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483节

“哦?难道刘易兄弟有办法对付朝中的奸佞?不知道你说的更狠更决断又如何?可否说来一听?”稳重内敛的田丰也眼睛一眯,有点动容的探首问刘易道。

“呃,这个……”刘易被田丰问得一时语塞,丫的,大话说过头了。

呵呵,刘易不知道,这几个人看似是偶尔相聚,其实是在商讨如何除奸佞、清君侧的秘事,刘易无意说到他们的正题,还不被他们追着问?

第四十四章 保命!就这样.

东汉未年,朝廷禁锢党派、抑制清流。

皇上听不进忠直之士的进谏,更加不能容许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联结起来抨击朝政。

清流名士在民间都是拥有着极高的声望的,他们居然联合了起来抨击朝纲?这些民间名士,很多时候都可以影响民众的舆论,会成为民众盲目跟从的风向标。因此,让皇上坐如针毡,再加上在一众宦官的挟持之下,下令囚禁、流放、处死清流党人,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全部免官禁锢。

如此,直接把清流党派给打压了下去。

这一次党锢之祸的影响,可以说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消除。

只不过,因为黄巾农民起义爆发,声势浩大,朝廷担心天下民间的清流党派人士会加入黄巾阵营,那样的话,黄巾的势力恐怕就更大了。所以,皇上就听从了皇甫嵩将军的意见,取消了党锢的禁制令,允许天下义士私自招募义兵讨伐黄巾贼。

被压抑了这么久的清流党派之士,似乎终于迎来了复兴的曙光,在平定了黄巾暴乱之后,又开始纷纷的跳了出来活动,活跃在民间、朝中官员之间,他们时刻都准备着返回朝堂,实行他们所谓的除奸佞、清君侧的大计。

现在,朝中大部份官员,特别是一些相对较有社会名望才气、又或是有心想重振汉室朝纲的官员,都受到了清流党派的联络人的邀请,邀请加入清流党派,一起实行他们的清君侧伟业。

很明显,在座的几位都是一代大名士,他们都曾受到了邀请,今天齐聚,就是互相说说各自的见解,看看那些清流党派的人士的计谋是否能够成功,是否能够除奸佞、清君侧。

这些清流党派的的计谋就是,欲振汉室,须联名天下名士,以数以千计万计的天下名士共同签著讨奸血书,书写千万份民意请愿书,分别一一列出朝中十常侍等奸佞的各大罪状,由名士执笔,列清分析朝中各大奸佞对大汉朝纲的不利影响,再由朝中加入了清派党派的官员把讨奸血打尽,然后恢复朝政秩序,重整朝纲。

这次,清流党派搞出来的阵势很大,已经有许多名士都已经加入了清流党派,并且,加入了清派党派的名士,对这次的举动都觉得很有信心,都感到除奸有望。大家都认为,天下所有的名士都联名上书给皇上,每一个人都说十常侍等宦官是奸佞,是祸乱大汉朝纲的根由。如此,难道皇上还不弄清楚十常侍等宦官是一些怎么样的人吗?难道天下的名士都会一同陷害这些宦官?在事实罪状的面前,难道皇上还不处置了这些奸人?

只要皇上认清了十常侍等人的真面目,那么除奸就有望了。

其实不只是已经加入了清流党派的人觉得此方法可行,就算是在在座的如张钧、卢植等人,都觉得此方法有成功的可能。他们也打算加入这个清流党派,一起书写十常侍的罪状,要求皇上斩杀了这些奸佞。

不过,对于清流党派的这次举动,最后能不能成功,田丰却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他作为一个侍御史,受命御史中丞,接受公卿奏事。

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公卿大臣的奏章,都是他接收之后再递交上去的。可是,皇上批阅的许多奏章,都几乎经过十常侍的挑选才到皇上的手上,一般有对他们这些宦官不利的奏章,根本就不可能让皇上看到。

而皇上,近几年都疏于朝政,就算是递交上去的奏章,也不会批阅几个。如果单靠一些讨奸血书及民意请愿书,估计难以扳倒十常侍。

除非,有大臣敢在朝堂上直言进谏,但是一两个大臣进谏是没有用的,十常侍一齐出来施压,其下场肯定又是像不久前张钧一样,落得一个被赶出朝堂的下场。必须要有大量的朝官,一同冒死进谏,如此才有可能成功。可是,胆敢在朝堂上直言进谏的朝官能有几个?

