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秀若一心要精锐,他怎能保证那些精锐的忠心?
唯有刚刚从各地选拔出的新兵,既能保证身体素质,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持纯粹性。
从新培养虽耗时耗力,可于长远来说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若将这两百人调教成功,将来以这两百人为框架,足以让赵德秀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出一支忠诚度及战力都颇高的大军。
赵德秀这话一出,慕容延钊的脸色顿时晴朗。
同样是两百之数,可新兵与精锐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样一来,慕容延钊就能接受了。
“殿下可要亲自选拔?选拔后臣会命人一一登记造册,等殿下出宫后再将两百人派至殿下府中。”
亲自选拔自然是要的,可在亲自选拔前,赵德秀还有一件事。
“慕容殿帅,我还有一事相求。”
“哦?殿下请说。”
慕容延钊有些诧异,可他还是愿意一听。
得到慕容延钊的允许后,赵德秀才说道:
“我不熟习练之事,身边更无这等人才,不知殿帅能否为我在军中,举荐几位熟知兵事的基本军官。”
有了府兵,当然还需要一位将才统率。
赵德秀话音刚落,慕容延钊的脸上就露出了笑意。
到目前为止,哪怕有着圣旨为依凭,赵德秀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懂分寸”三个字。
加上赵德秀对自身的礼敬,更是不加掩饰的。
对于这般的皇子与子侄,慕容延钊没理由不心生好感。
听完赵德秀的请求后,慕容延钊转身从帐内的一处架上取出了一本名册。
“这本名册是陛下当初在任时,亲自观察军中基层军官后写的。
册上有些名字后,还有着陛下当初写下的一些评价。
你可根据评价,挑一个去。”
五代乱世,将门之子数不胜数,称不得稀罕。
反正是基层军官,与普通士兵的身份差不了多少,慕容延钊自可做主。
从慕容延钊手中接过名册后,赵德秀翻阅了起来。
赵德秀相信他父皇的眼光,故而他着重看的是那些有评价的人。
看了几页后,赵德秀被上面的一个名字给紧紧吸引住了目光呼延赞!
那位“纹身名将”?
几乎就在须臾之间,赵德秀就指着他的名字对着慕容延钊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就要他!”
赵德秀语气之笃定,让慕容延钊诧异。
这眼缘来的真快。
慕容延钊顺着赵德秀手指看去,待看清那人的名字后,慕容延钊有些为难。
“殿下,此人怕是有些不合适。”
慕容延钊的提醒,不是在于他不舍得。
而是在于赵匡胤对呼延赞的评价是这么写的:勇猛强劲,然生性怪异,易以言获罪。
乍一看赵匡胤对呼延赞的前半段评价还不错,但“易以言获罪”五个字,体现了呼延赞一直不受重用的原因。
“呼延赞性格粗爽,恐日后会得罪殿下。”
慕容延钊,贴心的提醒了赵德秀一下。
换做旁人面对慕容延钊的提醒,可能就打消了招揽呼延赞的想法,但知道呼延赞生平的赵德秀不会。
又勇猛又忠心,简直是在世尉迟恭,说话直点算什么?
前世跟女友吵架,什么难听的话没听过,这不是事。
“我就要他!”
见赵德秀执意如此,慕容延钊就打消了继续劝的念头。
有时候缘分一事,真的很难懂。
“那臣带殿下去见他。”
在军营教场处操练士兵的呼延赞,亦听闻了赵德秀到军营的事。
面对在军营中渐渐流传起来的,关于赵德秀“英武”的评价,呼延赞有些不以为然。
英武不是靠穿一件铠甲,骑马在军营内走几圈就能得到的。
身旁一位军官好友,见呼延赞对皇长子到来的事兴致缺缺,不免觉得有些扫兴。
“你该改改你的脾气了!
你一直得不到升迁,问题就出在你的脾气上。”
身为好友,他深知呼延赞素有大志,可再有大志有何用。
若不遇明主,呼延赞这一辈子可能都会这么寂寂无名。
好友说的话,呼延赞岂能不知,可秉性一事又岂是那么容易改的。
望着教场中训练骑射的诸兵士,呼延赞不由在心中悲叹,难道他这一辈子就只能当一个教头吗?
