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776节

“啊?我……”张飞被刘易骂得一下子酒醒了,本想分辩几句,但是却发现这个以前的小兄弟,此时有一股让他心颤的龙威,让他下意识的合上了嘴巴。

“颜良,你的身上,还担任着一个洛阳代城主的职务,城卫军归你统领,护卫洛阳城的安全,可是你呢?以前倒没有见你如此嗜酒的。”

“赵云,你的亲兵,与子义的亲兵斗殴,这又是怎么会事?你跟太史慈两人又给我分说分说。”

……

“麴义!你归顺了新汉朝,朝廷没有亏待过你吧?赐你将军府,据知,尔府上,已有了三房妻子,四个妾室,另有不少下人侍女,可是你却还要强抢民女?是否这些年,新汉军的军规都还没有熟记?你说,叫我如何处置你才好?”

……

“不要只以为只是这些军将的问题,你们这些文官也是问题多多。是否看到新汉朝将要统一天下,你们现在就开始为自己谋取私利了?互相开始搞裙带关系了?戏志才,我的大军师啊,你少时贫寒,曾得到一户人家的救助,报恩是要的,可是,那也得要讲究一个报恩的合适方式啊,其家的儿子,明明是斗大的字都没有认识一个,却让他做了当地的县令。这也罢了,只要他有这个才干,可是,你自己拿去看看吧,把那个县弄得一蹋糊涂。”

“还有你……”

……

刘易真的一一点名,将一些出了问题的文武都点了出来,不留情面,只不过,却没有直接发表处置意见。

“如果没有这次召众将及谋士回朝共商大计,我还不知道我们朝廷还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的隐患。若大的一个大汉,如果我们朝廷都混乱了起来,那么还如何再谈去治理天下呢?我们不是没有法规法纪,可是大家为何现在就开始放松了呢?还真的以为我们已经夺取了最后的胜利了吗?”

“告诉你们,真正的战斗才刚开始,对天下的治理,也才刚刚理顺了一点,根本还淡不上真正的发展,真正的振兴。”

“从现在开始,我们朝廷每一个人。都要自省,绝对不能产生轻松大意的情绪,每朝臣所负责的工作,也要认真执行到底。不管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都必须要时刻警醒自身,万万不可犯错。否则,国法无情,哪怕我刘易犯了错。也一样与庶民同罪,该打打,该罚罚,该杀,我刘易引项待毙!”

刘易的话,振聋发聩,让众臣都浑身一颤。

刘易觉得,现在真的要好好的敲打敲打一下这满朝文武了。因为,莫说是现在这样的一个古时代,在后世。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的确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实际上,不少人真的在胜利了之后,他们一时失去了一直为之奋斗的方向及目标,所以,许多人都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迷茫,进而便做出了许多错事。

这还真的不是说笑,在后世立国之初,不少战士,尤其是立了功的一些军将。他们自以为自己戎马一生,毕生都不知道历经了多少次出生入死,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而到头来。他们什么都没有,亲人早没了。所以,他们只想要一个女人这很过份吗?所以,看到顺看的女人就先弄了再说,结果,悲剧了。因此而吃了花生米的士兵,还真的不少(如亮剑里那段鹏管不住自己裤子的例子,是真实存在的)。

说到激动处,刘易站了起来,敲着案桌,道:“如果如现在这般,我们能够打败曹操就怪了。希望从现在开始,各军将管束好自己及部下,各文官,做好自己份内之职,以后谁为官谁做什么,全都得要经过审核,不能尽职尽责的,做不好应尽职责的,换人。切莫再因为某些原因,便将一些能力不足的人放在一些岗位上。如此累人害己,损害的将是我们新汉朝的利益及形象。”

“这次的事件就此作罢,某也不想再多说了,从现在开始,洛阳要恢复正常的秩序,严禁我们的军将、士兵喝酒闹事。”

刘易说累了,不想再多说,一切都得要看下面这些军将的行动。如果真正的失去了控制,刘易觉得自己现在做什么都已经没有了意义,也不太可能将大汉发展壮大,让汉人永远强盛。如果是那样,刘易还不如带着自己的女人,到一个风景美好的地方风流快活去,还在这里折腾什么?更不要说要征服整个世界了。

刘易不说话后,一脸汗颜的戏志才,出列跪在刘易的面前,伏首道:“主公,是微臣的失职,请主公放心,戏某一定会处置好这事儿,保证今后不再犯。”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烦心事了。现在人也差不多来齐了,从现在开始,各位一起商议,如何出兵讨伐曹操的事。”刘易挥手,表示不想再说这些事了。

