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107节

  这换做哪位君王心态能不炸。

  当时他就将营救李从嘉一事,全权交给枢密使唐镐处理。

  但无能的唐镐,却让他再次愤怒。

  在李的怒斥下,唐镐唯唯诺诺,正要起身去办。

  恰在这时,殿外有内侍禀报:

  “韩尚书,携吴王家书求见。”

  一听这话,李的身体顿时恢复生机:

  “快,快让韩熙载进来。”

  李的话音落下后未多久,韩熙载急切的身影就出现在殿中。

  因这数月来,李时常巡游,行踪不定。

  赵德秀懒得去寻李踪迹,便直接将李从嘉的家书,发回金陵城。

  让金陵的南唐大臣们,去找他们的“旅游君主”去。

  韩熙载一入殿,李的目光就注视在他手中的那封书信上。

  “快呈上来!”

  李话音一落,就有内侍快速上前,将韩熙载手中书信转呈在李手中。

  “撕拉”一声,李撕开信封封口,从中取出信件认真看了起来。

  初看时,察觉到李从嘉笔力遒劲,意识到李从嘉暂时安全的李,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而待看的愈发深入,李的脸色就变得愈发难看。

  “真是岂有此理!”

  李将书信,重重地拍在了身前御案上。

  见李因家书而动怒,韩熙载意识到有可能赵德秀借李从嘉之口,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

  洞察这点后,韩熙载连躬身劝道:

  “陛下,储君离朝,国本不安。

  为今之计,纵赵德秀有何过分之求,不如就姑且应之。”

  虽在大宋面前,李已自去帝号,然在国内,李用的依旧是帝王之礼。

  在韩熙载看来,为保持上国之体统,赵德秀应当是不会借机提出割地这类请求。

  而只要不是割地,那其他的事大都可以答应。

  金银粮草,美人古董,江南多的是。

  韩熙载的话让李冷哼了一声。

  他眼中出现愤恨的神色道:

  “若赵德秀要的是,朕用来攻取湖湘的精兵呢?”

  李这话一出,殿内的气氛陡然间低了几度。

  殿内众臣的脸上,纷纷流露出震惊之色。

  当下能在殿中的,俱是南唐的重臣。

  他们自是知道李意欲迁都,名义上是想“避中原之锋芒”,实际上是想择机一举将富庶的湖湘之地给吞下。

  若能得到湖湘之地,则南唐就能快速从失去淮南的阴影中走出。

  李的这一点野望,在得知李重进叛乱及宋军来安兵败后就愈发强烈。

  眼瞅着宋军将陷入淮南的战争泥潭,这真是南唐得以中兴的天赐良机!

  而还未等李正式行动,远居淮南的赵德秀,就想隔空千里斩断这一良机。

  这让李如何能甘心?

  很多大臣不知道的是,他执意要攻取湖湘之地,还在于孟昶前段时日给他的一封书信。

  潞州一战的大胜,亦惊到了沉浸在温柔乡中的孟昶。

  从美女身上偶尔得空爬起来的孟昶,给李来了一封书信:

  “中原势大,欲与贵国联盟,互保荣华!”

  同样的,孟昶还同时去信给南汉、吴越等国。

  五代乱世,与战国时期大致无异。

  战国有合纵,五代自有“南方互保”之策。

  对孟昶的这一提议,李很明显心动了。

  要想最佳程度实施“南方互保”之策,南唐必须要先攻占湖湘之地。

  这样一来南唐与西蜀的国土,联系的才能更加密切。

  李的想法很丰满,但再丰满亦无用。

  因当下南唐的命门,被赵德秀紧紧拽在手中。

  李不太担心赵德秀,会愚蠢的加害李从嘉。

  李担心的是,赵德秀一边拽着李从嘉,一边求请赵匡胤另册封南唐皇子为储。

  当下朝中势力的基本盘,是支持李从嘉的,若其他皇子鸠占鹊巢

  一想到来日南唐内乱的画面,李就感觉到胸口有些痛。

  两权相害取其轻!

  若不能保证政权过渡平衡,他今日打下再大的江山,又有何用!

  当剧烈的思考过利弊后,悲愤交加的李,不由仰天长叹道:

  “唐之中兴,半道崩殂矣!”

  唐之中兴,就败于赵德秀之手。

  在痛苦的感叹出这句话后,脸色灰暗的李对着韩熙载言道:

  “派使者去淮南面见太原王。

  他的要求朕可以答应,但在事成后,还请太原王促成大宋册封吴王为太子一事。

  若太原王不同意这一点,那朕亦不会再妥协!”

  迫于无奈,李不得不答应赵德秀的要求。

  同时李留了一个心眼。

  若李从嘉被大宋正式册封为南唐储君,日后赵德秀就无法继续挟李从嘉胡作非为。

  李脸上的灰败神色,韩熙载看的清清楚楚。

  然事已至此,唯有悲呼。

  在滁州城外的赵德秀,不久后就收到了南唐的来使。

  从使者的口中,赵德秀得知了李坚定的态度。

  对李的态度,赵德秀表示理解。

  南唐的实力尚在,李迫于现实利害可能会低头,但绝不会无智到任由他拿捏。

  狗急了,还会跳墙呢。

  另外似李从嘉这一“帝王之才”,留在身边无用,放回去继续祸害南唐才是上策。

  在使者面前,赵德秀郑重承诺:

  “遵吾号令,吾事后定力主陛下,册封吴王为南唐储君。”

  由于过往所为,现天下四处流传着“大宋皇室”言出必行的口碑。

  良好的口碑,让南唐使者大喜过望。

  接着,南唐使者提出要见李从嘉一面。

  对于这一请求,赵德秀自无不可。

  等南唐使者离开后,赵德秀命人传召来了潘美。

  当潘美到来后,赵德秀告知了他最新消息:

  “昨日,陛下已有旨意送到。”

  这一句话,一下让潘美脸上露出期待的神色。

  在潘美的期待下,赵德秀笑着说道:

  “在旨意中,陛下将南面之事,尽委于我。”

  此话一出,潘美激动的以拳击掌。

  “陛下英明!”

  潘美不知道的是,赵匡胤还让使者带来了口谕:

  “好为之!好为之!”

  虽未能亲见赵匡胤,但赵德秀能从这句口谕中,听出赵匡胤的欣喜心情。

  儿子想让父亲睡个好觉,哪位父亲会不高兴呢?

  潘美之所以会这么激动,在于旨意中说的“南面之事尽委”,代表着相当大的权力。

  这一权力不止代表着自今日起,赵德秀能相机征伐湖湘一地,还代表着赵德秀能有权主宰武平、南平二国的外交事宜。

  得此权力,日后能不能顺利平灭二国,全凭赵德秀个人能力,不再有其他掣肘。

  在潘美激动之余,赵德秀说道:

  “陛下信重,吾不能辜负。

  出使南平、武平一事,吾便交给仲询了。”

  名为出使,实为探查敌情。

  敌情探查的好,来日若能顺利攻占湖湘,这便是大功一件。

  潘美一听赵德秀吩咐,不免有些惊讶。

  今日的赵德秀,麾下早就人才济济。

  而这一件功劳,按常理赵德秀应当优先交给他的属臣。

  见潘美有些迟疑,赵德秀思忖一番,想通了内中情由。

  “同为社稷之臣,仲询不应有顾虑。”

  赵德秀的这句话,让潘美再无顾虑。

首节上一节107/134下一节尾节目录