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战 第136节

轿车很快来到紫丁香咖啡馆,咖啡馆门口正在整修地面,姜新禹把车停在马路对面,拿着一叠报纸和服部美奈推门走

了进去。

姜新禹选了一处靠窗户的桌位,要了两杯咖啡,几份围盘甜点,拿起报纸和服部美奈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他浏览着报纸的广告版面,老邱如果要和自己联络,只能是通过这种方式。

服部美奈嘟囔着说道:“还没冷场,你就开始看报纸。”

姜新禹嘴里应付着说道:“我就是随便翻一翻,不耽误和你说话。”

“说话哪有不看人的呢?”

“哪有不看你……”姜新禹抬起头,目光越过了服部美奈。

对面马路上,昨天险些撞到的灰布短袄的汉子站在那辆轿车不远处。

本站已经启用新域名

第124章 老邱

咖啡馆对面是一家五金杂货行,灰布短袄以为车主在杂货行里,他走到轿车驾驶室一侧,蹲下身眼睛看着杂货行门口,手上一把改锥撬着车门。

服部美奈顺着姜新禹的目光看过去,开始还很纳闷,自言自语的说道:“他在帮着擦车吗?……嗳呀,新禹,他好像是在偷车!”

姜新禹已经走出咖啡馆,站在门口喊了一声:“嗳!”

做贼都心虚,灰布短袄手一哆嗦,赶忙收起改锥,站起身回头蹬着姜新禹,目光里带着恫吓威胁之意,他显然没认出来喊他的是车主。

姜新禹四处看了看,四周还有两三个形迹可疑的人在附近徘徊,他慢慢走了过去,上下打量了一番灰布短袄,说道:“青帮?洪门?斧头帮?”

“关你屁事,识相的别多管闲事!”灰布短袄亮了一下揣着兜里的改锥。

姜新禹指了一下车,笑道:“这是我的车。”

灰布短袄脸色骤变,一言不发的转身就走。

姜新禹没阻拦他,因为对方不认识自己,明显不是冲人来的,而是冲车来的,这个年头敢偷日本人的车,即使是贼,也算是盗亦有道。

不过很快姜新禹就发现自己错了,这伙人不太像是普通的帮派人物,灰布短袄先走,附近几个人并没有一哄而散,而是交替掩护,陆续离开了现场。

服部美奈从咖啡里出来,望着灰布短袄的背影,说道:“现在的贼都这么凶吗?像是要明抢一样。”

“外面太冷,进去吧。”

“你是警察干嘛不抓他?”

“这种人十个里面有九个是青帮的人,我今天抓了他,明天袁文魁一张帖子,警察局还得放人。”

“说的也是……”服部美奈想起自己那次遭遇,心有余悸的说道:“真不知为什么要纵容这些坏人!”

姜新禹没有回答她,纵容坏人还能是为什么?自然是为了利用他们镇压老百姓,侵略者才会允许黑恶势力越做越大。

服部美奈的心情很惬意,在温暖舒适的环境里,喝着香醇的热咖啡,有心爱的人陪伴身侧,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

因为日伪当局对新闻审查十分严格,为了生存下来,堰津时报、堰津商报、现世报、东亚月刊等等都做了妥协,时事评论基本倒向了日伪一面。

新闻失去了自主性,也就失去了真实性,沦落成了洗脑专用的传声筒,销量也一落千丈,以前每天能卖出几千份的堰津时报,现在只能靠着个人广告版面勉强维持。

四版的报纸居然有整整一个版面都是广告发布,姜新禹目光在上面浏览着,一则“寻友启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寻闺中密友若冰,望看到启事后,务必于周日午时,在集芳园茶楼相见。落款是:靑霞。

这类寻人启事,报纸上最少有十几个,内容上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让姜新禹产生联想的是落款名字!

老邱,青霞,老对靑,秋对夏!

即使只是巧合,姜新禹还是决定到时候去试试,他又记下了另外几个疑似老邱留下的接头方式,准备一一去试试。

…………

周日,集芳园茶楼。

姜新禹最近两天去了好几个地方,都是无功而返,今天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叫青霞的女子,整个堰津最少也有十个二十个,人家发启事寻找朋友也在情理之中。

走进茶楼,要了一壶茶,一碟点心,拿出那份堰津时报翻到个人广告版面,摊在桌子上漫无目的的浏览。

十几分钟后,楼梯传来脚步声,有人慢慢走上茶楼,姜新禹没有回头,依旧保持原来的坐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那个人从姜新禹身后走过,停顿了一下,说道:“姜警官,你好。”

“徐法医,这么巧在这遇见了。”姜新禹抬头一看,站在面前的是徐法医。

伙计过来打着招呼,说道:“徐先生,您还是老一套呗?”

徐法医笑道:“对对,老一套……嗳,大春子,茶点送这桌来,我遇见一个熟人。”

“好嘞,您稍等,马上就来。”伙计大春子答应着去准备徐法医的“老一套”。

姜新禹说道:“看来你是常客。”

徐法医拉开椅子坐下,说道:“是啊,我经常来这喝茶,集芳园的茉莉花茶好喝还不贵,最适合我这种人了。”

姜新禹点了点头,说道:“我是路过,坐一会就走。”

徐法医看了一眼桌子上报纸,微笑着说道:“姜警官,报纸是几天前的了。”

“报纸买了忘了看,一直扔在我车里,今天想起来了,就拿上来消磨时间。”

徐法医看了看四周,说道:“我最近总是失眠,听说用柏子仁七钱,远志三钱,合欢皮六钱,研磨成粉,每天早晚各煎服一次,能够治疗失眠,姜警官,你听说过这样的偏方吗?”

姜新禹心里又惊又喜,他不动声色的说道:“你从哪得来的这个药方?”

“家父以前用过这个方子,但是他嘱咐我,用药因人而异,还是要多请教大夫才行。”

两个人一问一答,其实是姜新禹和孙世铭的接头暗号!

首节上一节136/107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