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205节

阿达里巴克不由自主的倒抽了一口冷气。

难怪,难怪这支人马如此的强悍,也如此的狂傲。完全不将围城的那些部族联军放在眼内,居然敢以区区的三、四万人马攻击三、四十万的军马。

是了……

阿里达巴克也这才猛然的想起,早前他们安息帝国方面,帝国盟军出动了百来万的大军主动渡过印度河,向汉军起主动进攻的结果。那可是以他们帝国盟军方面的百万大军全军覆灭的结果而告终。

现在,他亲眼见识到了汉军的厉害,看到了汉军居然能够利用弓箭就能对部族联军进行大量杀伤的战争场面。他不由就想到,当初那百万的帝国盟军是否就是如此被汉军击败的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帝国盟军还真的败得不冤,只是可惜了那百万的大军啊。

汉军派人前来交涉,绑在箭上射到城头的书信当中,是勒令他们守城的安息帝国的军马打开城门投降。

这顿时让阿里达巴克感到有点心慌。

原本,还以为这支强悍的人马是自己守城的帝国援军。谁想来的却是一个更强大的敌人。

汉军,终于攻过来了。

获知情况的安息帝国联军的军马,都有点心慌了。看到了汉军的强悍,现在,他们居然生不出要跟汉军为敌的战斗意志。

方才让他们坐壁上观,看得心里震惊,看得很过瘾。但现在,事情落到了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便不觉有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如果是早前的部族联军围城攻城,他们这些安息帝国的军马倒还能好整以暇,不慌不忙,心里淡定得很。但是,现在换了是强大的汉军来围城攻城,那么他们还能如此谈定吗?

协大胜之威势,对守城的安息帝国的军马稍作威胁,便已经让守城的安息帝国的军马有点自乱了阵脚。若非这个时候,阿里达巴克亲自坐镇,恐怕都已经有了一些安息帝国的军将当的打开城门投降了。

对于一些安息帝国的军将而言,他们现在远离了他们帝国的政治中心。现在的安息帝国皇室,已经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现在的他们,已经等于是无根的浮萍,若非现在的土城之内还有大量的物资,当中的许多军将怕都已经率领愿意追他们的军马离开这里了。

事实上,安息帝国内乱,这些军马的心早就难以安定了。毕竟,他们的家乡正遭受着苦难,他们的家人,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一个情况。如果不是军纪律令,让他们不敢轻易当逃兵,那么大部份的军士都逃了。

但现在,有阿里达巴克在坐镇。他严令任何人不准打开城门,禁止任何人散布不利于军心的谣言。

如此,守城的安息帝国的军马才勉强稳定了军心。

但就是这样,现在的土城之内,已经完全没有了早前的那种淡定的情绪,人人都似有一块大石压在心头上一样,难以舒缓。

阿里达巴克对弗里阿帕提克莱斯是无比忠诚的。他深知屯积在土城的这一批物资对弗里阿帕提克莱斯的意义。所以,他务必要守护好这座土城。

汉军野战的厉害,他已经见识到了。现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汉军缺乏攻坚的手段。他现在可以凭着这土城的城墙死守。

但是,死守绝非长久之计。因为他知道,哪怕他一直镇守下去,但也会消耗屯积在土城之内的物资。如果这里的物资消耗完了,哪也等于是失去了镇守的意义。

因此,他一合计,赶紧招来最为心腹的军将,让他们趁现在汉军还没有完全将土城围死,派出快马冲出去,赶回去向弗里阿帕提克莱斯请援。

他知道,如果没有援军接应,他也不知道是否能够守得住这里。只有让他的主子弗里阿帕提克莱斯赶紧派军马前来接应,不仅是来接应他们,还要派人来将这里的物资运走,运送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阿里达巴克都已经有点后悔了。他后悔早前怎么不主动出击,将包围在城外的那些部族联军杀败,然后及早将城内的物资运走。

现在嘛,他在担心,哪怕弗里阿帕提克莱斯派来援军恐怕都无济于事了,因为想在这支强悍的汉军眼皮底下将城内的物资运走,那似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但甚至还担心,哪怕是有援军接应,他们的安息帝国的军马,恐怕也非汉军之敌。

还好,他看清楚了,现在杀到了土城外面的汉军,加起来应该也就是十万人马左右。汉军的大军还没有到,如果他们能够及早赶来支援,或者还能一丝希望。若再晚,不仅他所守护的这土城之内的物资会落到汉军的手上,连他们现在的这里的十多二十万的安息帝国的军马恐怕也会凶多吉少。

