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浩然正气 第806节

这个江成显然是狐陆战队派来的,他回头看了自己五个队员一眼,道:“这个当然,在岸上你们才是专家,当然听你们的,我们全体队员都服从指挥。”

“那就好,告诉你们的人,你们身上的装备都是我们雪狼特战队的,里面的每一件都是宝贝,绝不能留给小鬼子,万一遇到凶险无法脱身的时候,你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拉响光荣弹炸毁它,能做到吗?”

“能!”

六个人一起点头答道。

雷战点点头,也没有多说,具体的装备介绍包括刚才说的话,其实都在潜艇里都交代了,重申一遍只是个提醒。

雷战拿出一份地图打开,冲小刀和林珑一招手,对着地图比划道:“我们的位置在这里,你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赶到十五公里开外的大铁镇,找到接头人并接上头』管成闺否,晚九点必须在此处汇合,我们会在这里等你,明白了吗?”

林珑和小刀点头道:“明白。”

“立即行动!”

林珑和小刀马上打开各自的背包,从里面掏出一身老百姓衣服,小刀是直接在原地就开脱,林珑则转到身后的一棵大榕树后。

要在敌占区穿行十几公里,他们这身装备无疑太显眼了,所以还得改头换面一番。

至于剩下的十一个队员,他们不需要暴露在人前,而且目标地只不过十几公里,他们只需要找到一个安全的地点躲过白天,擦黑的时候再赶到预定地点就行。

……

下午三时许,大铁镇。

大铁镇距离儋县三十余公里,是一座靠近海边的序子。

镇子不大,着五六十户人家一百多人,因为临山靠海地处偏僻,兵灾年间也没有受到太多的灾难,加上日寇占领海南之后,指望着这个一年三熟的宝地养活庞大的军队,他们没有对百姓举起屠刀,只是想着法子逼迫老百姓为他们开荒种粮,剥削他们的劳动果实。

所以,这里的百姓虽然过的艰苦,但对二等流民来说,他们基本上也算祥和、安定,至少没有杀戮之灾。

镇子西头有一间打铁铺子,老板姓熊,名四海,名字威武霸气,六十多岁,膝下三个儿子,大湖、大河、大川,一个个都生的高大魁梧,天生就是打铁的好料子。

大湖和大河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各自的孝,加上熊四海的老婆子一家十口人守着这间打铁铺子,再种点粮食、打点猎,倒也自给自足,日子过得比较殷实。

按道理,一间打铁铺子是不足以养活一家十口人的,但自从岛军占领海南之后,不但鞭策岛上的百姓大力发展农业种植,还从岛国运来大量的侨民开荒种田,名为“开垦团”。

这些侨民在附近开工破土建成了一个个的村落,岛国人里没有铁匠,所以,熊家的铁匠铺子成了这一带的香饽饽,十里八乡的锄头、耙犁、刀斧等铁器全部出自他们家。

每天天一亮,他们家就开始起火生炉,叮叮当当一直敲到晚上,成了大铁镇的一道风景。

1

正文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可怕的安逸

六十多岁的人了,抡不动大铁锤了,加上儿子也大了,这些粗活熊四海早就放下了,每天上午镇头镇尾转转,下午一张睡椅镇东头大榕树下一躺,醒来后喝喝茶、逗逗孙子、孙女,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这生活,别说是在沦陷区,就算是眼前的国统区都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其实,岛军为了维持岛上的稳定,让老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他们种粮,只要百姓不公然与蝗军对抗、散布危险言论、不与山里的*勾结,他们基本上不干预百姓的生活,甚至还会提供一些生活补助。

冈村宁次上位之后,怀柔政策这一套的确被他发挥到了极致,文化入侵比历史上更为严重,很多百姓甚至都开始忘了自己是中国人,习惯了被日寇统治下的这种安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才是最可怕的。

和平常一样,熊四涸过午饭就躺在大榕树下睡觉,鼾声雷动,几十米开外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似乎对他没有半点影响。

他老伴熊婶坐在一旁做针线活,顺带看管树底下玩游戏的三个孝子,一家人看上去过得和和美美。

突然,熊四海睁开眼睛,猛然坐起,侧耳聆听了会,回头冲熊婶道:“老婆子,刚刚是不是打枪了?”