如此,田丰对这件事一直都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听到刘易随口说出什么的除奸佞先稳足的话,他就忍不住出言追问,有点期待刘易能够有更好铲除奸佞的方法方案。

不过,刘易却吞吞吐吐了半晌,像不肯说出来的样子,让田丰的心里着急,以为刘易还真的有办法,误会刘易不好说出来。

卢植等人也想听听刘易的高见,也追问道:“刘易兄弟,你就别藏着了,如今好像就只有你可以让十常侍之首张让吃亏,跟我们大伙说说,你说的要除奸佞先稳足是什么意思。”

“是啊,贤侄,听你说得,好像朝中的这些奸佞在你眼中好像不值一提似的,说真的,如果不是你真真切切的从张让的虎口拔牙,硬生生的让他吐出了十五两白银,证明你的确是一个有办法的人,否则,我等都会认为你只是一个空口大话的狂徒,一早就命人把你捧打出府了。”

“就是啊,不满刘兄弟说,我等正在商议如何铲除十常侍的事情,反正这里都是自己人,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吧,让大家参详参详一下。”荀也干脆的一屁股坐到了刘易的宴席上,不依不饶的道。

被追问得没有办法,看他们的架势,如果自己不说得一个初一十五来,这些家伙可能是不会放过自己了。刘易只得整理了一下思绪,回想一下对这些事是否有印像,组织了一下言词才说道:“好吧,为了证明我刘易的确不是一个狂徒,为了免于被捧打赶出张府,那我就大言了。”

“嗯嗯,咱们都是在说醉话,有什么就说什么,只有我等几人知道,不会再传于他人之耳。”田丰以为刘易是怕被别人知道,抢着说道。

“好,那我说了。”刘易为自己斟了一杯酒,张口大大咧咧的说道:“其实很简单,我说的意思是,想要除杀了奸佞,那么就要先稳足,稳足的意思呢?就是保命的意思。”

说完,刘易喝了那一杯酒,见众人还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不禁很无辜的摊了摊手道:“别那样看着我,我已经说完了。”

“啊?就这样?”

“对!先保命,就这样。”

倒……

第四十五章 忽悠

在众人一声嘘声发泄对刘易不满的时候,荀却被刘易气得不顾仪态的一把叉着刘易的脖子,笑骂道:“别想拿这些话来胡弄人,今天你不把心底话掏出来,你就等着吃我的拳头吧。”

呵呵,也不知道刘易是不是特别的有人缘,又或者是太过帅气,让人一见就感到特亲近。连一向腼腆,斯斯文文又谨于言行的荀都像和刘易很相熟的样子了,居然像和好朋友时一样跟刘易随意的开着玩笑。

“呃……哈哈……荀大哥,请稍安勿燥。”刘易先是被荀的动作弄得呆了一下,随即便笑着道:“你自己坐回去自罚三杯,然后我再一五一十跟你们说吧。”

“好!三杯就三杯!”荀也光棍,松开手,坐回自己的宴席给自己斟着酒道。

“其实我说的都是真理,各位大人,可以想想,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如果我们不先把命保住,那么拿什么来跟那些朝中奸佞来斗?”刘易理所当然的道。

“嗯……”张钧抓着自己的胡子,顺势掳了一把点头道:“这点我倒认同,如果不是刘贤侄,我这次散尽家财救济义军伤兵的事,可能就招来十常侍的借故陷害,如果因为这样而被他们害死了,那么什么的奸佞,今后都与我无关了,我人都死了,如何再跟他们斗呢?”

“张大人明白了就好。”刘易再次把矛头对准卢植道:“不过,我想卢大人还是没能明白的。你当时指挥大军和黄巾精税作战,形势是多么的凶险?难道你就不知道临阵易帅于军心的影响吗?”

