮增派一万二千人到满洲。

这个师统一交给邝海山指挥,等到全部到齐指挥,他手下就有了一万八千人的正规军,而且装备水平也要好于日军,尤其是在重武器方面更是有绝对的优势。虽然兵力依然不及日本关东军,但是也不像以前一比五那么悬殊了。

一万八千人,江淮军全部精锐几乎全部调到了满洲,这也几乎是柴东亮全部家底了,其他两个师新兵太多训练不足,战斗力远远不及一师。尤其是在中下级军官的培养上,二师、三师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尽管巴恩斯等人有足够的培训文盲、半文盲士兵和军官的经验,但是时间还太短,三个月之内不可能形成战斗力,要让他们达到一师的水平,起码还得半年到一年的训练与磨合。

柴东亮望着滚滚的江水,自言自语道:“希望我的判断是错的”

首节上一节217/3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