刘易所知道的这些事,都是黄正、武阳与阴晓等人搞出来的情报网络真接将一些事向刘易报告的,不少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上的那点事儿,居然会让刘易都知道了。

经过这次刘易的敲打,的确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满朝文臣都兢兢业业,没有人敢再造次。这个,也是刘易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只有朝廷清明,他才有可能推行统一大汉之后的强汉计划。

风暴过后,朝堂内的众臣,也慢慢的平复了心境,开始就这次朝议的议题考虑起来。

其实,对于如何收复中原,刘易早已经有了腹稿,并且,也曾与自己身边的亲近之臣谈论过。只不过,现在到了真正要出兵攻伐中原曹操的时候,为了谨慎起见,刘易才要召集军臣前来一起商议,制定一个最终的方案,如果能够有更好的略策,也不一定要按刘易心里所说的那样去攻击。

万事群策群力,自己从中总揽全局,相信一定可以制定出一个万全之策。

刘易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这场仗不用打,曹操能够腑首称臣,和平统一了大汉。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保存了汉人的元气,要不然,与曹操之间的大战,双方肯定会互有死伤,伤亡代价怕还真的是非一般的大。

但是,刘易对此并不抱什么的希望,因为曹操绝非是那种不战而降的枭雄,所以,这一场仗早易都要打响。

如按刘易的计划,在地域上,已经对中原形成了一个大包围的态势。按现在的天下大势而言,相信一般有点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了。现在的中原地区,的确是在新汉朝的势力包围当中。当然,要包括了沿海一带的漫长地区,那海岸线,是用新汉军的水军大军来对其形成战略上的包围。

其实,按最简单的方式,不用计较最终是否有伤亡太大的情况,刘易现在大可以召集全军,就按现在的包围之势。从四面八方攻进中原。如此必然可以用一种秋风扫落叶之势彻底的击败曹操。

想想,东面的海岸线,调回在倭国的吕布、陈宫的二、三十万远洋水军,从山东半岛登陆,先灭袁尚夺取北海后夺除州,另一方面,公孙瓒、公孙度等幽州、辽东的新汉军,从渤海杀入青州,与吕布、陈宫的新汉军水军会师泰山。

而太史慈则率其冀州、上党、并州之军,杀入兖州,相信曹操的黄河防线就算是经营再久再牢固,也难以抵挡新汉军的进攻。

另外,东面海岸线,可再派甘宁、周泰、将钦等大将,率数十万新汉军水军从徐州东南方面登陆,直接控制淮南一带,进击扬州。同时,江东孙策与周瑜,率江东及交州之军,杀入杨州,与甘宁会师。荆州方面,黄忠父子、关羽、张飞,魏延、马超、庞德等将,一起进攻豫州。刘易可亲统赵云、典韦、许诸、颜良、文丑、华雄、徐荣等等大将,从虎牢关出兵。

想想如此雷霆之势,必教曹操无力挣扎。

事实上,如果没有什么的变化,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刘易就将会采取这个方案计划发起这场战争。(~^~)

第六百五十六章 名义的重要性

“禀主公,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贾某回到洛阳之后,早已经着手统计我们新汉朝的粮草储备情况,现向主公及在朝的诸位同僚作一个报告。如此,在以后制定攻伐曹操的策略上可以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贾诩见主题回到了正常的讨论上面,便先上前作报告道。

“嗯,好,那就先说粮草方面。”刘易点头示意,让贾诩先说。

贾诩等于新汉朝的财政大臣,负责统计整个新汉朝的钱粮情况。不过,年前他在西凉参与收复西凉之战,他也只是不久前,处理好了西凉异族人的情况之后,他才回到洛阳来的。刘易没有想到他这么快就对新汉朝的财政状况了解清楚了。

不过,贾诩虽然为财政主官,但其下还有一个户部负责新汉朝的钱粮财政事宜,下面分工细致,许多统计的事宜,也不用贾诩亲力亲为,他只需要把持好一个总额的收支情况便可。

事实上,在这个古时代,朝廷的财政,会由户部及内务监一起把持财政。宫内宫外的财政分管,户部管外,而内务其实就是由宫内的太监总管掌管。但是,现在的新汉朝皇宫,刘易根本就不打算再设太监总管,以后,将不会再接受净身入宫的太监,甚至,到了现在前朝仅存下来的这一部份太监都老去之后,以后华夏再没有职业性的太监。

