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79节

  石保兴是石守信的长子,自小与赵德秀一同玩到大。

  石守信的感慨,引得慕容延钊伸手晃了晃他期待的眼睛。

  “石大嘴,别想.”

  “等等。”

  二人之间情如兄弟,当下又无外人在,慕容延钊叫起了石守信的绰号。

  五代军中,将领拥有绰号是很常见的事。

  而慕容延钊的“想太多”还未说出口,就被石守信所止住。

  站在营门口的石守信,见到一人在斥候的引领下朝着营内走来。

  眼尖的石守信,认出了那人正是上次为赵德秀送军报的吕端。

  认出来人后,石守信连下令斥候队长将吕端先带过来。

  眼见禁军两位最高统帅都在那处,斥候队长哪敢迟疑。

  再将吕端带到石守信身前后,斥候队长就被斥退。

  等周围无旁人后,石守信连忙问吕端道:

  “是不是潞州战局,有新的变化了?”

  石守信认为,若潞州局势无新一步的变化,赵德秀没必要再派吕端前来。

  石守信满眼期待。

  吕端是认识石守信与慕容延钊的。

  迎着石守信的期待目光,吕端难掩笑意,他朗声道:

  “数万汉军全军覆没,潞州全境已被郡侯收复。”

  一听这消息,正在抚须的慕容延钊一个不小心,重重的拽住了浓密胡须。

  而石守信则是在陷入震惊中后,又很快醒悟过来。

  “你说的是真的?”

  因吕端说的事过于惊异,在爆发前,石守信打算先再确认下。

  面对石守信的怀疑,吕端信誓旦旦道:

  “谎报军报,是诛族之罪,端岂敢犯!”

  见吕端拿出九族担保,石守信再无任何怀疑。

  下一刻,一阵爽快的大笑声,从石守信的口中爆发出:

  “哈哈哈!

  一战定太行,一战定太行呀!”

  石守信一边大笑,一边伸出手,亦如慕容延钊方才一般,在他充满惊叹的眼前晃了晃。

  “郡侯大胜!郡侯大胜!”

  石守信一边晃,一边重复的说着这句话。

  石守信的行为,充满了瑟。

  可谁叫他押中宝了呢?

  而很快的,石守信觉得光在慕容延钊面前瑟不够。

  在吕端还未反应过来时,一双大手猛地拉住他朝着赵匡胤的御帐奔去。

  石守信一边跑,一边大声叫囔道:

  “汉军全军覆没,郡侯大获全胜!”

  “潞州尽皆臣服,李筠死期已到!”

  石守信一路上的高呼声,渐渐将整座宋军大营惊动。

  石守信为何有绰号叫石大嘴,就是因为他嗓门大呀!

  明日开始,日更8000,一章4000。

  下午发现均定嘎嘎涨,我得多更点!

  还差200张月票就1000了,每1000月票有加更的,求月票呀!

第96章 全军皆赞太原郡侯

  居中驭外是军营的基本格局。

  在这格局下,接近营门的外围营帐,大多是军中的普通士卒居住。

  按常理来说,军营中是禁止人喧哗的。

  哪怕是在白天,哪怕那人是殿前副都点检。

  可凡事皆有例外。

  从古至今,石守信还从未听说过,有人传播大捷要藏藏掖掖的。

  军中提振士气的方法有很多,而有一种方法最直接有效,那便是一封酣畅淋漓的捷报!

  许多今日攻城完毕的禁军,刚刚回到营帐中。

  一回到营帐中的他们,就满身疲惫的躺在地面的草席上。

  当士卒们躺下后,他们有的人发现,身边的草席依然空着。

  想起方才响彻全军的鸣金声,这些人知道,至今还未归来的同袍,想来应该是永久的留在高平城下了。

  同袍的死去,并不会让士卒们产生同情的情绪。

  身为乱世中的军人,见过了太多死亡,人心早渐渐变得麻木。

  可人心再如何麻木,一些负面情绪,还是会不可避免出现在心中。

  今日是他死,那明日呢?

  一想起今日险恶万分的攻城战,许多士卒心中就难免浮现这一想法。

  这一想法,让帐内的气氛变得更压抑了几分。

  帐内的都头,敏锐的察觉到了这股气氛。

  在察觉到这股气氛后,他便拄着长刀斜靠在帐门处,除此外再无任何举动。

  以这位都头的从军经验自是知晓,每当一场大战展开后,残酷的战争过程或多或少在事后都会影响到一些新兵。

  知晓这一点的都头,并未太过担心。

  因为今次大战的主帅是战功卓著,赏罚分明的陛下!

  一位优秀的统帅,是全军将士的精神寄托,他的威信会在无形中弥平士卒的负面情绪。

  正当这位都头,想倚靠着帐门稍事休息一下时,他听到了越传越近的叫囔声。

  由于一开始距离还有些远,那叫囔声的具体内容这位都头还未听清。

  这让这位都头,愤怒的直接站起身来,他恶狠狠的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何人敢在军中喧哗!

  而当那叫囔声逐渐逼近,让这位都头听清了具体内容后,他脸上恶狠狠的神色陡然间消失不见。

  “郡侯大胜!汉军大败!”

  “上党收复!潞州臣服!”

  一连串响亮的报捷声,携带着激动的情绪,以石守信奔过的军营大道为中心,朝着四周迅速辐射而去。

  惊醒了周围的无数营帐。

  当听到那一声声报捷声后,这位都头的神色先是变为震撼。

  而在见到报捷的人竟是石守信后,他的脸色则是迅速转为狂喜。

  “大捷,潞州大捷呀!”

  在这位都头喜不自禁的呐喊时,他的士卒纷纷从帐内走出,听着那宛若天籁的报捷声。

  接着惊喜、振奋的情绪出现在了每一位士卒心中。

  殿帅报捷,怎会有假!

  惊喜、振奋的情绪,在心中强烈交接翻滚,让士卒们不由自主地走到都头身后,齐齐发出了一声由衷的请求:

  “都头,带我们再冲一次吧!”

  而随着报捷声的传开,这一幕又岂止发生在这处?

  大捷的消息像战火燎过秋草,向周围的每一处营帐蔓延而去。

  被烧到的每一处营帐,帐内原本一些压抑的情绪瞬间被蒸发干净,雀跃声快速地在帐内炸响。

  被烧到的每一位士卒,皆主动的从草席上起身,他们踊跃的拿起随身兵刃来到各自都头身后。

  “天还未黑,我们还能冲!”

  “乌龟壳怕什么,砸烂他!”

  有位士卒因睡得太死,尚不知帐外发生何事的他,被同袍一巴掌呼醒。

  “还睡?起来立功了!”

  大量的请战话语,在营内四处响彻着。

  而许多都头一边笑,一边违心安抚着士卒的请战情绪。

  要不是看天快黑了,这些都头们又何尝不想再冲一次呢?

  在众多都头的安抚下,哪怕立功的情绪再强烈,每位士卒还是老老实实回到了帐中。

  每一位士卒,皆坚决的执行起命令,毫不迟疑。

  世人常言,当世武夫好动难安,无法指挥。

  此乃谬言。

  “霍去病定律”平等的适用于任何一个朝代的军中。

  等各营士卒在草席上重新躺下后,内心的燥热让他们怎么也睡不着。

  “太原郡侯!”

  各营中大多士卒,是参加过陈桥兵变的。

  以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将那一夜立于帅帐外的年轻人渐渐忘记。

  五代中,一位皇子没什么稀奇的。

  可在今日这一大捷的刺激下,他们连忙又从脑海深处挖出了那道身影的具体相貌。

首节上一节79/1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