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689节

也是刘易考虑到,以这三国时代的造船工艺,还造不出后世的那些需要动力驱动的海舰,所以,只能在现有的造船工艺上下功夫,如何去改造现在的大海船,让海船更加的牢固,可以抗击海上。

二十多万的新汉军水军,出动了近五十艘大型海船,数百近千艘中小型的战船,以军为单位,每一军,约有五艘大海船,近百艘中小型的战船冲锋船护卫,浩浩荡荡的飘荡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面上,宣告着这个时代的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这个,还是吕布与陈宫率了二十多万水军及大半大海船东征倭国,要不然,大大数十万的新汉军水军一同出海,那场面会更加的壮观。

这几年来,曲阿的新造船厂,开足了马力方制造出这么多的大战船,现在留下在长江流域巡守,以及留在洞庭湖等数个内陆湖当中的战船,都是数年前,在洞庭湖新洲的造船厂制造出来的战船。

另外,两家造船厂,正在研制更大的运输海船,这种海船,刘易不要求具有多强的战半力,只要求可以在大海当中抗。不易沉船,另外可以加大运输量,包括可以运送大量战马。

从长江口岸,也就是后世的杭州湾。绕过舟山岛,开足了马力,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南海驶进。

一天多的时间,出海船队,便已经驶近后世的台湾海峡。现在的琉球海峡。

泊船近岸过夜,刘易遥望着琉球方向,好不容易才压下率军登上琉球收归大汉版图的冲动。这座自古便是华夏的台岛,在后世一直孤悬在外,没能回归华夏的怀抱,这个已经成了无数国人的遗憾。将琉球收归大汉版图,这会是一件让刘易感到非常有荣耀成就感的事。

但刘易知道,这一世,没有人能够将琉球从华夏的版图上划出去,也不会有人敢挑畔大汉的权威。那曾经的侵略者。在这一世,必然会湮灭于世间,再也不会有那丑恶的种族。

这个,也是刘易为何一直都那么执着于收服吕布,让吕布率新汉军水军东征倭国的主要原因。

因为无论是派甘宁或是赵云,又或关羽、张飞、典韦、许褚等等超级猛将,他们都难以做得到太过彻底。别看典韦恶,许勇,常常嚷着如何如何,但当真的要让他们去搞那个种族大屠杀的话。他们肯定难以下得了手去。

莫说了他们了,就算是刘易,面对那些尽管恶心得让人恨不能灭绝的倭国人,可是。在他们已经没有了反抗之力,跪地哭嚎求饶的时候,刘易也会于心不忍,下不了手,下不了命令。唯有就是吕布这尊凶神,才能真正的下了得手。

杀得匈奴人闻风而逃的飞将军。一代战神,不是吹牛吹出来的,而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这个,曾追随过吕布的高顺就最为清楚了。

泊岸过夜的海岸,接近后世福州等地,但大军不用下船过夜,战船上早已经准备这二十万大军在船上所用的军粮,早够大军用度两三个月。

第二天一早,大军继续沿海岸线,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

刘易虽然有着后世图的世界卫星地图,可是,以前刘易没有出过海,当然,哪怕出过海,也不知道航线。在茫茫的大海当中,很容易会迷失方向,哪怕有着指北针。所以,还是沿着海岸线航行,先确立一条相对安全的航海线,待以后条件成熟之后,再确立一条可以直接从南海穿过去的航线。

新汉军水军的庞大船队,在肉眼可见的海岸线上往南航行,一路上,惊动了不少沿海岸线居住的人,不过,这个时代,南方的人口的确不多,尤其是汉人的人口。可以说,在大秦还没有统一华夏之前,岭南一带,汉人几乎等于无,最多就是一些逃难的中原人逃到岭南去。在岭南一带生活着的,大多都是一些土著人,异族人。

后来秦皇派出了五十万大军进入岭南,一去不返,再经过了东、西两汉的统治,经过三、四百年的繁衍,汉人才慢慢的在岭南沿海一带占据了主要的族群地位。

所以,现在虽然惊动了一些人,但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骚动。

当经过珠江口岸的时候,刘易也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率军杀进去的冲动。直奔雷州半岛。

再过一天,新汉军的便通过了雷州海峡进入了北部湾。

刘易是冲着橡胶树及红薯而去的。

不过,刘易并不知道南洋地区,在这大汉时代是否就已经有了这两样物资。

太阳能手机的,其实并不是完整的,刘易更加不可能搜索得到后世的网络,搜得出资料来。如果不是那个小明星刚好在拍着三国问题的电影,恐怕手机上都没有那么多的有关于三国的资料。

刘易真的不知道,橡胶树,其实是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马拉岳西部地区以及另外的秘鲁、哥伦比亚等等的国家,也就是说,橡胶树,一开始,就只有南美洲才有。并且,在南美洲,被印弟安人称为“会哭泣的树”。被印弟安人当作是财富及珍贵的物品,保护得相当的严密。

而一直到1873至1877年,才从南美洲移植到英国,再移植到了新加坡,也就是南洋。所以说,刘易现在想到南洋来寻找橡胶树,恐怕真的要无功而返了。

但还不明情况的刘易,还是准备着沿着后世越南北岸线向南方面的沿岸线寻找。

其实,刘易的心里,也没有信心会找得到这种重要的物资。倒是对于红薯,刘易却有点心理准备,因为他的印象当中,红著似乎也是从南洋移植而来的,如果找不到,刘易也有心理准备。

但刘易依然还是,这个,主要是刘易曾听过的一个故事,心里,红薯本来就是南洋就有之物。如此,不惜兴师动众到南洋来寻找。

刘易曾听过的故事当中,有一个关于红薯的,与历史上记述的红薯来历有点不同。

历史上,红薯记述,应该是16世纪未,也就是明代才传入中土。经过一些权威研究,著名大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的作品中,可以获知,红薯被确认进入中国的时间,是1593年。可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却早早就将红薯作为一种药用植物记录在册,而李时珍,却是1518至1593年的人。那么,这个不太可能红薯一传入华夏,李时珍就知道,并将其记录进《本草纲目》当中吧?

