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307节

至于兵出虎牢关,将会进入曹操的势力地盘的事,刘易却是不怎么在意的。

其实也就是荀攸、程昱对曹操所说的那样。刘易与曹操的那一纸互不侵犯条约,对双方而言,还当真的没有太大的约束力。最多就仅只是可以作为让两方能有相谈的余地。避免现在就发生真正的大决战罢了。平时,私底下,双方的军马。各自有点摩擦什么的,只要刘易与曹操不将其扩大化,也影响不大。

也就是说,荀攸、程昱提醒曹操,对于新汉军,没有必要太过战战兢兢。不用自弱了威风。那么,刘易却早就看到。他更不会因为那一纸条文,就会刻意的去回避与曹操军的摩擦。该如何的。便如何,哪怕现在当真的与曹操决战,哪又如何?

兰姬的兰陵族,以及大漠当中,归顺了新汉朝的那些异族,他们总共派出了十万的精锐骑军,现在,全军已经换了新汉军的制式装备,用都用上了新汉军的精良武器及衣甲。

刘易之所以要派典韦作为秦颉的副将,从上党向冀州河内发起进攻,刘易主要是考虑到典韦这个旱鸭子,尽管他对水性并非是一无所知,但想到黄河的急流,如果刘易当真的要潜渡过黄河的话,他还真的不太适宜,如此,才会派出典韦,随秦颉一起,从陆路向河内发起进攻。

如此,刘易的身边,就仅只留下许诸一员大将相随。当然,颜良、文丑,此刻在虎牢关等着,必要的时候,刘易亦可让两将随自己一起进攻河内。

另外,像史阿等一众师兄弟,他们自然是要跟随在刘易的身边的。

这一次进攻袁绍,是刘易有史以来,第一次不带自家女人的一次征程。

元清、黄舞蝶、张宁、阴晓等女,刘易一个也不带了。这个,主要是刘易考虑到,如果自己当真的要潜渡过黄河,进攻河内的话,面对黄河天险,要偷渡过去的话,还真的不是简单的事,如果像元清、黄舞蝶等女,非要跟着刘易一起行动的话,在那湍急的河流当中,刘易没有把握一定能确保她们安然无事。

所以,刘易干脆让她们在洛阳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没有必要跟自己一起去了。

西山军校离西山皇陵并不是太远了,刘易先率朝中群臣到了西山皇陵祭庙。

嗯,刘易的心里,虽然对于一些传统的动作行为,并不是太过上心。

比如,朝廷皇帝,历来每一年,都要在一些特定的日子当中,祭庙祭天,另外,每一次有大事发生,亦要祭天祈祷。反正,出兵征战也好,还是为天下百姓祈福什么的也好,祭庙祭天的活动有很多。往往,越是安宁时期,这样的活动就会越多。

这当中,有一些祭祀是好的,刘易也认为应该保留下一些传统。但是,一些没有必要的,就不要再动不动就举行这些劳民伤财的活动了。

这一次祭庙,却是在一众朝臣,认为应该举行的。

朝中朝臣认为,现在刘易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天下百姓的关注,刘易代表着的,已经不再是他自己,而是代表着整个新汉朝,甚至,代表着皇室,代表着皇帝。因此,适当的举行一些祭庙祭天仪式,可以让天下百姓更加的归心于刘易。起码,可以让一些百姓认为,刘易甚至可以代表了神灵。

对于这个说法,刘易却不置可否的,不过,举行一些传统的正面的祭庙祭天活动,的确可以让一些百姓更加的安心。

举行了祭庙仪式之后,刘易在西山皇陵见了少帝。

他在西山皇陵,过得似乎很安宁,居然还敢在刘易的面前,摆出一副出家人的淡然的模样,让刘易感到有点哭笑不得。

最后,刘易告诉他,修道可以,他却不可以正式出家。再过两年,他便要娶妻,延续刘家香火。这一点,刘易是不容少帝拒绝的,这个,相信皇后何婉亦不会放任少帝当真的出家。

所以,刘易现在提早告诉他,让他要先有心理准备。当然了,如果他现在,已经有了心仪的女人,亦可以让皇后何婉张罗,及早办了。若没有,刘易也不会过问,会由何婉去为少帝物色一个人选。(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四章 试探曹操的态度

呵呵,刘易这次见少帝,特意的交待了一下少帝的亲事,这主要是刘易的心里,对于少帝多少都有一点内疚的心理。*

这个,却并非是说刘易将要取代少帝为新汉朝的皇帝的事。这事儿,刘易心里并非是那么的热心的,何况,之所以会有新汉朝,完全是刘易一手一脚打下来的江山,少帝只不过是一直都是在自己庇护之下的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刘易取代少帝为帝,这事儿,刘易的心里,认为也只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如果刘易最终不为帝,反而与自己的一众女人隐居山林,退出朝廷,不再理事的话,凭少帝,怕他根本就不太可能掌控得了这个朝廷,到最后,可能反而会害了他。

真正让刘易对少帝产生一点内疚心理的是,是当初董卓为少帝所纳的女人唐姬。

唐姬比少帝大上几岁,当初将唐姬许给少帝为妃的时候,唐姬已经是一个妙龄少女,略懂一些事儿。倒是少帝,年少懵懂,根本不知道男女之事为何物。

当然,刘易带着少帝在董卓的胁迫之下离开了洛阳,刘易顺便将唐姬也一起带走了。当时的刘易,与现在的心态有着很大的分别,那个时候,刘易正是如色如命的时候,看到唐姬的姿色,哪里还能忍得住?

