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战神吕布 第405节

没有外人在,郭嘉比之并州的其他官员要放开的多,一则他知道吕布是真正的平易近人,而是两人乃是结义兄弟。

“主公,此次晋阳城内有十三个家族牵扯到督察府,查实之后,属下已经命人,将十三家的所有家资充入府库之中,不过这些家族的后人必定对并州十分痛恨。”郭嘉道,这也是他最为担忧的地方,吕布对待世家的手段虽然残酷,凡事却是只处理首恶之徒,其余人大多被充入到与鲜卑人一起的修路大军之中,若是这些人为他人所助离开并州,对于并州而言就是祸患,这也是郭嘉求见吕布的原因。

吕布道:“奉孝勿忧,这些家族在并州肆意妄为,当然也要为并州付出一些,将他们处死,反倒是最轻松的了。”处理这些家族,得罪的是世家,收获的是民心,百姓真心拥戴的话,就算是世家有心作恶,也是难以成功的,再说并州军强盛,除非这些人不怕死,强横如鲜卑人,不还是在为并州的道路做贡献。

见吕布没有改变坚持的意思,郭嘉只能想着回去之后令人好生看管这些家族中人,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立即斩杀,身为一名谋士,就要把一切有威胁的东西扼杀掉。

“主公写的是何物?”郭嘉看到桌案上摆放的纸一眼,疑问道。

吕布笑道:“适才本侯与顾元叹谈及账簿之事,告知他另外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

郭嘉略作沉思道:“原来如此,方才属下遇到顾大人,见其有些魂不守舍。”

第602章 算术之学

“此言何解?”吕布疑惑道,刚才他和顾雍交谈的时候,能够感觉出顾雍的欣喜和眉宇间透露的挣扎之色,再说若是并州的官员都能学会这种方法之后,就变的更加的简单了,尤其是钱庄之事,牵扯到的金钱数额不小,更为清晰明了的计算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以往也是吕布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情,既然想到了,不妨先让并州的官员从中受益。

郭嘉笑道:“若是此法是主公所创,而顾大人学了去,岂不是说与主公有了师徒之实,以属下观之,顾大人进入并州,更多的是为了蔡大家之故,若其甘心留在并州,岂不会认主?”

这一点吕布也是知道的,不过着并不妨碍他对顾雍的赏识,顾雍在内政上的能力,在并州是有目共睹的,组织近十万难民,井井有条,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须知难民虽然对并州的收留感恩戴德,也是极为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有更多的人出来闹事,甚至会落草为寇。

即使是安稳的并州,也不乏有强人啸聚山林之中,他们或许畏惧并州的力量,而一旦大军到来,他们便躲入深山之中,也是让人厌烦的。

将组建钱庄的事情交给顾雍和糜竺负责,也是看重了顾雍的能力。

吕布点了点头“本侯并无此意,元叹乃是有才华之辈,若是能够留在并州,于并州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是其不满离开,本侯亦不会阻拦,无论如何,本侯与元叹有着同门之谊。”

“主公,属下愿意去劝说顾大人一番。”郭嘉拱手道。

吕布笑道:“如此甚好,有奉孝前往,并州又得一人才也。”

“主公,可否将此物给属下一观?”郭嘉道,能够让顾雍这等人物都想要学习的东西,可见一般,他本就是吕布的属下,倒是没有顾雍那么多的顾虑。

“自无不可。”吕布大致给郭嘉讲了一遍之后,将写了一般的乘法口诀递给了郭嘉。

郭嘉虽然有些明悟,但是看到乘法口诀犹自有些疑惑,待吕布详细讲解之后,恍然大悟,恋恋不舍的将纸放在了桌案上,这种新的方法,让郭嘉看到了巨大的好处,如斥候查探对方兵马,只需要借助此法,粗略计算便能得到结果。

“若是有此物,属下更有信心说服顾大人。”郭嘉道。

“这些只是一部分罢了,奉孝尽管拿去,来日本侯整理完后,再做他论。”吕布笑道。

郭嘉心中一震,他与顾雍有着同样的感触,那就是小觑了吕布,不仅仅是顾雍,并州的官员更多的也是认为,吕布的学识仅仅一般,即使上次的“水舟之论”给他们留下了不小的震撼,也难以改变。

然而一旦这种方法问世之后,影响绝对是巨大的,这也是郭嘉为何有信心说过顾雍的原因,这是创造性的举动,一旦参与其中,极有可能会名留青史,文人爱名,何人不想百年之后为后人铭记。

“主公可前往学堂,与蔡大家说明此事,令晋阳学堂的学子学习此法。”郭嘉道,至于说诸侯的细作会将这个方法探查到也是无妨,他们没有并州这样的条件,如水镜山庄有着很大的名气,司马徽门下弟子的数量与晋阳学堂相比却是拍马难及,且学堂里的学子,读书更为方便,并州拥有纸坊和书坊,不代表其他诸侯有,在他们的眼中书籍,仍旧是昂贵的,也断然不是寻常人能够拥有,如曹操得到了蔡邕相赠的书籍之后也是如获至宝。

吕布笑道:“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恩师正在编纂《汉书》。”

郭嘉正色道:“主公,此法乃是主公所创。”