“额,君令难违啊!”卢植想不到刘易居然会用带着质问的语气对自己说话,不无尴尬的道。

“我呸!难道卢大人就不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区区一个宫中的宦官,跑去你的军营里执行什么的督战,一个宦官懂战事么?他妈的他懂得打仗么?就因为你没有钱财贿赂他,就罢了你的帅职,大军作战,什么时候论到这些宦官来管?你不是要想着除奸佞吗?当时你为什么不斩了他?还要说什么的忠于朝廷?”

堂堂的一个卢大将军,被刘易骂得目瞪口呆,愣了一下才无奈的道:“他可是钦差,我能斩……”

刘易很有范儿的一挥手,道:“我记得当时刘备、关羽、张飞带着我们想劫下囚车把你救出来,可是你却拦住了我们。你以为这样子就是忠于朝廷?其实你那样做是忠于那些宦官!钦差?钦差又怎么样?说实在的,如果当时是我刘易,就算皇上要处置我,要砍下我的人头,我也肯定会把握机会,把那个宦官先杀了再说,然后再率领官军击败黄巾贼,只要立下了军功,相信皇上也是明察秋毫的,事后最多就是功过相抵,难不成还会因为你杀了乱己军心的宦官而加罪于你?你想,和你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军们会答应不?杀敌有功的全体将士会答应不?”

被刘易如此一顿数说下来,卢植还真的有点茅塞顿开,闭目沉思了一会,才霍地睁开眼睛,闪出一道寒光道:“刘易小兄弟教训的对,如果这次我被押解回京,真的被那些宦官诬陷本人怠慢了战机而害死,现在想来,那还真的死得有点冤屈……呵,明白了,这保命的确很重要。”

“保命的确很重要。”刘易摇着头道:“不过,我说的先稳足,还有另外的一个意思。那就是要稳足,就必须要有实力!而且,拳头要硬,底气要足!”

“哦?这又怎么说?”田丰若有所思的问道。

“就像我们,张让为了私怨,派出蹇硕带着禁军来要杀我们杀良冒功,他们几百人,而我们也只是三、四十个伤兵,禁军应该是大汉官兵里精锐中的精锐吧?可是就是我等这三、四十个人,就把他们几百个人打得爬下,活捉了蹇硕,这就是实力的表现,是拳头硬的表现,要不然,凭什么说稳足?凭什么说要有实力啊?”刘易有点顾盼自豪的环眼看了一眼席间的几人道。

“说得对!如果没有实力,拳头不够硬,那么也保不住性命,也就说不上什么的稳足了,还有,也更加说不上什么的除奸佞了。”戏志才也眼光烁烁的扭头看着刘易道,他的眼神也带着一种亲近的意味,好像还有很多说话想和刘易倾诉的样子。

刘易对他点了点头,再道:“至于底气要足嘛,就是胆魄的问题了。管他是钦差宦官还是禁军,我杀了就杀了,有本事的就杀回来,有什么的阴谋诡计就尽管使出来,我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阴谋我有阳谋,只要我等行事滴水不漏,那些奸佞又奈我何?奸佞也有奸佞的弱点,只要找到了他们的弱点,那么就可以给予他们致命的一击,这也是我等可以从张让手上索要到十五万两白银的原因。归根结底,这也是实力的问题,实力足,底气也就硬了。”

“除奸佞先稳足,呵呵,听起来还真的有点道理。”张钧也不得不点头道。

“何止是道理?还是真理,你们想想,如果你们想跟十常侍斗,你们的凭借是什么?皇上不信任你们?你们的政见得不到实施,十常侍手握禁军兵权,你们在朝中,如果你们和十常侍的冲突表面化,他们要杀你们,你们拿什么来保命?所以,大家还是先想想如何立稳足才是硬道理。”刘易意味深长的说道。

花了这么多的口水,相信能引起其中一两个人对自己的好奇或者是佩服了,估计应该能忽悠到一两个人跟自己混吧,至少也和他们打成一团,此行张府也算是有点收获了。刘易说到这,就不太想再和他们海佩下去了。

首节上一节1483/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