现在,大内总管是闵贡,跟着他在皇宫内服务的太监,一共加起来都不过百人了,这些都是前朝所遗留下来的。而这些太监,所负责的事务,也不再是如以前的太监那样了。现在,他们就只需要负责一下御膳监,及皇宫内的外出采购事务便可,服侍宫中的女人已经完全用不到太监了,因此。太监这个职业,早晚要退出这个历史的舞台。

现在这个太内总管闵贡,他更多的还是作为沟通宫中皇太后与内阁之间的讯息传递工作,给皇太后提提意见。出谋划策。

当然,现在说这些跟太监没有什么的关系,只是顺带提一下罢了。

实际上,现在的新汉朝户部,已经不单单是古时代的财政总部了。当中包括了职能细分之后的统计、税务、审计、财政等等的职能部门。刘易之所以保留着户部这个称号,只是让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更加容易接受罢了,如果换了后现代的一些新称谓,恐怕现在这时代的人都不习惯,不明所以。

贾诩道:“主公,臣先说粮食的情况,其实,经过近十来年的发展,我们朝廷的余粮还算充足,这两三年来。基本可以做得到收支平衡,也就是说,今年所收取到的新粮,还存在我们朝廷国库,一粒米粮都没动。总共约有上千万石的库存。这些存粮,其实就仅只是我们司隶州及并州、关中地区的粮税所获。如西凉地区,现还没有余粮可缴纳给朝廷,还得要朝廷调拨一部份救济。冀州、幽州、荆州等地,也同样是如此,估计要等三年之后。这些地区的百姓方有余粮缴纳国库……”

“行了,具体的就不用太详细了,只需要告诉大家,现在我们的粮草是足够的。可以供我们新汉朝的大军食用多久便可。”刘易打断了一下贾诩,让其不用说得太过详尽,刘易可不想一连几天都在说这些事,快点让朝中的文武做到心中有数,好尽快进入主题。

“那好,据戏志才太尉的统计。如今我们新汉朝的新汉军,已经超过两百万的在编大军,接近了三百万的幅度。这些军马,并不包括地方自卫队及官府的常驻官兵。如果当真的要调动所有军马的话,我们朝廷,完全可以调动三百到四百万人马上下。千万石的粮食,足够供应我军用三到半年的时间,到时候,又会有新粮产出,所以,粮草不成问题,如若要商议的,到时候就得要考虑粮草的调动的问题,各军要考虑到粮道的安全的问题。至于军饷的问题,也不用担心,不管是发给将士的军饷还是抚恤阵亡将士,都不成问题,我们朝廷的产业链,只要不发生太大的变故,都会源源不绝的产出商品,再快速的转化为财富,有足够的余额来支付这一笔军事的支出。”贾诩简单的说了一下,等于是给满朝文武安了一颗定心针。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打仗打的都是钱粮,没钱没粮的话,纵使是天兵天将怕都难以打得胜仗。

其实,对于新汉朝的钱粮问题,刘易的心中也有数的。新汉朝发展到了现在,就看民间的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何。现在的新汉朝,所治下的百姓,他们早已经不再是以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了,他们在新汉朝官府的引导之下,也在他们自身的努力之下,他们每一家每一户,基本上都能做到年年有余粮,并且还有一些副业的收入,使得新汉朝的百姓,不再是贫穷得没有一个子儿的时候了。他们的手头上有了余钱,就多少都会尽可能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比如说,买盐买油,这些都是日常必须的,肥皂、香皂,牙刷牙膏,布匹丝绸,哪怕买一块镜子,买些纸笔让家里的大人小孩练字等等,这些全都要花钱,而百姓富裕了起来之后,自然就不会缺了这些日常必须品。百姓有钱,那么就能盘活整个经济市场。

有钱便有追求,有追求,就有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物资。而这些物资,基本上都是新汉朝生产制造出来的,所有这些商品售买出去所得,除去一些中间贩买的商人所赚去的那一部份之外,基本上都是归新汉朝的收入。由此可想而知,一个活跃的市场,能够为朝廷带来多少的收入?这个都还没有算是商业税方面的收入了呢。

具体有多少钱财,刘易都不想让贾诩说出来,免得让众臣眼红还有让天下百姓眼红。

当然了,贾诩所说的,其实也并不是现在新汉朝所有的钱粮都是花在新汉军身上的,并非都是新汉军作战的用度,这当中,包括了新汉朝朝廷,以及下面各州府州郡的官府的官员及所有工作人员、官兵等等的钱粮用度,他们的俸禄等等。都是从这方面划出去的。实际上,真正能够用于新汉军的并没有这么多。

首节上一节776/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