…
在赵德秀朝着教场处进发时,得知赵德秀入营消息的一些禁军将领,也以各种理由已来到大营中。
那些人或关心,或试探,或忌惮,但都不可能对赵德秀到来一事坐视不理。
就如那殿前都虞侯赵光义。
有没有喜欢这书的大佬,把这书加加书单呀。
第38章 以尚武风,安众豪杰
在跟随慕容延钊来到教场外围后,赵德秀就对他说道:
“慕容殿帅,接下来你派人引我进去即可。”
赵德秀的话让慕容延钊有些惊讶,他脱口问道:
“为何?”
慕容延钊认为凭他在禁军中的声望,自能让呼延赞不敢在赵德秀面前放肆。
慕容延钊的好心,赵德秀岂能不知。
对着慕容延钊一揖以示感谢后,赵德秀言道:
“呼延赞性格刚猛,为熊虎之将,若想得彼之心,则不能轻视他,这是侄儿要亲来教场的缘故。
而殿帅与我一同入内,呼延赞可能会惮于殿帅名望行违心之举,这是我不愿看到的。
以诚重之,再以诚招之,方是侄儿本愿。”
赵德秀的这番话让一直跟在身后默不作声的吕余庆眼前一亮。
而慕容延钊在听完赵德秀的解释后,思考一番后便点头道:
“一会吾会上至教场外的高台为你坐镇。”
接着慕容延钊安排了几位副将跟在赵德秀身边,以保护他的安全。
派人保证好赵德秀的安全后,慕容延钊就从赵德秀的身前离开了。
等慕容延钊离开后,赵德秀在几名副将的引路下进入了教场中的点将台下。
接近点将台时,赵德秀一眼就见到了一位身材雄壮的大将,手中正不断挥舞着令旗操练兵士。
据方才慕容延钊所说,呼延赞早先为军中一小小骁骑兵,后又被赵匡胤提拔为都头。
都头战时负责指挥百余兵士,闲时则会轮流负责着新兵的操练。
可谓是禁军诸军职中的超级牛马。
在点将台上的呼延赞,自然看到了赵德秀等人的靠近。
他见赵德秀的穿着相貌,与方才好友说的皇长子颇为相似,一下就猜出了赵德秀的身份。
虽好奇养尊处优的赵德秀为何会来这,呼延赞还是及时暂停兵士操练一事,走下台来对着赵德秀一拜道:
“末将呼延赞拜见殿下。”
呼延赞的礼数周到,可他的话语中,真的听不出几分由衷的敬意。
对于这一点,赵德秀听得出来却不以为意。
乱世军中,强者为尊,他一无战功在身,二未表现勇武,哪会得到禁军由衷的敬意。
莫说呼延赞如此,当下军中的大多数禁军都是如此,只是呼延赞表现的直接罢了。
赵德秀伸手虚扶起呼延赞,知道呼延赞性格的他,不想拐弯抹角。
“我今日来营中,是为招募数百新兵。
待新兵招募完毕后,我还缺一位善于练兵的将率,有人向我推荐了你。”
要换做太平时代,别说呼延赞这一小小都头,就是指挥使等中高级将官,听到皇长子有意招揽他后,恐都会喜不自胜。
可偏偏当下是乱世。
呼延赞听到赵德秀有招揽之意后,他内心中本能的起了拒绝的心思。
“回禀殿下,末将不愿!”
呼延赞干脆的回答,引得赵德秀身后的吕余庆侧目。
来之前就知道呼延赞说话直接,可他没想到这么直接。
赵德秀眼下是无军权在身,但以他的身份,他有些时候就代表着皇权的威严。
慕容延钊身为殿帅都不敢在赵德秀面前不敬,以免惹祸上身,何况呼延赞一小小都头?
吕余庆本以为赵德秀会给呼延赞扣上一个不敬的罪名,没想到赵德秀丝毫不在意。
赵德秀就是喜欢呼延赞直爽的性格,这样的人一旦收服,能在短时间内化为忠心战力。
“为何不愿?”
既知呼延赞秉性,赵德秀便直接问道。
面对赵德秀的询问,呼延赞说出了心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