当然,在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也动过马上率军突围,弃城而逃的念头。但是一想到丢失了土城之内的这些物资,哪怕他可以逃得了性命,回去之后也会受到弗里阿帕提克莱斯责罚。主人之怒,他真的承受不起。

没有办法,阿里达巴克现在也只能如此了,也只能严令死守,让军士严加提防,防止汉军会直接攻城。

而这个时候,汉军自然不会马上攻城。毕竟赶来的这些汉军,都是轻装上阵的。缺少攻城辎重。

还有就是,早前臧霸的那三、四万汉军的弓矢其实已经差不多消耗完了,得要等到后勤补给送到了,才可能再起攻城战。

事实上,如果早前的部族联军能够当真的不惜一切跟汉军交战,恐怕臧霸的这三、四万人马就会陷入一个苦战之局。

可惜,那些部族联军并没有关注到汉军当中的那些弓箭兵所携带的弓箭都是有定量的,不可能永无休止的向他们射弓箭。

再说,按汉军弓箭兵所放箭的频率,一分钟当中就能射出十数支甚至更多的弓矢。这样急射的方式,对于弓箭的消耗是很快的。

但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毕竟在汉军的弓箭大阵的打击之下,部族联军的伤亡数子已经远远过了他们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线。

杀得他们都已经失去了再与汉军交战的意志。

所以,也算是败得不冤。

眼下,汉军除了在抓捕俘虏之外,也不停的回收弓矢,哪里还能马上对土城起进攻?

若非张飞率一支人马赶到,汉军也还得要小心提防着土城的安息帝国的军马会杀出城来。哪里还会派人去跟他们交涉勒令他们马上投降?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收服部族联军

以现在汉军的兵力,还没能真正的将整个土城都严密的包围起来。天籁小说WwW.『⒉3TXT.COM

所以,汉军根本就没有对土城进行包围,只是移师到土城的西面去扎营。

土城是座落在这平原小湖的西面,而汉军移师到其城的西面去扎营,如此就可以隐隐的胁制住小城,既可以和从北面6续赶来的汉军人马呼应,又可以隐隐的控制住土城的安息帝国的军马的逃窜。

对于汉军来说,现在就只等后续的大军来到,等汉军的辎重运到,那么就可以对土城进行攻击。以汉军的攻城手段,要攻下土城并不算是太困难的一件事情。

在大汉,比这土城的城墙更坚固更雄壮的城池都攻得下来,何况是这些西方地区的城池?

还有一点,无论是早前的部族联军,还是土城之内的那些安息帝国的军马,他们都视土城之内所屯积的物资视为性命,无比的重要。可在汉军的眼内,那些物资,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现在整个安息帝国陷入了混乱,民间的民众几乎都没法展开生产,而没有生产,就没有粮食的收获。那么,他们的日常生产物资,如粮食衣布油盐等等,用一点便少一点。所以,才会越显得土城的这一大批的物资的珍贵,人人视之如命。

但在汉军看来,这点物资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不就是一百多万大军数个月用度的物资储备么?现在大汉,包括了南洋、印度地区,所有的民众,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这些物资,可谓全民搞生产,只要不是碰到一些无法抵抗的自然灾害,那么就不会有失收的可能。

尤其是在大汉本土,在官府的引导之下,并在官府的安排治理之下,还在大汉朝廷官方的一些正面能量的宣扬,教育。大汉的百姓,无论是男女老少,只要他们愿意去做,那么他们都可以凭自己的双手来家致富,都可以过得上较为宽裕的生活。同时,他们所生产劳作所获得的更多的剩余物资,要不就捐赠给大汉朝廷,要不就用来换取财富。有了这些物资的不断供给,大汉朝廷,汉军,就不会缺少各种物资的用度。

有了这样的后勤保障,那么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汉军的战斗力。让汉军可以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应付任何的战争。

这些,就是大汉真正强大的地方。

因此,现在的汉军,其实并非是一定要夺得土城之内的物资,无论土城的物资被那些安息帝国的军马消耗光或者是毁了,汉军一点都不心痛。

汉军现在所需要的,就是要夺取土城,控制之些地区,并要对这些地区进行有着有效的统治。将这些地区给展起来,让其成为一个示范性的地区,让这些安息帝国人重新认识大汉,接受大汉,归顺大汉,认可大汉,再到他们自己都汉化。

汉军早前派人前往与土城内的安息帝国的军马交涉,这只是一个平常的外交手段。张飞与臧霸等汉军军将,自然不会认为只凭送去一份文书通碟,那些安息帝国的军马就真的会投降。

首节上一节1205/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