吕布见郭嘉说的郑重,稍作沉思也是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这是学问上的,一旦这种方法为世人所承认之后,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不过吕布心中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这种方法不过是自己拿来用用的,算不上创造,不过谁让当前天下并没有呢,这份功劳就姑且算在自己的身上了吧。

晋阳学堂之内,蔡邕负责编纂的《汉书》也到了最后的阶段。

吕布进入房间内,并没有惊动忙碌的蔡邕和一些文人,这些文人大多是仰慕蔡邕的学识,前往并州也仅仅是为了帮助蔡邕完成《汉书》的编纂,对于州牧府的招揽,则是拒绝了,在他们的眼中,拥有官职又能如何,死后大多成了一黄土,而编纂史书,则是莫大的功劳,哪怕仅仅是在史书之上留下他们的名字,就足矣。

“拜见晋侯。”一名文人看到纸上有黑影出现,待看清是吕布之后急忙起身行礼,他们毕竟是在吕布的地盘上,虽然拒绝了州牧府的招揽,对州牧府的官员还是很恭敬的。

这一声也惊动了忙碌的蔡邕,抬头看了吕布一眼“奉先何事?”

“恩师,学生有事询问。”吕布道,毕竟这件事牵扯的有些大了,蔡邕本身就是饱学之士,定然能够看出更多的利弊来。

蔡邕交代了一番之后,起身向着书房而去。

“莫非是奉先觉得督察府之事有不妥之处?”蔡邕道。

吕布讪讪一笑,对于督察府的事情,他知道蔡邕心中肯定是介意的,毕竟这是改变了大汉四百年的规矩,祖宗之法不可变对于文人而言十分重要。

“恩师,学生前来,乃是为了另一件事。”随后吕布将事情娓娓道来。

蔡邕凑近吕布递过来的纸张看了良久之后,大笑道:“不想奉先竟然有此奇思妙想。”多日来对吕布的不满,也因为这件事而消散了不少,天下人都以为他的关门弟子是个武夫,蔡邕何尝不想反击,文人重名,尤其是蔡邕这样的大儒,对于名声更加的爱惜。

“一旦将此法公布天下,看何人还敢乱言。”蔡邕冷哼道。

吕布不解道:“恩师,此法不过尔尔,不足以令天下人震动吧?”在他的认知里,那些文人一个个都是高高在上的。

第603章 蔡邕之谈

“不足以?奉先却是错了,待此事传遍天下之后,那些精通算术之辈,定然会涌往并州,向奉先讨教一二。”蔡邕道。

吕布闻言微楞,精通算术之辈前往并州讨教,虽然为并州带来了不少的人才,也为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仅仅是那些前来讨教之人,就能让人不胜其烦。

“奉先,这些精通算术之辈,虽说不多,亦是不得多的人才,他们醉心其中,到时奉先将后续的方法教给他们,何愁他们不会在奉先麾下效命。”蔡邕似乎看出了吕布的想法,怂恿道。

吕布拱手道:“此事有有劳恩师了。”

“司马徽竟敢在水镜山庄令弟子为难奉先,老夫这就修书一封,让奉先与其切磋算术,水镜先生可是精通此道之辈,到时《汉书》业已编撰完毕,天下的文人定然会涌往并州。”蔡邕道,但凡是身为谋士,定然有一定的算术能力,否则大军的粮草消耗计算就足以令他们头大。

吕布哑然,原来蔡邕的目的竟然是在这里,也好,到时就在算术上,打击一下水镜先生的那些高徒,一扫昔日在水镜山庄的耻辱,也是,当初荆州的事情,定然也让蔡邕很难堪,有这样的念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奉先,为师编纂的《汉书》,最多还有数日便会完成。”蔡邕怡然自得说道。

吕布拱手道:“恭喜恩师。”

蔡邕最初进入并州的时候,便说着编纂《汉书》,这件事更是在《大汉报》上公布天下,吕布也没想到一本书的编纂需要这么久,编纂汉书的大厅,吕布也曾数次进去过,常常因为一件事,争论不休,按照蔡邕的话讲,不能有任何的疏漏,大汉这十余年,经历了太多的动荡,黄巾之乱、董卓之乱、李郭汜之乱、袁术之乱,这些东西,也让昌盛的大汉,逐渐走向没落,以至于而今诸侯对于汉室的命令阳奉阴违,蔡邕就是要用编纂史书记载大汉数百年,让后人记住。

“不若奉先待为师将《汉书》编纂完成之后,而后将奉先的算术之理一同在大汉报上告知天下。”蔡邕道。

“谨遵恩师吩咐。”吕布道。

“昭姬也是个苦命的女子,而今怀上了奉先的孩子,老夫不是迂腐之人,督察府与巡察府之事,不会过问,还望奉先能够以天下百姓为重。”蔡邕叹道,这段时间里他也想了很多,汉室从繁荣走向衰落,何尝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黄巾之乱,不过是令汉室震动罢了,谁知汉室非但没有从震动中清醒过来,反而仍旧如此对待百姓。

“多谢恩师体谅。”吕布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并州有蔡邕这样的大儒存在,对于并州本身的作用是巨大的。

首节上一节405/185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