当然,这个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些更早的记述当中,似乎也有类似于红署之物的记述。刘易听到一个关于红署在南洋的故事,就是当地的土著人,一直就是靠吃着红署渡日,一直将红署当作是圣物一般,从来不让外人获得。

如此,刘易怀疑,红署,极有可能,一早就在南洋,甚至是华夏存在,只是,一直都没有被人发现以及重视,没有将其单独的作为一种食粮来种物。

自然,名称肯定不会是红薯了,可能是甘薯又或者,根本就与红薯似乎没有一点关系的名称。

所以,刘易就算是有着一点点希望,都想去寻找,希望可以找到哪怕一株种苗带回大汉。(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六章 越南际遇

红薯又名蕃薯、甘薯、山芋、番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xshuotxt/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

如此多的别名,绝对不会出自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地方,叫同一种物品,最多就只是三两个名称。但是,不管叫什么,其实都是同一种物种。

刘易就一直来都有点怀疑,红薯,未必就是只从南美洲传到华夏来。怀疑华夏本来就有,只是,不为人知,又或者不受世人重视,没有被发现,被广为认知推广并传世。又或者,一直来有,但却只是作为一种药草来使用,并没有人认识到其真正的实用价值,可以种植来当作主粮食来食用的价值。

这个,就好比,火药,华夏最先研发了出来,但是,却迟迟没有发现其真正的价值,一开始,仅只是作为练丹练材的一种材料,没有想到火药可以改变世上战争的方式。

起码,红薯别称当中,山芋,应该就是华夏早便有的物种。

当然,这只是刘易的一种推理,包括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对红薯记载的一种常理性的推理。到底大汉有没有红薯同类的物种,不能确定。

因此,在必须要到一趟南洋的情况之下,刘易更加相信南洋的某个土著民族有着红薯物种。因为,就气候季节而言,南洋地区,与南美洲似乎更加的贴近,没理由南美洲有而南洋没有。还有就是,在南洋的那种几乎是纯热带雨林的地区,在这个古时代,他们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之下。那些生活在山林当中的土著部族,如果他们没有一个极易生长的粮食物种,又收获相当容易的粮食物种,他们又靠什么生活?靠什么代代相传?

刘易决定。不管如何,一定要在南洋细细的寻找打听。

首先的搜寻目的地,自然就是离大汉疆域最近的越南地区。

不过,此时的越南,其实并非如刘易所想象的那般。还处于一个没开化的野蛮状态。真正说起来,其实,越南的确算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一个独立的国度及人种。

在这里,不能因为后世华夏与越南的恩怨,就特意的贬损越南。

越南,考古遗址可证,距今40万年的远古时代,越南土地上已发现有人类生活的痕迹。考古学家们在越南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30万年以渡山文化最早发现于清化省渡山遗址得名和山围文化最早发现于富寿省山围遗址而得名为代表中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1万年以和平文化20年代因首次发现于和平省遗址而得名为代表。新石器时代的遗迹距今5000年以北山文化首次发现于谅山省北山遗址而得名为代表。根据遗址。考古学家得出结论,在石器时代人类已学会畜牧和种植水稻。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得出,越南人的人类发展史。其实并不比华夏的人类发展晚,几乎是处于一个同步的状态。

但是,后来,越南却深受华夏的影响。因为,后来到后现代清明民国时期的两千多年期间,越南基本等于是处于一个属于华夏的一个附属藩属国的地位,受华夏的文化影响较大。

怎么说呢?越南,在公元前257年至公元前207年,曾名瓯雒国,又名安阳国。

在华夏七国战乱时期。秦国灭了古蜀国。而古蜀国,便是开明王朝,鳖灵为古蜀国的建国之君,治蜀数百年。秦灭古蜀国时。其时的古蜀国王子开明泮一路逃到了后世的越南北部地区,建立了瓯雒国,定都城为古螺城,他自己自称为安阳王。其国曾一度扩张到大汉广西、云南等地区。

也就是说,从华夏七国战乱其间,华夏文化便已经开始影响越南。其越南的真正主人,变成了华夏汉人。

但不久,瓯雒国便被当时听命秦始皇兵进岭南,并在岭南地区成立的南越国武帝赵佗所灭。自此,从那个时候起,越南就真正的成为了华夏的一个藩属国。跟着不久,于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西汉所灭,越南自然也难以幸免。西汉在越南设交趾等九郡,后又在东汉时候,在广州番禺设交州,也正式命名越南为越南,一直沿用至今,越南也直属交州治辖,一直被华夏政权治辖一千多年。

首节上一节689/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