后来,经过刘易的手段,终于成功的将唐姬的芳心俘获。这个,说起来,刘易拿下唐姬的事,还真的不太容易。

因为当初。少帝年少不懂事,可是唐姬却隐隐约约的懂事了。自从一开始,看到刘易对她似乎有点意图不轨的时候开始。唐姬对刘易的戒心就非常重,一般的情况之下,都不给刘易与其单独共处的机会。

原因是,唐姬原来竟然是先帝时期,朝中一刚烈之臣之女。因为冲撞了入朝之后的董卓,看不惯董卓的骄狂,结果。被董卓下令诛其唐姓朝官的九族,抄没其家的财产。

恰好,那个时候。董卓想到要给少帝纳妃,便让人随便从唐家的女人当中,送一个来给少帝为妃。结果,这一选就选中了姿色过人的唐姬。而当时。董卓一见到唐姬。就有点后悔了,因为,唐姬的美色,亦让董卓动了心,但是,当时当着朝官的面许给了少帝,他也不好再强行收回成命,再将唐姬纳为自己的女人。董卓当时想着。少帝的女人,将来还不是他的女人么?如此。方能让唐姬成了少帝的挂名妃子。

而唐姬,因为成了少帝的妃子,倒让她避过了一劫,但她的身上,有几分乃父之风,亦是一个刚烈的女子。刘易当初想要得到她的时候,她却是一直以少帝之妻自居,不让刘易占到半点便宜。

但在刘易的种种泡妞手段之下,唐姬还是没能坚持住立场,一颗芳心,被刘易夺了去。

这个,其中的一个手段,就是刘易特意将唐姬与少帝分开,让唐姬对少帝的印象慢慢的转淡,亦让少帝慢慢的淡忘了唐姬的这个女人。

反正,刘易就是使一些小手段,抢了少帝的少妃唐姬。这事儿,当初何婉亦是有点意见的。因为,唐姬哪怕是董卓命令之下,才许给了少帝的,但这个事儿已经成了定局,在名义上,唐姬的确已经是她儿子少帝的女人。何况,尽管是董卓作主许给了少帝的,但何婉亦看出了唐姬是一个好女人,给自己儿子为妃,决不会负了儿子,所以,她对于这个儿媳妇还是比较喜爱的。

可惜,被刘易的那个坏家伙横加插手,夺了去,使得唐姬由儿媳妇成了与自己共事一夫的姐妹,这个,一度让皇后何婉有点纠结。

不过,后来何婉也没有办法,只好默许了这样的事,她心里,要怪亦只能怪自己的儿子还太过年少,无福消受唐姬这样的美人儿,白白便宜了刘易这个坏家伙。

现在,唐姬已经是刘易身边的女人中的一个。后来,刘易成立了新汉朝之后,已经为唐姬一家恢复了名誉。只可惜,唐姬的一家,已经当真的被董卓斩杀始尽,唐家,现在活着的人,怕还只剩下唐姬一人了。

自己使了手段,抢了少帝的女人,现在,如果他不成亲,不为刘家续后的话,刘易相信皇后何婉都不会放过自己。就因为刘易抢了唐姬的事,作为条件,刘易已经答应过何婉,让她全权处理为少帝娶妻之事。

正因为如此,刘易现在见到少帝,有点似当真的追随他那道士皇叔出家的迹象,赶紧提醒他一下,免得到时候木以成舟,再要他还俗,恐怕就有点麻烦,起码,在此之前,皇后何婉一定会跟自己闹闹。

刘易的话,少帝是不敢不听的,答应了刘易,待他十八的那年,便会娶妻。

如此,刘易也就放心下来,与他谈了一会之后,便离开了西山皇陵。

在西山军校,刘易发表了讲话,主要就是重申一点,新汉朝现在是天命所归,所以,新汉朝的军民,都要肩负起统一大汉,振兴大汉的重任。现在出兵冀州,只是顺应天命,攻击不服朝廷号令的人,攻击那些割地称王,对大汉不敬的叛逆之贼。

袁绍,便是叛贼!

这些观念,并非刘易现在说说就算。其实,一直来,新汉朝的新民报,都会致力于宣传新汉朝的正面形象,特别是,在潜移默化之下,让所有的新汉朝军民,都慢慢的产生一种潜意识,那就是新汉朝,才是真正的大汉朝廷的延续,才是真正的合法的,正统的大汉朝廷。

刘易的讲话,大大的激励了准备出征的新汉军将士,当然,亦同样的激励了前来西山军校大校场观看出征大典的百姓。

在无数百姓的欢呼欢送之下,刘易亲率异族人的十万骑军。当先出发。跟着,步军、辎重军,亦缓缓开拨。大军浩浩荡荡,向虎牢关进发。

不用半天的时间,刘易便率十万骑军赶到了虎牢关。

李令、颜良、文丑等将,早早就在等侯了。

他们直接将刘易迎进了虎牢雄关内的大军帐当中。

“主公,颜良请主公准许我军将士,随主公一起杀过黄河!”颜良生怕错过了这一次追随刘易出战冀州的机会,在刘易刚刚在大军帐当中坐下。他便马上请战。

“主公,俺老丑手都生锈了,河北可是咱跟颜良的老家。现在,要收复我们的老家了,我们却只能在这里看着,咱心里痒啊。主公。你就准许我们追随主公左右吧。”文丑的大嗓门,嚷得军帐的帐幕都一阵震动。

刘易没好气的白了文丑一眼,道:“都乱吼好么?给老子安静一点。仗有得你打,如果你们都随我渡河攻击,那么谁来镇守虎牢汜水?”

首节上一节307/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