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壮的肌肉上,遍布着累累伤疤。
有一道伤疤,甚至延伸到胸口处。
在众将面前,李汉琼骄傲的指着身上道道伤疤说道:
“当年滁州一战,某跟随陛下浴血奋战,杀敌无数。
当年某能助陛下拿下滁州,今就能为太原王拿下扬州。”
周世宗征淮南时,周军曾与唐军在滁州发生大战,而那场大战的主将正是赵匡胤。
说这番话时,李汉琼的声音显得格外的高,他是想让赵德秀听到。
察觉到李汉琼的“险恶用心”后,田重进惊诧不已。
以往只认为李汉琼直来直往,竟不知他如此有城府!
但李汉琼以为,就他为陛下流过血吗?
想到这一点,田重进、马仁、杨信等战将,都纷纷开始解开上衣。
要说身上的伤疤,他们不一定比李汉琼少。
唯有崔翰,刚把手搭在上衣,就无奈的耷拉了下来。
他不解衣,不是在顾忌博陵崔氏名声,是他没有伤疤可露!
诸位宋将互相袒胸争功的场景,将李从嘉看得心神乱颤。
而在看到诸将身上,那一道道可怖的伤痕后,李从嘉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一刻在他的眼中,宋将们哪里像人?
分明是一头头饥渴的猛兽!
好在这群猛兽,当下有兽王统领。
见诸将争战愈演愈烈,有的将领都将手伸向下方了,赵德秀忍不住怒喝道:
“够了!”
这一声怒喝一出,场间顿时安静下来。
而当赵德秀将目光朝着诸将扫视而来时,凡是被目光扫视到的将领,都麻溜地将上衣重新穿上。
纵算是方才闹得最大声的李汉琼,亦是如此。
待将上衣都穿好后,诸将看向赵德秀的目光,都变得有些畏缩。
滁州大胜后,赵德秀在军中的威望,已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震住诸将后,赵德秀直接点将道:
“明日攻城,由李汉琼先登。”
听到这则将令,李汉琼自然喜笑颜开,其他宋将难免失望。
然失望归失望,无人心中有所质疑。
下达完将令后,赵德秀转身往大营走去。
从表面上看,赵德秀脸色如常。
但实际上,赵德秀的心中有着喜意浮现。
诸将强烈的奋战之心,有助于他接下来的谋划。
当赵德秀领着李从嘉回到帅帐中后,就有亲军来报,说是林仁肇,皇甫继勋二位唐将在营外求见。
赵德秀知道,这是林仁肇来要人了。
虽目前还不能放李从嘉回江南,但赵德秀并未有躲避的想法。
“带他们来。”
在赵德秀的命令下,林仁肇及皇甫继勋,很快就来到帅帐中。
皇甫继勋一进入帅中,先对赵德秀恭敬的行了一礼,而后便将目光都放在李从嘉身上。
见李从嘉除去脸色有些晦暗外,其他都无碍后,皇甫继勋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接着皇甫继勋就拱手向赵德秀求请道:
“今我军已至扬州,吴王可归矣!”
在之前赵德秀与李的约定中,赵德秀并未明言一个准确放归李从嘉的时间。
赵德秀说的是:“淮南事毕,且正式册封吴王后。”
今李重进困居扬州城苟延残喘,淮南大局数日可定。
在这时机,他出言迎回李从嘉并不突兀。
面对着皇甫继勋的求请,赵德秀并未马上做出回应。
在李从嘉的目光中,赵德秀解下了腰间佩剑,并直接抽出锋利的剑身,在他面前用软布认真擦拭起来。
赵德秀的脸色,正渐渐变得深沉。
赵德秀的动作及脸色,让李从嘉的心登时提了起来。
滁州城外的那夜,及今日的所见所闻,让李从嘉对赵德秀拭剑待发的行为,萌发了一个危险的猜测:
拔剑四顾,是在寻敌乎?
众多宋将,可正愁无功可立!
这猜测一出现在心中,李从嘉猛地一个激醒:
“北上以来,遇知音太原王,吾乐在其中。
今上朝册封还未举行,怎可轻易离去?”
李从嘉生生控制住畏惧,说出了这番话。
这番话一出,皇甫继勋直接无语吴王,你到底是哪边的?
相比于皇甫继勋的无语,赵德秀听到这番话后,脸上露出笑意。
好一个乐不思唐。
“唰”地一声,手中锋芒回归剑鞘。
“吴王所言有理,吾会再次上书陛下,求请册封使者前来淮南。
今为九月,至多两个月,吴王定可归朝。”
顺着李从嘉的话,赵德秀直接定下了最后时间。
面对赵德秀的决定,皇甫继勋虽有心据理力争一番,然由于李从嘉的主动求请,目前南唐不占理呀!
无可奈何,皇甫继勋只能顺从这一决定。
至于在旁一直不说话的林仁肇,则对赵德秀故意拖延时间的行为起了疑心。
难不成,他所图者不仅是李重进?
第116章 一日破城 只知有战
城外宋军摩拳擦掌,城内叛军士气沮丧。
自李重进回城后,他便将全城防务,全权交给翟守等几位亲信。
安排好这一点后,李重进便以“养伤”的理由,待在将军府中鲜少见人。
不少人都有所猜测,滁州一战的大败,已让李重进失去了往日的锐气。
主将为一军之胆。
李重进的逃避态度,直接让城内本就不高昂的士气,再次朝着深渊滑去。
一直在城中蓄势待发的翟守,意识到他的机会已来临。
当宋军明日将大举攻城的消息传遍城内后,翟守借着职权之便,召来了守城的将官。
翟守负责守卫西门,而这一面城门,正是明日宋军的主攻方向。
在守城将官面前,翟守不再有所隐瞒,直言说道:
“今日我入府中拜见节帅。
我见节帅双目无神,语中多有自暴自弃之态。”
翟守这话一出,房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先前城内不乏有类似猜测,然猜测一日不被证实,城内的将官都会还报着几分希望。
众人皆知翟守是李重进亲信,他的话是有可信度的。
“城外大敌当前,黑大王却消弭斗志,这让我军如何是好?”
一位跟随李重进多年的战将,不由地叹气说道。
因李重进色黑善战,周朝时军中多人美称李重进为“黑大王”。
放在以往,黑大王名号一出,自能提振己方士气。
然以当下淮南军面对的绝境来说,这一声黑大王带上了不少唏嘘意味,甚至还有几分嘲讽。
假王终不敌真王。
当这位将领话音落下后,又有一位将领说道:
“扬州城防残破,明日宋军攻城,我们能守住吗?”
这一句话如一柄利刃般,斩断了众人心中仅有的些许希望。
守城战,以军心及城防两点为要。
当下扬州城防不修,城内军心涣散,如何能抵挡住如狼似虎的宋军?
在众人皆因这句话而感到绝望时,翟守开口说道:
“扬州一旦破城,我们皆是叛军,太原王不会手下留情。”
这句话,挑动起了众人的畏惧情绪。
趁此时机,翟守率先倡议道:
“我们要不想白白送命,唯有在宋军攻城前,先打开城门迎王师入城。”
若是往常,翟守的这一句话,足以让他身首异处。
然在今夜,众人听完这句话后,脸上大都有着意动之色。
宋帝向来仁德,太原王俨有父风。
翟守的这一提议,的确是一条良策。
房内有些人是对献城投降一事有所异议的。
然少数人的看法,怎能扭转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