熊婶停下手里的针线活,茫然四顾,道:“没有呀,你听错了吧?”

熊四海将信将疑,迟疑了几秒后肯定地说道:“不对,一定是打枪了,我这耳朵不会听错的,老婆子,把几个娃带回去。”

熊婶似乎很听熊四海的话,没有任何迟疑,马上就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呼喊三个孝子别玩了,跟她回家。

但孝子玩性正起,闻三五个人都抱不拢的大榕树躲猫猫,根本就不理会她的呼喊,熊婶抓了这个又跑了那个。

就在这时候,一阵马达声响起,随即两辆三轮摩托开到了树底下,后面还远远跟着十几个伪军。

每辆摩托车上有三个岛国士兵,侧斗里还架着一挺机枪。

一行人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几个孝子立即停止了追打,拽紧了奶奶的手和衣襟。

摩托车上下来一个岛军伍长,径直走到熊四海面前,哈伊道:“熊桑,请问您刚刚有没有看到陌生人经过?”

说得是岛语,熊四海一头雾水,分明没有听懂,伍长又道:“看来熊桑的日语有待提高呀。”

怀柔政策重要的一环就是强行推行日语,改称中国语为满语,利用地方士绅和民间组织协助社会教育。

向沦陷区的百姓灌输“日满一德一心”、“民族协和”、“王道乐土”等奴化思想。

海南岛沦陷的时间还有限,这一套名为“教育”实为“奴化的方案并没有得以很好的推行,但在中国东北、宝岛等地区就已经颇为成功。

所以,岛军伍长显得很有耐心,并没有多说什么,还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来,笑眯眯地塞给几个孝子。

不多时,后面的伪军也到了,领头的骑着自行车先到,扔下自行车就朝着岛军伍长点头哈腰,穿着黑色绸子衫,头戴一顶岛军军帽,分明是个中国人,但獐头鼠目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番耳语之后,绸子衫走到熊四海面前,腰杆子立即捅了,趾高气扬地说道:“熊四,太君问你刚刚有没有看到什么陌生人经过?”

熊四海眼皮都没有抬一下,自顾地端起睡椅旁边茶几上的小茶壶,兹兹地品着茶,直接无视。

倒是熊婶赶紧上前,道:“平山娃,你告诉蝗军,刚刚我和你四叔一直都在这里,绝对没有看见什么生人路过。”

“熊婆子,少套近乎,老子现在可不叫张平山了,山田太君亲自赐的名字,老子现在叫犬养平三郎,下次可别叫错了。”

熊婶挤出一丝笑容唯唯诺诺,犬养平三郎得意地瞪了熊四海一眼才屁颠屁颠地跑向鬼子伍长报告。

咕哝一番之后,鬼子伍长走到熊四海面前,用生硬的中文说道:“熊桑,你滴大大滴良民,我滴相信,我们山田联队长请您出任大铁镇维持会长一职,不知您考虑得……好吗?”

熊四海终于从睡椅上站起,虽然五十多岁的人了,但腰板依然捅,铁塔一般的身躯站在岛军伍长面前,足足高出了他一个头,“平野长官,麻烦你告诉山田联队长,熊四海这把老骨头做不了什么用了,这维持会长还是让他另请高明吧。”

“不急,您还有时间考虑。”岛军伍长并没有生气,冲熊四海一哈腰,随即回头一挥手,命令士兵沿路搜索,敌人没有从这里经过,那就还在前面的林子里,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抓到他们。

两辆摩托车开路,伪军也马上乌泱泱地跟着摩托车屁股后面开跑。

其中一个伪军磨磨蹭蹭地系着鞋带,等部队消失在榕树后面之后,他立即起身走到熊四海的面前,急道:“四叔,刚刚经过你家的水田,只看到两个嫂子在田里干农活,我估摸着小三又上山打猎了吧,这段时间让他少进山一点,张平山刚刚都向平野告状了,说没准老三跟山里的*有关系,不然老往山里跑什么?”

首节上一节806/106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